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七章 帝驾归京
    晏玄钰在别庄居住时,常在外面散步当作锻炼身体,顺便走走看看庄子上的地都怎么样了,再根据眼前所见推测一下大周目前的土地状况,他并不是专业搞农业的,只是前世无事时看过相关方面书籍,所以他才边靠自己的记忆边询问田里的老农,看看在附近推行的施肥法有没有更可改进的地方。

    一段时日后,大概也与他心情放松有关,晏玄钰的脸色都好了不少,身上也有了些力气。

    四月下,帝驾归京。

    因着有内阁协理政务,折子积攒的并没有很多,只是拣重要的送到了承天殿。

    晏玄钰一回来就先去承天殿看内阁这些天送来的折子。

    之前晏玄钰借着王钧一事雷厉风行地下令敲打了一番世家大族的小辈们,后来出宫到南郊,将朝廷之事交给内阁成员们处理也有想麻痹京城的那些世家大族以及一些官员的想法,让他们觉得他这个皇帝没有想收拢权力,也不会动他们的利益。

    晏玄钰离京是给这些人一个缓和的时机,他们之中部分人尚未从先帝朝代清醒,若之后仍是如此,晏玄钰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了。

    在他离京的这段时日,他还将改变京城布局的事交给了京兆尹谢录行去做。

    大周的京兆尹负责统管京城的大小事务,但是到这时候,京兆尹的权力被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京兆尹品级不高,但管理的京城事务又不可避免牵扯到达官贵族。

    在皇室贵族与世界大族聚集的京城里稍有不慎就会得罪贵人,就像王钧一事,因为他背后牵扯朝廷命官,且在朝官员品级远在他之上,京兆尹谢录行才会犹豫不决,迟迟未下定论。

    晏玄钰按律令处置了王钧等人,却并未对谢录行处罚,在如今这种情况,世界大族地位如此高,平民百姓人微言轻,谢录行受理了这个案子,没有驱赶殴打那对报官的母子,只是后来被上头官员施压才搁置。

    晏玄钰觉得就凭这一点,谢录行可能不是个好官,但也不是完全的坏了。

    若朝中人才济济,谢录行大概会因此事被撤京兆尹一职,但晏玄钰即位后正是缺人的时候,他发现谢录行叫来敲打一番还能用。

    于是晏玄钰将京城外围布局一事交给了他,一来此事是京城之事,属京兆尹之职;二来也是给谢录行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如果此事做好,那前事便不再追究。

    谢录行也深知皇上将城内修路一事交给他是给了他机会,所以干的格外卖力。

    京城道路修整进行得不错,听说谢录行不但每日视察修路进度还不顾身份地帮助过往百姓,如今在京城里百姓之中口碑好了起来。

    谢录行此番不仅受了晏玄钰的诏令前去修路,也要一并在修路时改善京城排水设施。

    京城的排水系统一般,可能放在古代来看没什么,也没人会在意,但晏玄钰以一种稍微正式的眼光来看的话,大周京城的排水系统太混乱了。

    一旦遭逢阴雨天,街道上便会泥泞不堪,脏水乱流。

    世家大族居住的区域较为整洁干净,排水也做的不错如果不是东街依靠地势高将水都排到另一处就更好了。

    没错,最初一代定居东街的世家大族修建府邸时将地基垫高,使得污水能流向京城外围,至于会淹了谁,那他们就管不着了。

    所以,本就雨天难排污水的地方因为东街的污水涌入更难排出了。

    改善排水设施一事晏玄钰可不擅长,如果是别庄上用后代思想指导一下农事他还可以。对于如何规划排水设施他可是一窍不通,顶多能提一句可以在路边挖水道,好在宫中不缺匠人,什么能人都有,晏玄钰很轻易地就能找到负责宫中排水的能工巧匠并让他们前去帮助谢录行。

    但是他们就算可以拿出一份不错的规划,也需要事先了解京城布局及地形,正当谢录行焦头烂额的时候,他手下一个小官突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一下子解了谢录行的燃眉之急,让他的京兆尹也保住了。

    谢录行将这张图纸入宫呈给了晏玄钰,图纸上面清楚标注着哪里排水、哪里挖道引流,还有怎么让收集的污水排出以免变得腐臭。

    晏玄钰仔细看了看,发现此图很有实用价值,于是立刻让谢录行着人去干。

    至于这份图纸的来源,谢录行也没隐瞒,向晏玄钰说明是他身边一名苏安的小官呈上。

    谢录行还上报了一件事在京城修路挖道之事给百姓带来诸多不便,是苏安提议补偿他们以安民心,才让修路一事能够如此顺利地进行。

    “苏安”晏玄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在原主记忆里并未有叫苏安的官员

    “朕记住此人了。若按照他的图纸进行改善京城排水切实有用,朕定会嘉奖。”

    “谢陛下。”谢录行感激道。

    谢录行下去后,晏玄钰继续处理出宫这段时间的折子,其中大多没什么重要的事,只需要他盖一个皇帝印章代表他已经知晓。

    等等苏安

    晏玄钰脑中突然闪出这个名字,苏安,原主记忆里有这个人

    但那已经是原主统治后期的事了,那时候苏安已到中年,早已不是京兆尹下的一个小官,他入了朝堂能进入朝堂议事最低也得是六七品官员了,当时突厥接连攻破大周数座城池,在城内烧杀抢掠,原主却想要求和,可以割城池送皇室女和亲。但是朝廷里还有少数主战派,苏安就是其中之一,且他在金銮殿上言辞激烈,数次上书原主应该抵御突厥,被原主一怒之下削了官职派去突厥议和,在半路上被杀害。

    原主又派了其他官员去,可突厥没有理会原主这个大周皇帝,而是一路南下,最后攻破了京城。

    晏玄钰从原主的记忆里抽离出来,现在的苏安还是一个京兆尹手下的年轻小官,不知在原主的世界里他经过多少年沉浮才能得入金銮殿。

    他翻出来谢录行呈上来的图纸,细细看去,晏玄钰发现地图上甚至精确到某个小巷子里百姓家门的朝向,以及地面坡度如何,刚才谢录行呈上图纸时晏玄钰整体看了一遍,现在仔细看才发现这张图纸上所绘的京城外围有多详细。

    晏玄钰心里默默记住了苏安这个人名。

    仅数日,京城外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靠近皇城居住、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对这些变化毫不在意,皇宫里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传出来,他们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皇上从南郊回来之后就向京兆尹下了扩路的诏令,他们对于京城外围的百姓如何毫不在意,只需要知道皇上做了什么就够了。

    大概是晏玄钰现在的形象让有些官员觉得他成了好脾气,最近有一二官员上奏折劝诫陛下归宫后要勤于正事,切不可因小事荒废政务。

    一辆素净简朴的马车从皇宫南门驶出来,缓缓向南继续走着,再往前就要经过京城外围区了。

    晏玄钰听到京城里人都叫这里是京城外围,而达官贵族们居住的东街才算京城,他觉得京城不仅是道路方面,其他方面也要规划一下了。

    “这路修过之后还是这么颠簸啊。”晏玄钰掀开马车帘子向外看了一眼,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京城里的路修平整了也修宽了很多,至少一眼看过去看不到突起和凹陷的地方。

    在皇宫正门前的正道是用青砖铺成,京城里各个重要的主干道也是用青砖铺路,但其他地方就多用熟土掺上其他东西铺成硬路,现在晏玄钰所坐的马车就是行驶在这样一条道路上。

    “公子,这条路相比之前已经很平整了。”在外面侍候的李忠贤笑呵呵地说。

    晏玄钰在心里摇摇头,再等些时候吧,他不能一蹴而就,等百姓慢慢接受这样的治理,待大周发达一些,以后在京城里可以修上水泥路,那样下雨也不怕有泥了。

    晏玄钰观察到许多延伸到巷子里的小路是百姓自发用石头铺的石板路。

    看来谢录行这些时日在百姓身上的努力也不是没有用处。

    京城里有买卖铺子,其中有很多背后都是各个世家的产业,基本上把京城买卖都垄断了。

    晏玄钰设想将京城里流动的小商贩们聚集在一起的想法最后没有实现,现在京城里由百姓经营的商业发展状况还没达到可以开办商场的时候,所以晏玄钰也就暂时歇了心思。

    但是他设想的方法也不是没用上,由官府在地区管理形成了好几处新的“早市”。相比于之前商贩们随意流动,到处占地方,在京兆尹带领官府的人介入后形成了新的秩序,商贩分于两侧形成两排,中间供人经过。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