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9章 179
    齐家那孩子的信实在太频繁了。

    哪怕骆听雨再解释,家里人也开始默默磕c。

    可能因为她学习一直很好,加上齐元哲离的远,所以连她妈妈都不担心了,有时候还会问问齐元哲的情况。

    但真要一起出去旅游的话,老母亲又睡不着了。

    骆听雨哭笑不得“妈,齐元哲真不跟着,我连梦儿和晴晴都不带,这是我个人的高中毕业旅行。而且您养的是事业型闺女,不是恋爱脑闺女,放心吧,ua。”

    骆听雨抱着老妈照脑门上亲了一口。

    她好不容易长大能出去疯了,干嘛要带上谁

    那个传送她就小打小闹的试了几回,都没过瘾。

    骆听雨开始装模作样的整理行礼。

    手机得带身上,不能扔到果园里。

    高考结束,骆常庆给闺女买了一块今年才出的爱立信手机,当做她高中毕业礼物。

    奶奶给的存折得放到她果园的卧室里老父亲抽着碎片时间给闺女单独建了小木屋,供她睡觉休息看书啥的。

    廖春华给的存折上头有十万块钱,奖励她考上大学。

    接存折的时候骆听雨哭笑不得“奶,分数还没出来呢”

    “你不是估摸着能上华清和京大”廖春华信心比骆听雨还足,道,“你向来稳重,说上肯定能上。”

    小孙女学习那么努力,废寝忘食的,天天熬到半夜才睡,早上起来嘟嘟囔囔就开始背英语,要是考不上那就是老天爷不睁眼。

    骆听雨把存折推回去“奶,你挣俩钱不容易,这太多了,我不能要。”

    “早晚不都是你跟小言的”廖春华又神神秘秘地叮嘱她,“可别跟你姥娘说我给你这些钱,你姨多,姨家表兄也多,你姥娘咋着都得匀一匀,别让她跟我比。要是问,就说我给了你一万,拿着,咱祖孙俩别撕吧。”

    骆听雨把折子接过来收在盒子里,跟爸妈透露了下。

    这十万还是他去银行办的。

    现在老太太的财产都在他名下。

    她自己就一张折子,上头有个五六万块钱的零花,都花不着,很少有花钱的地方。

    衣服,一年四季的都是他跟文霞给安排,平时吃的东西都是骆常庆带回来,就上回带家里三个老人去逛金店,他们自己花钱买了套金首饰。

    首饰也不缺,往年骆常庆没少买。

    只是他们怕被人拽走,都不敢戴,一直在盒子里收着。

    好家伙,自己买的那套倒戴上了。

    可能主要是花钱的乐趣吧。

    现在文霞也不给他们买衣服了,去南方哪的带着她们出去逛街,让她们自己掏钱买老年人穿的衣服。

    还都挺开心。

    骆听雨估完分数,填了志愿,京大,工商管理。

    她估的分数在650左右,有把握只高不低,京大应该能稳了。

    出去旅游,邢爱燕给她塞了一万块钱,让她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骆听雨失笑,姥娘他们现在拿钱都不当钱吗出手都用万来计算。

    爸妈知道她手里有钱,没给她。

    骆言羡慕极了,他想跟着,但是他课程排的很紧,训练任务重,根本就没有暑假。

    但是从他的零花钱里抠了个一百给了姐姐,说是给她的旅行资金。

    “不错,没白疼你。”骆听雨揉揉骆言的脑袋,小伙子快长过他了。

    “姐,你可得给我带礼物啊。”

    骆听雨就给她一百还想要礼物

    旅行说走就走,买了火车票,背个包当掩饰,里头装的全的零食。

    坐了一段火车,就直接传到湘省那边了。

    吃吃喝喝一路玩着,很是轻松惬意。

    逛的时候骆听雨突然体验到了一种莫名的无趣感就是她爹这些年买的特产太丰富了,天南海北的往回倒腾,以至于她想买点特产看看这个家里有,那个家里也有。

    家里没有的,她家超市有

    最后去少数民族地区挑了些特色首饰、有民族特色的包之类的东西。

    这些她爸没怎么买。

    晚上她爹感应到她进了果园,进来问她“九,玩的怎么样啊”

    骆听雨捂眼,连旅游的乐趣都没有了呢

    面对闺女的吐槽,骆常庆哈哈大笑“躺赢还不乐意,烧得你”

    也是,这一世重活都让爹干了,闺女擎等着享福。

    先不说过了明路的小金库,果园里她爹倒进来攒在这里头的票子就有上千万,随便她花。

    其中一部分是前几年从特区、海城这两个地方炒股赚的,拿出去几千万,果园里留了点零花钱。

    吃的方面,不说山珍海味都尝过也差不多了。

    现在果园里还有之前囤下的野生大黄鱼呢。

    她爹堆在箱子里的人参、灵芝、鹿茸、冬虫夏草,意外收的一块虎骨

    还有那些年爷俩淘过的古玩字画、各种黄花梨、紫檀的桌椅板凳。

    杭城那边的丝绸。

    前几年丝绸类的纺品不像之前那么难买了,骆常庆知道很多丝织厂都会走向倒闭的结局,就提前囤了点,自己家里人用。

    还有川省等地的一些刺绣制品。

    她爹囤下的金条、玉等等

    反正果园里最不缺的就是好东西。

    全是宝贝。

    可不是躺赢么

    “真是,我都不用奋斗了。”骆听雨去刷了两只大龙虾,准备做个麻辣口味的龙虾来吃。

    她比上辈子勤奋,这一世她会做饭了,手艺还倍儿棒。

    骆常庆不舍得喝茅台,去拿了瓶五粮液出来,自觉地等闺女的下酒菜。

    “你做着,我等会儿再进来。”骆常庆道,“再给我炒盘蛤蜊,多放辣椒和香菜。”

    心里默默吐槽着,手上动作不慢,娴熟的收拾着龙虾,放了尿,咔咔两下就剁成了几截。

    之后开始备料,该炒的炒,该蒸的蒸,还闷了一锅米饭。

    等骆常庆进来,爷俩一个喝酒,一个喝自榨的果汁,美美的吃了一顿。

    骆听雨在湘省逛了几天,又去了川省九寨沟。

    她电话打不通,文霞急的不行。

    骆常庆赶紧给闺女传信“成绩下来了,你妈急着跟你分享喜悦,打你电话打不通,你赶紧给回一个。”

    骆听雨想回,但是这边信号不好。她索性中途返回,找了个信号好的地方给她妈妈打了回去。

    “九九,你快吓死妈妈了,手机怎么打不通呢”文霞有点急,听见闺女的声音才总算松了口气。

    “妈,这边信号不好,手机一会儿有信号一会儿没信号。”骆听雨故作不清楚成绩下来的事,问道,“怎么了妈妈不都是每天晚上打电话吗”

    “你成绩下来了,672分。”电话里传来文霞喜极而泣的声音,“我闺女成状元了”

    骆家一片喜气洋洋,廖春华喜的不知道怎么好,往闺女的村里打了个电话,正好冯亮在村委,他接的,廖春华确定了身份,就激动地道“小姗她爹,小九高考考了个状元。”

    “啥娘,小九考多少分”

    廖春华握着手机愣住了,她光记住状元了,多少分来着赶紧扯着嗓子吆喝着问,然后对着电话道“672分”

    “太好了,娘,咱得庆祝庆祝啊。他小舅谁的回来不我估摸着肯定得回来,镇上跟区里估摸着都得表示表示。”

    “关镇上跟区里啥事啊我孙女是省状元。”又不确定的转头问了一句,“是吧文霞”

    得了确认,继续对着话筒道“省文科状元。”

    冯亮确实开心,虽然是丈母娘那边的亲戚,但他说出去也有面子啊。

    挂了电话冯亮就跟村里的同事宣扬开了“我小舅子那头的侄女是咱省的状元。”

    “嚯,了不得了啊”

    妇女主任正好进来,听见后赶紧过来抓住冯亮“他叔,你侄女那学习的课本给我们留两本啊,让我家小坤沾沾状元的光。”

    冯亮差点脱口而出说行,一琢磨,还是别替人家做这个主了,只道“我帮你问问。人家那头不少亲戚呢”

    “那你帮我问问,没有课本本子也行。”

    “行,我记住了,回头帮你问问。”

    冯亮骑上车子瞪着猛窜,到家门口差点刹不住车,差点把刚要出门的骆立春给撞了。

    “诶哟,你这冒冒失失的干啥啊”骆立春没好气地道。

    “你们老骆家出状元了。”冯亮咧嘴笑着,神情有点激动。

    骆立春还没反应过来“啥状元”

    “小九,省状元”

    饶是骆立春这方面的共鸣不算强都震了一震,惊讶地半晌没回过神来,道“真的啊”

    “他姥娘亲自打来的电话还能有假”冯亮抹了把头上的汗,“搞不好过两天咱就能在电视和报纸上看见了。”

    “诶哟、诶哟我那娘诶”骆立春喜拍了两下大腿,“这得去拜拜菩萨啊。”

    骆立春跟侄女算不上亲,但这件事还是深深的震撼了她的心灵,觉得脸上非常有光。

    她娘家亲侄女啊,说出去总有几分面子。

    等给冯建说媳妇的时候这都能拿出来提。

    骆听雨

    环临四中白捡一个状元,既开心又有点尴尬。

    面对上门来采访的记者不知道说点啥好。

    倒是新师附中那边挂出了横幅,大大方方的把骆听雨的名字挂上去。

    省状元是他们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