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61.第六一章 京城日报
    这一年年底因为施肥法的推广, 收成相比于之前翻了一倍,普通百姓的不安被冲淡了。

    而做买卖生意的发现每日街上来去匆匆的锦衣卫们并不搭理他们,反而因为有锦衣卫在各处治安都好了不少, 渐渐地开始有人出来做买卖生意,京城慢慢恢复了些热闹。

    皇帝的亲卫查抄姜府时, 在府里发现了密室, 密室里还有一些密信等物件未来得及烧毁。

    姜府查抄几日后来了一群匠人,身上穿的是皇宫制衣, 他们将姜府的牌匾撤下后就开始对这里进行了改造,一段时日后,在众人或惧怕或好奇的打量中换上了新牌匾

    京城报社。

    “一张报纸上分为几个版块, 版块根据所写内容重要性排版大小不一”晏玄钰将报纸是什么样子、里面该有什么内容一一说清楚。

    他想过雕版印刷,即雕刻出一版后直接拓印, 但是那样费时费力,反而得不偿失了, 于是选了最原始的方法, 人力抄写, 所以一开始报纸的发行份数不太多。

    正中间的版块是写大周推行施肥法后各地粮食产量翻倍, 短文中详细介绍了施肥法, 还画了改造后犁的图画,在结尾处告知众人,如果有发现能提高产量法子或改良农具并上报的有重赏, 大周边境的战报也在上面, 还有几个地方的状况以及这次查抄的官员。

    单单这些放出去就足以惊掉京城所有人的下巴,这些是他们能看的吗

    除此之外还有林复的一篇文章奉贤游记,这是林复在奉贤城这些时日的所见所闻,因为字数较多只在报纸上择出了上部, 精简后放在了第一版京城日报上。

    除此之外还有两则生动有趣的短篇故事和两首朗朗上口的诗,除了这些还分出一个绘画版块,以简单的勾勒和简短的文字表达出一个故事来,也算是十分有趣。

    中间的小版块可以留作日后招商用,当然根据晏玄钰所想,京城日报的招商和后世的报纸目的是不同的,日后会筛选出口碑好的地方写上去。

    于是,第一版京城日报正式在京城里发行了。

    “卖报,卖报一份报纸二十文钱京城报社的第一版报纸”

    清晨,几个少年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这些少年身上背着一个布包,里面放着厚厚一沓纸。

    刚开始没人敢靠近,甚至有人都绕着这群奇怪的少年走,少年们也不在意,继续吆喝着。

    “里面有林复林大人的文章奉贤游记”

    直到有人过去半信半疑地问“这报纸当真是京城报社让你们出来卖的”

    “那还有假”卖报的少年好不容易看到有人过来搭话,顿时热情起来,拉着这人介绍起来,“我是京城报社的报童,这是我们报社卖的第一张,以后还会有第二张第三张。”

    说话间,周围不远不近围了好几个人。

    这少年眼看有不少人围过来,赶紧低声道“你们怕什么,这报纸就是发给咱们京城百姓看的京城报社,你们都听说了吧,是上头的人弄的呢你们别不信,你们想想,二十文钱能买几张纸何况这上面都是字呢这报纸现在卖的少,买了就是京城里头独一份儿”

    不少人被他说的意动,最开始过来问的人姓刘,家里也算是阔绰,他说“我倒好奇这叫报纸的东西里面都有什么,给我来两份”

    有刘老爷开头,围观的人里也有几个跟着买了的。

    报童顿时眉开眼笑地一手拿钱一手递过去报纸。

    刘老爷接过报纸搭眼一看,顿时惊得叫了一声。

    旁边有人不满道“你叫什么,倒吓人一跳”

    刘老爷颤抖着手指“你你你们看上面写的什么”

    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什么时候看过朝廷里的大事现在都在上面白底黑字写着的

    他们买了这报纸不会惹来杀身之祸吧

    那卖报的少年笑嘻嘻道“老爷,咱们京城报社既然敢往上面写,肯定是能给咱们看的。”

    少年又解释了一番,这才让买报纸的人都安心了,有人看到那篇奉贤游记,不由叫道“竟是林大人所写林大人辞官已久,没想到是去了奉贤城”

    “奉贤城奉贤城是什么地方”

    又有一人道“这游记里写的是真的,还是杜撰的”

    他指着奉贤游记里的奉贤商场以及公共马车和对路面的描写给其他人看。

    “你们看这后面的画,可当真有意思”

    简笔黑白画就让他们十分新奇,晏玄钰选了三个和尚挑水喝的故事,第一张图是一个小和尚挑着扁担去打水,第二张图是两个和尚一起挑着扁担去打水,第三张图画上又来了个和尚,还画了一个空空的水缸,让人猜是发生了什么事。

    下面还有,但是那人不舍得继续给其他人看了,伸手作驱逐状道“去去去,你们要看就自己买一份,二十文钱”

    这些第一批看到报纸的京城人尚且不知道,日后京城日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大部分人家里都有上一份甚至几份

    晏玄钰有很多事要去做,但是分出来个轻重缓急的话,他突然想起来宫中还有那三位妃嫔,如今京城尽在他手,其他城池完全被他掌握也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即使他遣散后宫也不会有人跳出来说什么了。

    “你们怎么想”晏玄钰沉吟半晌问道。

    日后自然也不必称“臣妾”,晏玄钰允许她们以“我”自称。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张月之最先站起身来郑重地向晏玄钰行了一礼“多谢陛下,我愿出宫为您经营火锅楼。”

    晏玄钰看向张月之,张月之将火锅楼经营的很好,曾经为了防止被朝堂的有心之人察觉,他才想到将火锅楼交给出身商贾家的张月之,宫妃身份隐藏起来也很是方便,就像如今外界还无人知晓火锅楼是张月之在经营。

    “便依你所想。”晏玄钰点头应下。

    王沁瑶敛起笑容,小心翼翼问道“陛下,您是想送我们出宫,还是”

    晏玄钰在上首换了个姿势,想了想道“一切都看你们的意思,若是不想出宫,可以照样在宫里享受妃位待遇,但是你们也知道,从前朕踏足后宫都只是为了消除那些有心之人的猜疑。”

    还有就是,继续待在宫里只会蹉跎了岁月,怕是耽误了她们。

    王沁瑶故意笑道“有了陛下这句话,那臣妾可就斗胆求个恩典,留在宫中了。”

    这在晏玄钰意料之中,让晏玄钰意外的是,李芷薇也想出宫去。

    晏玄钰犹豫了一会,还是对李芷薇说了李家的事“肃清朝堂的时候,李家牵扯事多,朕留了他们的性命,只是李府你是回不去了。”

    李芷薇摇头笑道“陛下多虑了,即便李府还在,我也不会回去的。”

    她斟酌了一会“陛下,我对京城报社的事略有耳闻,也看到了报纸到底为何物,恳请陛下给我个机会我想试一试。”

    “报社如今还无人主理,陛下也不能一直事事亲为。”李芷薇顿了顿,“其实我还有个想法,这个想法是受沁瑶启发的。”

    王沁瑶瞪大眼睛,指指自己“我”

    “是。”李芷薇点头,“你不是素来喜好华衣,在奉贤产的元花胰等你也十分喜爱,你曾经使用的物品还被夫人们纷纷效仿。”

    她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看向晏玄钰,似乎在观察他的态度。

    晏玄钰一愣,“你继续说。”

    李芷薇“是”了一声,“所以我想,既然有面向整个大周的报纸,我和沁瑶可不可以也做一种报纸,上面的内容可以关于首饰、华衣,亦或者”

    晏玄钰听着听着,觉得还挺可行,这不就是女报嘛

    他想得更为深远一些,这份女报要发,并且还要一直存在,现在大周要做的事很多,暂且腾不出手来,但日后安定富足后必然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男女问题。大周对女性的束缚并没有严苛到他前世历史中最后一个朝代那样,但是对于女子的种种限制在某些方面也令人发指。

    所以要办一份女报,但是在现阶段要想先办起来,就要借助那些上层夫人们的力量,先有她们的关注并追捧这份报为一种潮流,一种风尚,到后面才能有更大的号召力

    这么一想,他就答应了李芷薇试一试的请求,王沁瑶还要留在宫中,那么女报实际上的开办者就是她了,李芷薇可以担任主笔的职位。

    晏玄钰也不知道王沁瑶和李芷薇会做出怎么样的效果,如果可行,可以先发几期看一看效果。

    晏玄钰从不觉得李芷薇等人一直处于后院深宫便目光短浅远不如他这个现代人,其实古人有时候的想象力远超过现代人,很多后世流行的物品在某些朝代都可以找到原型,且他们的审美更符合这个时代。

    之后的话本也可以在报纸上找一个版块进行连载。

    随着每隔七日出一期的京城日报在京城里被越来越多人看到,有个消息也悄悄流出,据在第三期京城日报上最下面的版块说,朝廷计划以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分科取士。

    第三期京城日报向天下提出一个新词

    科举。

    大周的朝堂一直以来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平民难以跨越阶层为官,在辰朝短暂出现过以礼仪品行孝廉选拔人才,到了辰朝后期被废除,大周建立后曾以举荐后考察其品性等方式,后一直被世家大族所把持。

    大周如今发展急切需要人才,但是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何况一直以来大周的名书古籍都被贵族所收藏,平民想要识字就要去上私塾,或者有大才开坛讲学。

    大周人这么多,总能选出来暂时可用的人才。

    这下查抄官员府邸的好处也显现出来了几乎每个府邸里都有不少藏书,细算下来竟然还挺全面,个别官员家里还有难得的孤本。

    查抄府邸得来的书籍总共加起来竟然和皇宫藏书也相差无几了

    晏玄钰自认是“土匪”,大手一挥将书籍全部搜罗起来,开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