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征医
    “儿臣拜见陛下。”虞庆之俯跪在地,起身看见福顺笑呵呵地站在面前,自己头顶上悬着一个黄灿灿的卷轴。

    “给兵部的圣旨,朕让墨家去给何家帮忙。”

    虞庆之双手接举过头顶,将圣旨接在手里“儿臣接旨。”

    皇帝抬头睨他一眼“还有什么事吗”

    虞庆之规规矩矩地拿出一个折子道“现粮草一千五百万石已经上路,其余路过各州县,均由当地补给。”

    “另骏马两千匹已经集结,稍后随大军出发。其余在路过各州县时,再加入编队。”

    “嗯,这些你之前已经奏过。”皇帝从福顺手里拿过虞庆之的奏折打开,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人名。

    “这些是什么”

    “回陛下,这是此次随军的军医,一共二百名,分别安排在各支队伍里。”

    皇帝大致扫了一眼“这些人名你造册在案即可,不必呈报。”

    “但是二百人需要这么多”

    “陛下,最新军报,拉合叶在莫干山俘虏了一个叫戎客的部族,这个戎客不仅善用毒,还善用巫蛊。”

    虞庆之顿了一顿,继续道“故儿臣多准备了些医士。”

    “只不过”

    皇帝把手里的朱批御笔一放“你说,还有什么需要的”

    虞庆之摇头“其他已经准备妥当,只是这医士目前只找到一百五十七名,其余想在各州县征用。”

    “陛下仁慈,总不会叫当地无医可用。”

    “那是自然。”皇帝赞许道,“依你的意思该当如何”

    虞庆之不用抬头也知道他这位父皇说话,不能光凭语气判断他的好恶。

    于是严肃道“儿臣认为,当从宫内御医中选拔两名出色者,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天恩。”

    “如此一来,各州府必将纷纷效仿,百姓也会对陛下敬爱有加。”

    这就有点前言不搭后语了不是

    还得自己亲自来把握这里面的关键啊。

    孩子就是孩子。

    皇帝心中暗笑“主意不错,但你今后还要多加努力。”

    说着用笔在走着上批了“朕就依你,从太医院里派两个得力的人去。”

    这消息不胫而走,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太医院就炸开了锅。

    那可是前线

    虽然说伴君如伴虎,太医们在御前战战兢兢惯了,可战场上刀枪无眼,可不是凭本事、加小心就能保住小命的。

    加官进爵治好了是你应当的本分。

    治不好

    治不好也就治不好了,如果将领治下罪来,不过就是个军法处置。

    脑袋落地呗。

    “宋院首当然不必担忧,陛下哪里能离得了您”

    三个六品的御医围着太医院的院首宋来宣,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转圈。

    “院首大人一定要替我等想想办法啊”

    “同僚一场,宋大人总不忍心我们受那长途跋涉的苦吧”

    “受苦倒在其次,那战场上的事,谁敢打包票”

    一时间所有的七品医士和六品御医人人自危,哪个都在想办法托关系、找门路,有的更是把辞呈往宋来宣的桌上一放,直接掉头走人。

    也不知是谁先提出来的“不如让窦玉书去吧”

    “对”马上有人附和,“窦大人的医术精湛、人品高洁,绝对会对兵士们百分百的用心。”

    “还有,窦大人自幼习武,关键时刻不仅能够自保,还能上阵杀敌”

    “是啊是啊,听说窦大人原来考过武举,那一定是熟读兵书。”

    “天呐,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在兵营里才能发出万丈光彩,叫人看见。”

    “怎么能埋没人才呢咱们得帮窦大人一把”

    太医院竟一下子团结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给窦不知加了多少本事。

    要是他本人知道了,恐怕是也要惊掉下巴,原来自己竟是这样的才学过人。

    当备受排挤的窦玉书提着药箱出完一趟苦差归来,就见太医院门前站满了人。

    “窦大人辛苦”他那些推三阻四、鼻孔朝天的同僚们一股脑冲上来把他迎进去。

    正堂高坐的宋来宣拿着腔势,把他们一伙儿人所做的决定义正言辞地“告知”了他。

    “这样难得的机会,本官和大伙儿慎重商量过了,才决定把这名额给你。”

    “窦大人还年轻,不像我们这些老家伙,再有个年都要回家抱孙子了。”

    “是啊,宋院首真是不辞辛苦,给大家一个一个地谈过来。”

    “嗨,要不是我腿上个月骑马跌伤了,这差事说什么也要争上一争的。”

    “好好干。”宋来宣微笑着向他道,“上面催得紧,你的这趟差事,本官已经写了加急的折子报到御前了。”

    “今日你且休息半天,回家准备些衣物,听说腊月二十七就要开拔了。”

    窦玉书平静地看他们演完这一出闹剧,淡淡地吐出一个字“好。”

    然后拂衣而去。

    以这帮人的习性,怎么可能把好事让给自己

    要是说今天有什么让他感到意外的,就是他没想到是自己让太医院空前地团结。

    这地方,早就待腻了。

    离开也好

    前脚送走了窦玉书,后脚太医们迅速变换队形。

    要是战场上的将军见了,恐怕都要自叹不如。

    “行了,都别吵吵了”宋来宣一把将手里的奏折拍在桌上。

    “听说昨日从宫外来了一个大夫,把宸妃多年的痼疾都治好了。”

    太医们有的已经听到了消息,有的还蒙在鼓里,停了吵闹,面面相觑。

    有的人胆小,问“那宸妃的病可是好多年了,这下陛下会不会治咱们的罪”

    立刻就有心宽的人道“宸妃本也不得宠,充其量训斥几句,治罪我看不大可能。”

    “可能不可能都不应该冒这个风险。”宋来宣手捻银须,“我打算再上一折,把她收编到太医院来”

    “大人这步棋妙啊”

    宋来宣瞥了说话那人一眼“她医术高超,年轻有为。正是本次举荐的良选。”

    他意味深长地道“你们,可不能跟她抢啊。”

    “可是大人,这样一来,不就承认我们无能,治不好宸妃了”

    “老廖,早就让你虚心求教。”宋来宣叹气,“有能力的后辈也是大有人在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