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6章 南下回程
    南下时一路回暖,暖暖的太阳照的人发懒,得荣眼见着这几日哈欠一个接一个,想来是受春困影响。

    北上时正值北方冬季,温度极底河流小溪都被冻住,水流急缓、走势并不能看清,此次回程恰好春日现已至四月,冰雪消融,一路南下正好能将沿路所有的河流再勘察一遍。

    午时停下休息,照旧几人分工合作,拾柴的拾柴,寻食的寻食,皆是满载而归,唯独打水的得荣怯怯的拿着罐子空手而归。

    “少爷,那河里的水少的已经舀不起来了,底下的都是沙泥,应当无法用来做饭。”

    闻言,穆苏皱了皱眉头,近些时日沿路的地方都有些缺水,但还不曾见过这般严重的,随后起身向河边走去,想要看看究竟是何情形。

    不大的河流如今河底的沉石都已经裸露在外,只剩浅浅的一点水流淌,约莫手指一节的深度,正如得荣所言若要舀起来定是会混进泥沙,无法用来烧水做饭。

    游学一路,水患倒是见过不少也亲身经历过一回,干旱倒是一次不曾见过,正思索着,身后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你们是外乡人”

    闻声,几人转过身去见是一青壮男子正挑着扁担上挂着两只木桶,还不待穆苏他们开口,这男子已然确定了他们就是外乡人,语气十分不善的开口“若是想要来寻水,还是去别处吧;我们这儿现下正是难过的时候,喝的水都快没了,再经不得给他人了。”

    这男子一边说着一边径直走上前,放下扁担和木桶,从木桶里掏出来一个平整的类似铲子的水瓢,蹲下便开始用那水瓢轻轻舀起河里那浅浅的一层水,竟真还没舀起多少泥沙来。

    “兄台言之有理,在下只是路过在此歇脚,想着寻些水烧水做些羹汤饱腹,却见贵地如此干涸,因而一时有些惊讶,这才前来一看。”穆苏微微额首,言语温和并不同那男子计较,倒叫人有些不好意思。

    “若是往日也不缺你那一口水,可现下正是春旱的时候,日子难过的很;莫说地里的庄稼已经是快要旱死了,就连自家水井里吃用的水都没了,家里老老小小整日嘴皮一层一层的掉,也真是没法子了,只求老天爷快些下场雨,唉”男子说着长叹了口气。

    男子说的并不是假话,穆苏瞧见这男子的嘴上也是干的起皮,难怪方才他一眼便能瞧出他们是外乡人,想来这附近的村民应当都是此般模样。

    身后烤肉香传来,白寒上前道“少爷,可用午膳了。”没了水,今日便只能吃野味了,白溟射箭功夫极好,跑去山里寻了两只跑山鸡。

    穆苏点了点头,侧眼瞧见不自觉咽了咽口水的男子,这些村民平日里应当也并不是十分富庶,如今干旱能不能裹腹也另当别论。

    “兄台是否用过午膳,若是不嫌弃一同用些。”

    见穆苏开口,男子有些意动,但又觉有些唐突,正欲拒绝时肚子咕咕叫了一声,想着家里老老小小,他少吃一顿家里老少就能多吃两口;最终点头答应,方才还有些火气,现下吃人嘴软倒是十分别扭。

    行至篝火前的石头上坐下,白寒切了一大块鸡肉递给穆苏,穆苏将其递给了那有些拘束的男子,男子局促的擦了擦手,双手接过道谢“谢谢。”

    “兄台可否同我说说你们这儿干旱到何程度了”穆苏温和的开口询问,男子忙不迭的点头“当然可以。”

    “其实我们这儿一到春天就干旱,俗称春旱;因着一到春天雨雪少的可怜,日头变热,灌下去的水一会儿就被吸干了,又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最多的时候;家家户户田亩多,种的小麦也多,自然是都想庄稼有个好收成;初时是河里的水,后面有些人家还动了自己水井的主意,最后是连吃的水也没了。”

    听这男子说了一番话,穆苏已经了然,北方地区经纬度高气温回升没有缓冲升温太快,平原地带蒸发旺盛;北方又不似南方只种一季小麦,冬小麦也是北方成为粮仓的原因,降水又少自然就造成这样的结果。

    穆苏想了想后世南水北调的重大水利工程,滴灌技术的机械化农田才能保证北方粮食的产量,现下落后的古代定然是不行的,只能靠天吃饭;南水北调是个大工程,一时半刻是别想了;不过这滴灌倒是可以用一用,穆苏暗自思量着。

    送走了男子,收拾完东西,穆苏前往不远处的田地去看了看,果不其然庄稼地里的面上那一层的泥土已经有些干硬;好几个农夫正拿着瓜瓢小心翼翼的端着一瓢不知从哪里寻来的浑水,对着麦苗根部灌下去,一滴也不敢浪费。

    穆苏走下田去,行至老农身边;远远便听见老农轻轻叹了一口气,双眼乞求的看着他悉心照料的庄稼,回过神来见穆苏站在他三尺处,上下打量了一下穆苏的衣着打扮,客客气气的开口“小公子到这脏兮兮的庄田里来做什么可别污了衣裳。”

    “途经此地寻口水喝,遍寻几里地也不曾寻到;听附近的人说是闹春旱,地里的庄稼也旱的不行,闲来无事便想着看看。”穆苏话落那老农便知这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前来乔瞧稀奇罢了,不过穆苏语气温和,端端正正地瞧着倒不是个纨绔子弟,至多不通俗物。

    老汉笑了笑“小公子,这里可没什么稀奇可瞧,这些庄稼可是许多人的救命粮食呢。”

    知道自己的外表又让他人产生误解,穆苏也不必辩解直奔主题“方才瞧老爹这般小心,在下不才觉着或有一法子可试试让这地干的不那么快。”穆苏话落,侧身从白寒手里拿过一截被劈开的竹筒,竹筒每隔一指远被钻开了一个小孔。

    掀开衣摆退后一步,丝毫不嫌弃脏兮兮的泥土半跪蹲了下去,将两个粗壮的树丫用力插在旁边的泥土里,再将竹筒放置上去距麦苗的根部仅有一指远;随后从得荣手里拿过水袋,这里还蓄有一些水,方才用膳时也没用,打开瓶塞将里面的水倒了个干净。

    竹筒里瞬间充斥清水,随后开始慢慢从小孔处开始往外溢出,不过极为艰难,约莫数上十几个数才滴下一滴;不过却径直滴进土里,一滴不曾浪费,老农也是务了几十年农田的,看了之后瞬时便懂了穆苏此举的含义,一时有些激动。

    这样便能一直让土壤保持湿润,还能节约用水;即使最后收成不好,庄稼也不会干涸而死,总归还是能有些收成的,能让他们度过此次的春旱。

    老农不曾读过书,更不知这还有其他更大的作用;滴灌是现世干旱、半干旱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滴灌水只会灌溉到土壤的表层,可以减少土壤中其他无效的蒸发,只用顾及庄稼的生长,还可直接灌溉到麦苗的根部。

    不过即便不能将其效用全部理解,老农也很清楚的明白此法的作用,连着称赞了几句穆苏,随后便急不可耐的告辞,不知是回村里去告诉他人此法,还是忙着去山上砍竹子。

    见其面带喜色兴冲冲地跑走,穆苏不恼抖了抖衣摆上的泥土,带着几人转身回去;将此法告知老农,之后这里的村民想必很快也都会知晓,即便老农藏私不愿告诉他人,这法子也藏不住,竹筒显眼,日日来庄稼地里的农夫们很快便会瞧见;届时此法便众人皆知。

    此次虽有了春旱,但穆苏瞧着还不至于到旱灾的地步,再用这滴灌的法子应是能够勉强度过难关;解了这桩事,穆苏一行人继续驾着马车开始南下。

    嘉庆府

    穆苏撩开车帘,看着车窗外一如前两年一般热闹的街市,面上不经意的露出一丝笑意;得荣面上也露出一丝笑意,嘉庆府距离淮安府可只有日路程,他们很快就可以回临淮了。

    “停车,下去吃一碗馄饨再走吧。”穆苏看见熟悉的馄饨摊子以及馄饨摊子热络招呼客人的小哥,倒是有些想念这味道了。

    “好。”得荣点头掀开车帘,招呼外面的车夫停下。

    “客官,来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吗皮薄肉多,汤水鲜美好吃的很嘞”熟悉的吆喝传入耳中,穆苏径直走上前去道“来两碗。”

    “好嘞。”小哥答应转头爽朗的冲自己老爹说道“两碗馄饨。”

    穆苏坐下,得荣在一旁拿出手帕细细擦拭着穆苏面前的桌子,端着馄饨上来的小哥见此愣了愣,脑子里终于回想起了穆苏主仆二人,面上笑意也更深了些“原是公子,公子这是游历归来”

    “嗯,正是。”穆苏轻笑微微点头回应。

    “两年多不见,公子看着越发稳重了些。”馄饨小哥方才有些没认出,皆因穆苏通身气质比之两年前又大为不同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