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57. 亲友与全图鉴 封禅途中
    “丹青, 见信如晤。”

    晨起馆驿内,姜沃将墨在手炉上略微烤了烤,才慢慢研墨, 提笔与鸣珂写信。

    “麟德二年十月壬子, 圣驾起自长安城内,行向岱岳。文武百官从驾, 仪仗绵延不绝, 首尾不能相顾。可谓是弥互原野,填塞道路。”

    “此般回望长安, 锦绣成堆。”

    “随行的藩国,东有新罗倭国等, 西有波斯、乌长等国。算来足有数十藩国君长使臣前来朝会相随。诸国使臣形貌衣饰多有不同, 鸿胪寺内俱有画像为载。待明年我回到长安,与我一路所见所作之画一并带给你。”

    “可惜,东女国此番并未遣使前来。”

    “文成亦在途中, 届时随祭地祇”

    姜沃才刚写到这儿,就见垂挂在门上的棉帘微动, 是安安穿着一身如火骑装飒然入内。身后还跟着六岁的周王李显。

    “姨母”两声一齐响起。

    姜沃随手收起信函,然后望向窗外天色“你们起的倒早,不困吗”

    此时外头还是有些黑沉沉的天呢。

    圣驾离开长安已有五日, 均是按照预定好的行程,白日行路黄昏停驻。

    因恐白日行进途中会有各种突发情况譬如天气不好,譬如二圣突发奇想要停车赏景耽搁, 未避免帝后错过了住宿,因此每日的行程都规划的颇为宽松。

    每到一处,当地的馆驿和官宅衙门,自然早就腾了出来。

    就算如此, 帝后圣驾加上京中文武百官随行,各地的官舍住宅也实在不够。

    二圣又早下过旨意,一路不得侵扰民户,甚至直接下旨,不受百姓自愿献屋献物毕竟若不做此限制,谁知那所谓的百姓仰慕圣恩主动献屋舍究竟是自愿,还是各地官府逼迫的。

    索性全都禁止。

    既如此,官舍衙门并馆驿不够住时,只能由武将们就地发挥特长,按照行军的规格列营置幕,许多朝臣就要一路走一路体验露营生活了。

    行程中,一应生活起居便尽量从简。

    也只有帝后带着太子、安定公主与周王这皇室一家人,能单独住在当地最大的官衙之中。

    朝臣们则全得体验新鲜的拼房生涯,一处大宅中,至少住着数位朝廷重臣如姜沃这般,就住在离二圣最近的官舍中,能有一个独立一进小院的情况,已经等同于此次行程中的总统套房了。

    虽路上条件艰苦些,但姜沃瞧着无论是安安还是李显,都适应良好,明显是出门在外的新鲜感压过了种种不便。

    每天都很欢实活泼。

    安安还分外可惜道“可惜令月和旦儿才三岁,父皇母后不令他们此番随行。”安安每每想起临行前与妹妹在紫宸宫中道别,令月拉着她的衣摆呜呜哭泣的样子,都难免一阵心疼低落。

    李显倒是对于半年见不到弟妹无所谓,甚至带了点孩童特有的,终于被父母关注的窃喜说来他生的也不巧,上头有皇太子兄长和因故少时养在宫外,故而帝后格外心疼的嫡长女,下头又有一对龙凤胎弟妹。

    帝后本就是执掌天下之人,对太子都无暇每日亲自教养,见太子苗头不对都只得托付李勣大将军,何况是次子李显。

    自幼弟幼妹出生后,这两年李显难免有被忽略的失落之感。

    倒是此番离开京城,太子哥哥每日都有读不完的书见不完的朝臣,而姐姐则跟着长乐、晋阳姑母等公主王妃,每日温习随皇后祭祀地祇的典仪规制。

    唯有李显多留在帝后眼前,承欢膝下,忽然就得到了父母很多关注。

    此番他也是代帝后来传话的。

    李显从姐姐身后站出来,背着手开始背诵帝后的话“出门在外诸事不便,朝臣们所用均是当地官舍配给。不知姜卿崔卿今晨早膳如何可够用否”

    姜沃见一身僧袍脑袋圆圆的小和尚站在自己跟前,认真学着帝后的大人话,憨态可掬。

    她只得努力不笑做认真状听完,免得失去自己近来积攒的功德。

    确实出门在外赶路,饮食很是不便。

    唯有帝后能带两个御厨随行,专食供给。其余朝臣俱由当地官舍供应饮食但还是那句话,这是头一回京中文武百官几乎全员出动。当地官舍哪怕竭尽全力安排了衣食住行,也只能是保证诸位官员吃饱,而不会吃好。

    作为宰辅,姜沃起码能吃到荤素搭配的热乎饭。据说许多扎营的武将,根本不吃当地的供给餐,嫌弃送来的时候都冷了。

    冬日的菜肴一旦冷掉结油自然是难以下咽。

    于是武将们继续发挥特长做军中大锅饭吃,还有不少文臣去蹭饭。

    等李显传达完帝后旨意,姜沃也不敷衍孩子,而是起身认真答道“还请周王回去,代我谢过帝后关怀。”

    然后才笑道“我这里有人做饭,安安和显儿要不要留在这里吃”

    官舍送来的早膳是四色甜咸面点和一瓦罐粥,此时就摆在外头桌上。好在这处小院中有炉灶,崔朝便自去做几道小菜用来配饭。

    李显一听眼睛都亮了“姨父在炒菜吗我进门就闻到了,是干笋炒腊肉的味道”

    姜沃笑眯眯“显儿好灵的鼻子。”

    李显连连点头“姨母,父皇的意思是,如果姨母这里吃的好,就让我端两道菜回去”

    姜沃

    合着不是来雪中送炭而是来雪上加霜的

    我这是何等命苦,摊上了这等周扒皮似的上司哟

    最终,安安和李显还是拎走了一个食盒崔朝所做的菜肴全都分成了两份,大半分给了帝后处。

    姜沃还特意指着其中一道茱萸炒兔肉丁,点明来源“这兔子是英国公处送来的。”

    李显转头眼巴巴望着崔朝“姨父我不吃辣,再有兔子能不能给我做烤兔腿或者是焖肉萝卜煲好不好”

    崔朝含笑应下。

    姜沃无奈吃拿卡要不说,竟然还点上菜啦一家子都是遗传的周扒皮是吧

    还是见安安戳了戳李显的额头道“光想着兔腿,你昨日的字练过没有”姜沃才心生欣慰果然,还得是安安啊。

    待姐弟俩离去后,姜沃和崔朝则对坐用饭。

    白米粥一直温在火炉上,凝成了一层柔润的米油。米油之下的粥滚烫,姜沃边拿勺子慢慢搅动,边对着兔肉想起住在隔壁的英国公。

    此番英国公府随驾封禅泰山的,正是大将军和长孙李敬业。其长子为梓州刺史,是直接去泰山下集合的京外朝臣,并不用随驾。

    这兔子自然是路上也闲不住的李敬业打来的。英国公哪里有空他这位太子太师,自然要坐镇太子处。

    因此番目的地是泰山,姜沃不由道“说来,大将军真算是泰山石了。”实在是镇在那里就令人安心。

    这回皇后亲率命妇祭祀地祇之事,朝中有异议朝臣不少,但愣是没有出自东宫的属臣敢发声。

    只此一事,足见李勣大将军之能耐。

    崔朝颔首。这些年他一直在鸿胪寺远离朝堂权力中心,但正因此,他与皇帝才是经年未变,彼此依旧是能临窗下棋,谈天说地的挚友。

    此时他就道“陛下也曾深感历三朝而夙夜小心,忧勤为国,未有过大将军者。”

    姜沃问起“此番行程,是否要经过大将军的故乡”

    李勣故乡乃曹州山东菏泽。

    崔朝答道“是。听陛下说起,大将军还有一位亲姐,年老寡居于大将军曹州故宅。陛下已与皇后说定,到时由皇后亲至慰见,再封赐东平郡君的诰命。”

    姜沃深深颔首“大将军自担得起此荣。到时我也随皇后一并去探望大将军长姐,才算不辜负这一年的教导。”

    之后又与崔朝细细说起,正是这一回随行的有文武百官,姜沃才进一步认识到英国公在军中的人望。

    听闻英国公每回出征,胜后多推功于下,并且屡将所得金帛之物散与军中将士,故威望极高。

    手握兵权累累战功,军中如此人望,朝中又为宰相英国公却依然能得皇帝如此信重,正如皇帝所说,便是忧勤为国,谨慎持行未尝有过的缘故。

    姜沃想起系统里,她要努力的下一个目标是白金成就位极人臣,她就准备以英国公为标杆。

    用过早饭,姜沃回到桌前,继续写给鸣珂的信。

    “丹青,路上时日颇为悠闲,经年未有此感。”

    在麟德二年已经过去的大半年里,朝廷上下为了封禅事,俱甚为忙碌。倒是诸事落定,正式启程后,除了赶路再无旁事。

    毕竟非军国大事,各地不会有什么奏报,非这时候递到二圣跟前。

    故而朝臣们虽觉得路上条件艰苦些,但精神颇为放松。

    姜沃亦是如此。

    这一路她多是与师父论一论历法,与王神玉探商下花木,与阎立本讨一讨画,与刘仁轨定一定来年的货

    若说涉及公务,顶多是与裴行俭商议下,也是时候再改良一番吏部资考授官制度了。

    说过公事,姜沃与裴行俭观山而论风水时,不由想起他们另一位玄学小伙伴薛仁贵。

    可惜此番薛仁贵就不能随驾,毕竟他就属于边防要臣,要驻守在安西都护府防着吐蕃趁此盛事作妖。

    这给薛仁贵郁闷坏了,给他们写了好几封信函,还请他们代为礼敬泰山神祇,并为他请几块泰山石。

    总之,平时虽都在皇城中,然各有公务在身,彼此见得少,尚不觉得。直到此番出行在外彼此为邻,车马行进途中朝夕相见姜沃才发觉,原来她在大唐已经有了如此多的亲友和牵挂。

    每日行程完毕,各自安顿下来后,他们就会在夜幕中,互相送点心和小菜。有时还彼此相邀,一并换掉官袍,只着常服去逛一逛当地县城风物。

    写过给鸣珂的信,姜沃将其收到一个专门的匣子里去她自然不能通过驿站给玉华寺寄信,只能通过她身边最信任的女亲卫亲自去送。因此她都是攒许多信函,才令吴英走一趟。

    写过信,她便准备出门走一走。

    出门前她来到镜旁,开始挑今日出门是带佛门念珠,还是道家流珠

    自前番她在媚娘跟前不慎说了一句不敬佛祖之言,媚娘就送了她两串佛珠,让她弥补功德。

    于是上月里,姜沃手上就常捏着一串七宝佛珠,李显似的时不时念两句佛。

    直到李淳风见了,认真问弟子道“你还记得咱们师门是道家一脉吗”

    姜沃

    李淳风便给了弟子一串他珍藏的道家流珠,共八十一颗桐珠,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之意。

    于是姜沃就改了习惯以七日一轮回,一带着佛珠,二四六带着道珠。第七日给自己的功德放个假。

    崔朝看着她每日换珠子我不太懂,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然他也只是含笑,看着姜沃今日挑了道家的流珠带在身上,温声问道“你定下了冬宴诗会之事,到齐州地界就办那我今日就写一写名刺。”

    姜沃颔首“好。”

    麟德二年冬。

    姜沃终于办成了她梦想中的春日宴,不,应该是冬日宴。

    在确定封禅之事后,皇帝曾下过一道帝诏天下诸州,才子俊彦,皆举送入京,为封禅事一路做诗文为纪。

    除了本就在国子监的骆宾王和杨炯,卢照邻是奉命回京,王勃则是被当地刺史也就是他亲爹趁此盛事良机举送入京。

    这一年,王勃十六岁,杨炯十五岁。

    初唐四杰,终于集齐

    姜沃禀于二圣后,遍发名刺,办了她入朝为官来第一场诗会。

    帝后均应下出席。

    曾几何时,她第一次接触到太史局之外的朝臣,便是一场岑相办的诗会。

    如今,她也成为了办诗会的宰相。

    因她为尚书右仆射又兼任吏部尚书,本就是朝堂中在选官之事上话语权最重的人之一。

    此番姜相露出风声来要办诗会,诸多应命入京的才子、随驾的年轻朝臣并国子监学子,俱是摩拳擦掌准备于诗会上大展才华。

    可谓是应者如云。,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