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外戚十三
    两个裁缝还没走呢,宫里就来人了,来的还是胡公公,裁缝师傅眼色也好,马上道“老爷夫人,小的们定会加班加点尽快把衣服送来,现下府上有要事,小的们不敢打扰了。”

    沈原点了点头,让李氏给了定银,裁缝师傅千恩万谢的走了。

    看到胡公公,沈家人都觉得亲切,纷纷上前问好,胡公公笑的团团的,跟着的小太监十分纳罕,就连沈家仆从也觉得惊讶。

    宫里有脸面的太监出来确实人人都敬着,那也不过是虚应付着,多给些银子钱罢了,谁像沈家似的,看到胡公公都笑出了一脸花。

    对沈家人来讲,胡公公陪了一路,路上殷勤小心,照顾的周全,还借过银子给他们呐,当然沈家也还了,可乡下人分得清好歹,谁对我好,那我也对谁好,谁对我孬,我理你

    胡公公是奴才不假,可奴才也分好心还是坏意,你看这里的下人,从管家开始,沈家就没一个喜欢的,你当我们不知道喝茶的时候你们撇嘴了我们吃饭的时候你们偷笑了

    不过是二妮说的“理他们干嘛,将来又不住在一起,当没看见就行了,咱们家有姑姑和皇上,他们一辈子是下人。”

    不是沈原得志猖狂看不起人,下人说到底是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第一要素就是态度,就好像人家卖豪车的4s店,进来一个穿着拖鞋和大裤衩背心的老头,你是拦着不让进门,还是客气迎进来,热情的招待

    还有那进牛排店吃牛排,我要八分熟的,服务是来一句“我们店里只有七分熟的”还是给顾客上一份比七分熟熟一点的

    现在这里的仆人,如果服侍的好,将来肯定跟着沈家走,要不然那管家也不会削尖了脑袋钻过来,可现在呢想把沈家当成可以任他们拿捏的冤大头,咯着手了吧。

    反观胡公公,当听了沈原第一句话开始,人家的立场就坚定了,这才是服务精神,家里这个管事,连胡公公的小指头都比不上。

    和胡公公打了招呼,一家人开香案接旨。

    旨意也没旁的,就是说太妃思念家人,然后令内务府派人过了教导一些礼仪,过几日就要进宫面见太妃娘娘,还有赐下的各种金银财帛。

    沈家谢了恩,领了旨,拉着胡公公吃了一会茶,最后把那一罐子茶叶都给了胡公公“这茶啊咱们家吃啥都一个味,既然公公喜欢,拿去吃。”

    小太监眼睛又大了,这茶叶确实不错,可咱们公公出门颁旨,哪次不拿个几百上千两银子,你家就给一罐子茶叶

    胡公公高兴,银子算什么,沈家已经给了他五千两,刨开那借的一千,也给了他四千两,人家一路可就只收了多少礼,今儿给他一罐子茶叶,那是当他自己人,这能是银子比的。

    胡公公道“来了两个嬷嬷,一个公公,那公公老奴打点过了,舅老爷放心,那嬷嬷也是娘娘派来的,二姑娘是难得的聪明人,必定不会吃亏。”

    这就是提点了。

    等到胡公公交割清楚回宫,沈大寿塞了两个金镙子过去“公公辛苦点,跟来的小公公们替我道声谢,公公咱们家就不说谢谢了。”

    胡公公心里熨帖,这两个金镙子说实话也就一两百的银子,难得是沈家的态度,他笑道“舅老爷放心,小子们可高兴着呢。”

    回头他就把银子分了,并且还没贪污,“舅老爷赏的,让大家伙都高兴高兴”

    小太监们个个喜笑颜开。

    等宫里的人走了,沈家面前是一堆御赐之物,加上一个公公和两个嬷嬷。

    这三人先安排去休息,沈家要先把御赐的东西归库。

    沈原咧嘴“爹啊,咱们家要请个先生回来,要不然这字谁认得啊,库里有多少东西都记不得认不得,被人搬空了也不知道啊”

    繁体字她勉强也能认识,上下文联系就能读个成,可看起来真心累,而且沈原还不能说自己认识字啊。

    沈大寿连连点头,“要请要请,等见了你姑姑咱们就请。”

    沈家现在的大事就是进宫见太妃娘娘和皇帝。

    下人的心声“二姑娘你撒谎库里什么东西你不知道,连几个碗,多少匹布,你知道比我们都清楚你说这话亏不亏心”

    沈原“我就不”

    御赐的东西应该是太妃的手笔,知道哥哥一家两手空空而来,给的东西都是实惠经用的,各色锦缎就有两百匹,皇帝给了一千两银子,太妃娘娘让胡公公带了一万两银子,五百两黄金,还有郊外的田庄三百亩,此外就是各种居家过日子的小零碎了。

    看着东西归库,李氏一个劲的念佛。

    整理完东西,把一个公公,两个嬷嬷叫来,这不是要学礼仪么。

    这三人目前看态度都不错,也说明天开始学,沈家毕竟新来,熟悉一下也好。

    沈原道“等什么等,我爹想见姑姑,想的睡不着觉,我们也是如此,下午就开始学,早点学了,也能早点见到姑姑。”

    沈大寿连连点头,那就没的说,下午开始吧。

    这觐见的礼男女是分开学的,沈大寿那里沈原不知道,她们这里,沈原还没开始学呢,就先道“好叫两位嬷嬷知道,我们娘三刚从乡下过来,想要把礼仪学的跟这京里的大家夫人小姐似的,那不可能,咱们家急着见姑奶奶,就学见姑奶奶和陛下的礼,而他们两位,恬着脸说,也算咱们家亲戚,就是咱们的礼学的不那么规范,想来也不会挑我们的刺,两位嬷嬷说是不是”

    要我们怎么说,你都嘚吧嘚吧说完了你都说太妃娘娘和陛下是你们家亲戚,难道我们两个老不死的敢对你们吆三喝四啊,走前太妃娘娘就千万叮嘱了,我们两位耳不聋眼不瞎,更没皮痒痒,坚决不会和您这小姑奶奶唱对台戏

    于是就开始学了。

    这一学,两位嬷嬷发现,嗨,人家也真没敷衍,学的挺认真的,那二姑娘年纪小记性好,还会纠正母亲和姐姐的动作,还会说些诀窍,什么这个动作无法掌握,那好,看到那个桌腿了吗,那里点个红点,你慢慢蹲下,看到红点了吗,好了,到位了

    腿弯的角度我琢磨一下啊,有了,给你后腰挂上一块玉佩,线长一点,来,弯下去,感觉到玉佩碰着腿了吗感觉到了,行了,角度刚刚好

    两个嬷嬷目瞪口呆,这礼仪还能这么学

    沈原还道“进宫就没这些点了,但是咱们慢慢琢磨感觉,自己一点点感觉到了就行”

    这话听着还有些道理啊。

    沈原这是把驾校教人家如何看点学车,应付考试给融了进去。

    就这么突击学习,两天后,行了,别挑刺,这礼仪也能拿出去糊弄人了,反正娘娘和陛下也不会计较

    于是进京第五天,沈家人进宫见太妃娘娘去了。

    每个人脑子里都记着沈原编的顺口溜,挺着腰,微低头,慢慢走,手不动,身不摇,眼睛不乱瞟。

    在宫里勾头弯腰那是奴才相,沈家不能这样,所以得挺着腰。至于抬头,那也不行,深宫内院,皇家威仪,不能抬头挺胸直视天颜。

    一路跟着进了宫,到一处就有新的宫女太监引路,沈家一路跟到了太妃娘娘的慈惠宫。沈家人干惯活身体好,这一路从宫门走到慈惠宫没半点不适,听说有的夫人小姐,进一趟宫回去得歇两天,为啥啊,走路走的,走伤啦。

    然后他们听见一路的“来了来了,快去禀告娘娘,舅老爷一家来了。”

    沈家迈过一道道高高的门槛,来到一处金碧辉煌的大殿里,鼻子里全是异香,反正沈家人是没闻过的,脚上踩着厚厚的地毯,那地毯软的,比乡下的铺盖都软。

    大家都微低着头,所以也看不到大殿整体的陈设,只看见不少花架腿,椅子罩子的底部绣花,还有各种摆设的底部纹饰,还有好多裙摆。

    直到有太监唱礼,沈家五人就跪下行礼,太妃娘娘在上首,手里紧紧攥着扶手,眼里滚着泪。

    可皇家规矩,这礼是一定要行完的,行了礼,太妃娘娘道“免了都起来,都起来”

    这一抬头,沈大寿脸上全是泪,“香娘”

    太后娘娘站起来,扑到沈大寿身前,撕心裂肺般,“哥哥”

    嬷嬷宫女马上过来搀扶安慰,“见着舅老爷了,娘娘可千万别过于伤心啊”

    李氏在一边抽着鼻子抹眼泪,就连大妮也在低着头擦眼泪,沈大郎有些懵懂,左右看了看,看到二姐低着头,他也赶紧低着头。

    沈原的代入感没这么强,可现在没眼泪也不行啊,咋办狠狠捏了自己的大腿一下,那个钻心的疼啊,她登时也红了眼眶。

    哭了一通,宫女嬷嬷又劝解了半天,总算都能入座了,沈香离家的时候才十岁,那时候沈大寿十三岁,如今大妮都十三岁了,兄妹俩也二十多年没见面了,其实压根就没想过能再见面。

    沈大寿介绍了李氏还有自己三个孩子,点到名字的依次上前见礼,太妃身边的嬷嬷就一一给见面礼,大妮和沈原都是一人一套红宝石头面,还有尺头等物,看着就一个字,贵

    大郎除了尺头还得了一套文房四宝,按照价格,得比沈原和大妮的宝石头面带来的贵,那砚台就是一方金星点端砚,连那个墨,也是外头千金难买的松烟贡墨。可惜,就是沈原也不认得这些玩意。

    不认得不代表她不识货,今天太妃娘娘给的肯定都是好货。

    李氏得了一套翡翠头面,沈大寿是一套男子挂饰,从板指到玉佩,还有一块鸡血原石,是让沈大寿自己拿去刻印的。

    沈家没什么能给太妃娘娘的东西,沈原也想不出来,沈大寿自己备了一样,现在拿了出来,是一篮子饼。

    沈大寿道“香娘,你那时候最喜欢吃娘烙的饼,可那时候家里穷,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一次,你走后没几年娘就没了,临走还惦记着给你烙饼,哥哥没出息,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这麦子是我亲手种的,带了来,这饼也是我亲手烙的,加了鸡蛋和葱,你尝尝,看看是不是和娘烙的一样。”

    太妃娘娘眼泪又出来了,嬷嬷赶紧把饼拿了过去,干干净净的食盒,里面铺着雪白的纱布,十几个焦黄的烙饼摆在里面。

    又是一番哭笑,兄妹俩分开的时候都还是孩子,如今见面已经物是人非,这么哭哭笑笑的,嬷嬷怕沈香受不住就道“娘娘也别只顾着高兴,舅老爷家一早就往宫里赶,怕不是还饿着肚子呢。”

    太妃娘娘道“对啊,哥哥,嫂子,你们可吃了吗”

    又慈爱的看着沈原他们几个“乖孩子,告诉姑姑,肚子饿不饿”

    沈大寿诚实的摇摇头“我们吃了过来的,饿倒是不饿,就是有些渴,不敢多喝水。”

    进了宫要是尿急,哪里上厕所,所以沈家光吃东西没敢喝水,又走了一路,可不是渴了。

    进了宫,面前又是一小碗只能看的茶水,沈家没一个人敢喝。

    太妃娘娘一叠连声叫拿玫瑰露,果子露来,“拿大杯子,往常我就说,小杯子喝了不爽气。”

    大杯子在沈家人眼里还是小了,当然他们也不敢挑,一人喝了两盏。

    太妃娘娘笑道“哪个好喝”

    沈原喜欢果子露,清爽,她就直接说了,太妃娘娘大喜,“那就给你带家去,多喝点。”

    沈原笑意盈盈的谢了“多谢姑姑”

    沈原这一说,大妮和李氏也松快了些,她们两个喜欢玫瑰露,香甜,太妃也让收拾了。

    沈大郎摸着脑袋“都好喝,就是解渴还得大碗白开水。”

    沈大寿也是这样认为。

    太妃娘娘乐不可支,家人虽然多年未见不太熟悉,可他们并未敬畏疏远自己,这也就够了,宫里挣扎了二十来年,再没想到还能见亲人一面,沈香求的就是有个娘家人在一边,让她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就行了。

    慈惠宫里的气氛一点点轻松起来,沈家慢慢放开,就开始一一叙说乡间的事,出来的事。

    李氏感慨道“要不是姑奶奶,啊,不是,要不是娘娘,咱们家一辈子就泥里刨食,哪能见识这么多,咱们家也不敢有别的念头,惟愿娘娘永远健健康康,安安泰泰的,那也是咱们家的福气了。”

    太妃娘娘特别高兴“我们都会好的,哥哥,家计可还有困难,你可别和我客气啊”

    沈大寿连连摇手“香娘,看你说的,如今我们一家子住着三进的大宅子,你还给了三百亩田地,皇上和你又给了那么多银子,这还不能过日子,那我还算个人吗如今咱们一家吃香的喝辣的,那是想也想不到的好日子。”

    太妃娘娘抿着嘴笑,哥哥眼里的好日子,在太妃看来可寒酸的很,但是哥哥满足,看那嫂子也不是嫌少的贪心人,这也是没把她当成摇钱树,听了心里格外熨帖,如今她还只是太妃,也不能明着帮扶多少,且等以后吧。

    太妃叹气道“现下也就这样了,哪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帮忙的”

    沈大寿看了沈原一眼,挠了挠头“有,香娘,咱们进了京,说实话那日子就跟掉进福窝里似的,可是你也咱们知道家里五个人,十只睁眼瞎,大郎还小,就是大妮和二妮也不算太大,能不能请两个先生教教孩子们读书啊”

    太妃娘娘笑的舒心,“那可有什么,哥哥尽管放心,等下皇帝过来,我和他讲”

    接着道“还有吗”

    就是想多给哥哥一家帮上忙。

    沈大寿继续迟疑,“香娘,咱们家宅子里那些下人能不能不要啊”

    太妃娘娘立马板直腰,“怎么了他们敢欺主”

    沈大寿摇头“不是不是,明着谁敢啊,好赖都知道我是你哥哥,可是香娘啊,我们一家都是种地出来的,这京里的规矩确实不大懂,吃饭穿衣就连喝口水都不精细,那些人说是服侍咱们,咱们也不傻,那些表情我也懂,不就是嫌弃咱们家土呗。”

    “土就土,没了他们,咱们一家也饿不死,那什么何侯爷家在我们进京第二天要来道歉,可我们又不认得他们,莫名奇妙的道歉,我们可不敢接,让管家回了,管家反倒劝我接着,还是二妮发了脾气,才把人打发走的。咱们就商量了,那下人咱们家不用了,反正也不稀罕。”

    侍女嬷嬷眉眼不动,心里都在翻江倒海,这舅老爷看着憨厚,一句句话简直要人性命,那些奴仆也是找死,你们有多高贵,居然敢看不起主子

    太妃娘娘面色不虞,静静听了哥哥的话,然后笑道“哥哥可是说笑了,下人不得用,换了就是,哪能让哥哥嫂子回去自己动手的理,这也是下人不谨慎,没带眼,给哥哥挑了这么些眼高手低的去,罢了,哥哥放心,这是小事。”

    太妃娘娘在宫里从宫女滚成太妃,运气是一回事,本身也不是个一无是处的。

    既然说了这件令人不快的事,剩下的就只有好事了,沈大寿向妹妹述说一路的见闻,还带夸一夸胡公公的,“公公一路辛苦,替咱们打点的周周道道,就是那教我们礼仪的公公还有嬷嬷,那也既有耐心,还和蔼的。”

    太妃娘娘果然高兴“那就赏伺候的好了就该赏。”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0121:10:432020050220:17: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紫眼孔雀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二哈是狗呵呵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