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79 章
    之前甄贵妃就拿着徒宏憬的婚事跟贾家谈过条件,之后虽说是闹翻了,但是政治上的事情,哪有一言不合,彻底翻脸的。贾家如今尚且还没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阶段,在军中依旧很有实力。以前是考虑过将相应的势力交到王家手上,但王家如今跟彻底完蛋也就差了一口气,没几个人真的会愿意让王子腾顺利升上来,让他一辈子带着希望留在中下层就行了。

    所以,贾家如今无非就是没个拿得出手的当家人,贾赦贾政兄弟两个哪怕是外人,都知道这两位只是明面上没撕破脸而已,谁也没资格真的代表荣国府,以至于空有大把的人脉,根本无处用去。

    甄贵妃还是希望能通过联姻来拉拢开国勋贵的,而目前,死后只有贾家肯趟这趟浑水,对于不少勋贵来说,似乎徒宏轩更靠谱一些,因为瑜妃是真的出身勋贵阶层,甄家更多的是代表了江南那边地主商人的利益。

    贾史氏这会儿就开始琢磨着让孙女通过选秀入宫,到时候甄贵妃那边自然会出手,将元春指给徒宏憬。

    贾史氏与贾政父子两个都想得很美好,王氏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她真心觉得给未来皇帝做妃子,比给一个普通官员做正妻要强得多,这会儿难免欢欣鼓舞起来,幻想着女儿未来若是做了皇妃,自家这个婆婆可就再也别想对自己指手画脚了。但是,她也知道,这话不能在贾史氏面前说出来,因此,坐在那里,嘴角只扯出了一个有些僵硬地笑容。

    贾史氏看了一眼,愈发嫌弃起来。以前王氏还有一点美貌,做事还有点机灵,如今只看得出木讷了,实在是没有意思她喜欢那种聪明灵巧的人,可惜的是,大儿媳妇出身她不喜欢,小儿媳妇又是个笨拙的,实在叫她喜欢不起来,看来,只能是指望孙子媳妇了。

    长辈做好了决定,下面的晚辈只有听从的份。

    贾瑚老老实实带着家里准备的东西去弘文馆给徒嘉钰做伴读,贾珠却又沉寂了下来。

    这是个责任心很重的孩子,他很快就知道,家里在给妹妹元春找教引嬷嬷。各家的姑娘身边都会有这样的教引嬷嬷,像是贾家的规矩,姑娘们身边跟着三四个教引嬷嬷才是正常配置,但那都是从府里的高等仆妇里头选,这些说是嬷嬷,其实还是奴婢。而若是从宫里请,那就类似于府里的客卿,对于姑娘有着更高的权威。这也意味着,家里对于姑娘的安排不再是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联姻,而是进宫参选。

    贾珠不知道宫里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从他读过的诗文里也能猜出一些来,宫里真要是什么好地方,又哪来那么多宫怨诗呢何况,以元春的身份,进宫也做不得正妃皇后,就算是贵妃,那不还是个妾吗想到妹妹下半辈子可能就被困在重重宫闱之中,贾珠就难过得睡不着觉。

    可他能有什么办法,他就是个没有任何自主权的孩子,除了能在读书上头多用些心之外,压根没有别的办法。

    徒嘉钰的弘文馆生活过得还是挺愉快的,放在二十年前,弘文馆读书的气氛

    还比较浓烈,那会儿圣上还经常过来考教一干皇子,还叫当时还是太子的义忠亲王讲解经义,如今,弘文馆这边就是一帮皇子和宗室子混日子的地方,便是徒宏轩和徒宏憬两个胸有大志,且真有机会的,也不会在读书上多用什么心,之前玩了一出党同伐异的把戏,弘文馆一干教习学士上上下下都被清理了一通,这对兄弟两个也被吓住了,如今只盼着早点离了弘文馆,出去拉拢人心,对于读书的事情,虽说不至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却也不放在心上。

    而弘文馆这些教习学士也宁愿他们荒废学业,也不想要他们再胡乱折腾。圣上对宗室,顶多就是罚俸削爵,对皇子,无非就是闭门抄书,但是对他们这些臣子,可从来不算客气。谁敢掺和到皇权的斗争之中,任你什么大儒名士,杀起来都没商量想要像是前明一样,一帮子文官就硬生生逼着皇帝连立储都不能自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皇帝手里的刀不锋利吗勋贵为什么能这么嚣张,因为他们就是皇帝手里的刀把子啊

    弘文馆如今的情况就是,教习学士照常上课,照常布置作业,你上课是不是好好听讲,下课有没有认真写作业,老师是不会多管的,很多人的作业直接就是叫伴读代写,能有东西交上去就行,至于质量如何呵呵,难不成他们还得出口成章,落笔如神不成

    学业上的轻松就让一帮子大小孩子有了更多交际的时间,徒嘉钰很快就变成了最受欢迎的新生之一,因为他带来的好吃的实在比较多,这对一帮吃腻了光禄寺的饭食,偏生又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其实也会带吃食进来,但是各家习惯带的就是各种放得住的糕点点心,肉干之类的也有,但不像是平王府那边用了许多调料和香料,又做过不少处理,不会显得太过干硬难嚼。

    倒不是各家不心疼孩子,主要是都进来这么久了,也没之前那么上心,横竖就几年功夫,还能在弘文馆饿着不成

    如今徒嘉钰带来的东西花样又多,味道也好,他又大方,肯往外分,自然赢得了好人缘。

    当然,这个人缘也只限于一干皇孙宗室,与一帮皇子无关。皇子在宫里自有住处,他们是不用住在弘文馆的集体宿舍的,而且他们也有各自的生母养母,下学回去,自有生母养母关照,犯不着从侄子那里寻摸什么吃食。

    而这些皇孙宗室也有默契,他们以后都算是旁支了,犯不着掺和到这些有继承皇位可能的叔叔里头,因此,大家除了明面上和睦之外,私底下泾渭分明。

    徒嘉钰头一次放假回家,就得到了一干堂兄弟的拜托,一定要多带一些好吃的过来大家一起分享。当然,这些人也都是要脸面的,不可能只占徒嘉钰一个小堂弟的便宜,等回来的时候,肯定也会带上一些东西过来送给徒嘉钰当做回礼。

    徒嘉钰回来跟顾晓一说,顾晓就忍不住笑起来,又细细问起弘文馆里的情况。

    徒嘉钰说道“能在弘文馆读书的,都是能袭爵的,因此,大家都不像是瑚哥儿一样,有什么紧迫感,愿意读的就读,不愿意的就混日子

    教习们也都明白这些,因此也不逼迫,反倒是增加了不少其他课程,比如绘画,对弈之类,还搞了个习武场,没事可以去那边投壶射箭”

    顾晓心中不由一笑,这大概就是古代贵族所谓的素质教育了,反正不用你去科举,你尽管按照自个的想法,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她顿时安下心来,又问道“瑚哥儿如何了”

    徒嘉钰说道“有两个教习挺喜欢瑚哥儿的,瑚哥儿若是有什么不懂的,直接就可以过去请教”

    顾晓心中了然,应该还是张家留下的善缘,便也不再多问,只是问道“那这次过去,打算带一些什么零嘴”

    对于徒嘉钰来说,这才是重点,他赶紧说道“肉干肉脯肉松要多带一些,肉松尤其要多,这个用来佐粥最好不过,我带过去那一罐,两天就分光了糖果带薄荷糖就好,别的就不用了”

    顾晓答应了下来,吴嬷嬷连忙叫人去准备起来,这些府里都有不少储备,顾晓不喜欢吃腌制的食物,也就是腊肉火腿还能吃一些,不想浪费的话,那么就是肥肉用来熬制猪油和油渣,瘦肉就用来做各种肉干肉脯肉松,肉干肉脯做小零食,肉松用来做各种面点,主打一个物尽其用。

    所以,尽管徒嘉钰这次要的数量比较多,但完全不会给平王府带来什么压力,最多就是回头多杀一两头猪的事情罢了,庄子上如今可是养了不少呢

    徒嘉钰与贾瑚的弘文馆生活就这样走上了正轨,而徒嘉泽和末儿也开始了她们的学习生涯,末儿虽说每天读书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时辰,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前头跟徒嘉泽一起玩,但可想而知,在后院待的时间也少了许多,一时间,顾晓竟是觉得有些寂寞起来。

    顾晓如今可不想委屈自己,眼看着马上就要中秋,她便开始指挥着下头人忙活起中秋的事情来。

    雍王府借来的工匠早已到位,但这年头造船又不像是后世,下个订单用不了多久就能搞定,哪怕有雍王府那边采购的早已处理好的木料,想要做一艘大一点的船只依旧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因此,顾晓也不叫他们先造画舫,而是先造几艘小船,不是需要撑竹篙或者是划桨的那种,而是脚踏式的明轮船。这种船其实前朝就有了,不过因为结构精巧,对于工匠要求也比较高,都是用在游船上,那种商船货船,还是使用风帆作为动力。至于用在小船上,那根本没人想过,毕竟,这样的结构技艺,势必造价高昂,没钱的人家谁造的起,而有钱的人家犯得着自己行船吗

    也就是顾晓这么个只图找乐子,不在乎这些的人才会叫工匠这般折腾。

    经过这些工匠的努力,一个多月时间,湖上已经多出了两艘小巧的只能乘坐三四人的脚踏船,顾晓只说可以做成水鸟或者是其他动物的形状,然后这些人竟是做了一个鸳鸯的,还有一个翠鸟的,都做得极为精细。

    顾晓当下就领着人去游船,只叫头一次见到这种怪模怪样小船的几个丫头紧张得不行,连忙叫船娘撑了船在后头跟着,一旦船翻了,就赶紧过来捞人。

    吴嬷嬷不过就是去睡了个午觉,醒来顾晓就已经坐着船在水上闲逛,她也就是一时兴起,蹬了几下,这会儿踩蹬踏板的是两个丫头,她们一开始紧张,这会儿也已经熟练起来,还尝试着转动扶手改换船只的方向,只玩得不亦乐乎。

    “可惜这会儿荷花已经败了,少了几分趣味”春香踩着出了一点汗,拿了帕子擦汗,再四处看看,忍不住说道。

    顾晓笑道“今年也就罢了,咱们明年中秋在画舫上过,到时候一起玩游戏,谁输了,谁下去蹬船”

    说着,几个丫头也跟着笑了起来“那我可不行,别到时候啥也没吃上,光顾着蹬船了”

    此时距离中秋也只剩下几天时间,平王府已经开始陆续往各处送中秋节礼。平王府送出去的月饼倒是没有在制作上标新立异,但是府里自己却是重新打造了模具,做起了冰皮月饼。

    冰皮月饼更容易塑形,可以做出各种精巧的花样,也能做出不同的颜色,看着就是个小清新,吃起来口感也是酥软滑爽,多吃几个也不会觉得腻,才给各院送过去,就得了她们的欢心。

    顾晓琢磨着看样子大家不抗拒这样的新鲜花样,没有理所当然地觉得月饼就应该是烘烤出来的,看样子明年倒是可以往外送冰皮月饼了,今年就自家人吃个新鲜罢了。

    中秋节自然弘文馆也是要放假的,而且一般从十四一直放到十六,十七才会去上学。也就是说,徒嘉钰才去上了一天学,也就回来了

    不过他带过去的东西也没带回来,直接就给一帮堂兄弟分了,他们留在弘文馆寝室里,还是带回去,都由他们自个做主,余下一些,也被徒嘉钰赏给了照顾他和贾瑚的两个太监。

    王府里顾晓不喜欢用太监,徒嘉钰倒是有资格用,但是他也没问内务府要,如今身边伺候的便是几个小厮和丫头,奶娘如今也就是几天进来一次,看看他院里情况,并不多管他。外院那几个原本徒宏远留下来的太监倒是恨不得将一颗忠心捧出来献给徒嘉钰这个小主子,可是徒嘉钰跟他们真心不熟,压根想不起他们来,也就是到了宫里,他才真的跟这些太监有了比较多的交集。

    能分到弘文馆的太监,多半没什么后台,因为这里根本没什么上升的空间,他们在这里负责的也就是一些杂务,又不可能跟着这些宗室子弟出宫伺候,一帮小孩子也不会给什么赏钱,能得到的赏赐多半就是不吃的糕饼点心,再多也就没了。

    徒嘉钰赏赐的这些,对于这两个太监来说,算是难得的好东西了,甚至他们自个都不能完全保得住,还得分出一些去,免得惹了其他人的嫉妒,回头日子不好过。

    徒嘉钰东西赏下去,自然不管了,一身轻松地从弘文馆回来,先给顾晓问了安,就跑去查问徒嘉泽和末儿的学习情况。末儿也就罢了,他说是学习,纯粹就是个气氛组,季先生就是拿着画片之类的给他讲讲故事,教他几个常用字,连写都不用写,毕竟,他现在年纪小,还不会握笔,最多就是拿手指头蘸着颜料墨水胡乱写几笔就行。徒嘉

    泽如今就很痛苦,末儿认完字,就可以在一边玩,他就得老老实实地写字。季先生对他虽说要求不高,但是该做的功课还是得做的,他本来这两年就玩野了心,虽说也被教了基本的仪态,但是,真让他保持仪态坐在那里写字,着实有些为难。

    屋里有个座钟,他是写两个字,就要抬头看一下,只觉时间过得实在是太慢,他屁股都疼了,还没过一刻钟,相应的就是,当初徒嘉钰半刻钟就能写完的功课,他小半个时辰都写不完,只能硬熬着。

    如今徒嘉钰回来还要检查,徒嘉泽只差没哭出来,好在徒嘉钰也没打击他,只是小大人一样说道“嗯,做得不错,都已经写完了”

    徒嘉泽如蒙大赦,几乎是连滚带爬跑回了西院,差点没撞上出来摘桂花的李氏,李氏忍不住喝道“你这小东西,又横冲直撞的,忙个什么,见了人,连叫一声都不会吗”

    如果说徒嘉泽以前是李氏的宝贝疙瘩,最大的指望,随着他越来越皮,李氏就有些撑不住,见了就忍不住絮叨几句。

    一听李氏这般言语,徒嘉泽赶紧站定,给李氏行了礼“孩儿见过母妃”

    李氏见他站在那里,人还有点微喘,却又心疼起来,问道“不是在前头那边吗怎么又跑回来了”

    徒嘉泽不开口,跟着徒嘉泽的丫头也跟着跑回来了,一个就说道“二公子刚刚被小王爷考教功课呢,然后就跑回来了”

    李氏轻哼了一声,说道“可见你是不用心,要不然怎地怕人考呢”

    徒嘉泽顿时不乐意了,说道“我倒是想要用心,可没那个脑子啊”

    李氏叉着腰骂道“都是一个爹生的,怎么就你没那个脑子了”

    徒嘉泽顺嘴就回道“一个爹是不假,可又不是一个妈”话还没说完,就意识到不对,又是拔腿就跑,跑到自己屋里,立马叫人将门关上,只透过窗纱看外头。

    李氏只气得直哆嗦“你这是怪我喽,是我害你没托生到娘娘肚子里”

    徒嘉泽哪里敢这么说,只得隔着窗户说道“母妃,我就是说顺了嘴,不是这个意思,你叫饶了我吧”

    见徒嘉泽讨饶,李氏心气略顺了一些,但还是有些不爽快,她也不摘桂花了,连同手里那两支都丢到地上,气哼哼地回了自个屋里,对着玉梅就抱怨道“你看看他,才跟正院那边混了多久啊,就跟我离心了”

    玉梅愈发头疼,只恨不得立马自己就能放出去,嘴上还得安慰道“二公子还小呢,哪知道这些,他不是说了吗,就是说顺了嘴”

    “我瞧着不像,定然是有谁见不得我好的,暗地里头下蛆呢”李氏咬着牙,说道,“她们没儿子,就想着看我笑话呢”

    玉梅不免头疼,若是王爷还在,这也罢了,如今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府里头几个孩子都一块养着,正院那边,太妃娘娘都肯叫三公子跟着二公子玩呢,可见没什么坏心,另外几个太姨娘,也不是什么会平白生事的,谁要是搅风搅雨,回头叫太

    妃娘娘那里知道,也讨不得什么好果子吃

    之前黄太姨娘就多了一次嘴,如今两个姑娘身边的教引嬷嬷就不教姑娘跟几个太姨娘多亲近,按照教引嬷嬷的说法,姑娘们是天生的主子,太姨娘虽说是长辈,但身份上终究低了一筹,不好多管姑娘的事情。只弄得几个太姨娘暗地里头都跟黄太姨娘抱怨。

    出了这样的事,谁还敢胡乱多嘴,真要是挑唆得府里兄弟不和,别说是几个太姨娘,便是李氏这个侧太妃,也别想有什么好果子吃。

    那边徒嘉泽的奶娘也已经瞧着不好,连忙劝道“哥儿平常也说不出这样的话,今儿个怎地嘴快,这不是伤了娘娘的心”

    徒嘉泽也有些懊恼,说道“我就是不想多念书,听母妃非要我跟哥哥比,这有什么好比的,我将来又不用靠着念书过日子,哥哥先生对我要求都没她那么多”

    奶娘哑然,不过还是说道“不管怎么说,娘娘那边,哥儿还是去劝一劝,别叫她钻了牛角尖这都要过节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总不能就叫娘娘一个不舒服”

    徒嘉泽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说道“好吧,我这就去找母妃”说到这里,不免又苦着脸抱怨道“母妃未免气性也太大了些,我就是随口一说罢了”

    在门口磨蹭了一会儿,徒嘉泽才硬着头皮去了李氏屋门口,玉兰连忙打起帘子,扬声叫道“娘娘,二公子来了”

    李氏还在掰着指头盘算到底是谁看她不顺眼,一听徒嘉泽来了,原本还想要撒气,但还是忍了,没好气道“站在门口做什么,进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