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章 皇子中毒
    东宫有座玉虚亭,就在水池中央,底下荡一汪碧绿春水,水下游着一群欢快的锦鲤。



    顾鸿峥坐在边上喂鱼,底下的小家伙吃饱了,他还饿着,刚好萧芝琳端上午后的茶水,她禀告,“七皇子来了。”



    顾鸿峥转头看,一个七岁大的小孩屁颠屁颠跑来,他胖得像个球。



    顾鸿峥看了好一会儿,小胖球努力奔跑到哥哥面前请安,他道,“太子哥哥午好,太子哥哥有空吗,你教我练剑好不好,听说你的武功很厉害。”



    顾鸿峥拒绝,“你还小,应该专心学习。”



    “母妃也这么说,太子哥哥不想教我吗?”



    “我很忙。”他就不能找一个新鲜借口。



    萧芝琳把点心摆在桌上,让小皇子自己吃,她下去忙了。



    “好的,谢谢芝琳姐姐。”七皇子抬起小胖手,撸过美好的食物。



    顾鸿峥看着吭叽吭叽吃点心的球,对方举起一块美味送来,“太子哥哥要吃吗?”



    顾鸿峥皱眉,不知为什么,心里不安,感觉要出事。



    他伸手拿过茶壶倒水,推给只顾狼吞虎咽的球,球吃得急,噎着了,顾鸿峥帮忙顺背,正想说慢点,那边的萧芝琳跑来喊,“殿下,殿下,点心有毒,不要吃。”



    果然,还是出事了,光天化日之下,有人在东宫下毒。



    七皇子已经吃得差不多,肚子绝对管饱,当然也噎了半死,或者说,他面色惨白嘴唇发紫看着要被毒死。



    顾鸿峥赶紧拿走那些食物,他逼小胖球把东西吐出来,但小胖球昏迷,嘴唇闭着,呼吸困难,不要说吐了,他还能不能活已经是个问题。



    皇贵妃急匆匆赶来,她吓得面色惨白。



    顾鸿峥吩咐华容宫的人去叫太医,再让皇贵妃身边的太监抱起小胖球,要么送去太医院,要么回华容宫。



    皇贵妃看着指挥若定事不关己的诸君,她想报仇,就问你还是不是人?怎能对自己的弟弟下如此毒手?他还是个孩子,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



    皇贵妃想举手煽出去,她想打了高高在上的诸君,然而顾鸿峥不给机会,他防备的站在半步开外,很显然知道女人要做什么?



    他不是受虐狂,别说打他,算计他也要看脑子够不够。



    皇贵妃骂,“太子枉为人兄,未想你是这般卑鄙之人。”



    顾鸿峥无话可说,这种事说多了是强词夺理,不说也许还有推翻可能。



    皇贵妃跟随儿子回华容宫,看着太医手忙脚乱救人,她转身跑去找皇上,仗告太子心思歹毒,他下毒谋害七皇子,其罪当诛。



    顾鸿峥还是无话可说,这种用脚趾头想出来的不可能,在皇贵妃那里变成了通俗易懂和理所当然。



    她的理由是七皇子深得皇上宠爱,太子备受冷待心生嫉妒,以致生了歹意不顾手足情便残忍的下毒谋害亲弟弟。



    皇贵妃说得有理有据,就差拿把刀砍过去将凶手就地处决。



    顾鸿峥默不作声,他看着一口口锅从天上飞来,直接朝他招呼过来。



    都说后宫里争风吃醋成习,这不,皇子们为了博得父皇的重视各种歪门邪道都想出来了。



    顾崇铭脑仁疼,想说这都什么事?



    他让皇贵妃先下去,不要再声泪俱下了,整得雕塑似的太子灭了她全家。



    皇贵妃痛苦不堪,儿子被害,皇上还一副不舍得痛骂太子的样子,她问,“皇上,鸿旻不是你的皇儿吗?”



    顾崇铭在心底里回,“不是。”他瞟一眼亲儿子,让人说话,“到底怎么回事。”



    顾鸿峥如实回答,“七皇弟去东宫,宫里的人端上点心,他吃着吃着就中毒了,儿臣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他确实想不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他下毒,他在自己的东宫里下毒谋害七皇弟,谁人信?



    所谓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如果想杀人,何不悄悄下手,省得一大堆麻烦?用这种光天化日手段就为了惹一身腥吗?



    “皇上,除了太子还能有谁?”“他做事全凭一己心意,只要不高兴就生杀予夺,朝臣们领教十足,后宫里谁人没有见识?”“自打他回来后宫就不安宁,先是前朝鸡飞狗跳,之后是宫中流言四起,这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和他有关?”



    皇贵妃理由充分,她认定就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太子所为,这种人的心思深不可测,他做那些丧尽天良的事也不足为奇。



    顾崇铭听着蹙眉,想说你这是在骂我老子没把儿子教好吗?你何不干脆来一句,子随父性,有其父必有其子?



    顾崇铭脸上出现不悦,皇贵妃还在滔滔,她一心顾着伤悲,没注意到皇帝的表情,尽管声情并茂的痛哭流涕恳求,“皇上,像太子这般暴戾恣睢,你还要纵容他到什么时候?”



    顾崇铭瞳孔缩起,就想皇贵妃你是在教我做事吗?



    太子有没有罪另当别论,倒是你,未经宣召就冲进御书房,这莽莽撞撞的打扰到朕和大臣议政,可知该当何罪?



    事关国家大事,你一个妇人堂而皇擅闯,晓得此中轻重吗?是不是如你那大哥一样,为了表示威名显赫,全然不顾众臣反对胆大潇洒的携刀上殿?



    此事发生在七年前,当时七皇子满月,皇贵妃的将军哥哥带着荣耀归来,他仗着业峻鸿绩功勋卓着,为此入宫面圣的时候,竟然不卸甲,还带刀上殿,其他臣子对此纷纷上言称莲将军此举有藐蔑国君之嫌,然而人家怎么说来着?



    他道我南征北战多年,刀不离手,离了无法保家卫国。



    换句话说,没我这把刀,你们这些逼逼叨叨的臣子早不知被人切了脑袋埋哪儿了。



    顾崇铭想到那件事就生气,当年如是被一个武将威胁不说,如今还要听一个后宫妇人安排,他能高兴吗?



    转头吩咐李公公去传话,让律刑司的人尽快查出真相,此事是不是太子所为不能凭借皇贵妃一面之词来断定。



    至于涉事东宫,且把相关嫌疑人抓起来,剩下最主要那个,先禁足,他先待在东宫,暂不能自由出入。



    皇帝的一番话,明显护着太子了,就只萧芝琳被抓,当然包括梅衣也一并被扔进天牢里问罪。



    按照顾崇铭的意思,在事情还没有查清楚之前,太子贵为金尊之躯,当然不能被送去天牢那种腌臜地方受罪,所以只能将人禁足于东宫。



    顾鸿峥很是意外,他没想到父皇会这么安排,还以为自己要去牢里感受一下呢?



    不过想想也是,对待儿子这个父皇素来手软,很多年前那皇长子就证明了,发生再大的事也就是训斥禁足和面壁思过。



    这种安排不说是偏心,只能说是帝皇多情。



    顾鸿峥也不好说什么,全然一副听凭父皇安排,总归我没有做过,随便你们怎么查,只要别乱给我定罪好说,否则拔剑不带客气。



    他如果是十年前的那个小孩,想必没有现今的硬气,然而时移世易,就因为手中的剑足够锋利,终于如愿得偿随心所欲。



    他话不多说转身离开御书房,始终没有过多辩解和说明。



    顾崇铭目送着儿子,看得出这儿子横,不仅仅是因为手中有一把剑,而是他谁都不在乎,也就是说,这宫里血流成河了他照样能冷眼旁观。



    这才是最可怕,儿子何时变成这样子,他这个做父皇的一无所觉,还不能将人严加树正,想想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