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百零四章 何时开战 今日始也
    在糜旸回到大厅内后,他便转身对着身后的丁封言道

    “让樊医前去诊治李严。”

    丁封听到糜旸的话后,明显的愣了一下。

    丁封日夜不离糜旸身边,他当然知道糜旸口中说的樊医指的是谁。

    那人正是华佗高徒樊阿。

    原本樊阿是关羽身边的贴身医官,关羽病死后,糜旸便将樊阿招到身边引为侍奉。

    作为华佗的高徒,樊阿以善针灸闻名于世,但这并不代表他治疗外伤不在行。

    只是相比于师父华佗,他在这道上自谦“不精通”而已。

    丁封是知道樊阿的医术及他在糜旸心中的地位的,糜旸愿意派樊阿去救治李严,这就说明他并不想李严死。

    可要是不想李严死的话,刚才糜旸为何要下那么重的手呢

    糜旸见丁封呈现一副cu烧了的迟滞模样,他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他也没向丁封多做解释,只是进一步催促道

    “还不快去”

    在糜旸的催促下,丁封这才对着糜旸一拜后,赶紧朝外走去。

    当丁封离开大厅中后,还跟随在糜旸身后的,就只剩下了邓芝、陈到、丁奉、石苞、州泰几人。

    他们刚才也是听到了,糜旸对丁封的吩咐的。

    只是嘛,他们心中透明,脸上却当做没听到一般。

    随后待众臣落座后,坐在主座上的糜旸,就笑着说道

    “昨日孤收到了两个情报。”

    “其中一个情报,是从长安送来的。

    情报中说,卫将军已经率军抵达玉门关。

    而就在卫将军刚刚到达玉门关时,就有一些西域小国派使者来,表达出愿意内附的想法。”

    听完糜旸说的情报后,厅内的众人脸上都流露出笑意。

    他们齐齐起身对着糜旸言道

    “为大司马贺,为大汉贺”

    糜旸所说的第一个情报,无疑是关于西征的最新进展的。

    而还未等赵云的西征大军进入西域,就有一些西域国家表达出要投降的意愿,这足以预示出汉军接下来的西征行动,会比预期中更顺利上不少。

    不过众人祝贺归祝贺,脸上却没有多少艳羡的神色。

    毕竟相比于开疆扩土的事业,他们正在做的一统天下的大业,更能让人心潮澎湃。

    在众臣庆贺完后,糜旸笑着摆手让他们重新坐下。

    待众臣坐下后,糜旸让厅内的侍从,拿出一份奏报轮流给在座的众臣观看。

    最先看到那封奏报的,正是镇东将军陈到。

    而随着目光在那份奏报上的流动,陈到原本沉稳的神色消失不见,他脸上浮现了震惊的神色。

    不止陈到如此,就是邓芝,石苞,丁奉等人看完奏报中的内容后,他们的神色也大多是以震惊为主。

    震惊之余,下意识间邓芝就脱口而出道

    “莫不是有人泄露了机密”

    邓芝的推断,很快引起众臣的深思。

    可糜旸在听完邓芝的推断后,却摇摇头说道

    “非也。”

    这份奏报究竟是什么内容呢竟会引得众臣有这么大的反应。

    原来这份奏报的内容,是关于陆逊那一日在建邺大朝会中的献策。

    最重要的是,就在几日前,糜旸才刚刚跟众臣商议,初步定下了东征的方略。

    那个方略,主体可概括为八个字“积蓄国力,恩泽人心。”

    对于糜旸的这条东征方略,邓芝等人之前可是都赞不绝口的。

    可让邓芝、陈到等人没想到的是,这方略还未开始真正的实施呢,就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大变故。

    陆逊的献策,条条都在针对预防着糜旸的东征方略。

    就像是陆逊提前知道了糜旸的想法一般。

    这诡异的一点,足以引起邓芝等人的震惊,也足以引起邓芝等人的怀疑。

    不过糜旸却知道,陆逊能有那番策略,绝不是有人泄密的缘故。

    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糜旸之所以会知道陆逊献策的全部内容,乃是有着周鲂在。

    而周鲂也在密信中说的很清楚了,陆逊的献策早于糜旸莅临江陵的时间。

    第二个原因嘛,说起来就更简单了。

    身为穿越者的糜旸,比当世人任何人,都了解且相信陆逊的能力。

    以陆逊的才能,他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得出对东吴来说最佳的策略的。

    当然在邓芝等人面前,糜旸说明的肯定是第一个原因。

    而在听完糜旸的解释后,邓芝等人更加感到震惊了。

    若是在被泄密的情况下,陆逊有着针对性的方略,那是说明自身内部出了问题,这一点倒不算棘手。

    好好搜查下,总能找出那个内鬼。

    可实际情况并不是。

    这就在无形中证明了一点陆逊与糜旸所见略同。

    只是糜旸是谁

    多年来百战百胜,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汉捧上复兴轨道的名将。

    能与糜旸所见略同,看来陆逊这人,能力定不可小觑。

    想到这时,在座的众臣脸上都流露出凝重的神色。

    没想到自周瑜死后,江东还能出这等英杰,那孙一舟运气的确可以。

    不过陆逊或可称为英杰,然在座的众臣,又岂是碌碌之辈乎

    邓芝率先反应过来,对着糜旸进言道

    “大司马,今陆伯言既有所针对,那我等是否要相应的转变下方略”

    虽说陆逊的见识超出了邓芝的意料,可邓芝知道,一味的担忧是没用的。

    既然东吴方面有所防备,那他们也应该相应转换下策略。

    邓芝的进言,引起了陈到、丁奉、州泰等人的赞同。

    因为邓芝所言,是正常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可众臣中,却有一人当众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不可”

    一道坚定的声音,吸引了邓芝等人的注意。

    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那人,发现那人正是石苞。

    糜旸也被石苞的这声反对给吸引,他眼角带笑的看向石苞问道

    “仲容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

    得到糜旸的允许后,石苞直接站起身来,对着邓芝问道

    “敢问刺史,当初刺史为何会同意大司马的东征方略”

    石苞此话一出,邓芝瞬间一怔。

    他望着身前面容姣好的石苞,思索了一番答道

    “自是因为大司马之东征方略,上合天时,中体国情,下迎人心之缘故。”

    邓芝不解石苞,为何会问出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

    而让邓芝更不解的是,他察觉到石苞在听完他的回答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然也

    大司马之东征方略,可谓最佳。

    然既是最佳,又为何要更改

    只是为了,不让陆伯言得逞乎”

    石苞的反问,瞬间将邓芝给噎住。

    同时也让邓芝,思索了起来。

    见到邓芝的思索之色后,石苞趁热打铁的说道

    “何谓大略

    大略者,为国立足之本也。

    一国立足之本,最应该考虑的是,当是本国的国情,绝非是敌国是否有所防备。

    况且敌国愈加防备,就愈说明,他们惧怕大司马的东征方略。

    若我等贸然舍弃上佳方略而不用,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也会让敌国白白得一大利

    诚然,在敌国有所防备下,大司马之东征方略,要想收到效果会比预期中难上许多。

    可世间事,本难多易少,况一统之事乎

    我少年时曾为打铁匠,圣人之言我知道的并不多。

    但我却知道,凡是愈难锻造的铁器,一旦打磨出来,却越是锐利”

    石苞的话音刚落,大厅中就传来一声赞赏。

    “说的好”

    发出这声赞赏的,正是一直未明确表露态度的糜旸。

    糜旸毫不掩饰地,用欣赏的目光看着石苞。

    在章武初年,石苞就从邺城南下投奔他。

    邺城至荆州,何止千里之遥

    而石苞对自己的心意,又何止千钧之重呢

    只是可惜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间,石苞一直未曾得到过什么立功机会。

    这让石苞的名声一直不显。

    要知道石苞的好友邓艾,现今都已经是一郡太守,折冲将军了。

    而石苞别说与邓艾比了,他的名声,地位就是连州泰都比不上。

    换做常人,心中也许会有所怨言。

    但石苞并没有。

    石苞不仅没有怨言,反而是愈发尽心尽力的,为糜旸办好每一件差事。

    石苞这样的态度,糜旸一直看在眼中。

    “听闻北人多言“石仲容,姣无双。”

    但孤今日要将这句话,修改一下了。

    石仲容,量无双”

    “石仲容,姣无双”这句赞语,说的是石苞英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糜旸修改后的赞语,却是在形容石苞的器量,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步。

    相比于两句赞语,很明显糜旸的那一句,更让石苞感到欣喜及受宠若惊。

    石苞连忙欠身表示不敢接受糜旸的赞誉。

    只是糜旸这人有个毛病,与刘备是一模一样的。

    那就是他要是喜欢一个人,那就会特别喜欢。

    糜旸起身来到石苞身前,指着他对着在座的众臣说道

    “尔等名望,地位俱在仲容之上,可为何就没有仲容的这般见识

    当年我率数千士卒守备公安时,都尚且不惧江东的十万大军。

    更何况现在情势,乃攻守易形也”

    “陆伯言这个人,孤是知道他很有能力的。

    你们以为,孤与陆伯言之间,尚未开战吗

    孤今日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孤与他之间的战争,在今日孤挥舞藤条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孤倒要看看,他接下来会如何出招”

    “大将军”

    一声惊呼,将陆逊从满是案牍的案上惊醒。

    当陆逊清醒过来,发现是朱桓在案前呼唤着他。

    “休穆,发生什么事了”

    陆逊看到朱桓的脸上,有着焦急的神色,他便下意识地问道。

    而朱桓在看到陆逊一脸疲惫的模样后,他的眼神中有着不忍之色。

    自从孙权将吴国的军政大权,都交到陆逊的手中后,陆逊秉着殚精竭虑的态度,一刻都未曾放松下来过。

    繁多的杂务,让陆逊多日来一直处于劳累的境况中。

    只有在偶尔的间隙,陆逊才会趴在案上小憩会。

    朱桓是知道这一点的,而按照以往的情况,朱桓通常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打扰陆逊。

    只是今日的事情有些紧急,让他想着要赶紧汇报给陆逊。

    对着陆逊一拜后,朱桓开口说道

    “荆州内,那些与我军有利益往来的将率,竟在短短数日之间,全都掐断了与我军的联络渠道。

    我军的好些使者,还被荆州的将率斩杀,以示来日不相联系之态度。”

    听到朱桓的禀报后,陆逊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有些狐疑地问道

    “是全部”

    面对陆逊的疑惑,朱桓果断的答道

    “是全部”

    朱桓的这句话,让陆逊思索一番后,笑了出来。

    “是糜子晟出手了吗”

    “嗯。”

    轻应一声后,朱桓就将他打探到的情报,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朱桓说的正是,糜旸当众鞭打李严,及与荆州众将约法三章之事。

    听完朱桓的汇报后,陆逊的笑意越来越盛。

    “好个糜子晟。”

    “竟以一招约法三章,就破坏了我的数年苦心经营。”

    陆逊口中说的数年经营是什么呢

    正是他通过利益,与不少荆州将率暗中来往之事。

    陆逊是江东的世家大族,当年糜芳与江东众世家“合作共赢”之事,陆逊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

    而在公安之战后,陆逊也通过一些证据,反推出那一夜一些江东将领的异常原因所在。

    同为世家大族,陆逊做不出举告的行为。

    但以陆逊的聪慧,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世上又哪里有圣人在呢

    是人都有私心。

    借助着这一点,加上江东的国力支持,数年来陆逊通过利益,与不少荆州的臣子,将率有着利益上的牵扯。

    当然当初为了不让张飞发现,对于这一件事,陆逊一直是采取的循序渐进的方式。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陆逊是知道的。

    而按照原本的进度发展下去,再过数年,就是陆逊收网的时候了。

    可没想到的是,糜旸来到荆州还未多久,就通过一下下鞭打,将陆逊数年的谋划给鞭的烟消云散。

    朱桓见陆逊还能笑得出来,他不由地急道

    “大将军,这都什么时候了,我们不能让数年的经营,白白毁于一旦呀”

    似乎是朱桓急切的语气,影响到了陆逊,陆逊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开战吧”

    陆逊此话一出,朱桓本要脱口而出的“好”字,直接被堵在了喉咙间。

    开战

    大将军是要攻打荆州吗

    这。

    大将军不会是没睡醒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