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二十六章 “恶魔”苏醒(六 )
    “大嫂,咱去哪儿”四儿一边驾着马车,一边问道。

    车厢里,郑小柔正在翻看账册,听到四儿问话,便答道“这些年,你们家在京都的,都没出过远门吧”

    别说四儿这样没钱的孩子,连郑小柔自己,作为高官家的千金,在嫁给百家兴之前,也不曾出过远门。

    四儿说“嘿嘿,还真没有,从小到大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酉州府渡口了。”

    郑小柔“那想不想出去走走”

    四儿“想,咋不想你们能随着东家天南地北到处跑,我们都羡慕的紧”

    郑小柔“不用羡慕,随我去把京都各处铺子都关闭,把柜上的现银都拿出来换成米粮,送到荣来县赈灾,然后你们都跟我去新伦州玩儿去”

    四儿一听郑小柔说,就明白她的意思,这是要把京都的店关掉,不给皇帝赚钱了。

    郑小柔帮着百家兴管账,青瓦台分了两本账,作为账房先生的亲戚,四儿自然也知道,其中一本是应付皇帝的。

    如今东家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小柔嫂子这是替东家出气来了。

    这只是表面。

    郑小柔这次来京,一是为了把楚家的人都调走,免得他们受到牵连,让楚清少操些心。

    二是不打算放过她亲爹,她知道她爹的德行,但凡有个踏脚石,她爹都会不管不顾地往死里踩;就算没有踏脚石,她爹也能制造出来。

    虽然楚清从没说过什么,可郑小柔能从各地往来的书信中看出她爹没干好事,她不愿意让楚清再受她爹的伤害。

    第三点,是她的丈夫百家兴得知临洋县被沃斯人占领后,给各地楚家小子都去了书信,要联合起来夺回临洋县,那不仅是他们老大的地盘,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老大落下里通外国的罪名。

    郑小柔要把京都的人都调过去,打仗这种事,人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她要把京都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调配过去。

    只是百家兴不同意她自己进京,郑小柔不管不顾非要来,因为她把她丈夫的安危看得比自己重,也是因为时间紧迫。

    吕师傅如今带领一群工人加班加点的打铁、制作黑火药。

    这些高度危险的活计,吕师傅亲自指导,甚至亲手加工,完全不顾年老体弱,也还好,他年虽老,体却不算弱,自从跟定楚清后,他营养好着呢。

    或许,每人心中都有“恶魔”,如今,千千万万的“恶魔”正在集群。

    郑小柔组织了大批的衣物、粮食、木料等物资,打着青瓦台的旗号一路往荣来县奔去。

    这些物资不经过官府,直接分发到受灾群众手里。

    再从荣来县继续前进,往陕会府和吉顺府等受灾地区运送,沿途还大量收购粮食,作为补充。

    赈灾是真的,借着这个由头把物资调去新伦州也是真的。

    随着楚家各店铺集体停业,竟让京都百姓感到很多的不方便。

    按说楚家的铺子都是高端消费,与底层百姓关系不大。

    但是每逢月中和月底,都有“利民特价促销”或“上品折扣”,让低端消费群体也能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于是,只需稍作打听,京都又开始新一轮的头条消息“楚大善人这么快就把粮食运到荣来县啦”

    百姓们对这个消息的兴头更大

    “听说没除了粮食,还有衣物呢春寒料峭,有了食物和衣物,好歹能少死不少人”

    “哎呀,那可真是个大善人”

    “你们说,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被蛮子国给看上了呢咱们皇上舍得把她送走吗”

    “嘘别瞎说,那是个寡妇,皇上岂能往后宫收寡妇”

    “寡妇怎么了于民于国有益的人,怎么就不能收进后宫人家蛮子国怎么就愿意”

    “楚大善人要是真被蛮子国带走,那就真是可惜了了”

    “人家也不是白要人,人家拿玉矿换呢”

    “你们有点良心行不那玉矿也是人家楚大善人开采出来的,本来就是人家的买卖”

    “对啊,你们忘了去年楚大善人运进京都的那么老大一块玉石了吗,上万斤呢”

    “以后别总寡妇寡妇的叫人家有男人能依靠,谁愿意当寡妇她就是命不好”

    “可不是这好歹熬出头,当上官了,马上就被人挤兑的要远嫁”

    “谁挤兑的”

    “这都不知道咱不说蛮子国,他们是见啥好的都抢,咱就说那个郑家”

    “我知道我知道我还亲眼看见郑家嫡出的大小姐跟他家断了来往呢”

    “哪个郑家”

    “就是楚大善人的亲家,还是大官呢,工部尚书,郑大小姐就是嫁给楚大善人家的弟兄了。”

    “听说呀,就是这个郑尚书没事儿就坑楚大善人,这不,他亲闺女都受不了,要跟他断了关系”

    眼见被挑动得满城百姓对皇帝不满,四王子和谷蠡王还没有高兴几天,京都的话题又被转回楚清身上,而且这次不再是“那个当官的寡妇”,而是变成了“楚大善人”。

    这不行啊,四王子想,这个舆论风向传进皇宫,皇帝还能愿意下手处置楚清恐怕也舍不得把楚清嫁到沃斯了吧

    “找他们礼部官员”四王子说“就说我们要求见陛下”

    皇宫之外的事情,宫内还不知道,皇帝还在考虑楚清的话,主要考虑方向是如何再让楚清给自己加码。

    刚才不语,楚清不就是从搭上一年玉矿开采期所得,加码到“自筹粮草”了吗

    皇帝没有意识到,在群臣对楚清的“狂妄之语”惊疑不定时,他考虑的不是可行性,而是如何从楚清手里获得更大的利益。

    在皇帝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楚清有这个能力去作战。

    他现在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因为毕竟相对于玉矿一年的开采所得,拥有整座玉矿似乎更划算。

    要是楚清既能给他作战,又能赢回整座玉矿就好了。

    “臣请战,请皇上指派监军”楚清说道。

    楚清果真加码了,可惜,没能称皇帝的意。,,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