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
    “李严”

    当糜旸用清冷的语气,口中琢磨着这个名字的时候,宴席内的众人就知道,糜旸的心情变得不好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原本还用目光看向糜旸的众人,纷纷将自己的头低了下来,不敢再直视糜旸。

    宴席内的气氛,陡然变得凝重起来。

    正如众人所料的那般,糜旸这时的心情很差。

    糜旸虽与陈到接触的不多,但他却知道陈到的性格。

    持重,一心为公。

    这样的人,若不是李严有些事做的太过分的话,陈到又怎会当众向自己举告他呢

    一想到此,糜旸的脸色便严肃了起来。

    只是接下来他并没有继续询问陈到,而是将目光看向了邓芝。

    “邓刺史,镇东将军所言之事,确切否”

    糜旸的语气颇为冷淡,与方才和众人欢饮时亲和的模样完全不一样。

    这让邓芝心中不由得一紧。

    可糜旸都点名他了,他总不可能不回应糜旸。

    于是在思考再三后,邓芝咬咬牙起身来到糜旸身前一拜道

    “近来在荆州,是流传着一些关于前将军行为不端的事。”

    邓芝的回答,让糜旸冷哼一声。

    “什么事”

    “一五一十说来”

    在糜旸进一步的询问之下,邓芝终于开口说出了,近年来李严在荆州做的所有事。

    李严担任义阳太守以来,于军事上他整顿行伍,操练兵卒,并且曾数次击退魏军的小股袭扰。

    于政事上,李严感于义阳郡内时常有水患发生,遂亲自率人整修河道,大大改善了义阳郡的水患之忧。

    从这两方面来说,李严这个义阳太守,当的可谓是十分称职。

    在能力方面,李严可圈可点,但在人品方面,李严却是有许多令人诟病的地方。

    例如李严性情孤傲,他认为荆州诸将中,论能力他当属第一。

    原本张飞离开荆州后,李严以为他会顺理成章代替张飞,成为荆州牧。

    可后来的发展,却让他大失所望,这让他时常在旁人面前有所怨言。

    若仅仅是如此倒也罢了。

    有才的人往往自视甚高,这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

    但李严在数月前做的一件事,却让李严在荆州的风评降到了冰点。

    李严有一位部下名为王题,是义阳世家的一位子弟。

    王题因想为大汉效力,而投笔从戎。

    可李严见王题家世不凡,便私下里向他索要钱财,一次两次的索要,王题还能忍受。

    次数一多,王题不厌其烦,遂与李严发生了激烈的摩擦。

    摩擦产生后,王题认为李严是个睚眦必报的性格,恐惧李严后面报复他,就带领着家人逃往北魏。

    李严得知此事后,不仅不反思自己,反而借着王题投魏的由头,将王氏族人逮捕入狱。

    当李严如此做之后,义阳郡内的世家豪族感于王题族人冤枉,于是便纷纷上书向李严求情。

    可或许是要维护自身的面子,李严不仅不顺水推舟释放王题的族人,甚至还狠狠责备了一番那些为王题族人求情的人。

    李严的这个举动无疑是火上浇油。

    不久后,感到惊恐的义阳各世家,大多开始往南迁徙,还有不少如王题一般投向了北魏。

    这个事件发生后,义阳郡内流传出一句民谣

    “义阳有王枉,正方不方”

    而糜旸不知道的是,在他要来荆州的消息被李严得知后,李严为在糜旸面前留个好印象,竟想着擅离职守前往江陵迎接糜旸。

    幸亏李严的这个想法,受到了陈到与邓芝的强烈反对,他才悻悻作罢。

    当糜旸听完李严近来在义阳做的一切事后,他的内心已然挂满了怒气。

    糜旸将手中酒杯狠狠掷于地上,然后大怒道

    “自孤长大以来,向来只闻有人投汉,未闻有人投魏。

    这是先帝一生清誉,才换来的成果。

    但孤没想到,这番成果,这番骄傲,却被李严所玷污”

    说完以上的话后,糜旸犹自觉得不能消散心中的怒气,他又愤愤地说道

    “义阳有王

    这明明是百姓想要提醒孤,义阳有枉”

    说着说着,糜旸将怒气波及到了邓芝的身上。

    糜旸直接手指邓芝说道“你是荆州刺史,有纠察地方之权。

    这事为何不早早向朝廷奏报

    难道连你也畏惧那李严的威风不成”

    糜旸的责怪,让邓芝紧张不已,他支支吾吾着跪在糜旸的身前,向糜旸请罪起来。

    宴席内的众人,见糜旸真的发火了,他们也都一个个吓得来到场中跪下,以示请罪之态。

    邓芝作为州刺史,荆州臣子大多是他的属吏,邓芝有监察不严之罪,他们自然一个个也逃脱不了。

    就在荆州众臣,都在向糜旸请罪之时,陈到开口为邓芝解释道

    “李严贵为前将军,位分在邓刺史之上,况李严手握重兵,又承担着防备荆北的重责。

    今王题已然逃往北方,若之前贸然上奏朝廷,邓刺史手中并无人证,想来李严定会死不承认。

    毕竟王题叛逃,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而要是邓刺史逼之太甚,又恐荆州有肘腋之患。

    况此事发生时,邓刺史恰好得知大司马即将来荆州,故为稳妥计,邓刺史本想着待大司马到来后,再禀报此事。”

    说完这番话后,陈到又小声的说出了一个理由

    “况李严乃东州大臣”

    陈到的这句话声音很小,小到只有糜旸一个人能听见。

    而在听到陈到的这句话后,糜旸方才后知后觉。

    朝野上下许多人都知道,刘备在世时,曾有意将糜旸抬为东州系大臣的领袖。

    而李严又是东州系大臣的中流砥柱,任何想要动李严的人,势必都会优先考虑到糜旸的存在。

    故而邓芝的顾忌,是很正常的。

    诚然季汉的政治环境,不如曹魏那般充满了勾心斗角,但要说季汉的大臣都没有自己的小心思,那也是不可能的。

    糜旸也不可能要求,季汉的每位大臣都如诸葛亮那般,无视个人利益荣辱,品格无限接近于圣人。

    而这也是陈到为何会趁着酒意,询问试探糜旸的缘故。

    若是方才糜旸没表现出以公为重的态度,那么陈到就会以醉酒为借口,将今晚的事合理地揭过去,并私下里会劝邓芝另想他法。

    陈到不是信不过糜旸的为人,相反的,陈到是很认同糜旸有“先帝遗风”的风评的。

    可恰恰如此,陈到今晚才更要试探一下糜旸。

    世人皆知刘备仁义,但世人也皆知,刘备是个十分重情义的人。

    当年糜芳在荆州倒卖军器,都快卖成荆州首富了,关羽也曾向刘备举报过这事,但刘备知道后,竟连一道斥责的文书都没有

    谁人保证,有刘备遗风的糜旸,不会采取如当年刘备一般的做法呢

    糜旸没想到,李严不法的锅,竟还能沾到自己的身上。

    可仔细想想,这锅他还真不能完全甩开。

    毕竟既然享受着利益,那自然也要承担利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想到这一点,糜旸更气了。

    “石苞邓艾”

    作为糜旸的亲信将领,石苞与邓艾今夜也是有参与宴会的。

    而本来还在一旁默默吃瓜的石苞与邓艾,在听到糜旸的召唤下,齐齐连忙起身来到糜旸的身前

    “末将在”

    在唤出石苞与邓艾后,糜旸先对着石苞吩咐道

    “你持孤的信物,率五百精骑即刻前往新野,将李严带来江陵。”

    说完这句话后,糜旸又对着邓艾说道

    “待李严离开新野后,你就是新的义阳太守”

    糜旸的两道命令,引得宴席内的众人纷纷面面相觑。

    没想到令他们头疼许久的李严,竟被糜旸在须臾之间,就罢免了兵权。

    众人一时间对糜旸的权势,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而石苞与邓艾在收到糜旸的命令后,就立即转身离开了大堂之中。

    看着两人离开的身影,性格稳重的陈到觉得有些不放心。

    陈到对糜旸进言道“李严骄横,恐不会任由两位小将拿捏。”

    陈到还有一点担忧没说出来,那就是他担心李严狗急跳墙,要是心一横,也率军投往北魏怎么办

    糜旸看出了陈到的担忧,他出言安抚陈到道

    “叔父勿忧。

    石苞与邓艾虽年轻,心中却有机谋。

    况有小侄在江陵,义阳乱不起来。”

    “至于李严是否会投向北魏。

    纵使他想,北魏敢收吗”

    说这番话时,糜旸的语气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

    而糜旸的自信,让陈到的酒醒了一大半。

    他这时才反应过来,尽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一口一个小侄,可他却是这大汉的大司马,天策上将呀

    背负糜旸命令的石苞与邓艾,连夜点齐五百精骑北上前往新野。

    借助着骑兵的高机动力,不久后石苞与邓艾就率军来到了新野城外。

    可在看到新野的城墙后,石苞与邓艾并未急着入城。

    早在来之前,他二人就私下商量过,该怎么万无一失的将李严带往江陵。

    以石苞与邓艾二人的聪慧,他们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石苞与邓艾先是率精骑来到新野城外的军营外。

    负责驻守新野军营的将领,是李严的儿子李丰。

    李丰第一时间就从斥候口中得知了,营外有数百精骑到来的消息。

    而在李丰知晓那数百精骑,打的是糜旸使者的旗号后,李丰就连忙率领营内众将前往营外相迎。

    不久后,紧闭的营门,在石苞与邓艾的眼神中缓缓打开。

    李丰等一众将领,也出现在了石苞与邓艾的身前。

    这一刻石苞与邓艾尚不知道李丰的身份,他们先主动让李丰查验了一下自己的身份。

    在李丰查验无误后,石苞便驾马上前,手持糜旸的信物对着身下的一众将领言道

    “大司马有令,命前将军李严前往江陵述职。

    并命折冲将军邓艾,暂代义阳太守一职。”

    石苞此话一出,以李丰为首的一众将领都错愕至极。

    尽管石苞明面上是说让李严到江陵述职,可若是简单的述职,糜旸又何必削去李严义阳太守的职务呢

    要知道这样一来,等同于剥夺了李严手中的兵权。

    可方才石苞与邓艾的身份已然查验过,确定是糜旸派来的使者无误。

    于是就在众将从错愕中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快速远离了李丰的身边。

    同时还有不少将领,主动举告了李丰身为李严儿子的身份,并表现出一副愿意为使者擒拿李丰的表现。

    一时间,李丰就被原本听从他的命令汉将孤立了起来。

    看着场中发生的这一幕,李丰的嘴角充满了苦笑。

    他隐隐猜出了糜旸要见李严的真实目的。

    而本来身为李严儿子的他,应该以李严的安危祸福为第一考虑因素。

    毕竟他兵权在握。

    只是

    李丰转身看了眼周围将他包围起来的众将,兵权在握

    或许以前是,但现在恐怕只是个笑话而已。

    而李丰在注意到石苞与邓艾看他的眼神越来越不对的时候,身为李严儿子的他,却说出了一句令人瞠目结舌的话。

    “末将愿亲自带两位使者入城,寻到前将军。”

    石苞与邓艾

    周围众将

    这儿子,是亲生的不。

    在新野城内的李严,很快就得知了糜旸使者到来的消息。

    刚听闻这消息时,李严心中就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虽说李严这时候尚不知道,糜旸使者到来为的是何事,可李严也知道他在荆州的风评不好。

    李严觉得糜旸派使者来找他,有可能为的就是那些“无关紧要”的事。

    这让李严的心情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糜旸派使者前来,可能单纯的就是为了问询那些事。

    但若往最坏处思量的话,难道糜旸不会听信谗言而降罪于他吗

    李严一向是喜欢做最坏打算的,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想派人去联系李丰。

    可还未等李严派出人联系他的儿子,他的一位心腹就跌跌撞撞地跑进来禀报道

    “将,将军,公子来了”

    一听是自己的儿子来了,李严不由得大喜。

    看来多年的培养是有效果的,这小子的应变能力很是不错呀

    只是接下来他心腹的进一步禀报,就让李严如遭受雷劈般,呆愣在当场。

    “公,公子气势汹汹,他身后跟着的是大司马的使者”

    气势汹汹

    什么叫气势汹汹。

    很快李严就知道了,何为气势汹汹。

    就在李严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房外的院门,就被一股巨力狠狠踹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