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9章 巴洛克的马车
    十分钟后,李安装起手机回到舞台,“继续。”

    合排继续开始。

    没有等到林幽幽的电话,他估计对方在忙,便把事情整理成文字发给了对方。

    下午四点半,孩子等来了今天的另一位排练老师。

    不是别人,就是大家熟悉的秦校长。

    关于秦勇的学历,在几个孩子里只有季洋知道。

    在李安的介绍下,大家重新认识了他们的秦校长。

    最激动的莫过于王小虎,因为他一直以为秦老师的专业是单簧管。

    “欢迎秦指。”李安带头先鼓起掌。

    孩子们跟着掌起掌,整齐笑道“秦指挥好”

    秦勇保持微笑,待到掌声落下,他给孩子们轻鞠了一躬,“谢谢,好久不见各位。”

    一顿,“还有,这也是排练过的吧”

    孩子们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接着大笑起来,他们可没有排练过这一幕。

    李安拍手,“好了好了,都别笑了,秦老师一会儿还有事,咱们抓紧时间走一遍。”

    秦勇“没事没事,大家不要着急。”

    趁着孩子们做准备的工夫,李安又和秦勇简单地说了两句,“勇哥,能做的前期工作我都做了,剩下的交给你了。”

    秦勇一叹,“我尽力,先听听吧。”说着从包里拿出总谱。

    具体情况李安半周前就和他说过了,为了表示支持,他确实是百忙之中挤出了这点时间过来。

    回到观众席,秦勇抬手示意李安可以开始。

    十分钟后。

    随着师生七人整齐收手,又一遍演奏结束。

    台下秦勇为孩子们鼓掌。

    “真不错。”望着舞台自言自语,秦勇起身回到舞台。

    上来就给孩子们一顿夸,“你们也太厉害了,绝对蓉城头一号的钢琴重奏团。”

    孩子们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蓉城那么大,他们怎么可能是头一号的。

    秦勇还真没说违心话,就眼前这个配置,这个重奏质量,放眼整个蓉城那绝对是独一号的。

    专业的曲目,职业的指导老师,出色的个人技术,秦勇听完绝对李安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们继续深入探索钢琴重奏这个领域,这种表演形式在国内还处于荒漠阶段。

    “李安,你干脆带着孩子们成立一个钢琴室内乐重奏团吧。”

    李安“勇哥你快别夸他们了,再夸一个个都要飞上天了,你看那个刘丰瑞笑的。”

    “行了,都别笑了,听秦指挥给大家讲讲。”

    言归正传,秦勇把该夸的夸了,接着也该说说他认为的不足之处。

    不同于魏三碗和李安,秦勇是一名指挥。

    指挥不管你在琴房里怎么扣细节,也不管你用了什么方法去解决了某个技术难点。

    指挥只要一样东西。

    就是你出现在排练厅里,能不能按照他的想法吹拉弹唱出他要的东西。

    如果秦勇是这部重奏的指挥,他是绝对不能接受乐手用这样的速度演奏一首巴洛克时期的作品。

    尽管大家没有出现什么技术问题。

    在开始之前,秦勇先简单地讲了讲巴洛克音乐。

    “实际上它表现了十七至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社会勇于探索知识,勇于塑造新世界的一种精神。”

    “它充满活力,宏伟壮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西方音乐史学称这个时代的艺术为先知的号角,巴洛克音乐就是这个号角最直接的声音。”

    正给孩子们讲着,秦勇转脸发现李安正拿着手机对着他录像。

    李安没打断,另一只手示意秦勇继续。

    秦勇看向孩子们“你们第一次听这首作品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变得激动高亢。”

    众孩“有。”

    秦勇“维尔瓦第所处的时代属于巴洛克的晚期,这个时期器乐高速发展,已经上升到了与声乐同等重要的地位。”

    王小虎举手。

    秦勇“小虎。”

    王小虎“秦老师,古时候声乐那么厉害”

    秦勇“注意措辞,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声乐艺术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就是从巴洛克时期开始,器乐才获得独立发展,到了古典主义时期,迎来了器乐音乐的繁荣时代。”

    “这里又要提到维瓦尔第了,你们所了解的协奏曲,这一体裁的定型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上。”

    马可举手。

    秦勇“马可。”

    马可“秦老师,我们演奏的这一首也是后来的协奏曲模型吗”

    秦勇“额,可以这么说,a小调这首作品是维瓦尔第上百首小提琴协奏曲里至今极少数还咋子被演奏的曲目之一,你们完全可以把这首作品当成巴洛克音乐的代表。”

    “换言之,巴洛克音乐的一切特点它都具备。”

    “我提一个问题,你们随意回答,不用举手。”

    “巴洛克音乐有什么特点”

    小刘“律动鲜明。”

    王小虎“装饰音多。”

    小北“华丽。”

    马可“乐句长。”

    季洋“节奏规整。”

    小车“乐章之间情绪对比鲜明。”

    秦勇“很好,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一个标准答案。”

    关于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孩子们想不记住都难,他们的老师每天都在他们耳边强调。

    “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巴洛克音乐的速度,应该是快,还是慢”

    快还是慢

    刘丰瑞“快板要快,慢板要慢。”

    小刘的回答代表了大多数孩子的想法,而马可又想起上次和老师讨论过的快慢问题。

    秦勇看向小刘“你认为坐地铁快,还是坐公交车快”

    小刘心想这还用说,当然是地铁快啊,呼的一下就到了“地铁。”

    秦勇“那乘坐公交车和乘坐马车,你认为哪种交通工具更快。”

    “大家都认真思考一下,哪个快。”

    孩子们面面相觑,虽然他们没有坐过马车,但是想想也是公交车快。

    王小虎骑过马,和电视里的策马奔腾的画面完全是两回事“公交车快。”

    秦勇话锋突转“明天晚上有你们老师的演出,你们想去看吧”

    众孩“想”

    紧接着,“我们有票”“连坐的票”“第九排”

    秦勇扶额“好好。”

    李安“都认真听。”

    孩子们立马安静。

    秦勇抛出第三个问题“那我问问你们,你们明天怎么去蓉城音乐厅”

    “地铁。”季洋隐约已经知道了秦老师想表达什么,以免孩子们再打岔,她抢先说道,“3号线一出站就到了。”

    秦勇“快不快。”

    季洋“快,二十分钟就到了。”

    秦勇“无论你住在蓉城哪里,一个半小时之内,你一定可以抵达蓉城音乐厅,有没有问题。”

    众孩“没有”

    刘丰瑞“有地铁倒车也用不了一个小时。”

    秦勇“那你们知道在巴洛克时期,想听一场大型音乐会,需要多久的路程。”

    众孩摇头。

    王小虎“两个小时”

    秦勇“如果回到巴洛克时期,你们明天中午吃完午饭,就得乘马车出发,才能赶上你们老师的音乐会。”

    众孩惊“那不得五六个小时”

    小北可爱道“秦老师,如果我家没有马车呢。”

    秦勇“那你就得靠步行,一早就得出发。”

    “大家告诉我为什么”

    众孩“因为步行慢。”

    秦勇“马车快还是走路快”

    众孩“马车”

    说出这个答案,小北忽然想起刚才他们还说马车慢。

    秦勇“所以快与慢是对比出来的结论。”

    “在今天,我们认为公交车慢,但是在巴洛克时期,马车已经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了。”

    “所以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他们的生活节奏不会超过马车的速度。”

    “也就是说,当维瓦尔第要求乐手用快的速度演奏这首作品时,他要考虑的快是听众能接受的快。”

    孩子们恍然大悟,每个人都像是抓住了什么,但又不知该如何表达。

    李安也在思考,他从秦勇的提示中联想到许许多多,乃至音乐与生活之间的各种关联。

    片刻。

    秦勇“所以当我们要还原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我们除了研究这一时期的音乐特点之外,还应该考量他的速度。”

    又是片刻。

    李安“我们试试。”

    在秦勇的帮助下,李安带着孩子们最终在下午六点之前结束了他们八月六号的排练任务。

    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结束。

    经过秦勇的速度改良,孩子们弹起来更觉容易,因为快板乐章慢了。

    同时李安也认为改良过的一三乐章现在不仅可以在情绪上与二乐章相呼应,在听感上也更加融洽。

    整个三乐章听下来,因慢而带来的恢宏厚重更加立体。

    他很满意。

    这大概就是指挥的魔力。

    王小虎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到这个职业的神奇。

    但是王小虎觉得还是他的李老师更厉害,他不管。

    “谢谢秦老师”

    “不谢不谢,提前祝你们旅途愉快,路上都听你们老师的话,大家再见。”

    在孩子们的道谢声中,秦勇把谱子还给李安,接着匆忙离去。

    秦勇离去后,李安带着孩子们打扫了一下舞台,随后带着孩子们在校门口简单吃了口便饭。

    虽然简单,只是一碗小面,但是孩子们吃的很香。

    马可竟然一碗还没吃饱,和王小虎两人一人又要了个锅盔。

    饭馆出来,李安带队快速前往最近的地铁站。

    今天最后一项安排是带孩子听一场音乐会。

    音乐节的第九场音乐会,由深交室内乐乐团带来弦乐四重奏专场,其中有维瓦尔第的四季。

    带孩子们现场领略一下弦乐风采。

    就在又路过蓉城音乐学院门口时,王小虎突然看到校园里有个熟悉的身影。

    过了好一会,他才想起来那是谁吗,放下手里的锅盔“老师我好像看见汤老师了”

    “老汤”李安连忙停下四周环顾,“哪儿”

    王小虎“额,刚才路过学校门口的时候我看见的。”

    李安汗“你刚才怎么不说。”

    说着就拿出手机给老汤打电话。

    “谁是汤老师”小刘小声问。

    “就那个光头老师,老师的好朋友。”王小虎一说,大家都想起来了。

    李安“什么光头老师,别胡说。”

    一直等到电话自动断也没人接,李安心道王小虎是不是看错了,便问王小虎,“他戴帽子了吗”

    王小虎有模有样回答“带了,穿了件粉色上衣。”

    粉色上衣那不该。

    算了,李安见要迟到,不管是不是老汤他先不管了,带着孩子们加速向地铁口走去。

    今晚来观看演出的人依旧不少。

    抵达音乐厅,李安出示演出票,带着孩子们一路穿过海报和各类周边窗口,登上二楼穿过人群来到云霄厅。

    孩子们再新奇也没办法顿足,一路走马观花地跟着老师急奔,直到坐下才缓了口气。

    观众席大半位置都已坐满,整个大厅嗡嗡作响,四处都是交头接耳的听众,师生七人的位置在右手区域。

    “都把手机调静音。”李安小声提示。

    孩子们纷纷掏出手机。

    王小虎也没想到能阴错阳差地坐到车琳旁边,偷偷溜了一眼车琳的手机屏幕,桌面上竟然是一堆弯弯曲曲的线条,就像是系统出厂自带的桌面。

    酷,非常酷。

    王小虎低头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机桌面,一架钢琴和一支单簧管,单簧管立在钢琴琴板上,背景是一个大舞台,非常有艺术感。

    嘿嘿,看着都开心。

    随着舞台渐渐亮起,观众席渐渐暗下,季洋放下手边的节目单。

    演奏家登台,台下响起掌声。

    没有什么主持人介绍,四位演奏家手持乐器落座,就在舞台上对了下音,接着便开始演奏。

    精巧的弦乐声顿时密布整个大厅,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孩子们的注意力瞬时便被吸引。

    贝弦乐四重奏作品,作品号18,第一首。

    一首贝大爷的早期作品。

    美妙的音乐一首接着一首,但是并不是所有观众都喜欢。

    不到半场,坐在李安旁边的小情侣就已经悄声离去。

    还有季洋前面的大哥,呼噜声还能再小点吗,想睡回家睡啊,大哥可能梦到了周围观众的心声,被王小虎惊雷般的掌声吵醒后,中场休息时离开了。

    当然,下半场开始后,明显能感觉到在部分人离去后,现场的窸窣声少了许多。

    李安一边欣赏音乐也一边在留意现场观众,总体来说大家的赏乐素养还是挺高的。

    没有出现什么小孩闹场,小乐章结束就出现掌声的情况。

    就在维瓦尔第的四季开始前,李安拿出手机发现了一个未接电话。

    “你看着他们点,我出去一趟。”

    小季点点头。

    李安压低身子离开了云霄厅。

    “喂,您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