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章 61
    文霞码钱的动作一顿,道“坐火车过去一趟得好几天吧”

    这么远,一想就觉得不放心。

    可她也知道常庆是个有主意的,不光有主意,还稳妥,不是那冒失人。

    “好几天倒是用不上,从齐城走的话到那儿差不多得三十个小时左右。”

    就是这时候的卧铺票不好弄,确实不大方便,所以若真有这个打算,去一趟就得多进上点货。

    他倒是不用考虑托运的问题,人带着钱过去,花光回来就行。

    “再攒点钱着,咱趁中秋再赚一波。”骆常庆咬牙,“我过去问问他奶,让她看两天孩子,咱们回趟齐城再去提一批货。鞋厂给销售商限量,咱就多弄俩名额,我想把他姥爷叫上,三个人排队起上一批,就算排两天队,八月十五前还能赶回来卖上一批,哪怕不赶中秋,过了节这货也抢手。”

    文霞一听,忙道“好”

    骆听雨这小人儿在旁边都听的热血沸腾了,赶紧参与进来,嘴甜地道“爸爸妈妈辛苦啦,我会好好看着弟弟的,让奶奶给我搭把手就行。”

    骆常庆好笑地不行,想过来摸摸闺女的脑袋,又琢磨着摸了钱还没洗手,赶紧夸着“真是爸妈的好闺女,我过去跟你奶说说,她要是不愿意咱今晚就全去兰沟村,把你俩送你姥娘家。”

    老太太肯定不会拒绝,电视机还没挣出来呢。

    “爸爸你跟奶奶说,让她上午卖茶叶蛋,下午过来就行,不耽误她挣钱,我跟弟弟在家没事。”骆听雨道,“冲奶粉换戒子我都行。”

    结果廖春华一听小儿子两口子今天晚上就要走,去买凌晨回齐城的票去弄鞋,马上就说“我看着,你俩去忙。”不过她已经做好了一批茶叶蛋,正腌着,就道,“你们带上几个路上吃,剩下那些我们自己慢慢吃。”

    骆常庆倒是思量起这段时间闺女的稳妥,也听文霞说过闺女自己在家带弟弟带了两三个小时一点事都没有,知道她说自己带一上午没问题,那多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老娘做的茶叶蛋实在有点多,就道“我们拿上几个路上吃,剩下的你明天早上给她俩备下点吃的,把门锁好你去公社继续卖,小九看一上午能看的了。”

    “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呢,还能看孩子了”廖春华打定主意先不卖了。

    骆常庆想想,道“要不这样,你去学校门口卖一早上,回来看看,要是卖不完中午再去卖一个中午,给他俩弄下点吃的就行。”又道,“说不定他姥娘明天就过来了呢。”

    “那我明早看情况吧,你们三更半夜赶路可好生着些,骑慢些。”

    骆常庆回去收拾了下东西,文霞直接把儿子哄睡,跟闺女交代了几句,两口子开着三轮车走了。

    先去的兰沟村,跟老丈人一说,老丈人披上衣服就走。

    邢爱燕一听俩孩子放家里,也有点担心,可不凑巧的是她这两天感冒了,还没好,又怕传染给孩子。

    文霞忙安抚“我婆婆看着呢。”还简单说了说廖春华这段时间的变化,又笑道“你外孙女也不是那吃亏的人,她明白着呢,你好好养病,甭担心。”

    邢爱燕觉得自己看不了孩子,说要不就跟着过去帮小女婿进货,骆常庆瞧丈母娘还病着,今晚上坐火车不是个好滋味,就没同意,让她在家里歇着,跟文霞和老丈人开着三轮车走了。

    骆家这边,骆常庆两口子出门,廖春华就留了下来。

    屋里堆了些解放鞋,还有几双皮鞋和一些豆饼,这些她在家里能带着慢慢卖。

    骆听雨小大人似的跟奶奶说话“奶,我早上一般是七点醒,弟弟是七点半到八点之间,我会给他冲奶粉。你早上起来煮点面条放到那里去卖茶叶蛋就行了,我起来会自己吃,小言醒了我给他把尿,他早上光尿不拉,有时候是十点多拉,有时候是下午。我给他喂点奶粉,然后跟弟弟在家里玩,你不用着急忙慌的。”

    小孙女说的清楚,连早上吃啥都给她安排好了,廖春华却震惊地不行“唉哟,你还真能自己看着弟弟啊”

    骆听雨点点小脑袋,煞有介事地道“我妈忙的时候都是我带,他很好哄,胆子也小,不听话训两句就能安稳。”

    又叮嘱廖春华“奶你早上出去的时候把床边挡好,不然我会滚下去的。”

    廖春华心情很复杂,一时都没回过神来,被小孙女指使的光点头。

    这回骆听雨没单独去小床上睡了,她还担心奶团子半夜突然醒了哭,廖春华哄不了。

    早上廖春华起来很是纠结了一会儿,看着床里头睡熟的姐弟俩,她认真的把床边挡好,按照小孙女交代的先擀了点面条,是炝锅煮的,还留了俩茶叶蛋,又进屋看了看,这会儿才早上六点半。

    她赶过去卖到七点半往回走,到家八点,问题应该不大。

    估计回来小孙子也就刚醒。

    这么一想觉得也还行,小心翼翼的出去,锁好门,脚步飞快的赶去了公社。

    骆听雨比平日里早五分钟醒,起来愣了会儿神,才反应过来爸妈昨晚去津店,坐后半夜的火车去省城了。

    有妈妈跟姥爷跟着,也不知道她爹咋样才能把三轮车收进果园。

    而且,去鞋厂进货也得用吧

    老父亲光为这个得掉多少头发。

    骆听雨小小的同情了下,看了看奶团子,睡的很熟,屁股底下还又垫了两层尿戒子,应该是她奶走之前垫上的。

    这也省事,他要是尿了直接抽出来放到旁边就行。

    骆听雨下床穿好鞋,检查了下床边,出去洗完脸刷完牙,就进饭屋了。

    没忙着吃面条,她把另一口空锅先放到矮炉子上,再添水,放上铁箅子,拿了个碗,打好鸡蛋液,端着踮脚放到锅里。

    先往炉子里放了两块木头,上头再放上晒干的玉米衣,划了根火柴点着,炉子里的火就烧了起来。

    她动作缓慢,但弄的很稳当,等炉子里的木块烧着了以后再往里扔俩晒干的玉米骨,就不用光盯着了。

    木头她选得短的,不会烧着烧着掉出来。

    烧上火,哼着小曲儿悠闲自得的去洗了手,进里屋撩开蚊帐看了看奶团子,睡的四仰八叉,给他把蚊帐掖好,倒背着小手又哼着小曲儿溜达出去。

    颇有些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的架势。

    一会儿锅开了,她看了看表,记下时间。

    鸡蛋羹蒸的太长了口感不好,得掐好时间,算着炉子里的柴刚好烧完最好。

    来回溜达了几趟,还找两根小木棍夹了几个爬到天井中间的洋辣子扔到炉子里烧了,这玩意儿看着就头皮发麻。

    看着时间给奶团子冲好奶粉晾着。

    等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柴也灭了,再稍微闷一下,敞开盖子凉凉,光把碗端出来就行。

    自己抽空盛了碗面条吃,还吃了俩茶叶蛋。

    她估摸着奶团子也快醒了,吃完一抹嘴去铺凉席,一会儿把奶团子抱出来也有地方放。

    先铺层塑料布,上头铺的才是凉席,铺的时候还又四下寻摸了一番,生怕有爬过来的洋辣子。

    收拾好进屋,刚好听见奶团子开始吭哧。

    “来了臭言言。”

    奶团子一瞧是姐姐,咧嘴开始笑。

    “我看看尿了没。”

    骆听雨撩开蚊帐娴熟的抓住奶团子的脚就拖了过来。

    尿到戒子上了,垫的那一摞全透了,倒是会给廖春华找活干。

    骆听雨给他抽出来扔到地上,箍着他挪了出去。

    奶团子出了屋门还找呢,没看着爸爸妈妈,但是有姐姐抱着他也很老实。

    把他放到凉席,煞有介事的先训话“这两天奶奶看着你,奶奶不在就是我看着你,你要听话,不听话我就揍你,知道了吗”

    “哦、哦”奶团子不明所以的回应一句,晃着两只胖胳膊还挺开心。

    骆听雨点点头“你答应了就行,坐这里老老实实的,我投布子给你擦脸,不准动知道了吗现在树上落虫子,那种虫子会扎人,可疼了。”

    也不管奶团子能不能听懂,反正她讲的挺到位。

    转身投湿布子过来给奶团子擦干净手脸,把冲好的奶粉拿出来往手背上滴了滴,试着温度正好,塞给奶团子,正色道“自己喝,喝完吃鸡蛋羹。”

    奶团子会自己抱着奶瓶仰头喝,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把奶瓶往凉席上一扔,冲姐姐噢了一声,那意思是他喝完了。

    “言言真棒。”

    去把鸡蛋羹端出来,调好味,放到凉席上喂他。

    才吃了两口,大门那里传来开锁开门的声音,跟着,廖春华推着她的小铁车呼哧带喘满头大汗的走了进来。

    结果一瞧姐弟俩在凉席上坐着吃饭呢,安稳的很,一颗心顿时落到了肚子里,说话还有点喘,把小车放好,嘴里随意问着“言言吃面条行吗”

    “没吃面条,我起来蒸的鸡蛋羹,喂他吃鸡蛋羹。”小孙女奶声奶气地说。

    “哦”廖春华随口应着去洗脸上的汗,洗到一半才突然反应过来,“小九你刚才说啥你蒸鸡蛋羹”

    “是啊,鸡蛋羹做起来不费劲。”骆听雨笑眯眯地说。

    廖春华也顾不上手上的水,一拍大腿“唉哟俺娘诶,多吓人啊,你这要是让火星子蹦着可咋弄啊。”

    赶紧过去看,小孙女白白净净,连点灰都没沾身上,再一瞧她手里端着的鸡蛋羹,蒸的还真嫩,还知道加酱油香油调味。

    一只小手端着碗底,另一只小手拿勺子舀了喂骆言。

    旁边还横着个空奶瓶。

    再去看炉子,炉子口那里干净利索,锅还敞着盖,里头的水还是热的,添的水也正好,不多不少。

    廖春华整个人有些反应不过来,觉得脑子不够用了。

    娘诶,三岁的孩子会做饭,说出去谁信啊。

    “没烫着伤着啥的吧”廖春华又不放心的过去问,骆听雨把最后一口鸡蛋羹塞奶团子嘴里,放下碗,摊开小手让她看。

    “没事,我小心着呢。”骆听雨耐心地解释,“我挑木头都是挑短的烧,引着棒子皮放进去,木头烧起来就不用往里头添柴火了,就是打鸡蛋液的时候有点费劲,我手劲小。”

    廖春华又木了,只嗯嗯的应着,反复嘱咐“可得好生着些,小孩子玩火不行。”

    “我会注意的,奶你吃了吗”

    “我吃了,我早上吃了碗面条。”廖春华愣愣的说。

    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来问小孙子有没有尿了啥的。

    她瞧着小孙子跟姐姐玩的开心,确实没她啥事,去把锅碗瓢盆啥的刷干净,又去洗了尿戒子。

    正忙活着,小九她二姨来了。

    邢爱燕自己没法过来,打发二闺女过来看看。

    骆听雨甜甜的喊人,奶团子则好奇的看着进来的文兰。

    廖春华也忙热情招待,见小九她二姨来不光买了点心,还提了块肉,就道“我买肉了,家里有,她二姨你拿回去吃吧。”

    “留着吃吧大娘,现在天凉能放的住。”文兰过去看俩孩子,想抱骆言,骆言摆摆小胳膊不让,她笑道,“不认得二姨了”

    再看看小外甥闺女,头发乱糟糟的,就给她把头发梳起来,扎了俩小辫。

    廖春华把这一茬忘了,有些不好意思,怕文兰以为自己不好好看孩子,忙道“我还没顾上给小九梳头发。”

    “小九头发不算长,梳不梳都行,我也是没啥能帮上你的,就打扮小闺女吧。”文兰也会说话,笑道。

    她倒是真没多想,进来的时候廖春华也在忙忙活活不得闲,加上知道她有个几年不看这么大小的孩子了,难免有疏忽的地方。

    这边给骆听雨扎着小辫,那边骆言就拉了,廖春华忙过去收拾,学着小儿媳妇照顾孩子那样用温水给他洗屁股。

    文兰瞧着都有些惊讶。

    心说小妹她婆婆还真是跟以前不一样了呢。

    知道她卖茶叶蛋,锅里还有不少没卖完,就在家里看着孩子,顺便做中午饭,让廖春华去做她的小买卖。

    有人帮忙,廖春华也就没客气,拿了点菜过来,说了两句客套话,道“那麻烦你了,我等学生放完学就回来。”

    到时剩下几个就自己吃,下午不再过去了。

    廖春华推着小车出了门,文兰逗着俩孩子玩了会儿,开始收拾东西做饭。

    她在饭屋里忙活的时候有邻居来买东西。

    不知道文霞没在家,进门就道“小九她妈,我给我娘家兄弟拿两双胶鞋”

    是郭秀红,骆听雨忙喊大娘。

    文兰从饭屋里出来,叫了个嫂子。

    郭秀红见过文兰,但她对不上号到底是文霞的哪个姐姐,就笑道“小九她姨来了啊”

    “是啊,嫂子快屋里坐,我妹妹有事出去了不在家,你要解放鞋是吧”

    她知道小妹家在卖豆饼和解放鞋,上回骆常庆去兰沟村还给自家送了两双过去。也在兰沟村卖过,九块五一双,卖的可好了。

    刚才她往屋里放东西,看见地上放着鞋,还有豆饼。

    就是不清楚骆常庆卖给本村人是不是同一个价。

    骆听雨在那边就招呼上了,让奶团子老实在那儿坐着,她站起来一边问着“大娘,你要几双啊”一边进屋去拿鞋。

    “两双。”郭秀红笑道,“人家小九太懂事了,才这么大点就知道帮爹娘忙了。”

    她还记得那天小九招待自家二蛋的事呢。

    见骆听雨小大人一样拿了鞋出来,郭秀红就把钱给她,还笑着逗她“数数,看是不是正好。”

    骆听雨拿眼一打量,道“十九,大娘正好。”

    郭秀红惊讶地道“嗬,你一下就数好了啊”

    文兰也瞄了一眼,确实对,就在旁边笑道“我这个外甥闺女可聪明了,认好多字,算术题都会做。”

    “你妹妹两口子真会教孩子。”郭秀红见文霞没在家,她也没多待,说了两句话就拿着鞋走了。

    文兰炒了两个菜,见家里没有馒头,本想擀面条,结果外甥女说早上就吃的面条,她爸带回来的大米,让蒸米饭吃。

    “那就蒸米饭吃。”文兰瞧着大米不少,不单单是留着熬粥的,就蒸了锅米饭。

    做好饭,廖春华又满头大汗的回来了,进门先说客气话“她二姨,这回叫你忙上了。”

    “没事啊大娘,都是一家人谁忙不是忙。”文兰笑道,“你这来回一趟也不轻快吧赶紧喝口水歇歇,咱准备吃饭。”

    廖春华买了几瓶汽水回来,拿了瓶启开让她喝。

    还给骆听雨开了一瓶,给她倒杯子里。

    她跟卖冰糕汽水的熟了,瓶子都不用交押金了,拿上就走。

    文兰见她还买了汽水,也有些惊讶。

    心说小妹她婆婆现在这么洋气呢。

    骆言一直没看见妈妈,多少有些不耐烦,文兰要抱也不让,撇着小嘴吭哧,廖春华要抱他也不让抱,拧着身子躲,骆听雨就把他揽过来,拍拍他肉乎乎的小肩膀,道“吃米饭了,言言还认的米饭吗”

    骆言一下被转移了注意力,盯着碗里的米饭,拿小手指指,看着姐姐,嘴里道“噢”

    “米饭,这叫大米饭。”骆听雨一板一眼的教他。

    廖春华知道小儿子家这俩孩子不吃嚼食,她也没想到有一天会问一个三岁孩子咋喂另一个月孩子,就问小九“直接这样喂啊小言嚼米饭行吗”

    “压成泥喂他就行”骆听雨拿小勺蘸了一丁点肉菜的汤加到米饭里,用勺子背压着捻了捻,把米饭压散,舀了一点点喂骆言,骆言也不哭了,吧唧吧唧开始吃。

    文兰坐到骆言另一边,接过骆听雨手里的勺子,道“九,我来弄,你快吃。”

    但骆言不让抱,就坐在姐姐身边,还是听姐姐说“让二姨喂你,你还没认过二姨来啊”

    骆言就一边盯着二姨愣怔,一边张着嘴让二姨喂他。

    廖春华头一次知道看孩子没啥能忙的。

    她的茶叶蛋没全卖完,但剩的不多了,就洗净手剥了几个放到碗里,让文兰吃“我来喂他吧,他二姨你快吃。”

    “大娘你吃吧,我喂就行。”

    一顿饭吃完,骆言终于让二姨抱了,抱着他在院子里溜达着玩了会儿,就睡着了。

    廖春华去自留地里摘了点菜,文兰走的时候给她挂到了车把上,也说了不少客气话。

    文兰回去后就跟邢爱燕感叹“唉哟,骆家大娘变化真不小。”说了两句,就开始夸小九。

    听的邢爱燕满脸笑。

    但总觉得廖春华说的有些夸张,什么叫小九自己蒸鸡蛋羹啊,那么大点的孩子比炉子高不了多少,还得打鸡蛋、烧火。

    七八岁的孩子能这么做就很了不起了,三岁的孩子反正她是没当真。

    不过廖春华就提了一句,她也没细问,猜着可能是廖春华准备的差不多了,小九在旁边递个东西参与了下。

    但廖春华能夸小九,说明开始稀罕这个小孙女了。

    这宗事她倒是没跟邢爱燕提,还怕邢爱燕瞎担心呢。

    石安村里,骆听雨睡醒后没见着二姨,知道她回去了。

    廖春华在堂厅里看电视,开的声音很小。

    太稀罕这个四方匣子了,不过小儿子说回省城的时候还要带回去。

    都带回来了转手给她多好,这么贵的东西来回带着万一颠坏了呢

    当然,她手里钱也不够,不够可以慢慢还,但想了想,没好意思提。

    她稀罕,小儿子一家难道就不稀罕了

    而且那电视票还不便宜,不光不便宜,还不好弄。

    这回她准备多留点鞋,争取早日把电视机挣回来。

    见小孙女出来,忙笑道“你睡醒了你二姨回去了。”

    起来进屋探头看了看小孙子,还没睡醒,床边也挡的好好的。

    “去洗把脸精神精神,吃块点心吧”

    “嗯”骆听雨出去洗手洗脸,廖春华瞧着她自己利利索索的,还知道抠抠指甲缝,又是看孩子帮不上啥忙的尴尬时刻。

    等骆听雨吃了块点心,喝了点水,屋里骆言就醒了。

    骆听雨快速的跟奶奶交代“奶,你拿水泡半块点心,水别倒太多了,一点就行,我喂喂小言。”

    然后就进屋抱孩子去了。

    廖春华

    她可能就是个打下手的。

    骆言被拖出来,这回倒是没顾上哭,一出来就去看电视,开着电视呢。

    廖春华泡好点心,还端给小孙女看“九,这些水行不行”

    娘诶,她都喂不了个孩子了。

    “行。”

    一丁点水,稍微一搅合温度就正好。

    廖春华接过小孙子抱着,给他喂点心,骆言的注意力在电视上,一不留神就让奶奶抱了过去,喂到嘴边也吃。

    吃完了才看反应过来是在奶奶怀里,倒也熟悉过来了,抱着就抱着吧。

    电视演了会儿就没台了,拨了一圈也没找着台,把电视关掉,奶团子又开始拧着身子到处找,还用小手指指外头,示意奶奶抱他出去。

    知道是要找妈妈,廖春华都不敢提那个字,生怕他哭,绞尽脑汁的哄着他在家里玩。

    哄了会儿,等又不耐烦了,骆听雨就接过去,陪他在凉席上玩。

    廖春华瞧着还行,就道“九,你看着他,我去蒸锅干粮。”

    刚才趁着孩子睡着的工夫她和了点面醒着,打算蒸馒头。

    蒸了馒头,又开始收拾着准备做后晌饭。

    廖春华发现小九看着小言,小言就特别老实,咿咿呀呀的跟姐姐在那里也不知道说些啥。

    她就出去弄菜。

    骆听雨瞧着奶奶在饭屋里,她就抱着奶团子进果园,待两秒钟再出来,奶团子就嗨了,兴奋的吱吱尖叫。

    出来后扬扬小胳膊,看着姐姐“嗯,嗯”

    意思是再进去。

    骆听雨就小声道“不能再进了,咱出去看奶奶炒菜。”

    骆言嘴里就开始发出“ci、ci”这样的音。

    “炒菜,奶奶炒菜。”骆听雨教着他,把他抱出去,看着天井里又多了好几个洋辣子,就喊她奶,“奶,烧烧这些虫子。”

    廖春华出来拿铁锨挨着铲起来,丢到了炉子里。

    回来进屋把凉席拿出来铺上,让俩孩子坐上头玩。

    “咱晚上做个洋柿子炒鸡蛋,再做个五花肉炖冬瓜吧”廖春华道,“你爸弄回来的那冬瓜着实好吃了,我连吃了好几顿都没吃够。”

    她看小儿子家里也有,还有小半块。

    小九她二姨拿了块肉,她自己也买了,说是现在天凉快了,也没凉快多少,放一宿也怕坏。

    骆听雨就道“奶,我炒吧。”她奶做饭也行,但不如老妈炒的好吃。

    廖春华吓的一晃,差点没把脚崴了,慌忙道“可不行,你还没炉子高呢。”

    炒菜她用大炉子,也是用黄泥盘的,火旺。

    当然,说她没炉子高是夸张了,骆听雨比那大炉子高出半头呢。

    但要是放上个锅,她看不着锅底了。

    “我踩着木凳子啊。”

    “不行不行,这不是闹”廖春华不同意,不说那火燎着她,要是嘣个油星子溅着她,小儿子两口子回来她也没法交代。

    最后笑着哄她“这样,你教着我,我来炒。”

    骆听雨就煞有介事的教她奶奶炒起菜来。

    起初廖春华就当笑话听,听着听着就惊讶了。

    “奶,那肉用小火把油煸出来,这样炒出来的五花肉不腻,加点酱油太少了,再加点”

    “洋柿子用刀在头上划个十字,用开水一烫,皮就剥下来了慢慢炒出汁,好,可以放鸡蛋了奶奶,拌匀,让鸡蛋裹满洋柿子汁就可以出锅了。”

    廖春华让小孙女指挥的,整个人都恍惚的不行了。

    娘诶,这说出去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