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一十一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
    宫墙幽幽,月色深沉,曹叡拖着疲惫的身躯,朝着皇宫内的太庙走去。

    在黄初元年曹丕篡位称帝之时,曹丕就在洛阳宫城内建立起属于曹魏的太庙。

    而作为曹魏的太祖曹操,他的灵位自然是第一时间被移入太庙之中。

    当然曹魏太庙内除去曹操的灵位外,还有着曹操之父曹嵩的灵位。

    曹嵩在曹魏的谥号为太皇帝。

    当年曹丕追封曹嵩为太皇帝时,还曾引起了朝野之间一场不小的动荡。

    因为按照当世的礼制,生前未登天子之位的先人,可能由于身份的特殊可以被追封,但是不能够被追封为皇帝的。

    例如刘邦父亲刘太公死后的封号一直都是“太上皇”。还有,汉孝哀帝将生父刘康追封为“恭皇”,汉孝安帝将生父刘庆追封为“孝德皇”。

    可皇与皇帝完全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尊号。

    两汉四百年以来,纵使再昏庸的帝王都要遵守的礼法,到了曹丕的手中却被肆无忌惮的破坏。

    而曹丕之所以会如此做,当然不是他这个大文学家不懂这一点礼法,他就是要故意如此做的。

    他就是要通过践踏礼法的方式,来刺探一下当世士人对曹魏是否臣服。

    曹丕最后的目的达到了。

    以那一年曹魏的国力,曹丕是有底气可以将礼法二字放在肆意践踏,但今年呢

    曹叡眼中含泪,扑通一声跪倒在了曹操的灵牌之前。

    “大父

    武皇帝

    太祖陛下

    糜贼即将到长安了呀”

    曹叡今夜之所以会独自来到曹魏的太庙中,原因在于今日他收到的那一封战报。

    那一封战报,将整座洛阳城带入崩溃的边缘,也让心志一向坚韧的曹叡,情不自禁于今夜来到太庙中找已经逝去的曹操哭诉。

    身为当下曹魏帝国的实际执掌者,在外人面前他需要保持冷静。

    但他毕竟是一个今年刚过及冠之年的年轻人。

    在遇到天大的事面前,曹叡也会感到慌乱。

    只是由于他当下的身份,他当下能倾诉心中慌乱的人却不多。

    曹丕是一个很好的对象,可以曹丕当下的身体状况,曹叡敢把今日收到的惊天噩耗告诉他吗

    曹叡自小为曹操所教养,加上他天资聪慧,所以哪怕他从来没上过战场,也能通过今日收到的战报的内容,精准判断出当下大魏在关中的局势。

    曹魏在关中的最后一支野战军,几乎全军覆没于五丈原。

    曹魏在关中的成熟且优秀的指挥体系,几乎也被糜旸一锅端。

    在这两点事实下,关中全盘落于糜旸手中,甚至都称不上有时间上的问题,而是成为一种事实。

    关中广袤国土的沦丧,已经让曹叡痛彻心扉。

    而汉军即将兵临长安城下的推断,更让曹叡五内俱焚。

    华夏自古有两都,西为长安,东为洛阳。

    长安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一旦长安丢失,曹魏纵使手中握着潼关,又有何用呢

    而一旦长安丢失,就算有着潼关的守护,大魏的国都洛阳也会避不可免的陷入危险之中。

    要是糜贼拿下长安之后,一鼓作气继续朝着洛阳进发,那他又该如何自处呢

    曹叡不知道,于是他今夜来到太庙中,希望曹操的在天之灵能给他一点启示。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跪地许久的曹叡任凭如何泪流满面,他也始终没得到冥冥中的一点启示。

    这让曹叡的心中越发悲苦起来。

    曹叡抬起头,朝着四周环绕了一遍他眼下所在的这座太庙。

    曹叡知道的是,当年曹丕或许是为了宣扬自己得法统之正,亦或许是为了羞辱在世的忠于汉室之人。

    曹魏的太庙,是在原来大汉的太庙遗址上建立起来的。

    曹魏的五德是土,大汉的武德是火,以土镇火也对应五德相克学说。

    可镇了这么多年,大汉的那把火怎么还能越镇越旺呢

    就在曹叡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太庙外突然传来一声禀告声。

    “殿下,太尉求见”

    听到这声禀告的曹叡,脸上陡然之间就升出喜色。

    是师傅来了

    对于贾诩的智谋,曹叡是信之不疑的。

    本来曹叡早有问询贾诩之意,可他也知道贾诩当下缠绵病榻,故而今日没有及时召见贾诩。

    但没想到的是,贾诩今夜竟然会拖着病体主动求见。

    曹叡知道贾诩会如此,定然是有良谋献上。

    一想到此,曹叡赶忙抹去脸上的眼泪,他对着身前的曹操灵位深深一拜。

    也许大父真的显灵了,才让贾诩有今夜的举动。

    在参拜完曹操的灵位之后,曹叡连忙起身朝着太庙外走去。

    等来到太庙外后,曹叡便远远见到了躺在软轿上的贾诩。

    由于夜色昏暗,曹叡一时间看不清贾诩脸上的神色,但从耳中听到的数声沉重喘息声可知,贾诩当下的身体状况并不好。

    只不过在看到曹叡出现的那一刹那,贾诩还是鼓足身体为数不多的力气,于软轿上对着曹叡一拜道

    “殿下。”

    听到贾诩的声音后,曹叡快步上前。

    在来到贾诩身前后,于自家的师傅面前,曹叡的脸上浮现愧色

    “孤悔不该杀那杨彪呦”

    这是曹叡近来最为后悔的一件事。

    在曹叡看来要是他那一日能忍住杀意,那么关中就不会掀起世家反叛的浪潮。

    这样一来,关中的局势也不至于有今日之糜烂。

    可贾诩在听完曹叡的话后,他却出言安抚道

    “纵高瞻远瞩之武皇帝复生,于那一日也定然会斩了杨彪。

    殿下做的并没错。”

    贾诩说的是真心话。

    那一日他在府中得知杨彪所做的事后,就连他也对杨彪心生佩服起来。

    在贾诩看来,那一日在朝阳殿上发生的事,很可能是糜旸与杨彪联合策划的一场阳谋。

    面对以死为代价的阳谋,纵算提前看出来了又能如何呢

    宽慰完曹叡后,贾诩立即对曹叡言道“殿下当下无须懊悔于往日之事,应该要筹谋来日大魏该何去何从。”

    贾诩的话让曹叡精神一振。

    他连忙问贾诩道“当下情势,计将安出,还望恩师教我”

    面对曹叡的诚恳请教,贾诩思索过后从口中缓缓地吐出八个字“劝权称帝,迁都邺城”

    当听到贾诩提出的建议后,曹叡的眼中露出震惊之色。

    似乎是不可置信,贾诩为何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劝孙权称帝这一举动,曹叡是能表示理解的。

    他之前派华歆出使淮南,就有着这样的想法。

    因为要想将孙权彻底与曹魏捆绑在一起,唯有让孙权称帝,如此一来,大汉与孙权之间再无和谈的可能。

    而据华歆前几日传回的消息曹叡知道,尽管当下孙权未有明确的答复,但他的态度颇为暧昧。

    从这一点足可以看出,孙权是对称帝一事动心了的。

    若说贾诩的第一条建议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的话,那么贾诩的第二条建议可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之外了。

    自魏国建立以来,迁都的建议只在一次出现过。

    那便是当年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

    但那时候的迁都提议,建议的是将大汉的国都迁走,并不是大魏的。

    纵算是如此,那时候的迁都之议,都在朝野之中引起了多大的非议

    而当下贾诩提出的迁都之议,很明显就是建议曹叡将曹魏的国都从洛阳迁往邺城。

    曹叡知道,一旦他做出这样的决策,那么势必会在曹魏境内引起极大的动荡。

    将国都从洛阳迁往邺城,不管事后怎么粉饰理由,都掩盖不了畏惧汉军的本质。

    曹叡脱口而出问道“何至于此乎”

    别看曹叡方才在太庙内,心中是担忧过洛阳会遭受过汉军的威胁,可也仅仅是担忧而已。

    洛阳与长安之间,尽管函谷关早年为曹操所废弃,但曹操还是修筑了潼关这一座雄关。

    当年曹操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修筑完潼关后,就曾夸下海口潼关险要程度远在函谷关之上,可当十万雄兵。

    关中之战时,也正是潼关轻易阻挡住了西凉铁骑继续东进的脚步。

    有着这种先例在,曹叡内心的担忧,并不足以让他下定迁都的念头。

    但贾诩接下来的话,却让曹叡的想法迅速地发生动摇。

    “殿下。

    自古以来,国都皆为一朝心腹所在。

    心腹若安,则国祚必安。

    潼关是乃雄关不错,糜贼也未必能攻下潼关。

    可关键在于一旦糜贼率军兵扣潼关,以糜贼之当下声势,势必致使洛阳人心浮动。

    亦会使大魏各地人心浮动。

    此全因我朝中枢在洛阳之缘故。

    而人心浮动之下,我朝可征召兵力不断驰援潼关乎

    再者先前陛下之所以迁都于洛阳,在于以那时我朝版图而言,洛阳位于我朝疆域腹心之处。

    定都洛阳,可便于我朝掌控整个天下。

    但如今关中万里疆域丧失已成事实,以当下我朝疆域而言,洛阳地处边域,离河北、中原二地甚远。

    并不利于我朝控扼此二处战略要地。

    三者先帝在世时,曾为我朝规划五都之所。

    先帝有这规划,正是考虑到若一旦情势不利,我朝可迁都至五都任意一处,以图休养生息来日之战。

    迁都有遵循先帝立下的祖制之由,殿下又何惧之有呢”

    只是哪怕贾诩说出以上三个理由,曹叡一时间还是不能够决断。

    见曹叡脸上还带着犹疑,贾诩又接着对曹叡言道

    “今观天下局势,糜旸有韩白之略,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然殿下也是熟读史书之人,难道不知道韩白二人,最后都不是死于战场之上的吗

    刘备今年年近古稀,尚还能在世几年

    以刘备之雄略,自能对糜旸信之不疑,但刘禅自幼长于宫墙之内,身旁环绕者皆为宦者,与当年桓灵二帝何其相似

    糜旸当下已有功高盖主之势,以刘禅之暗弱,来日逆汉朝政定然有变。

    况纵使有诸葛亮在,刘禅不至于疑心于糜旸,可糜旸眼下已得关西世家相助,加之军威显赫,心中不会一直甘愿居于人下。

    人心诡谲,向来不忍观之

    我朝当下要做的就是要尽力保留现有国土,一方面与孙权结盟共抗逆汉,一方面借助河北与中原二地休养生息。

    河北、中原富庶犹在关中之上,加之有孙权结盟,待逆汉大变来临之日,我朝将来未必没有重新一统天下的机会。

    种种利害,以殿下之智定然知晓,还望殿下莫要迟疑”

    论对人心的把握,贾诩在天下间都是有名的。

    而自小生活在曹魏这个权谋大染缸内的曹叡,对贾诩眼下的判断更是觉得颇有道理。

    糜旸目前来看是大汉忠臣不错,可当年的大父难道不是吗

    但曹叡还是未明确给出贾诩答复,曹叡是在担心曹丕的身体。

    曹丕本就命悬一线,要是陡然听到要迁都的消息,先不说刘备何时去世,恐怕曹丕立刻就得直接惊吓过度而亡。

    更何况眼下长安尚在。

    更何况,曹叡思虑一番后对着贾诩言道“长安乃天下坚城,城内百姓数十万,纵糜贼有雄兵十万想拿下长安也并非是一件易事。

    日前孤还派虎卫将军许褚率一支精兵驰援长安,想来”

    岂料还未等曹叡的展望说完,贾诩在得知许褚率军前往长安的消息后,他急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殿下,不可,万万不可呀”

    贾诩激动的反应吓了曹叡一跳。

    有何不可的

    见曹叡还一副迷茫的样子,贾诩急切地拍着身旁的扶手答道

    “五丈原一战后,糜旸并未立即率军围困长安,是为何

    岂非糜旸不愿图长安乎

    糜旸的目的,正是在于围点打援呀

    而一旦虎卫将军精兵沦丧于长安城下,长安城的人心会愈发动荡自是不提,潼关呢

    吾料糜旸之所以屯兵于槐里者,一是为长安,二者更是为潼关

    想来糜旸定然已经派出一支精兵,伏击于潼关外侧,正等我援军自投罗网。

    殿下殿下”

    贾诩的连声惊呼,让曹叡恍然大悟。

    恍然大悟的同时,他差点吓得跌坐在地。

    “来人,来人”

    “快速发诏令给虎卫将军,让他不得率军进入关中。

    速去呀”

    身旁的近侍在曹叡的怒吼下,连忙转身离去。

    而看着近侍离去的背影,曹叡慌忙的握住了贾诩颤抖的手。

    不知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安慰贾诩,曹叡缓缓说道

    “来得及的,一定来得及的”

    在曹叡喃喃自语的时候,曹魏的太庙外突然之间升起一阵寒风。

    由于方才曹叡走出太庙时未关上殿门,这阵寒风可径直吹入太庙中。

    寒风呼啸之下,曹操的灵位于桌案上颤动不已,最后竟直接掉落在了地上。

    或许这才是曹操今夜的启示。

    鸠占鹊巢

    哼,还能占多久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