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44.民女二十一
    不过朱露白也有烦恼的事, 她一直在琢磨赚钱的营生,田庄铺子的盈利开销是够了,但她现在是租房的, 租房和所需的赋税的花费加上去, 那就不够了。

    她脑子里闪过不少点子,玻璃了,蛋糕了, 晒盐了等等,最后还是一一掐灭。

    这些营生她守不住的,最后就会成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蛋糕倒是可以试一试, 但现在做蛋糕也不方便, 烤炉, 奶源,蛋,糖, 都是不便宜的东西。

    而且做这些需要人, 家里的人放出去做这个,家务活谁干

    朱露白在纸上写写画画,她在计算收入和开销,和离至今, 她花了三四百两银子了, 租房是大头,后来借郡主的人月钱也不低, 加上各种开销,每月都得二十两,借人借了四个多月, 最后按五个月算的月钱,还给了东西,这就一百多两了。

    陆鹫和段玉生自愿为奴,没花钱,但槐子和桂花有身价银,朱露白花了六十两,桂花二十两,槐子四十两。

    田庄铺子一年也就两百两左右的出息,花用是够了,但租房赋税算上去就有接近一百两的缺口。

    和离时朱露白手里有莫约七千左右的银子,按照现在的开销,她这辈子也足够花了。

    但世事无常,计划不如变化快,谁知道将来会遇着什么事,然后手里这点银子就不够了呢

    如今又不是上辈子的现代,上辈子最起码社会稳定,而这里,天灾人祸都是不知道的。

    一旦有波动,粮价就直线上升,那时候太子因为疫病亡故,京城物价到现在还没完全回落。

    朱露白还是因为搭上了公主和小郡主,没人过来骚扰,以后呢

    别的不说,她以后总得买个房,买房的花销可不小,加上将来生病了,婚嫁了,婚嫁指的是下人,她总得表示一二吧,她是想这辈子生活的舒心些,但手里没钱,这日子只能精打细算,那肯定舒心不起来,所以不能守着老本过日子。

    只现如今一个女人想要赚钱也太难太难了。

    朱露白也不可能自己抛头露面去做生意。

    这么划拉着,史嬷嬷买菜回来了,对朱露白道,“娘子,今儿买菜看到有石炭卖,我就定了一千斤,这东西比木炭便宜,我想着能省还是省一些好。”

    朱露白抬头,“石炭”什么玩意

    脑子一过,哦,原来是煤炭啊。

    想起煤炭,朱露白脑子里冒出来的就是蜂窝煤,现在有蜂窝煤吗

    朱露白站起来,“去看看,我还没见过石炭呢。”这里的没见过。

    来到厨房,就见槐子正在把一筐筐的煤球蛋蛋沿着墙角摞起来,朱露白探头,史嬷嬷道,“娘子小心脏了衣服。”

    朱露白看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实心蛋蛋,“就这么烧”

    史嬷嬷笑道,“要不呢”

    这燃烧肯定不充分,剩下的就浪费了。

    朱露白看着这些煤球蛋蛋,脑子上的灯泡亮了起来。

    蜂窝煤也是一个大发明啊。

    当然,朱露白想要靠这个赚钱也不大可能,基本上人家一看就学了去,谁给她钱。

    朱露白想的是把法子告诉欣乐公主,她不要名声,只要赏钱,不要多,一千两也好啊,哪怕五百两呢,反正是白得的。

    朱露白兴冲冲回转,“小菊,回去给我找一身旧衣服来。”

    换了一身旧衣,朱露白还穿了一个围裙,准备去实验蜂窝煤。

    手工做蜂窝煤还需要煤球模子,但现在朱露白不用模子,她要先摸索出蜂窝煤的配比。

    不是简单把石炭碾碎就行的,里面还要添加黄泥木屑木炭粉等物,要有可塑性和可燃性。

    后来还有易燃蜂窝煤,易燃蜂窝煤有点火层,引火层,本体煤之分。

    朱露白目前只能做最简单的蜂窝煤。

    大家都围了过来,兴致勃勃地看朱露白鼓捣,其实也不是她鼓捣,而是她指挥人鼓捣。

    主要指挥槐子,把煤球蛋蛋碾碎要他来,然后还要取黄泥木炭粉这些。

    东西齐备,然后朱露白就慢慢摸索配比,然后手工捏成球状,用棍子戳出洞眼。

    蜂窝煤的洞眼也不同,那是根据煤炉子大小来的,朱露白现在就随便戳几个。

    做完的这些就把煤球放一边晾干,配比记下,不能搞错。

    等蜂窝煤干了,就开始进行燃烧实验,就看引燃的时间,燃烧的时长,中途会不会熄灭这些。

    然后就定下了配比最佳的那一个。

    朱露白记得小时候一块蜂窝煤能燃烧好几个小时,两三块煤就能烧一天一夜,第二天煤炉子里还有火星,基本上家里热水就不断了。

    有了蜂窝煤配比,朱露白就要煤球模子和煤球炉子还有煤球夹子了。

    煤炉子和煤夹子都简单,煤球模子朱露白得亲自去和铁匠解释。

    她定了三套,两套小些,看着小巧玲珑的,另外一套就大一些,大的自己用。

    家里的石炭也都做成了蜂窝煤。

    朱露白严令大家不许传出去,其他人都是毫不犹豫地点头,只史嬷嬷有些疑惑。

    她倒不是要说出去,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朱露白对这个这么上心,史嬷嬷觉得蜂窝煤也就用起来方便些,一样也是燃料,并不值得什么。

    朱露白也不瞒着她,“我只告诉你,打个比方,这一千斤的石炭,没做成这种模样前,能烧一百桶开水,做成了这个样子,最起码能烧两百桶开水,或许还不止,能节省多少木炭柴火就按照以前郑家用柴火木炭来算,一年少说节省一二百银子。”

    “这是家庭用量,扩大到衙门军队呢我觉着一年,军队里节省个上千两银子是不稀奇的。”

    史嬷嬷立马瞪大了眼睛,“这么厉害只这和娘子什么相干,你要卖这个加工过的石炭吗不是我说嘴,一拿出去,立马就有人学了去了。”

    朱露白微笑,“我当然不做这买卖,我又没石炭来源,不过赚点加工费,还不够开月钱的,我要把这个法子告诉公主。”

    史嬷嬷眼睛亮了,“妙啊公主必会赏赐娘子。”

    朱露白微笑不语,她也不图名,就图这份赏赐。

    于是朱露白带着蜂窝煤和两套蜂窝煤用具去求见欣乐公主了。

    欣乐公主一直把朱露白当女清客看,也知道朱露白识趣,从不会刻意谄媚,听见她求见,正好闲来无事,就让她进来。

    说了一会子话,朱露白还把叫下人扔了朱荨的事讲给了公主听,公主笑的不行,“你可真做得出”

    然后朱露白才说起蜂窝煤的事,“这回还给公主带来个新鲜玩意,公主可否赏脸看看”

    那当然要看的。

    于是一整套用具拿了出来,朱露白指点下人点燃蜂窝煤烧水,“别小看这一块,可以燃烧一两个时辰呢。”

    欣乐一开始兴致勃勃,见这么个玩意,顿时兴致缺缺,她一个金尊玉贵的公主,平时用的都是上好的雪花炭无烟炭,有的炭甚至雕了造型,添了香料,用起来无烟还有暗香。

    这么个黑乎乎的东西,看了都觉得伤眼睛。

    要不是知道朱露白不是鲁莽的人,欣乐都要离开了。

    演示了一番,朱露白开始解释了,她很直接,知道欣乐不是有耐心的人,“这种玩意公主用不上也看不上,放到厨下烧烧水顶多了,我只是想告诉公主一件事,这种石炭老百姓和军营里用的多。”

    “老百姓我也没多少数据,单就军营来讲,京中营房不少,我以五千人为例子,一人一年就算柴炭百担,五千人也就是五十万担,一担柴算十文,那就是五百万文,三千九百两银子。”

    “用了我这个石炭,这五千人一年的柴炭费用最少就能省下一千银子。”

    欣乐公主漫不经心的表情没了,她抬眼看向朱露白,就算欣乐是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贵女,这个她还是听懂了。

    朱露白又解释了燃烧率的问题,“以前那些石炭是实心的,烧不透,浪费了不少,我这么一加工,基本上就能烧尽了,不浪费,烧下的渣渣,其实用来铺路也是行的。”

    欣乐看着朱露白,“你干什么告诉我”

    朱露白坦然的很,“我不告诉公主,告诉谁去我留着也没用啊,公主可以和陛下提及,想来陛下知道了定会高兴,到时候公主给我一点赏赐,就够我花用的了。也不瞒公主,自从离开了郑家,我可就只能花自己的了,眼看银子一天天变少,我就愁的少吃半碗饭,见着丫头吃饭我都心疼,恨不得粮食全换了豆料。”

    欣乐扑哧笑了,“你就惯会在我面前闹妖,不如我带你去见父皇,既是你的主意,你去说不更好”

    朱露白连连摇头,“公主,我一片真心向着您,您不能坑我啊,我也就偶尔弄了个玩意,又上不得台面,我一个妇道人家,您让我见陛下,我得吓死呢,我的福气就只到能见您的地步,您还是疼疼我吧。”

    欣乐笑,“那父皇问起,我怎么说”

    朱露白道,“您府里匠人这么多,匠人想出来的法子不就是您的,再者说,公主帮了我,我可不是忘恩负义的”

    欣乐见朱露白并不是以退为进,而是真的要把这法子送给她,顿时十分满意,“行吧,我要不答应,就成了不疼你了。”

    朱露白喜形于色,“除了这套还有一套,一并给公主留下,若是郡主娘娘喜欢,公主就送给郡主娘娘。”

    欣乐笑着点头,由她送给女儿,那就证明这玩意就是出自公主府,欣乐对朱露白更加满意。

    不过这一次公主也没给朱露白赏赐,她也要真的得到了皇帝的嘉奖才能知道给朱露白多少赏赐合适,现在给多给少都不好。

    离开公主府,朱露白松了口气,现在就只能等了。

    欣乐也没耽搁,第二天就递牌子进宫求见康明帝,她知道自从太子没了后父皇的心情一直没好过。

    希望朱露白说的是真的,这样也能让父皇高兴一下。

    康明帝看到女儿还是很高兴的,待听了欣乐的话,又看了蜂窝煤,康明帝兴奋起来,他了解之后当然明白蜂窝煤的作用。

    康明帝立马叫来了工部户部兵部几位尚书,让他们观看并且评估蜂窝煤的作用以及一年能省多少银子。

    行家一看一试,立马就知道这东西的好处。

    户部尚书脑子里的算盘就没停止过,越算越兴奋,“陛下陛下,这一年,少说也能省几万银子啊我的天”

    工部尚书琢磨工具,“心思巧妙,容易制作推广,确实能节省柴炭,想出这法子的当赏”

    兵部尚书也高兴,就是不省钱,军营里最起码也能多用一些这种石炭了,哪年军需品不闹饥荒,柴炭也在其中。

    康明帝当即就赏了欣乐,问她是何人想的,欣乐也说是府里的匠人,康明帝笑道,“回去你要赏赐他,多多的赏,别小气。”

    欣乐嗔道,“父皇,我是这样的人嘛”

    康明帝哈哈大笑,这真是最近最好的消息了,没有哪个执政者说自己富得流油,都觉得自己缺银子的。

    如今这法子就算不赚钱,也给朝廷省了不少银子。

    待欣乐回了公主府,宫里的赏赐随后就送来了,康明帝还给公主添了食邑。

    欣乐对自己的丫头道,“原本以为赏朱娘子千的也够了,看样子不行,太少了”

    丫头笑道,“赏多赏少都是公主的恩赐,她还能计较”

    欣乐道,“可不能这么说,你去给我收拾一些好料子,头面也拿几套上回那谁家送来的珍珠,拿两匣子来。”

    最后欣乐赏了朱露白银子五千,东西若干,还有北城一处空铺子,这铺子也是旁人送给欣乐的,欣乐产业多,就一直搁着,现在给了朱露白。

    这大大缓解了朱露白的经济压力,那处空铺子整理修缮一下,一年少说也能有七八十两的租金。

    朱露白从公主府回来,转去八珍饭馆叫了一桌席面,回家让大家伙儿一起搓一顿。

    大肚子槐子都吃的偷偷松了几回裤腰带。

    朱露白现在不担心没钱了,开始琢磨吃喝。

    蜂窝煤在京城慢慢时新起来,耐烧便宜的蜂窝煤很快就被老百姓接受了,还带动了一波煤炉子的销售。

    军队里推广的最快。

    边疆那里也得到了蜂窝煤的制作方法,大家都赞不绝口。

    姜薄找人过来询问,“谁想出来的”

    探子道,“据说是欣乐公主府里匠人,欣乐公主拿去给了陛下。”

    姜薄微微皱眉,“欣乐公主她的匠人果真吗若是真的,此人倒是有才。”

    探子道,“不敢保证,因为按理皇帝给了赏赐,欣乐公主也当给那个匠人一些赏赐,我们没发现她赏了哪个匠人,倒是查到公主给了一个姓朱的女人一大笔银子还有东西铺面。”

    姜薄派人盯着京城,大臣勋贵皇家人都会盯,但朱露白这种离开郑家的女人是不会盯着的,盯欣乐的人也不多,因为欣乐一贯都是吃喝玩乐的,也就喜欢收银子卖官和收银子给人办事这些,盯她没多大用处。

    就是这一次欣乐蹦了出来,探子才把目光移过去。

    又过了几日,探子来汇报,“将军,那法子是那个朱娘子想出来告诉欣乐公主的”

    姜薄莫名其妙,“朱娘子是谁”

    探子道,“就是同郑伯爷小儿子郑钦郑校尉和离的那个女子。”

    姜薄,“这女人,挺会折腾啊。她干嘛告诉欣乐”

    探子道,“和离后那女子没归家,欣乐公主给她办了女户,也算是庇护了她。”

    姜薄懂了,和离虽然不是休弃,但女子离开夫家没了男人,肯定会被人看不起念叨嚼舌,家里人会说的更难听,还会把女子赶紧再度打发了嫁人,以挽回家族颜面。

    那个朱娘子就聪明多了,她离开郑家通过公主办了女户,就能摆脱家族对她的控制,把方法告诉公主,公主除了赏赐也会继续庇护她,她的日子就稳当了。

    姜薄一笑,“倒是个聪明人。”

    顿了一下,姜薄又道,“只欣乐不过是个女流之辈,无甚见识如此大功,也不过给些许银钱,皇帝也是老糊涂了。”

    若出这个主意的人果真是欣乐府上的匠人,虽不至于封官加爵,那去了奴籍,给片产业,千金买马骨,向世人证明朝廷对一切有如此好主意的人是重视的,弄不好就会有更好的主意献上来。

    就算是个女人出的主意,也要进行嘉奖,光明正大地封赏,体现朝廷的胸襟气度。

    可是康明帝却一声不问,只赏自己的女儿,压根也不是他女儿想出来的啊,本末倒置,目光短浅

    欣乐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康明帝和朝中大臣难道不知道此举能给朝廷一年节省多少银子

    这么些银子,买官都能买几个四五品的了,欣乐公主却打发乞丐一样就把人打发了,姜薄轻蔑地哼了一声,摇摇头。

    不过朱露白这一举动打乱了姜薄在京城的布局。

    朝廷就像个风烛残年的病弱老人,姜薄在一点点拆掉康明帝的台子,蜂窝煤就像给朝廷续了一口气。

    但姜薄也不会心窄到记恨朱露白的地步,康明帝老了,糊涂了,太子都被他自己干掉了,剩下的两个皇子都不成体统,他后继无人了。

    姜薄年轻,他等得起。

    再说了,就算给康明帝续了口气,这也不是仙气,撑不了多久。

    姜薄看着京城方向,“在死一个儿子,看你还能不能挺得下去。”

    他低低地笑了起来。

    姜薄和康明帝没有私人恩怨,应该说是康明帝干掉了姜薄这一支的姜家人,姜薄才出了头,要不然他也入不了父亲的眼,姜家军绝对到不了他手里。

    但康明帝想要掌握姜家军的念头是一刻都没打消的,在这点上,姜薄和康明帝是天然的敌对立场。

    没了姜家军,姜薄只能死,康明帝绝不会给他活路,就算康明帝自己收不了姜家军,他肯定会告诉自己的继承人,一定要收复边军的军权。

    哪个皇帝都忍不了有人威胁自己的皇位。

    姜薄也不想死,他还想活得好好的,让那些看不起他的姜家人在地下咬牙切齿,所以他也只能对上皇家。,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