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七十八章 “臣不要!”(二)
    皇帝想说,连食邑你都算计上了再说朕也没打算给你封地啊

    “临洋侯”只是个封号而已,而已你想多了

    连洪亮那个老家伙,也才是封号外加三千户食邑,你还想要封地

    洪亮相应的品级也才从一品,而他在封爵之前,已经是正二品总兵,也就是说,洪亮得到的主要是荣誉,品级反而在其次。

    而楚清如果被封侯爵,品级将会改为从三品,她目前最高的品级是正五品虚职中散大夫,等于连升两级,是既有荣誉又升品级。

    皇帝刚才犹豫着说出“世袭”二字,本身就是大恩典,因为皇帝原先的想法是只封个终身爵就算了。

    但考虑到许念平的奏报上说,临洋县最艰苦也最重要的一战,是有楚清的儿子率领老百姓完成的,这才加了“世袭”这一项。

    也只是“世袭”,而不是“世袭罔替”。

    “世袭罔替”,可以让楚清的子孙后代都享有这个爵位,只要大宣国不倒、只要楚清的后代还能延续。

    但是“世袭”就不一样了,楚清的后代只能降等袭爵,就是说每承袭一次要降一等。

    按照大宣十几岁就成亲生子计算,估计没等楚清寿终正寝,这爵位就到底了。

    但这在皇帝看来,也已经是破例破到无法再破了。

    大宣历史上就没有因功封爵的女性,楚清已经是破例了,还给了世袭的恩赐,怎地还要食邑还要封地你刚才说的不贪心呢

    可是,刚才这人说什么来着

    临洋县紧邻维拉特,不安全,需要随时防御敌寇还有军费

    这是个现实问题啊

    朕每年没少花军费,临洋县不还是让人说占就占了那个薛正浩,哼

    皇帝的脸色不好了。

    群臣稍稍放下心来瞧吧,皇帝生气了,你还想要封地做梦去吧

    皇帝又在袖子里掐手指头。

    这次不是憋气,而是在掐算食邑和封地加在一起与军费相比,给出去划不划算

    就听楚清情真意切地重申“皇上,不要,臣不要封地也不要世袭一旦世袭,臣的儿子也得跟着天天防守边境,那是驻军的职责,不是我们娘俩的啊”

    皇帝两手一起掐算。

    要不是不方便脱鞋

    她们娘俩一起帮忙驻防,而朕的军费只花了一份,还是在驻军身上,那娘俩只有那点儿食邑

    侯爵的食邑也才一千户,临洋县是新伦州最穷的县,那穷地方,除了山就是山,就算全县加在一起也不足六千户。

    就算给楚清一千户食邑,也才占一成半的税收。

    这点税收与薛正浩每年领取的军费相比,牙缝都不够塞吧

    那这封地给她们也无妨啊

    “楚卿,”皇帝“语重心长”“你本就是我大宣女子的典范,也是我大宣有史以来第一个有实职的女子官员;

    你这个典范,是必须要树立下去的,再者,你的功绩也让你当之无愧;

    因此,既然朕封你为侯爵,也该实至名归,封号、爵位、承袭,一个都不能少”

    群臣无语

    这个自称“不贪”的人,什么都贪到手了到手了

    胡恒秋有些羡慕楚清,也替她欣慰。

    倒是洪亮,有些鄙夷地偷眼瞧了瞧皇帝皇上啊,你若真大方,敢给个像样儿的封地不就算不给江南的,你把吉州给她啊那里好歹是她的户籍所在地

    洪亮是真不羡慕什么封地不封地的,有封地,还得多操心,不划算。

    至于说封地的产出,洪亮看不上。

    当守边大将的,以往战争缴获来的财富都够他花上几辈子了。

    皇上也盘算幸好没给楚清机会开口要别的地方,不然朕更亏了

    楚清则一脸便秘的表情磕头谢恩“皇上圣明,臣叩谢皇上。”那腔调,不情不愿的。

    皇帝已然发话了,天子一言九鼎,事情无可挽回,群臣也没法再反对。

    楚清则是心中大石落地临洋县好啊,穷地方,谁都不会抢,地方还大,又背山靠海的,干点啥“私活”也不易被发觉。

    心里一放轻松,“咕噜噜”肚子就开始闹腾起来。

    午时都过了大半了,饿透心了

    除了打哈欠能传染,肚子叫也能传染。

    楚清的肚子叫的清脆,殿内不少臣子都听到了,于是,接而连三,由楚清为发源地,向四周扩散,最后,御座上的皇帝也没忍住肚子叫。

    得,退朝

    至于楚清辞官之事,呵呵,明儿再说吧。

    接下来的两天,朝会就只讨论楚清的官职了,当然,不包括她密侦司的实职。

    关于密侦司职务,当天下午,楚清吃过饭就被胡恒秋拽着去了御书房。

    开会这种事,人多的会议不重要,重要的会议人不多;解决小问题开大会,解决大问题开小会;解决重大问题不开会。

    楚清要不要继续留任密侦司,属于大问题,也是重要问题,所以开小会,人不用多,就三人。

    楚清在密侦司担着职务,而且干得很好,别说胡恒秋不肯放人,就是皇帝也犹豫。

    不止是经费问题,皇帝更担心的是楚清已经掌握的情报。

    把楚清杀了,才是解决泄密可能性的不二法门。

    可是,人家刚刚立了军功回来,皇帝又给封了爵,立马把人杀了皇帝不要脸面的

    所以就算想杀,也不能是现在。

    而且,如果真打算杀掉楚清,皇帝是不会开会的,因为那是重大问题,解决重大问题不开会皇帝会直接下令。

    再有,楚清把沃斯得罪得透透的,叛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与其杀了她重新建立沃斯情报网络,还真就不如继续用着此人。

    无论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还是政治成本来看白宫、宣人街等等,这都是政治成本,若真撤出,损失不小。

    所以,留着楚清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这个议题只花了半个时辰,皇帝就把楚清打发回去了留任

    至于皇帝和胡恒秋,还要继续交流交流,因为会上发表意见不要太当真,会后交流的意见一定要认真

    坚持让楚清留任这个意见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慢慢转化楚清手里的情报资源。

    这下彻底没楚清什么事了,楚清马上就收拾包袱准备回临洋哦不,是回封地

    至于工部和户部的兼职,让他们开会讨论吧,楚清得忙自己的事儿呢。

    谁让开会的人基本不干事,干事的人可没功夫开会

    rg。rg,,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