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0章 打肿脸充胖子
    宋玉暖不清楚家里的情况。

    但楚梓州是个能干的。

    南山县城的氛围还好,干实事的多。

    知道一次接了这么多外贸订单,这些人不定怎么高兴呢。

    他们也想为国家做贡献。

    可是有心无力,也轮不到他们呢。

    如今终于有机会了。

    就像是臭水沟子都是大家伙义务整理出来的。

    以前就那样了,现在人人都有干劲,自然就带动起来。

    所以主动帮忙的不在少数。

    于是宋玉暖将这些分析说出来,然后安慰老爸不要担心,将这边事情做好了,回去之后再处理家里的事情。

    要不然两头都顾不好,那就得不偿失了。

    宋良冷静的将闺女的话想了两遍。

    觉得自己过于担心了,也是从来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原因,说句实话,不是小暖,他还能来南城

    南山县城他去的都不多。

    宋良不再想东想西,而是沉下心来做好交易会的结束工作。

    五十多万的外汇订单让南山县城沸腾了起来。

    此时的被服厂议论纷纷。

    “其实如果将咱们的工服也带过去,搞不好也有人买呢。”

    “你可拉倒吧,咱们的工服都一个样式。别的地方也差不多,都一样的东西,除非你便宜出售,要不然有啥竞争力”

    “听说要选大师傅去什么芝兰服装厂给支援,咱们是城里的厂子,是国家正式工人,凭啥要去农村一个厂子干活呢。”

    “你别在那说酸话,你想去人家还不要你呢,就你那手艺,把东西做坏了,人家外商退货了你赔偿损失啊。”

    “可你们必须承认芝兰服装厂的服装就是好看,如今百货大楼芝兰服装厂的柜台去买衣服的人可多了,还有外县来的呢。”

    “就是啊,咱穿的衣服,外国人和香江人也穿,其实他们也没啥了不起的,和咱们是一样的人嘛”

    “谁跟你说他们了不起了你少在那里崇洋媚外。”

    “我就是闲聊天,你干啥扣帽子,不跟你说了。”

    诸如此类话哪个地方都有,但真正忙的人没有时间去听去解释。

    宋良和小暖都没在家,宋老太不得不支撑起来。

    服装厂财务这边有老会计,然后厂子车间这里有夏桂兰和连香把关。

    寇县电话打过来之后,楚梓州也是意料之中,没有什么惊讶,马上就安排起来。

    如今他这边已过了秋收。

    今年的水稻种植成功。他这边的成绩已经被报到了省里。

    不管是先进个人还是劳动模范或者精神文明村。

    楚大队长和二道河村不会有任何悬念。

    而他估计干个两年就要往上升了。

    如今家家户户,不能说天天吃大米,但他们也终于吃上了白白的大米饭。

    有的老人一边吃一边流眼泪。

    还跟年轻人和小孩说“就在那战争年代,咱们国家的老百姓是最低等的贱民,是没有资格吃大米的,如果贫苦老百姓吃大米,都会被拉出去给杀掉。

    这如今自己能种还能吃,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养猪场这边也是一切正常。半大的猪崽吃的都是特制的饲料。

    然后就是二道河村的主要副业草编。

    电话打过来时,黄社长跑过来告诉楚梓州,声音都带着颤抖。

    两万八的订单呢

    还是外汇订单。

    小小的草编也能为国家换外汇。黄社长心里别提有多骄傲。

    如今的老宋头是顾问。

    原材料的收集有公社那边去组织,他这里只负责订单上的样品。

    既然是出口的,每个都要保证质量,不能让人家说货不好给退回来。

    那样的话,不但赚不到外汇,要给人家赔偿损失,还丢人现眼,这话说出去之后,谁都是害怕的。

    不敢说个个都是精品,但其实也差不多。

    老宋头忙的不着家,为这几万元的外汇订单。

    然后宋老太开始服装厂里外一把抓了。

    三天的时间,仓库那边就改建成厂房了。

    中间是一堵火墙。

    炉子一烧起来,这个被称为二车间的房子就会热乎起来。

    现在气候还好,除了早晚比较凉,其他时间温度都是零上。

    不过这几天的天气和人的心情正好相反,很是阴沉,明显的温度低了,估计要下雪了。

    宋老太就担心小暖会不会冻着。

    宋良是个男人,心不细,不知道会不会提醒小暖穿的厚一点。

    胡老和林老用几辆大卡车给送来了一大批半新的缝纫机和布料

    随后又说顾淮安给从君工厂又联系了一批。

    县里的被服厂派来了十个大师傅。

    寇县已经打过电话了。

    十个大师傅,目前都算是县里给派去支援的。

    芝兰服装厂正在初级阶段,很困难的时期,但还承担着这么大的任务。

    如果这一炮没有打响,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这打击也就罢了,重要的是要赔偿人家的损失。

    有人背后说酸话。

    “没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

    “自己啥能耐不知道吗打肿脸充胖子。”

    “这要是完不成,赔不死他们。”

    “觉得自己没那么大的加工能力,干啥接这么多订单呢还得连累县里给他们擦屁股。”

    然后也有人大声的反驳。

    “你们懂个屁,只能往出卖十件二十件,谁跟你签订单啊”

    “即便卖上一百件都不够来回运费的。”

    “最主要的,这是外汇订单,能给国家换外汇的,换来外汇可以买很多我们国家需要的技术和设备,不懂就闭嘴”

    “”

    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

    这些宋老太是一句都听不到,即便听到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活到她这个年龄,当然知道很多人都有红眼病。

    你穷的时候笑话你,你有钱的时候嫉恨你。

    要是光听他们说话,那啥也不用干了。

    宋老太腰板溜直,走路带风。

    在楚梓州的帮助之下,竟然有条不紊的运转开来。

    宋老太还是松了一口气。

    而夏桂兰的确没有时间去管别的。

    她和连香要负责生产,要从头监督到尾。

    村子里合适的工人招了十五个。

    然后从公社那边又招了四十个

    加上以前的三十一个,工人都快有一百人了。

    目前的粮食依然是供应制,没办法大批量的购买。

    所以建食堂什么的暂时不予考虑。

    夏桂兰还有连香跟宋老太说了,按照订单的时间,等大师傅到了之后应该没问题。

    县里来的大师傅要在这里帮两个月。

    二道河村距离县城不远,县里专门在公交公司腾出一辆车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