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六十七章 “学酥”心态好
    小宝有心情蜷在号舍里赏月,一点也不嫌空间狭小。

    想当初,在沃斯玉石滩边搭的石头窝棚里休息,空间比这还不如呢,不照样该吃吃,该睡睡

    凡是觉得休息不好的,那还是不够困矫情

    都说考试条件艰苦,考子们都能品味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小宝觉得,说这话的都是没吃过苦的。

    秋生他们肯定就不会觉得苦。

    东想一下西想一下,小宝很快就呼吸均匀,睡得香甜。

    这次考试,小宝还是很重视的。

    作为孟懂,他是个学渣,作为小宝,他是学霸。

    他也想通过考试验证自己所学,验证学渣如果下了功夫,能不能真正转为学霸。

    还有,不论是否出于自愿,小宝既然参加考试,就打算全力以赴,他希望对得起自己投入在学习上的光阴。

    只不过,今天第一天,他就发现一件事他其实是学渣和学霸的过渡品“学酥”。

    因为诗赋一道,是他的弱项。

    其实也难怪小宝感觉有难度,今年的诗赋考题,第一题就是让做与一首与月夜相关的五言八韵十六句的律诗,以及一首七绝。

    这就像孟懂看到作文题目是一件小事、或者我的妈妈时的心态。

    看上去好写,但永远没话说,因为怎么写都很难出彩。

    就比说月夜,如今考试正好是八月十五,仲秋的月夜能写啥再怎么写也不过是“月亮真大,景色真美”,要不就是“月亮好圆,我好想家”。

    真可谓最恨天上无情月,写不出诗泪潸然。

    不过作为一名“学酥”,小宝却也不急,娘亲说了“心态好,比什么都重要。”

    娘亲还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

    就比如那个吃货诗人苏先生,一首南乡子集句,真的是集了好多人诗句,可谓是抄完杜牧抄杜甫,抄完许浑抄刘禹锡。

    在憋了一整天也没憋出诗文的情况下,小宝这个“学酥”,睡得分外淡定。

    有什么事儿,明儿再说,有什么诗,明儿再抄

    于是,十五的月亮,终于在十六那天圆了起来。

    五言八韵十六句,小宝抄杜甫的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帝京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这诗是娘亲写在随手记里的,说这诗应景儿,都是漂泊嘛,异地漂也是漂,异时空漂也是漂。

    小宝选这诗,一为应景儿,二为表达娘亲处境,本就不是正经武将,无兵无卒,竟还要负担边境防务。

    至于那首七绝,小宝就用贾雨村的,前一首得罪皇帝,后一首怎么也得拍下皇帝马屁

    时逢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小甘甘”依旧在天上盘旋,充当“编外监考鹰”,小宝就想乐,都是打小抄,自己这种,上哪儿抓作弊去

    最后一天,小宝检查完卷子,在卷子一端姓名栏的地方,多写了几个极小的字。

    京都,皇宫。

    皇帝询问新伦州秋试的结果,得到令他失望的答案楚懂落榜。

    这结果出乎皇帝意料。

    皇帝曾说过,只要那孩子不交白卷,就给提名次。

    就是说那孩子只要答题了,就得上榜,哪怕是榜尾,怎么还落榜了

    “把他的试卷给朕拿来”皇帝下令。

    皇帝专门嘱咐过礼部官员,要慎重对待楚懂的试卷,既然嘱咐过,还能出现这样的结果,必须要看看是怎么回事。

    试卷拿到手,皇帝认真审阅,诗赋部分,实在令人惊艳

    难怪楚清总能冒出一句半句的好诗词,怕是那孩子教的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皇帝赞道“写月不见月字,一轮,嗯,不错天上一轮,人间万姓,好”

    再看题目月帝,哎呀,这是夸朕是开明君主,万民敬仰啊,好极好

    小宝想说,月帝,腣,说你腰缠赘肉、坐享其成哪

    经义部分也过得去,尽量把考题所选经文段落,偏重到“修身”方面进行论述,中规中矩。

    策文部分嘛皇帝认为,有可能被刷下去的原因就在于策文。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於惊溃。”皇帝读道。

    “这不是很好吗”皇帝点评“言之有物”。

    今次策文考题,是列举了民政、军事、教化、司法、财政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之道。

    “为什么这份试卷会落榜”皇帝问道,语气不大好。

    依皇帝看来,楚懂这份试卷,即便放在江南地区,虽名列前茅不至于,但是进入前二十名应该是稳的。

    若是经义考题部分,能在“修身”基础上,拔高一下,上升到“治国”的高度,前十名也没问题。

    更何况新伦州那地方,考生实力远比江南考区低得多。

    “皇上,该生的策文,争议比较大,主要矛盾在于,该生把民政与军事两方面放在一处做述。”礼部官员回答道。

    就是界限不明、主次不分呗

    皇帝“放在一处如何不放一处如何”

    礼部官员“初考官认为,今次策文,在文体上不做限制,因此即便放在一处论述,未尝不可;

    复考官认为,丁是丁,卯是卯,应分类详述,而不能混淆,否则,在实际政务中,岂不是军政不分”

    主考官则认为,复考官所思有理,是该分别阐述,该考生混为一谈,显然是不懂得各司其职的意义;

    另外,考官们一致认为,该生所述内容,太过想当然,显然不懂百姓疾苦;

    至于诗赋部分,虽有出彩,却有惫懒抱怨之嫌,不够积极进取;经义部分则论述平平;而且”

    回话到此处,礼部官员停下来,拿上另一份试卷。

    之前一份,是糊名后誊抄的卷子,上面有考官阅卷时标注的朱笔断读。

    现在这份,则是小宝的亲笔答卷。

    大宣考试的答题卷,真可说是一份份的“手写印刷体”,字迹相当漂亮,且无标点符号杂列其中,因此字间距极其均匀,显得极为工整。

    随便拿出一份,哪怕是不上榜的考生试卷,都可以当做书法临摹的帖子。

    眼下,小宝的试卷展开,透过工整字迹,能看出书写之人行笔迅连,笔势圆转、互相呼应,是非常有个性的行楷。

    “皇上请看,”礼部官员介绍道“首先,这字体就不符合要求”

    rg。rg,,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