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27 章
    深冬的天气, 早上很冷, 入眼白茫茫大雾弥漫天地间,轻纱似的缥缈,脸颊上一种细腻的触感,房屋、树木、花草带着朦胧迷离的仙境之神秘。

    一阵小风吹来,雾气卷着旋儿, 打着转儿。四九城里头做早点的人,拉车的人等忙的一身汗浑身热乎,倒是其他早起用功读书, 忙碌事务的人被冻的缩脖子缩肩, 双手笼在棉袍袖子里不敢伸出来。

    五点整, 还在自己窝里睡觉的三只小狗狗和小花猫听到小主人的动静,抬头看一眼继续睡。

    阿哥们出来寝殿, 立马感受到腊月里的入骨寒气。

    荷叶领,对襟盘扣, 洁白宽松的纯棉质地里面一套棉质里衣, 面料柔软,质地细腻,舒服透气, 做工细致穿在皇上和皇后娘娘的身上是行云流水的大家风范,穿在三位阿哥的身上可爱精神。

    泽宪、泽庆、泽安深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神清气爽,再次在心里感激阿玛和额涅给他们打小儿练习耐寒的能力,练习游泳等等活动。

    先到偏殿的小书房晨读半小时。

    阿哥们进来小书房的时候, 皇上正在小书房的另外一个房间看书入神。阿哥们望着阿玛的身影轻手轻脚地来到自己的房间,开始读他们的功课。

    五点四十五,晨读结束。皇上发现媳妇儿还没出来,回寝殿帮助媳妇儿看顾肯定在闹腾的两位小宝宝;阿哥们来到大练功房。

    和阿玛、额涅一起练功,也是三位阿哥满五岁没有搬到阿哥所的原因之一。

    一个不低于两亩地大的室内练功房,和坤宁宫主殿、偏殿一样烧着暖坑,温暖如春。高空间、大进深、内蕴的设计装饰风格,对称、简约、朴素、格调雅致,文化内涵丰富。

    庄重和优雅的古色古香中,伴随着层次感丰富的空间设计,分成若干区域,层次分明,空间感十足。

    墙壁和厚木地板的颜色淡雅柔和,花木和雕饰等等细节设计别出心裁、清新自然。

    三位阿哥在宫人的帮忙下换好软底青布鞋,进到自己练功的区域。

    小植物、小沙袋、小榻、小杠、固定的小车车木地板上特意铺上的同色系厚地毯,一眼就看到整整一面墙的玻璃镜子,落地大窗大而不空、厚而不重,有格调又不显压抑,一个个独特的小细节组合构成淳厚的韵味,舒缓的意境。

    阿哥们动胳膊动腿儿活动开来,先嘿哈着打最简单的长拳热身。

    大约半刻钟后,同样一身练功服的皇上和皇后娘娘进来。泽宪、泽庆、泽安刷地眼睛一亮,一起停下动作,恭恭敬敬地站好。

    “阿玛、额涅安。”

    小嗓门响亮,透着欢喜。亲阿玛和亲额涅含笑应着。

    一刻钟后,一家五口人摆开姿势,走架行功。

    阿哥们还小骨骼未成,谙达会教授阿哥们弓马骑射的基本功,叔爷爷们也会亲自指点他们压腿劈叉腰功肩功。

    练习内功,靠的是时间积累。平时跟着和阿玛、额涅学习,偶尔和在京城的老前辈们,进宫的绾陌姨姨这些人讨教。

    皇上对太极拳体悟最多,有了内功心法后练起来事半功倍。皇后娘娘的功力走的是刚猛的路子,这几年修身养性平时也跟着练练太极拳。阿哥们主要就是培养兴趣,锻炼毅力,养成好的习惯。

    起手式,开始。

    动作柔和、持续流畅;速度较慢,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身心合一,与人生、自然、天地万物同呼吸共和谐

    引化合发,借力打力动作配合心法,半个小时下来,一家人都是微微冒汗,意犹未尽。

    皇上和皇后娘娘是真正的练功,虚领顶劲,空胸松腹,沉肩坠肘,松腰坐跨,气沉丹田三位阿哥的动作随意得很,主要跟着阿玛和额涅的动作打个架子。

    因着皇上说太极拳讲究后天返先天,小孩子心思纯净,本身先天,往那一站就是虚灵顶劲、涵胸拔背,大人多说反而给予误导。

    “心思纯净,本身先天”的三位阿哥因着阿玛的说法,小心肝儿不安,练功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收起所有的小思绪。

    还别说,还真的让他们感受到某种境界,有了气感,练出来内力。

    大阿哥在这方面悟性最高,二阿哥和三阿哥慢些日子,但好歹都找到了感觉。

    打坐净心,体悟一刻钟。

    太阳出来雾气散尽,阳光透过落地大窗照射进来,肆无忌惮的倾泻在这间练功房里,暖暖的舒服。

    阿哥们不由地笑出来,小小的顽皮,灿烂明亮。

    皇上在阳光下融天地万物于一体,一个无有、有无的人类生灵,松软轻灵、神舒体静、浑然物外,仿若春风拂面、甘泉吐浆,好似春雨润物于无声,带着皇后娘娘打开知觉,凝神聚气。

    三位阿哥对视一眼,小胸脯一挺,与有荣焉。

    七点多几分,来到正对着大门的休息区域用茶,一抬眼就可尽情欣赏落地窗外的风景,夺目壮观的日出,岩石掩映之下是道家推崇的“福地洞天”。

    冬日的早晨,小鸟叽叽喳喳,小池塘里的薄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池水清透清灵,林木的树枝好似从睡梦中醒来小路清雅,曲径通幽处,花木深深,浑然天成。西北风并不大,阳光疏淡却也和煦,这是另一种天人合一。

    皇上瞧着阿哥们互相眉来眼去的无声聊天,独属于小孩子身上的欢乐劲儿,和皇后娘娘对视一眼,笑容慈爱。

    去汗后一起回寝殿沐浴换衣服,收拾妥当。二阿哥和三阿哥正对大哥,表情一致,动作一致,声音一致。

    “给大哥请安。”

    弹放下红色袍褂上的袖头,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包住,双手打拱,弯腰低头。

    大阿哥的小脸上带着笑儿,低头弯腰,伸出双手挨个接住两位弟弟的手臂。

    然后三阿哥单独给二哥再来一个“鞠躬作揖”,二阿哥和大阿哥刚刚的动作一样,是为接礼。

    自从满五岁之后三兄弟之间每天的早晚请安礼阿玛把他们晨昏定省的礼节都给做了简化,日常“跪安礼”变为“打千儿”,“打千儿”变为“鞠躬作揖”。

    三兄弟一起去给阿玛和额涅请安。

    皇上和皇后娘娘都已经梳洗完毕,皇上也是一身儿红色的常服,皇后娘娘一身儿军服。

    泽宪、泽庆、泽安按照排行站好。

    “泽宪泽庆泽安给阿玛请安,给额涅请安。”

    弹放袖头,左脚略移前半步,左膝微曲前屈,同时左手手心向下自然地垂在左膝盖上;右足后引屈膝,深曲而不跪,至地不及寸,同时右手下垂,上身稍向前俯,身体笔直蹲下似拾物状。

    约一呼一吸时间,左脚撤回,恢复立正姿势,施礼完毕,再对着额涅的方向再来一次标准动作。

    刚刚五岁的小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儿规规矩矩的请安,小奶音清脆,亲阿玛和亲额涅每次见到都是欢喜乐呵,再按照规矩低头微视微笑接礼。

    七点四十五分,开始用早膳。

    鸡肉青菜粥,虾仁蛋饺,新鲜的果物,纯奶,豆浆是阿哥们今儿的早餐,皇上和皇后娘娘多了一份小包子,一份烧饼。

    八点十五分,洗漱净手,四阿哥、大格格被奶嬷嬷抱出来,刚刚又睡醒一觉的小宝宝哇哇哇的哭闹不止。

    皇上听着小么儿、小闺女中气十足的“哭声”,直接笑出来,“嘟宝和多宝乖乖,阿玛晚些时间去祖母那里接你们。”

    嘟宝和多宝的哭声停顿一下。亲阿玛挨个抱抱,亲亲小宝宝们带着眼泪的小脸蛋儿,然后在两位小宝宝更加响亮的哭声里,慢悠悠地踱步去早朝。

    三位阿哥憋住没有笑出声,戳戳弟弟妹妹白胖脸蛋上的眼泪珠子,在小狗狗和小花猫的目送下,学着阿玛的样子笑着步行去上早课。

    皇后娘娘听着小闺女越发“愤怒”的哭声,忍住笑逗着他们玩一会儿,待到大格格的哭声小一点儿,四阿哥的哭声停止,宫人手里利索地给打扮成两个大红包子,母子三个带着奶嬷嬷等宫人,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起去慈宁宫。

    自承德回来皇宫,皇后娘娘要出门看顾军务,准备各种过节事宜,本来计划小宝宝出生后和泽宪、泽庆、泽安那时候一样,等到皇上下朝自己带着,完全行不通。

    因着小闺女的出生,特别是她的小脾气,作为五个孩子的父母,皇上和皇后娘娘只能找太后娘娘帮忙。

    泽宪、泽庆、泽安乖巧懂事,日常功课也不用做父母的操心,被阿玛、额涅宠着的小阿哥们真正进学后让亲友们、老师们各个赞不绝口,可父母该给的日常关注不应少,该操心还是要操心。

    两个新生的小宝宝,还是吃饱睡,睡醒吃,哭哭闹闹的阶段,而且大格格是女娃娃,不方便给皇上带着,皇上要处理政务也无暇照顾他们的哭闹。

    四阿哥因着妹妹的关系,要避嫌,晒太阳的时候没有和他哥哥们当年那样光屁股,和妹妹一样穿着大红肚兜小裤裤,现在也被阿玛和额涅一起打包送来祖母这里。

    太后娘娘刚刚用完早膳,和苏茉儿姑姑散步消食,看到儿媳妇来送孩子,立即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皇帝和皇后都觉得让她看顾孩子是麻烦她,可她一个老人家,带着孙儿孙女儿才是快活。

    皇后娘娘离开后,太后娘娘和苏茉儿姑姑一人抱着一个回到慈宁宫偏殿暖阁,等着两个小宝宝又吃一顿奶,解决人生大事,可着劲儿地亲热。

    浑身舒坦的四阿哥和大格格平躺在炕上,身上的大红抱被解开,小棉袄也脱掉,穿着厚实

    的小马褂自由自在地抻着胖胳膊胖腿儿,吐着小泡泡,难得的没有哭。

    “祖母的小乖乖哟,笑笑。”

    四阿哥慢慢露出一个小小的笑儿,嘴里“哦啊”一声;大格格张嘴想说话,一个大泡泡冒出来。

    “瞧我们四阿哥的胳膊腿儿多壮实,将来和阿玛、哥哥们一样,都是巴图鲁。”

    四阿哥又“哦啊”一声,小眼神儿好像春天的溪水,柔柔软软的,让人疼到心里去。

    “我们大格格将来肯定是小仙女。”

    四阿哥动着小脑袋,目光追随着祖母说话的声音,因着祖母声音里的真挚的亲情心中酸涩,再次“哦啊”一声作为回应。

    大格格挥舞着胖胳膊气得要哭嚎出来,“啊啊”出声,带着小“愤怒”。

    祖孙三个亲亲热热地聊天,太后娘娘欢喜,左手握住四阿哥紧攥的“小拳头”,右手握着大格格挥舞的“小拳头”。

    一旁的苏茉儿姑姑瞧着好似不服气一样的大格格,笑起来,仔细观察大格格的五官,语气小骄傲,“阿哥们和大格格都随了皇上和娘娘的长相,大格格将来是大清最美的明珠。”

    大格格。

    太后娘娘因着大格格胳膊腿儿动弹的“活力十足”的模样儿,笑容开怀,仔细瞧瞧四阿哥和大格格的五官,同样语气骄傲,“四阿哥的眉眼更多随了皇帝,大格格随了皇后的七八分,都是好看人儿。”

    她有大名儿,阿玛给随着“哥哥们”的名字起的大名儿,她也是巴图鲁,不要叫她“大格格”、不要喊她“最美的明珠”。愤怒地“啊啊”几嗓子让祖母和苏茉儿姑姑更乐呵,“有口难言”的大格格再也忍不住放声哭嚎起来。

    “哇哇哇”,好不凄惨。

    皇宫里头一家人的小日子伴随着大格格和四阿哥的哭声,别有一番幸福。一场小雪过后天气越来越冷,热热闹闹的腊月节也都过去,顺治十九年的春节到来。

    今年的春节因阿哥们正式进学,皇家添丁进口,格外热闹。除了往常的宴会,玩乐之外,皇上还把早早准备好的溜冰鞋拿出来,领着儿子们,兄弟子侄们尽情地在海子里溜冰。

    不是做在冰床上让狗狗拉着跑,而是自己穿着冰鞋靠技巧,身体力行地玩溜冰。

    京城人呆愣过后,纷纷效仿。他们的皇上会玩,能玩,他们也不能落后不是京城里的各大厚冰区因着皇上的带动,每个白天都是挤挤挨挨的人影排成长长的队伍溜啊溜,还有艺高人胆大的年轻人摆出来各种姿势花样,跟跳舞似的。

    老一辈人穿着暖和的棉袄皮袄晒着太阳,因着年轻人的活力老脸上满是期待和希望。

    四阿哥跟着十四爷爷晒太阳,笑容可掬;大格格被“祖母”抱在怀里,听着婶娘叔奶奶们对她的一声声夸奖,奋力的哭嚎。

    顺治二十年的开春,整个大清国都因着蒸汽机的试验运行成功而欢庆,所有反对的声音都被早有准备的皇上强行镇压。

    二月初二,做完春耕礼的下午三点整,皇上和老叔们带着儿子们,子侄们,亲近的文武大臣没有回去皇宫,接着来到西山郊外的一个地方参观大机器第一次运行的试验。

    养心殿的大师们领着人亲自操作,常年不见阳光的脸苍白中泛着兴奋的红晕。

    准备充分的他们再一次严密排查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个环节。

    三点三十分,王技师把煤炭点燃,锅炉沸腾蒸汽出来。

    皇上屏住呼吸,目光紧紧地盯着大机器,带着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5,4,3,2“庞然大物”在临时铺设的铁轨上缓慢的动起来,皇上双手握紧,心跳加速。

    行进的“大车”呜呜地冒着白烟,烟雾漫天;小家伙们的嘴巴张大合不上,大臣们眼睛突出眼眶。养心殿的人蹦起来欢呼,激动的眼泪直冒。

    皇上听着自己砰砰直跳的心跳声,内心百感交集。

    他也想跳起来大声地欢呼出来,想跑到西山山顶对着蓝天白云大声地喊出来。

    “大清国有蒸汽机了

    “华夏的工业革命,可以开始了。”

    它很笨重,它很慢,它有很多缺点,可它真的动起来了。

    皇上觉得,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最为开心的时刻之一。

    大机器的试验圆满成功。

    普天欢庆。

    论功行赏,皇上对着养心殿里的大师们,只有满心的愧疚。

    泽宪、泽庆、泽安跟着阿玛,第一次进到养心殿,没有以为的好奇,没有发现秘密的惊叹。

    只有沉重。

    造出来大清国第一台自己动的大机器的人,伟大,值得敬佩。

    他们没有万众瞩目的军功,他们没有位极人臣的荣耀,他们呆在养心殿里,试验场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埋头研究,做试验。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大清国的大宝贝,都是大清国的大功臣。他们默默无闻,只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功绩。就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就是大机器的研发者。可他们没有一个对此有一丝一毫的抱怨,脸上闪动着骄傲和自豪。

    反应过来大机器意义的群臣因着各种原因态度不一,一向和气的皇上这次的态度前所未有的独断和冷肃,大臣们被皇上的态度镇住,不敢大闹,又不甘心。

    早朝上的各种声泪俱下、痛哭流涕,每天雪片一样飞到御案上的折子,鼓动其他对皇上有影响的人帮忙天天换着花样儿试图劝住皇上的“妄行”,引导着民间的男女老少也对这件事儿议论纷纷。

    皇上透出风声,等到大机器可以正式使用,就安排靠大运河为生的普通人家去修路做工,形成以铁路带动内地经济的新模式,引得那些江南大世家,保守派文臣们反对的声音更大。

    可民间老百姓已经不是以前的愚昧,他们相信皇上。

    他们在各种声音里冷静下来,在豫亲王等人,以及改革派大臣们的引导下,渐渐明白修建铁路的好处和利处,愤怒于大世家的“贼心不死”,声势浩大地声讨。

    老百姓只关心一个事儿。

    铁路朝那里修什么时候开始修

    先朝东北修是一定的,其他的地方

    会不会修到自己家门口

    各地方官员蠢蠢欲动,这对大清国是一个大变化,人人都想争取铁路先修到自家门口。

    三月初一大朝会,皇上面对到齐了的文武群臣,决定把这个事儿解决掉。

    “这些日子,诸位臣工和朕说了很多大机器的坏处,折子上条条目目地列举了很多大运河的重要性,朕对此都不否认。不用大机器,不修建铁轨的理由,朕给你们总结一下。”

    破坏环境,破坏天地人和谐,此其一,有几分道理;涉及到靠着大运河为生的人家,特别是其中的大世家,比如扬州、杭州这些被海运发展起来后,越发没有以往朝代兴旺的地方的大世家,此其二,毫无道理。”

    文武大臣齐齐低头看地砖。

    皇上生气。

    “朕跟着大机器一路研发,使用大机器的优劣,朕比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清楚。普通人家舍不得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朕可以理解,可你们你们给朕的是什么理由”

    文武大臣不管是什么态度,都是心惊胆战,皇上的语气非常冷静,冷静的语气里有毫不掩饰的杀气。

    所有阻碍大清国开展工业革命的人,都是华夏民族进步的敌人,这是皇上所万万不能容忍。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对皇上做事向来只有支持。水师和骑兵营、重兵营大军向来唯皇上的命令是从。八旗中有想不通的也都被睿亲王和豫亲王说通。

    从京城修到东北,两个地方来往密切,他们欢喜。大清国的势力根本在江南,而江南被各大汉人世家盘踞,能够在海运之后接着修建铁路陆路再一次打破此种局面,加强南北联系,当是大善。

    其他人有的还是不死心,可是又不敢闹腾。

    民间百姓对他们的愤怒还没消;大着胆子和皇上来一出死谏不会死,但保证会后悔的要死。

    春寒料峭的春日傍晚,小风儿轻轻吹着,沉睡一个冬天的树木发芽长叶,陆续开放的百花发散着清香。

    坤宁宫的小院子里,吃饱喝足的三只狗狗和小花猫懒洋洋地趴在各自主人身边,它们的小主人趴在弟弟妹妹的婴儿车跟前。

    伸着肉窝窝的小胖手,对着睡着后好像小猪崽一样的“弟弟妹妹”,长开的白胖小脸蛋儿,“好奇”地,戳、戳、戳。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在多宝和米宝、萌宝、嘟宝、灵宝、仙宝之间徘徊了一个上午。小天使们的喜宝、乐宝、等等也喜欢。

    小天使们看看,不合适再换。

    多,多多,多福多寿,多才多艺。好像是一个明星家宝宝的名字。

    大名儿,在翻字典中。

    鞠躬作揖,打千儿,一般日常礼节。跪安礼,应该是正式一点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