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0章 180
    大家都挺激动,邢爱燕也握着电话打了一圈。

    文梅家里安电话了,装的时候花了四千多,说一年后能退两千回来。

    主要是考虑到赵为国整天在外头跑,有个事还得往村里打,不方便。

    而且家里这几年也挣着钱了,花几千块钱安个电话很轻松。

    接到邢爱燕的电话,也是喜的不行,连声道“九九太有出息了。”又问,“他小姨一家回来不不得摆两桌”

    “回,小九还在外头旅游呢,等她回来我们都回老家。”邢爱燕听小女婿说了,咋着也得回去一趟。

    文梅又觉得稀罕了“九九出去旅游上哪旅游啊”

    “咱不知道她去哪,九九是个有主意的,她也能闯荡,又练了一身本事,愿意出去走走就出去走走。”邢爱燕又开始夸小闺女家这俩孩子,顺带着把骆言还夸了一通,笑道,“小言也说了,他将来长大了也要当状元,哈哈哈”

    喜气洋洋的挨着通知了一番,挂了电话邢爱燕脸上的笑都没落下。

    文喜粮拆了一瓶小女婿前些年送他的茅台,晚上跟小女婿喝了两盅。

    就是,骆听雨还没回来,他们自己庆祝上了。

    骆听雨即便知道了分数,也不能说回就回。

    她的电话也一个劲的响。

    老家学校校长把电话打到家里,家里报了骆听雨的号码,她就收到环临四中校长打来的电话。

    还有她就读的新师附中老师的电话,更得接了。

    两边都让她回趟学校,在外头磨蹭了一天,才匆匆忙忙的从外头回来。

    打算先去趟新师附中。

    虽然是借读,但老师们对她不错,很愿意配合学校的宣传采访。

    老家那边,环临四中是她上辈子就读的地方,对学校也有感情,该配合的工作也会配合。

    骆听雨个头穿哇咔咔不太合适了,从猎人新款里挑了一身。

    有点遗憾不能把家里后来出的飞跃运动品牌套上,就把骆言勾过来,让他请半天假,穿上飞跃运动服去学校配合采访。

    有电视台的人,能蹭到镜头。

    搞不好还能碰上电视台的熟人,到时候打个招呼,一定能给全镜头。

    姐弟俩精精神神的去了新师附中。

    骆常庆知道电视台那边要采访,就先打了个电话过去,对方没想到要采访的居然是他们的广告大户骆常庆家的千金

    不过比起骆常庆的千金,他们跟骆言更熟。

    骆听雨就小时候拍过广告,后来没再拍,近两年更是连跟着拍摄都不跟了,骆言的广告则一直没停,几乎是看着长大的。

    姐弟俩到了学校,电视台跟省报的人都在。

    还真有熟人,已经接到领导电话了,过来娴熟的打招呼,先跟骆言打招呼“言言也过来了”

    看着姐弟俩身上穿的衣服,拍摄的人嘴角一抽,还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宣传机会呢。

    当然,有免费的机会谁不会蹭

    骆听雨对采访非常配合,会说一些正能量积极向上的话。分享了一些她的学习经验,最后感谢了新师附中对她的培养。

    学校这边也很满意,对骆听雨也是大夸特夸,什么热爱学习、团结同学、尊重老师等等,反正优秀学生会做的事情全都按到了骆听雨身上。

    骆听雨倒也不必

    报纸上的采访内容大致雷同,高考状元嘛,说的自然是跟学习相关的,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

    接受完这边的采访,一行人准备回老家。

    村里已经知道消息了,现在的村书记是宋开庚,他担任供销社主任的时候,因为跟骆常庆合作,丰富供销社物资,把供销社经营的很好,后来宋胜武退下来,上头就让他担任了村书记一职。

    宋开庚知道骆常庆家的闺女考了省状元,跟骆常庆打电话确定好了他们回来的时间。

    等他们一家开着车进村的时候,村里放起了鞭炮、还请了锣鼓队,比过年还热闹。

    村里大半的村民几乎都来了,都想看看村里出的这个状元。

    尤其是家里有学生,都想过来蹭蹭状元的喜气,盼着自家的孩子将来也能考状元。

    骆听雨接到过她姑父的电话,问她能不能带她用过的课本、作业回来,小李庄好几个找他要的。

    村里这边也有不少人要,骆听雨分课本肯定分不过来,就发试卷,这几年她刷过的题不少,一张一张发,那些家里有学生的都上来抢。

    骆家被拥着在村头上热闹了好一阵才进了门。

    好多人又跟着进来,屋里坐不下,都在天井里站着,瞧着骆常庆的闺女,纷纷道“骆听雨,我记得她小名叫酒”

    “九九,她农历生日带着九,骆常庆就拿来给闺女当小名了。我记得她小时候长的胖嘟嘟的,又白又嫩,没想到一眨眼的工夫长这么大了,好大的个子来。”

    “可是不矮,人骆常庆两口子个头都高,他闺女能矮了吗”

    “那个是骆常庆的儿子啊好家伙,他儿子多大啊也这么高了”

    “你不说我都没注意,他们家去省城的时候他儿子还在怀里抱着呢,一眨眼长这么大了。”

    “你二哥家那个孩子不是在省城骆家的厂子里干咋样啊人家今年还招人不”

    大家从骆听雨讨论到骆家如今的产业。

    骆常庆也够意思,事业起来后,出资给村里修了条马路,也带出去不少人,给他们安排了工作。

    从去年开始,又拿出一笔钱资助村里的贫困生。

    除了几个个别酸的,骆家现在在村里的人气很高。

    骆常庆出来给大家敬烟,打招呼,给大家散了一圈烟,挨着寒暄了两句。

    屋里坐不下,外头的人站着,不能不理会。

    大家都是来道喜的。

    宋开庚跟着来了,出来委婉的劝大家回去,比较天比较热,再中了暑,弄不好。

    他道“骆常庆同志回来之前让村里帮他联系了放电影的,从今天晚上开始,在村委东边那块空地上,每天晚上放电影,连着放一个星期。大家回去准备准备,早点吃饭,吃完了去占位置,看电影”

    院里又热闹了,大家善意的起哄了两句,纷纷离开。

    家里今天登门的络绎不绝,一天没断人,到了晚上村里开始放电影,他们家才不进人了。

    当然,一家人也没去看电影,累了一天,都想歇口气。

    骆延婷过来找骆听雨,她今年上高一,也长成大闺女了,个头比骆听雨稍微矮一点点,浓眉大眼,说话嗓门很大,完全没有了小时候呆呆的样子。

    这一世两人的交集没有上一世多,不过中途骆听雨回来的时候两人联系上了,留了地址,中间也写过几封信。

    骆延婷抱着骆听雨送她的课本和试卷,道“听雨,谢谢你了。”

    这试卷都是空的,高一高二的都有,让她多刷刷。

    “别这么客气,你多努努力,肯定能考上的。”骆听雨虽然这么说着,但两人见的不多,彼此间到底是透着一丝客气。

    骆延婷眯着眼睛笑“得了状元的祝福,那我肯定能考上。”

    骆听雨失笑。

    两人去二楼说了会儿话,骆延婷就回去了。

    到了第二天,环临四中的校长、县长秘书,还有镇上的人、市电视台和报社的人都过来了。

    县里跟镇上都有奖金,县里给了五万,镇上给了三万,村里是等着上级表彰完再决定,总不能压过上级。

    还有电视台的采访。

    村里人听到消息又呼过来看热闹,大家也才知道,学习好是能挣钱的

    当然,这笔钱骆听雨没要,给镇上初中和县里高中设奖学金,奖励成绩优秀的同学。

    她这个决定,自然也让各层领导刮目相看。

    小姑娘做决定的时候都没看旁边的家长,没争取家长的意见,声音清清脆脆的就把奖金安排好了。

    而骆家长辈并没有惊讶,眼里还有赞同,仿佛自家孩子做这个决定才是合理的。

    电视台跟报社的人自然又多出了一篇报道。

    骆听雨把过往那些年没出的风头一次性全出透了。

    之后又配合学校宣传,去环临四中拍了几张照片,跟全体老师拍了一张合影,挂到了荣誉墙上。

    这种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事,她自然不会含糊。

    况且身穿猎人,脚踩飞跃,对自家品牌也是个宣传。

    忙完采访,家里亲戚们都到了。

    来的还有骆常胜一家。

    这两口子又和好了,带着儿子儿媳过来祝贺。

    骆常胜跟刘美青心情复杂极了。

    刘美青甚至觉得是不是她男人从族谱上划掉,骆家所有的风水全集合到了骆常庆一家身上。

    怎么啥好事都是他们的。

    状元啊

    她俩儿子大学的门槛都没摸着,人家骆听雨成了省状元,还考上了京大

    骆常庆做梦都得笑醒。

    骆常庆会不会笑醒,她这个当嫂子的不知道,但铺天盖地全是骆听雨的新闻,她娘办了个异想天开的事。

    问骆听雨多大,找对象不。

    饶是刘美青再糊涂,也知道问出来是会让骆常庆上门砸摊子的事,根本不敢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