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七十章 仪同三司 拜大司马
    在众臣群情沸腾的时候,被刘备紧紧抓住手的糜旸,也将目光望向了身旁这位方才称他为义子的汉皇。

    直到这一刻糜旸才知道,为何刘备会不事先跟他说要免去他的大将军职务一事。

    刘备是在保护他。

    若是刘备事先跟他说这件事,那么势必也会跟自己说出他的真实目的。

    可是那样一来,无疑是让糜旸陷入了为难的境地中。

    长安不是军营,居住在皇宫内的刘备身旁,是日夜有着起居官跟随的。

    起居官会如实地将他看到的这一幕记载在史册上,这样一来糜旸在后世就会引起不小的争议。

    天策上将的封赏,已然超脱了人臣的范畴。

    既然如此,身为人臣的糜旸提前知道这件事,为何不冒死推辞呢

    为了不让后世的人对糜旸产生这种疑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秘而不宣,然后在一个公开场合以帝王的权威直接昭告天下。

    刘备对自己的关爱,真的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想着想着,糜旸的眼睛红了。

    同时糜旸也知道,刘备为自己专门开创出一个天策上将的封号,并不单纯是为了封赏自己。

    他亦是在为刘禅铺路。

    在南郑之战大胜后,自己就已经是大将军、列侯的身份。

    而随后自己又为大汉收复了长安乃至于整片关中故地,这样的功劳可以说比以往自己立下的任何一场功劳更大。

    故而刘备必须再次对自己进行封赏。

    不然若是身为首功的自己都不被封赏的话,那么在北伐战争中立下战功的旁人,又有何资格被封赏

    可该如何对自己进行封赏,却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

    封赏无非分为两方面,一为权,二为名。

    在权力这方面,自己尚还有进步的空间。

    可在名这方面,自己却已然达到了人臣的顶端齐侯。

    按照常理,侯爵再往上便是公爵,但糜旸知道公爵刘备是不可能封赏给自己的。

    生人不触碰公王爵号,是刘备身为汉室帝王心中的底线。

    而要是不能赏赐给自己公爵的话,在爵号方面又该如何对自己进行封赏呢

    增加食邑一途也是行不通的。

    凭借收复关中的功劳,要想通过增加食邑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封赏,那增加的数量至少得万户起步。

    可之前自己的食邑就已然在万户以上,要是再增加至少万户的话,天下遭受战乱多年,又何来常住人口两万户以上的大城呢

    刘备总不可能将长安、成都两座都城,直接赏赐给自己当做食邑。

    在领兵收复关中后,糜旸面临的就是一种赏无可赏的局面。

    当赏无可赏,遇上必赏之功时,刘备只能效孝武帝封赏霍去病故事,为糜旸想出了一个全新的尊号。

    并为了让这个尊号匹配上糜旸的功劳,刘备将天策上将的地位拔高到仅次于帝王的程度。

    而随着天策上将尊号的确立,不仅当下糜旸赏无可赏的的局面得到有效解决。

    就是在将来刘备去世后,刘禅也不会面临无法封赏糜旸的窘境。

    因为刘备专门为糜旸开辟出一条,所有人臣都不曾拥有的封赏新途。

    刘备封赏的天策上将,本质上是一种爵位。

    这个爵位是不受祖制约束又与糜旸的齐侯丝毫不冲突的,在这种情况下刘禅将来封赏糜旸的方式,可就多了去了。

    要刘禅打地基,他可能做不到。

    可要是让刘禅在地基上起高楼,却是他可以完成的事。

    可以说刘备今日对糜旸做出天策上将的封赏,既是出于一个帝王的考量,亦是出于一位父亲的苦心。

    当然刘备为父的这番苦心,是同时倾注在了刘禅与糜旸二人身上的。

    众臣虽对刘备封赏糜旸为天策上将一事感到无比震撼,毕竟天策上将的地位太高了。

    可哪怕心中的震撼情绪再如何强烈,却终究没有一位大臣在这时出来谏阻刘备。

    造成这一幕的原因有多种帝王的无上权威、糜旸的盖世功勋。

    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却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那个原因便是

    当刘备册封糜旸为天策上将的话语传入高台下方的数万汉军耳中后,相比于诸位汉臣的震撼,数万汉军的反应却显得更为直接。

    几乎是同一时间,数万汉军齐齐抬头朝着高台上望去。

    虽说高台之上灯火通明,可由于距离过远,其实许多汉军并不能看清糜旸的相貌。

    但糜旸的身形,他们都是认识的

    当看到糜旸站在高台边之后,数万汉军以为糜旸是在等待着他们的回应。

    于是乎根本用不上礼官的指引,下一刻数万汉军就纷纷高举起手中的长枪迎向高台上的那道身形

    “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

    数万柄长枪高举的那一刻,无数的欢呼呐喊声从数万汉军的口中情不自禁的发出。

    数万人的欢呼呐喊声,宛若汹涌奔腾的潮水一般,一瞬间将宛若小山般的高台淹没。

    而位于高台上下的上百位汉臣,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他们就感觉到他们的四面八方,全都是漫天遍地的“天策上将”四个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万汉军的高喊声愈发强烈。

    若方才数万声高喊声还只能算是奔涌的潮水声,那么到了后来,那数万汉军的高喊声已然转变为山岳抖动的巨震声,将整片长陵内外天地震的隆隆作响。

    亦震的上百位汉臣,没一个人敢妄动,妄言。

    今日拱卫长陵的数万汉军,俱是去年跟随糜旸北伐的汉军精锐。

    对于数万汉军精锐来说,他们是亲眼看着糜旸是如何带领他们一次次击败敌人,如何带领他们一步步走到长安脚下的。

    经历过这些的汉军,他们对糜旸是无比崇拜的,他们就是糜旸最坚定的支持者

    凭借齐侯的功劳,天策上将正应该是他。

    而以后自己亦正应该是天策军中的一员

    难道有人敢对这一点有异议吗

    在数万声经久不衰的高喊声中,一位内侍手捧一座玉盘正快速地朝着高台上走去。

    这名内侍每走一步,他的双脚都在打颤着。

    明明他刚刚离去时,高台上下还很安静,可没想到当他回来后,他身处的这方天地,却已然变得震动起来。

    小小内侍,如何能不惧

    可圣命在身,这名内侍还是尽量鼓起心中的勇气,不断地朝着高台上前进着。

    而这位内侍匆忙登台的行为,也自然引起了高台上下诸位汉臣的注意。

    看着从身旁快速走过的内侍,尽管他手中捧着的玉盘为一块白布所包裹,但通过观察不难看出,玉盘上盛放的当是一把剑。

    可没来由的,这名内侍为何会突然手奉长剑来到高台上呢

    内侍的行进速度颇快,而每当他从一位汉臣身旁经过,那位汉臣心中就会浮现起这般的疑问。

    不过诸位汉臣心中的疑问并未持续多久,因为随着内侍的顺利登顶,他们心中的疑问也即将得到解答。

    看着离去的内侍,终于将自己想要的东西带来后,刘备的脸上流露出笑意。

    刘备先让内侍侍立一旁,然后示意糜旸让天地间安静下来。

    得到刘备的示意后,糜旸微微点了点头。

    随后他就在数万汉军的注目下,高举一只手做出令旗挥舞状。

    哪怕糜旸当下手中并无军旗在手,可数万汉军中的军官在糜旸的动作后,第一时间就明白了糜旸的意思。

    于是乎几乎是下一刻,方才还引得天地喧嚣的数万声高喊声就顷刻间戛然而止。

    天地间真如刘备所说的那般,又安静了起来。

    在见到这惊人的情景后,许多汉臣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这该说己方儿郎训练有素呢还是该说糜旸对军队的掌控,已经到达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了

    待天地重新恢复安静后,刘备在诸位汉臣的注视下掀开了盖在玉盘上的那块白布。

    白布揭开之后,玉盘上的物件全貌正式落入所有人的眼中。

    与方才心中猜测的一样,那物件正是一把宝剑。

    可是在看到那把宝剑的全貌后,有些老臣的呼吸又急促了起来。

    那柄宝剑长三尺六寸,龙凤为柄,剑身上用优美的线条刻画出占卜的纹路。

    单单看外观,就可知这柄宝剑的价值定然不凡。

    可相比于外观的价值,这柄宝剑本身代表的意义却更是非凡

    因为这柄宝剑正是刘备的贴身佩剑。

    当年刘备入主益州后,曾命天下有名的工匠,采金牛山铁,打造了八柄锋利异常的宝剑。

    那八柄宝剑刘备自己留下一柄作为贴身佩剑,其他七柄都赏赐给了三位皇子及四位元勋大臣。

    虽说眼下的这柄宝剑,与另外七把人臣佩剑同根同源。

    可自从这柄宝剑被刘备作为随身佩剑后,多年以来早就在汉室大臣眼中有了不一般的意义。

    现在刘备拿出这柄宝剑,意欲为何

    还能为何,总不可能是拿出来吸收月光精华的。

    “子晟。”

    刘备才懒得管旁人的眼睛红不红,呼吸急促不急促,他自顾自地唤起了糜旸。

    在呼唤糜旸的同时,刘备伸出双手从玉盘上取下宝剑递送到糜旸的面前

    “当年朕打造出这把剑,想的是以后能手持这把利剑,亲手斩尽天下一切宵小。

    可惜朕年岁迟暮,想来朕日后再难有上战场之日。

    然宝剑不当因此蒙尘。

    朕今日将朕的这把宝剑赠于你,希望你能继承朕的志向,日后用这把宝剑上佐君王,中震佞臣,下卫百姓。

    朕以往尚未为这柄宝剑命名,今日你既然已是天策上将,那朕就为这柄宝剑命名为“天策”。”

    说完后,刘备便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手中的天策剑交到糜旸的手中。

    面对刘备的厚爱,糜旸感激涕零,在接过天策剑后连忙对着刘备深深拜谢。

    “臣定不会有负陛下厚望

    天策之旗,将只为大汉昌盛而招展”

    糜旸的回答让刘备很满意。

    而就在糜旸接过天策剑的那一刻,刘备再次面向众臣公布了一个重磅决定

    “如太子所言,天策上将有大功于社稷

    依天策上将之功,朕今日拜天策上将为大司马,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中外诸军事”

    以刘备的英明,他既然在名方面会给糜旸重大的封赏,又怎么可能在权力方面有所遗忘呢

    大司马,这不就来了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