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22 章
    他们抱着必死的信念做最后的挣扎,面对早有准备的大清将士, 面对密集的炮火, 以及更好的火器毫不退缩。

    或者在前来西藏的时候就做好必死的准备。没有大灾大难, 强行要颠覆一个国力蒸蒸日上的大清谈何成功现在不是五代十国的大乱世, 也不是五胡乱华时期的“皇帝轮流做”,当今皇上文韬武略, 仁厚爱民。

    眼见时子弹横飞, 鲜血染红战袍, 视线模糊倒下;耳听见大刀砍中人体骨骼声音,同袍倒下的声音, 冒死冲出去的呐喊声

    大清新出的手雷, 响声震天, 巨大的爆炸声中烟尘满天,随着烟尘落下的是自己或者其他人的断肢残臂。

    皇后娘娘打仗擅长收集消息和洞察时机,谋而后动, 于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拼劲这条命, 目标中的“皇后娘娘”是不是本人。

    黑沉沉的夜空里刮起一阵风,布达拉宫上空国旗、军旗、指挥旗各种旗帜呼呼作响。熟睡的百姓和小动物们被炮火声惊醒,跑出温暖的房间遥望火光火光冲天的布达拉宫,在冷风中打着寒战。

    高原上的夜晚很冷。年轻女子一身藏家贵族女子的打扮, 右衽斜领的藏袍和皮靴,大红色的绸缎面上绣着传统的黄色五福捧寿纹,两根细长的彩色大辫子配上头顶一串珊瑚珠子的头饰, 俨然一位藏族的小公主。

    站在布达拉宫对面的小山丘上,好似一尊眺望归来亲人的小姑娘。

    事到临头,生死之间,尘埃落定之时,年轻女子内心的煎熬、痛苦、疯狂等等折磨反而好像消失了一样。

    举着大清国新出的望远镜观察战局,美丽的眼睛里有熊熊燃烧的战火,有他们一心想要突破的“目标”所在小包围圈。

    中年无须男子从战场上撤下来站在她身后,面色忧虑,打算眼见事情不对就立即带着她离开。

    一个乌兹别克人身上带着炸药想要冲到保护“皇后娘娘”小包围圈,还没到外围,腿法高深的明德真人一脚将其踹飞回去,炸了自己。

    两个扶桑忍者冲过去,在玄诚老道和胖和尚两个人联手下,坚持半刻钟倒地。

    年轻女子放下望远镜轻轻地问一句,好像在问明天会不会下雨。

    “还是没找到真正的皇后本人在哪里”

    “没有。”

    你会在哪里皇后娘娘年轻女子望着被夷为平地的布达拉宫大门,不相信皇后已经离开拉萨的可能。

    以博尔济吉特皇后的骄傲和自信,她本人一定就在布达拉宫。

    很可能

    年轻女子目光闪动,嘴唇紧抿。不管她的猜测对不对,他们的人无法接近“皇后娘娘”。

    握着望远镜的手收紧。

    轰隆轰隆的巨响传来,大清士兵找到机会再次扔了一轮手雷。泥土、瓦片、血肉横飞。

    夜空中只属于火和硝烟;简陋的,临时搭起的战壕外只属于恐惧与死亡。

    他们也是怕的。

    大刀长矛在大清国属于落后武器,年轻的武士从火雷下的尘土中抬起头来,紧紧地握住手里祖传的武士刀的刀柄,就如握住救命稻草。

    死亡擦肩而过,是如此清晰地接近。

    轰轰的炮火声中有人从他身旁一跃而出,随着一阵激烈的枪声和惨叫,温热的鲜血泼洒在战场上。

    空气中充斥着炮火和血肉燃烧的刺激味道,整个世界仿佛都在颤抖,山崩地裂。身边一个个鲜活熟悉的生命化为乌有,冷汗顺着他满是烟尘和鲜血的脸颊流下,他抬手擦擦额头因为害怕流下的冷汗,双手不停地颤抖。

    极度的恐惧攫住了他,仿佛要榨走他身体里全部的活力和勇气。

    家里的老父母,妻子,孩子,好想要再看一眼。

    他是在将军面前立下誓言的武士,是真正的武士。

    硝烟伴随着鲜血刺激着他的鼻腔,咻咻的子弹声鼓动他的耳膜,出发前来布达拉宫之时写的遗嘱闪现。

    动作虔诚地放下手中的武士刀,抓起自己的长火器压上子弹,“咔嚓”拉上枪栓,举枪。

    身边又一个人倒下去,他发呆一下,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啊”大喊一声疯狂地对着大清士兵开始射击。

    握枪的手指还没来得及扣压扳机,一梭子子弹打过来,正中他的胸口。

    倒在浸满各族人鲜血的土地上,双手像是要抓住流失的生命似的奋力攥成拳头手臂渐渐垂下,手指渐渐松弛。

    他,与他的战友们,战死沙场。

    长眠,安息。

    年轻女子举着望远镜的手开始颤抖。

    胜负已定。

    一的攻势不断,却始终无法前进一步。林佳将军指挥若定,大清士兵有条不紊的列队排阵,不停地开炮,扔火雷,射击潮水般的浪潮收割一的生命。

    铺天盖地的爆炸声中,另一方人几乎丧失反手之力。装备精良,重视自己人性命的大清军队向来不吝啬各种最好火器的使用,地上横躺着尸体,留着鲜血,空中纷飞着砖块、泥土、瓦片、人体残肢肉块。

    哭声、喊声、求救声不绝于耳。惊心动魄,胆战心惊。在旁观者的眼中,整个世界只剩下了两种颜色到处正在溅落的灰黑色,以及其中夹杂着的夺目的鲜红。

    无情却有情的杀戮,轰鸣却寂寥的战场,遍地肢残的尸骨皇后娘娘对此非常熟悉,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强大之极,脆弱之极。她从能拿起大刀就在战斗,即使对自己的生命也有着旁观者的冷静和冷漠。

    焦虑、自大、冲动等等任何普通人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对于战场上的人来说,都是致命。

    人类好像困兽一样濒临死亡的撕杀呐喊声响在耳边,皇后娘娘平心静气、神色不惊。

    绾陌的心境从紧张担忧,到好似练功之时飘然物外的奇妙。

    前方地动山摇的炮火声震耳欲聋,这座宏伟神奇的佛家建筑再次毁于战火,皇后娘娘眼中的冷静,脸上的镇定,挺直的脊背,坚定不移的气势无不让她心情莫名的激荡、复杂。

    这是绾陌第一次跟着皇后娘娘战斗沙场,不是武林中面对面真刀实枪的对决,也不是皇上当年领着舰队在大海洋上攻打长崎岛的炮火连天。

    各方集结起来的六千人武器齐备地强攻布达拉宫,算是两军对垒,军队对军队的近战或者这对皇后娘娘来说只是一场小小的“守株待兔”,不算真正的战场。

    一个扶桑忍者和一位好像是汉家武人冲过来,师父和老前辈们在最外围杀气腾腾,皇后娘娘端坐看地图的动作神态丝毫没有受影响。

    绾陌想起她和师姐初见皇后娘娘的时候,眼神有一瞬间的恍惚。

    那个眼神儿执着,为了心上人皇上执着于证明自己能力的蒙古小姑娘,如愿成为大清国的领兵大将征战四方。而她也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份力所能及的事儿,帮助天下女子弃婴,弘扬汉家武学。

    她们都成长了,为华夏子民,为人妻,为人母,为了守护自己身边的一切勇敢战斗。

    天明时分,朝阳映照着鲜血成河的大地,厮杀声、呼喊声、枪炮声渐渐消失,布达拉宫这一方硝烟弥漫的小天地在朝阳的普照下,无比寂静,无比狰狞。

    往日的安详和宁静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疮痍和无助的哀号。

    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大地是红褐色,空气中血味儿凝结,残墙上挂着早已辨认不出的肢体部位,大风卷起烧焦的旗帜,冒烟的木头发出阵阵让人恶心的臭味,几个扔掉武器举手投降还被大清士兵命令脱掉全身衣服的人好像失掉了灵魂,在晨风中佝偻着身体。

    城门禁闭,当地官员狠狠地松口气,带着衙役们挨家挨户的搜索在逃的人;林佳将军面无表情,指挥士兵们处理战场,不放过任何不投降的活人;老前辈们神色哀伤,协助侍卫们关押投降的人,倒地的,投降的,都有他们熟悉的面孔。

    年轻女子迎着朝阳,心情出奇的平静。

    时隔十六年,再次迎接自己宿命般的命运。不同的是,这次是她自己选择的,她好像终于理解这种死亡的荣耀。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不到三十岁就两鬓斑白,忧心疾苦;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勤勉治理,殚心竭虑,临终一死当得上一句“蒙难而不辱其身,是为国而亡的义烈之士。”

    朱家几代人的荒唐,几代人的昏庸,因着这场“殉节”盖棺论定有了最后的体面,天下人有一个忠烈殉国的皇帝,天下人都同情他,感叹说他生错了时代,辛苦劳碌十七年无奈大厦将倾,不是大明的“亡国之君”。

    朱家的掘墓人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满清给他一个隆重尊荣的帝葬之礼。

    年轻女子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儿,好像看到当时在大火中挣扎的自己,看到自己的母亲站在大火中如释重负的脸孔。

    整理好自己的发饰,打理好凌乱的发辫,规整自己的袍服进行隆重仪式般的表情,动作缓慢尊重,无国无家之人今天以一个普通藏民的身份离开。

    中年男子想要打晕带走她,在她的目光逼视下不敢动手。他眼眶发红,满脸痛苦,扑通一声跪下,“还有机会。”

    “我们不需要报仇是老奴的错,都是老奴的错。”

    说着说着,他哭了出来。

    他为何要让她背负这样沉重的担子他把她从大火中救出来,相依为命这么些年,明明知道“报仇”是一条不归路。

    作者有话要说  “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李自成的评价。

    卡住,晚些二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緋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赤羽陌璃殇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