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71.贵女二十四
    进入第二庇护所的人都要登记个人资料, 还要大家身份证明,灾难到现在快一年了,很多固有的秩序早就没了, 但身份证人们大多还带着,就是没带, 手机里也有照片, 第二庇护所充电,可以打开看。

    手机即便没用了大家也都没扔, 里面多多少少有亲人的照片。

    第一庇护所只登记简单信息,不需要证明,只要你拿的出物资, 然后还要干活换吃喝,其他都不管。

    宁贞这里不这样, 你带来的物资还是你的,没人会来收取, 但干活是必须的, 否者吃喝自理。

    你的物资多, 也能不干活, 但住房子睡床也得付租金。

    现在过来第二庇护所的都是两手空空的人, 没人有多余的物资,人人都在积极干活,这里干活多能换到更多的食物。

    为了便于管理, 灾民们都会分组, 一组十人,有个组长,组长除了带领组员领任务干活,还会监督组员。

    最简单的就是组员今天满不满员, 不满员的话缺了谁,干嘛去了。

    至于为什么要知道这点,你们少了人,分配工作的时候就要减少啊,要不然你们这组不就要多干活了么。

    这样一来灾民的动向管理层掌握的十分清楚。

    分组后连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基本都杜绝了,一来是这样干这里不容许。

    二来你也会被人们排斥,谁都不愿同一个恶霸在一个组里。

    违反规定多了,重的噶了你,比如抢劫之类,有一个杀一个,轻的也会被赶出庇护所。

    第二庇护所规矩很多很严,但人们反而觉得安心。

    这种情况下顾建平派来的心腹进出第二庇护所,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他的行为早就被人看在眼里了。

    第二庇护所几乎每天都有人过来,顾建平安排的其他人也混在里面。

    但他忘了,第二庇护所的灾民基本都是第一庇护所过来的,这些人里总会有人认得顾建平派来的人,而那些人却不认识所有的灾民。

    有些灾民就会觉得奇怪,那些人在顾建平那里可是吃香喝辣的,怎么就换了衣服来了这里

    朝阳区民众其实哪里都有,夏默很快就盯上了他们。

    顾建平派来的人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束手束脚,说坏话吧,别人觉得说的人是傻子,“这里还不好别的不说,热水随时随地都有,在那边的时候我们可是连一口热水都喝不上”

    “你们的追求太低了,一口热水就把你们收买了上头的人吃喝都是好东西,就哄着我们干活呢”

    “呵呵,夏队长每天都和我们一起吃饭,他总不会吃了两个大馒头,然后再背着我们去吃烤鸡腿吧”

    “夏默他不过是装的,你们知道宁总吃什么吗”

    “我知道,宁总吃的和我们一样,我看见了,今天她还把自己的汤分了一半给小磊。”

    “我也看见了,宁总吃饭也不避开我们啊。”

    “贺助理吃的也和我们一样。”

    挑拨的人语塞,他根本就没在意,他觉得这里的管理层和顾建平那里的肯定差不多,最多做做表面功夫。

    想搞破坏吧,重要设施旁边一直有人看守,靠近了就会有好几双眼睛盯着你,组长更是跟着你碎碎念,“好好干活行不行,我们小组的绩效全都被你拉低了”

    最后这些人心一横,决定对宁贞下手,擒贼先擒王,搞掉了宁贞再搞掉一些不听话的人,这里也就玩了

    顾建平以前也是这么干的。

    宁贞早就在防范他们,她甚至知道这些人是顾建平安排的,权利的争夺一直伴随着血雨腥风,她一直都明白。

    宁贞主动给这些人创造机会,贺哲反对,“您不能冒险”

    白燕妮也不赞同,“直接把他们抓起来就好了,倒是浪费时间门和他们周旋,我也是搞不懂,都到了这个地步,不说齐心合力生存下去,反倒是一个劲内耗,顾建平小脑萎缩啊”

    白燕妮主要负责女性的安置和分配工作,她听到了不少第一庇护所的事,往往听得她怒火中烧。

    宁贞笑了,“没有证据显示他们是顾建平的人,也不能用揣测的罪名抓他们,你们放心,这些人很自大,而且他们手里没有枪,我不会有事的,早点处理了他们,庇护所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顾建平手里也有枪,但子弹没多少,国家只下拨必需物资,不包含枪械。

    顾建平也不愿和宁贞明着对上,哪怕是纸糊的面子,也得糊着,撕破了可不行。

    派一些人装作匪徒杀宁贞可以,动了枪,性质就不一样了。

    没几天,顾建平派来的人就得知宁贞要离开庇护所,听说找到了什么物资,宁贞要亲自去看一看。

    他们决定在外面截杀宁贞。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他们偷偷埋伏在路边,准备杀宁贞一个措手不及,谁知道跳出来就挨了子弹,一共十二个人,全都被秦队长带兵干掉了。

    宁贞把尸体带回第二庇护所,向所有灾民展示,“这些人潜伏在我们这里,想要寻找机会夺取庇护所,继续压迫大家,这是绝不被容忍的行为,请大家警惕身边那些想要搞破坏的人,谁都别想奴役欺压我们灾难肯定会有战胜的那天,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每一天都会有希望”

    有人开始鼓掌,紧接着鼓掌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亮。

    剩余的几个人看着同伴的尸体,面色煞白,偷偷找机会跑了,宁贞得知后微微一笑,还派人把这些人扔下的行李送去了第一庇护所。

    顾建平得知自己派过去的人被宁贞杀了,沉默了很久,说实话,他也很想把第一庇护所经营成那样,但是他办不到,第一庇护所沉疴严重,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根本治不了。

    首先要把管理层的脓疮挤掉,增生的赘肉割掉,但这些偏偏是他立足的本钱,所以他办不到。

    既然办不到,那么就不能让第二庇护所这么井然有序,得让它和自己的庇护所一样。

    但是他安排的一切都没用,看着送过来的行李,顾建平知道这是宁贞对他的警告,如果他继续搞小动作,不要说宁贞,怕是中央基地都不会容忍他,顾建平只能偃旗息鼓。

    半年后,第二庇护所人口达到了万余,只比第一庇护所少一点。

    已经在第一庇护所安家落户,生活尚可的人是不愿意兴师动众冒着严寒搬家的,顾建平为了保住第一庇护所,也对民众们温和了不少,为此他忍痛割让了很多利益。

    中央基地很喜欢地方上的这种局面,互相掣肘,就不会一家独大。

    宁贞这里的万余人现在不用全挤住在超市里了,都分到了房子,房子这里不缺,但是那种防寒保暖的材料不多,因此大家也是挤在有防寒材料的房子里居住。

    没人嫌挤,能从大宿舍换成小房子,这已经是进步,而且眼见这里只会越来越好,大家情绪稳定的很。

    不过宁贞没有民众们这么乐观的看法,如果种不出粮食,中央基地也不可能一直下发食物,得找到新的食物来源。

    但是太困难了,灾难到现在,气温最高也在零下五十度左右,这个温度人类可以存活,前提得有足够的物资,特别是食物,而这里并没有。

    北方或是南北极,温度本就低,住在那里的人已经习惯了低温,那里也有能适应低温的植物和动物,因纽特人还能捕鱼。

    而在这里,除了人类,不见任何活物。

    宁贞向唐少泽打听抗极寒农作物的消息,唐少泽回复她,“暂时没有进展。”

    大家都在没日没夜的研究,但这个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

    宁贞也知道急不得,她询问唐少泽,“有什么是我们能帮上忙的吗”

    唐少泽犹豫了一下,宁贞道,“我好不容易才能和你联系,有话你就说,你们的研究也是为了民众。”

    原来国家承认并下拨物资的庇护所也不是干吃饭的,各地庇护所也要搜寻中央基地需要的各种机械或是原材料。

    中央基地进行生产,然后再下拨物资。

    突如其来的极寒让产业链断掉了,有些生产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操作,最主要的是能源。

    想要发动机器就得有电能,地方庇护所完全不具备生产能力。

    那就只能收集这些东西交给中央基地,换取生存物资。

    中央基地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加大生产力度,确保民众不被饿死冻死。

    虽然研究极寒环境生存的农作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国家也确实分不出太多的精力确保研究了。

    而唐少泽他们做研究也需要设备,而有些设备中央基地并没有。

    唐少泽道,“除了专业设备外,还有一些试剂,如果能找到,那就帮了大忙。”

    宁贞道,“你把单据开给我,我们看看能不能帮你们找到。”

    唐少泽就给宁贞开了一大份单据。

    他还了一些设备存在的地址,叹息道,“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冻坏。”

    宁贞看着单据,“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挂断卫星电话,宁贞让贺哲把夏默等人找来,“我决定组织一队人向更远的地方探索。”

    夏默道,“去哪儿呢”

    现在庇护所有中央基地的物资,加上四周搜索得来的燃料等物,庇护所如今的生活还不错,这座数百万人的大城市突然停摆了,一切都被冻住了。

    而活下来的人连第一庇护所算在内也才十万左右,吃的可能难找,其他东西还是应有尽有的。

    燃料也不缺,凡是木质的都可以拿来当燃料。

    缺的从始至终都是食物,但不是说了么,国家并没有不顾民众的死活,庇护所能得到食物补给。

    现在大家脸上都有笑容,眼里也有希望。

    宁贞道,“目前看着是不错,不过土地里一天无法生长出粮食,我们就不能太过乐观,这是唐少泽需要的专业设备还有试剂,我想,我们应该派人去找一找,如果能推动抗寒作物的研究,也是一件好事啊。”

    夏默接过单据,只看了一眼就挠头,“这玩意我们可不懂。”

    宁贞也笑了,“我也看不懂,那就去问问大家,看看有谁能懂。其实懂不懂无所谓,能知道这些东西去哪里寻找就行了。”没有地址,找这些东西就如同大海捞针。

    贺哲立马去执行这个任务。

    庇护所里的人确实都不懂这些玩意,但宁贞也不需要他们懂,只是询问是否有人知道这些仪器的下落,给个地址什么的就可以,哪怕给个范围也好,这样也能有个搜索的目标。

    唐少泽给的是仪器的大概地址,但那些试剂什么的宁贞也不知道去哪儿找。

    有人嘀咕,“大家都知道抗寒作物的重要性,为什么不全力支持科学家们的研究”

    宁贞道,“肯定也有他们的困难。”

    寻找仪器和试剂都需要人力甚至能源,大家都知道抗寒作物的重要,但目前人们眼皮子低下的危机是肚子和寒冷,火烧眉毛只能顾眼下,国家能把专家集中起来就不错了。

    而且梧桐市两个庇护所明里暗里都交手了几次,中央基地就能一片和谐肯定也有权利斗争。

    那目前没有任何进展的抗寒作物研究就肯定会被往后排。

    宁贞觉得,一开始中央基地也是支持他们的,但没有进展,那就会有人提出质疑,宝贵的人力和资源不能只砸在没有进展的研究上,那唐少泽等人就拿不到更多资源了。

    这里面原因复杂,不能说中央基地的人目光短浅,只能说各有各的困难,对中央基地来讲,除了要喂饱基地里的人,还有全国那么多庇护所要下拨物资,实在也是分身乏术。

    很快贺哲带来了一个人,那个人不知道这些是什么玩意,但他在大灾前在某地港港口工作,他知道有一批货物在大灾前正好卸货,他经手的手续,里面就有进口的各种试剂。

    他道,“我只知道这是搞研究用的,具体用在哪方面不清楚。”

    宁贞马上把地图翻出来,寻找那个港口的位置。

    从地图上看距离梧桐市不远,但实际上也有几百公里。

    宁贞做了标注,对那人道,“谢谢你,会给你记贡献值的。”

    那人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您太客气了,应该的。”

    仪器和试剂都有了下落,那就要前去寻找确认。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