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1、第041章
    钟银平对做生意不感兴趣, 本来不想管她爸的事,她爸说要是家里破产,她以后就再不能来姜英这里定好看的衣服, 钟银平吓一跳,厂里都到了这样严峻的程度了吗

    一问才知道,他爸平时管理生产, 另外一个股东管业务, 现在那个股东要拆家,把厂里的客户、设计师、业务员都带走另起炉灶,她爸的厂子很有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

    姜英问道“你爸在家还在厂子里”钟广荣的厂子在京郊,过去的话得一个多小时。

    “在厂子里,他现在愁的不得了,要不你现在就过去一趟, 我跟你一起去”到底是亲爸,钟银平央求姜英过去看看, “我爸派了司机过来,晚上肯定给你送回来。”

    姜英想了想,“可是我也不一定能帮的上忙。”

    “没事儿,我就想找个同行的过去劝劝我爸,他两个晚上没睡觉了。”

    那行吧,姜英跟店里说了一声,顾昌东要陪姜英一起去, 加上钟银平,三个人一起坐厂里的车去了钟广荣的服装厂。

    说是服装厂吧, 在姜英眼里,也就是个大一点的加工厂,七八十号人, 有固定的客户,最大的客户群体是学校,他们主要做校服的订单,难怪钟广荣能高枕无忧不创新,可这些稳固的客户一旦流失了,厂子也就垮了。

    姜英他们刚到厂子里的时候,钟广荣正跟他那个前合作伙伴激烈的争吵,“梁勇胜,你忘了你当初差点跪在我面前,叫我拉你一把给你口饭吃,你特么现在背后捅我一刀,还是人吗”

    梁勇胜井不吵,依旧很温和,“荣哥,咱俩理念不一样,勉强合作下去厂子也发展不好,不如各做各的。”

    各做各的,说的好听,梁勇胜早有预谋,花了两年的时间慢慢把业务全都拢在手里,准备拆伙前,就把他手上的订单转到新厂,他的新厂其实就是从钟广荣这里拆家带走的三四十人的加工坊,做校服这样的订单绝对够。

    梁勇胜带走了厂里一半的业务员和小半的工人,现在钟广荣面临的是,旧订单已经交货,新订单被带走,他之前又不创新,不知道跟风生产什么,而且客户太单一了,厂子想重新转起来,需要重新设计款式、重新开拓业务。

    钟广荣一直想跟姜英合作,没想到是在自己最危急、落魄的时候找上门,就怕姜英不搭理他。

    梁勇胜走的时候,还跟姜英聊了几句,“姜小姐的英若定制品牌在京市相当有口碑,希望以后能合作。”说着,还递给姜英一张名片。

    姜英打量了一下梁勇胜,笑面虎啊这人,明知道她是钟广荣找来的,当着钟广荣的面提合作,估计钟广荣要气死。

    姜英说道“我怕你以后也毫无征兆的跟我拆台,不敢合作。”有些念头,先给他掐掉比较好,免得日后来烦她,哪怕梁勇胜的业务能力再好,她也不想和这样的人合作。

    钟广荣几步走过来,给梁勇胜递过来的名片几下撕掉,“听见没有,姜英绝对不会跟你这种背后捅人刀子的小人合作,你赶快走吧”

    梁勇胜也不生气,反而说道“姜小姐,我好意提醒你,荣哥的厂子只剩个空壳,不会再有新订单进来,你还是不要盲目跟他合作的好。”

    姜英“谢谢你的提醒,这里好像没有人欢迎你呢,你不走也影响我跟钟老板谈事情。”

    梁勇胜笑笑,好轻狂的女孩子,跟季水莲描述的一模一样。

    钟广荣跟姜英解释了,他手上还有些自己的客户,可毕竟不是像校服订单那样的大客户,下半年的订单基本上都是在上半年就下单了,下半年生产的也基本是明年春季的订单,可是春季的订单早都被梁勇胜转移到他自己的新厂里。

    钟广荣找姜英来,是想让姜英出几套惊艳的春装,他想办法筹钱让厂子再运转半年,熬过这一冬就好了。

    姜英想的却是另外的问题,熬一个冬天厂子里剩下的员工人心就熬散了,没有订单拿着成品去发展客户不现实啊,服装厂只是代工生产,钟广荣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做校服生意,还被人带走了赖以生存的主营业务,他恐怕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姜英说道“钟老板,你有没有胆子搏一把,做冬装,让厂子火起来”

    做冬装现在的冬装都已经开始换季上架了吧,最迟的也是在生产线上等着交货,现在做冬装迟了,钟广荣心想,姜英还是年轻啊,做设计行,开厂子做生意,她还是莽撞冒进了。

    “冬装不合适吧,太迟了呀,而且你想做什么呢现在备料都来不及。”钟广荣边说边缩了缩脖子,北方确实比南方冷的要早多了。

    姜英知道,今年全国范围大降温,冬天比往年格外的冷,天冷就要保暖,什么衣服暖和就买什么衣服御寒,姜英说道“我现在给你开面料、材料单子,再出几款设计图,咱们做羽绒服。”

    羽绒服听着稀奇,钟广荣拿了设计簿和笔,姜英随手勾勒,她设计的是短款的羽绒服,成本比长款的要节约不少,原材料里,最重要的就是鸭绒的清洗、干燥、消毒合格后才能使用,面料得用尼龙纺织物,还有制作工序要求也高,她还特别备注了缝纫线要用硅油浸泡一下。

    姜英上辈子学设计,自然在这些小细节上做过功课,如果没记错的话,国内最早的羽绒服品牌几年以后才有。

    姜英其实今年冬天就准备推出定制羽绒服,不过这和她给钟广荣设计的羽绒服不冲突,大众款的用鸭绒,定制的用鹅绒,白鹅绒处理后几乎没有异味,保暖性比鸭绒好,定制的贵,选料就要品质更好的。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姜英就画好了三款羽绒服的款式,这在后世来看也是经典款,颜色选了几款大众最能接受的黑色、灰色、藏蓝色、摩卡色,白色就算了,白色不耐脏,这年大部分人都是要经济实惠耐脏的。

    设计稿画好,甚至制作的流程、工艺、注意事项姜英都标好了,她笔一扔,说道“你让我给你想办法,我想了,不过呢,这次要用我英若的品牌来做这一批羽绒服,我要投三成,风险利润我们都三七开,行的话就做,不行的话,我在自己店铺给客人定做羽绒服,明年我自己找厂子去生产,也一样的。”

    姜英一开始没想过这么快就搞委托加工生产,但是她定制的羽绒服一出来,明年肯定有嗅觉敏锐的厂商开始推广羽绒服,那既然做了,她肯定也要分一块蛋糕呀。

    至于说投三成,姜英是不怕亏的,服装又不存在过期,这年的样式更新换代的也没后世那么快,她现在设计的款式,就是放到二十年后都不会过时,就算今年卖不完,剩下一点也不怕积压。

    钟广荣一开始还觉得太冒进了,一听姜英也投,那她肯定是有把握的,就是羽绒服听着太新奇了,万一做出来卖不掉,亏了怎么办

    姜英笑着说道“钟老板,反正你这个厂子已经半死不活,拼一把说不定就起来了,我都不怕,你怎么还犹豫呢”

    钟银平都觉得他爹这性格被梁勇胜坑是活该,“爸,你赶紧的决定,别墨迹了。”

    钟广荣苦笑,“你这小丫头,胆子怎么就那么大呢,你都敢做,我就拼一把,你的条件我都答应,那这样,我拿七万,你出三万,我们先赶五千件羽绒服出来。”

    “行,我们先做五千件出来看看市场的反响,原材料钟老板你去准备,我回去先把样衣做出来,时间是越快越好,不能耽搁的。”

    钟广荣之前在国营的厂子,后来自己下海开服装厂,换季上新错过一季就错过了,他当然知道时间就是金钱,姜英已经给前期的工作都布局完,钟广荣既然打算做,就一天都不会耽搁。

    钟广荣又派车子给他们送回去,姜英和钟广荣商量冬款羽绒服的时候,顾昌东一直在一旁安静的等着,路上因为有司机在,他也不好说什么,一直到路口下了车,顾昌东才能无所顾忌的说话。

    “姜英,我没想到钟广荣的前合作伙伴是梁勇胜,给我舅舅匿名寄举报材料的,我已经查出来了,就是这个梁勇胜。”

    姜英惊讶道“但是梁勇胜井不认识我呀,他为什么要把举报材料给你舅舅,你找到他这么做的动机了吗”

    姜英在警校受过训练,一个人做出了常人不能理解的事情,肯定要先找他的动机,当初姜英就怀疑过,顾昌东舅舅那么个混不吝的人,是怎么把她身上所有异常的地方分析串联成线索,还整理成材料的,原来是梁勇胜给了他现成的。

    “先不说梁勇胜的动机,查出是他收集了你的资料后,我调查了一下他的背景。”顾昌东低头看了看姜英,两人已经走到了姜英家门口,他站定继续说道“要不去我家慢慢说”

    姜英把他拉到自家院外背风的墙后面,“赶快说,说完我还要回去睡觉,明天要和姚真一起打样衣,忙的要死。”

    顾昌东心疼媳妇,不敢耽搁,“梁勇胜曾经跟季水莲谈过对象,后来给人打到重伤坐牢,季水莲就跟我舅舅谈恋爱,现在两人偶尔还会有来往,根据我舅舅的口供,我妈找我舅舅说去打探一下你的背景,我舅舅那个人,成天提笼架鸟不干正事,他哪儿找得到又能保密又能打探的人,回家一提,季水莲说她认识人,季水莲找的就是梁勇胜,不过他们两个不想让人知道,梁勇胜就用匿名的方式把材料寄给我舅舅。”

    那现在问题是,季水莲为什么要去找前对象帮忙,她应该要忌讳避嫌才对吧,姜英跟顾昌东都是善于推理的人,他们两个做了符合逻辑的推演,梁勇胜一个坐过牢的人,出来也安排不了工作,梁勇胜家里条件很一般,改革开放他去钟广荣厂子入股的第一桶金,会不会是季水莲帮她弄到的

    姜英分析了一会,搓搓胳膊,她这里还有个消息呢,在书里,梁勇胜出名的不是做服装,而是文物走私贩子,经他手倒卖出去的文物不知道多少件,姜英好恨这种走私文物的人,那都是国家几千年文化的隗宝啊。

    后来梁勇胜又带着最后收集的一批文物偷运出国,在国外定居,后来写回忆录,还大言不惭的细数他倒卖过哪些文物,一桩桩、一件件,都令人发指

    “顾昌东啊,我感觉你舅舅头上有点绿。”姜英结合自己的信息,分析道“你说会不会是他和季水莲偷换了你舅舅的文物拿出去变卖,才凑够了钟老板那边入股的钱”

    这还不好查吗,找个文物专家去舅舅家里看看就好,闻筠教授就是个很厉害的民间鉴宝专家。

    “那我去查查,看舅舅的东西有没有被人换掉。”就他舅舅那个傻样,估计被换掉他也不知道。

    姜英说道“那你要偷偷查,别惊动了梁勇胜,我看那个人挺警觉的,要是有点不对劲,他可能会跑。”现在监控网络还没有建设好,梁勇胜要是改名换姓一跑,要找他是很困难的。

    “我知道。”这一点,顾昌东是不用人教的,他突然支支吾吾的说道“姜英,我们俩要不先把证给扯了”

    “啊”

    “你听我解释。”

    顾昌东生怕姜英误会他,“季水莲反对我们结婚,反对的有点过激了,再加上查出来她跟梁勇胜的关系,我就怕他们做出更过激的事,不如早点把证给扯了,然后去舅舅那边把外公的遗产清点核对一下,全部拿回来,你看呢”

    顾昌东说的小心翼翼,就怕姜英觉得他是在一步步的逼她妥协,其实真不是,婚期都已经定好了,他是急,也不急在这几个月。

    姜英低头想了一下,顾昌东说的也有道理,反正都要结婚了,哪天扯证不是扯,她道“可以呀,那就先扯证。”

    顾昌东又惊又喜,姜英居然答应了,他忙说道“那你定日子,定好了通知我。”

    “好,等我先跟姚真把羽绒服的样衣打版出来。”

    顾昌东心跳越来越快,他跟姜英真是一波三折,先是他等了五年,姜英来了又装作不认识他,再到两人确定关系,姜英又被举报,顾昌东得知举报人是他舅舅的时候,心里拔凉拔凉的,他多怕姜英会丢开手不跟他谈对象。

    好在后来有惊无险,外公当初是好意,却给他留下了这么大的隐患,其实顾昌东真没想要那份遗产,但是现在,他必须要拿回来,还得尽快,免得季水莲又去想什么下三滥的招数。

    顾昌东把姜英送到门口,柔声说道“回去休息吧,等你进屋我再走。”

    家里给姜英留了门,姜年庆和卫春芹心里担心都没睡,姜英就把钟广荣厂里的事告诉了他们,隐去了梁勇胜是文物贩子的事,毕竟这个时候,梁勇胜还没有走上这条走私的路,可能也就是从季水莲那里合伙骗出去文自在的几件古董当启动资金。

    姜英跟顾昌东都没有想到,季水莲又蠢又莽撞,居然敢动顾昌东的那一份,她要是动了文自在的,文自在的性格,说不定都不会报警宣扬自家的家丑。

    但是顾昌东就不一样了,这是犯罪性子,他不可能因为季水莲是舅妈就算了。

    第二天姜英把几个人叫到二楼开会,“我跟钟广荣谈好了,跟他合作用我们英若的品牌做大众款的羽绒服,我们占三成的利润,这一单大家可以一起投钱,到了年底,肯定能翻倍的赚回来的。”

    姚真手里存了五千,她都不考虑的,姜英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亏了她也不会怪姜英,“我可以拿五千出来。”

    姜英晓得姜年庆搞那个蛋糕店,身上应该没有多少钱了,但是卫春芹这几个月,在店里卖刺绣卖了不少,她绣的都是小幅的花鸟鱼虫,定的价格不高,这几个月下来卖的居然还不错,再加上服装上刺绣这一块的分红,她也攒下来不少。

    卫春芹道“我跟姜年庆凑凑,也能凑四千出来。”

    姜年庆不管钱,只知道个大概的数额,还以为家里最多只能拿两千出来,他夸赞道“媳妇,你真厉害,居然又存了四千了。”

    卫春芹心里有点小得意,这里面有一半都是她自己挣的呢,其实她心里是有点担心的,但是有这么个服装店在,亏了很快也能挣回来。

    姜英问刘阿婆,“阿婆,你要不要也投一点”刘阿婆这几个月一共卖了两幅刺绣,上回那个小猫扑蝶图,就被买走了,那一副就卖了八百多,姜英知道不会亏,才问一下刘阿婆。

    刘阿婆惊了一下,“我还能投啊”

    “当然可以啦。”

    刘阿婆喜滋滋的,也拿出一千块来,正好跟姜年庆家一起凑了个五千。

    剩下的两万,姜英一个人出,季水莲送过来的那一万,这都要扯证了,姜英没理由再矫情不用顾昌东的钱,服装店她占了一半的股份,还能再抽一万块钱出来。

    几个人分工,姜年庆去找钟广荣,跟他一块儿去定羽绒服的填充物,钟广荣需要的是加工处理好的鸭绒,姜年庆订的白鹅绒,价格比鸭绒要贵。

    “其实鸭绒已经很好了,你们干嘛多花钱订白鹅绒呢,成本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姜年庆道“我们做定制的,肯定要和大众款有区别,姜英说的,白鹅绒更保暖、异味也比鸭绒少,那今年冬天羽绒服一上,定制的客人说我们定制的和商店里卖的有什么区别,那我们怎么说呀,总不能说大家都一样,只是定制的就要价格高,既然价格高,选料就要更高档。”

    三天后,第一批处理好的鸭绒鹅绒到位,姜英和姚真已经提前给样衣的半成品都做好,现在就是往羽绒服里填充鸭绒,当天就带着三件样衣去了钟广荣的厂里。

    钟广荣看这几件羽绒服款式是真好看,拎在手里轻飘飘的没什么重量,往身上一穿,又轻薄、干活又方便,没一会儿就开始出汗,现在才十月份,穿羽绒服这样保暖的外套,当然会出汗了。

    京市的冬天有多冷,钟广荣知道,等他看到了羽绒服的样衣也有信心,今年冬天这羽绒服肯定大火

    钟广荣的厂子里有五十台电动缝纫机,他算是有远见有能力的,从女儿那里第一时间得知电动缝纫机这个消息,马上去机械厂订购了一批,梁勇胜本来就是个小股东,他出资少,拆家的时候带不走这些固定资产,所以这五十台电动缝纫机,都还在厂里。

    姚真已经上机开始教厂里的工人做羽绒服,羽绒服的工艺要求更严格,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标准合格,从这一批羽绒服开始,就采用计件拿提成的方式,多劳多得,如果返工的话要扣绩效。

    这个方案钟广荣是同意过的,工人们一听多劳多得,干劲十足,又听到返工扣绩效,也认认真真的跟在姚真后面学习。

    姜英挑了几个做的好又认真负责的工人出来,把这四十八个工人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的质量由小组长负责,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多最好,又返工的少,会发一笔奖金,用这个方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钟广荣看着厂里面的工人们,从拆家后的惶恐不安、担心失业,到现在积极兴奋的满面红光,一方面是有这批羽绒服,另外一方面,也是姜英更改了工资组合方式,大家才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心态转变的积极,钟广荣这时候,才彻底佩服这个敢想敢做的女孩。

    钟广荣保守,鸭绒填充物是按照五千套来备货的,他看着车间里忙碌起来,信心十足,“这五千套羽绒服,十月底就可以赶制出来,小姜,我们现在是不是要去找销售渠道,我想了一下,让业务员带着样衣,去京市和周边几个城市的百货大楼推销,再不行我们跑远点,去北方几个寒冷的城市推销去,那边十一月可就下雪了。”

    姜英惊诧不已,这是一个服装厂厂长说出来的话刚才还夸过他定电动缝纫机有远见呢。

    “钟叔,你不会是打算自己零售吧”

    “嗯啊”钟广荣脸上一红,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子的提议和安排,是有点小家子气了,哪有服装厂去零售的,可这次一共就五千件,也不多啊,自己厂里的业务员跑跑,就销售掉了。

    “我想着,也就五千件嘛。”

    姜英“不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零售上,羽绒服我们是第一年尝试,外面还没有人做这个羽绒服的生意,我们要把这个红利最大化的吃进自己的肚子里,我提个方案,你现在让业务员,按照京市范围往外辐射五百公里的中大型城市,去他们那的批发市场、百货大楼样衣,等天气一冷,马上就会有人来我们厂子里订货,第一年没有竞争,这批羽绒服的批发价我们就定在三十块钱,他们拿去售价的价格定在六七十应该不成问题。”

    这一批的羽绒服从鸭绒到面料到做工,质量都非常好,第一年没有厂子跟他们竞争,别人就算知道了也来不急备料,等明年各大厂子都开始做羽绒服,有了竞争批发价就没法这么高了,所以,今年这个羽绒服的红利,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姜英说道“钟叔,生产已经安排下去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去市面上把能定到的鸭绒多多的定回来。”

    钟广荣心道这丫头好大的手笔,他道“那要是今年的产量跟不上,这么多鸭绒进回来可就成库存了。”

    姜英笑着说道“低买高卖,钟叔,你觉得明年还能定到这么便宜的鸭绒吗,等明年大家都做羽绒服,原材料是要涨价的,鸭绒放着又不会坏。”

    钟广荣也觉得自己魄力太小了,再缩手缩脚,估计姜英都不乐意跟他合作,他咬咬牙,“好,都听你的。”

    厂子里面加班加点,姜英的服装店也开始强推羽绒服,和羊毛大衣一个价位,但其实井不冲突,羊毛大衣要买,因为修身好看,等天气一冷,谁不再备一件羽绒服呀。

    只是因为现在的天气还不够冷,大家对羽绒服的热情不高,店内的销售说,这几天羽绒服推销的井不好。

    姜英叫她别急,等下雪了,排单都排不过来。

    姜英跟姚真商量了一下,又去进了一批毛领回来,帽兜上围一圈毛领,又高档又暖和。

    服装店这边刚捋顺,姜年庆的蛋糕店开业了,又是忙了几天,若若在宽敞明亮的蛋糕店卡座上吃着美味的小蛋糕,看店里的客人排队试吃,跟姜英说道“妈,今年冬天好像比去年还冷哎。”

    是啊,今年冷的更早,姜英笑着说道“今年妈妈给你做羽绒服穿,保证你打雪仗的时候热的出汗。”

    蛋糕店不用姜英操心,姜年庆带着他小徒弟,又招了两个营业员,姜年庆说蛋糕店每天都有盈利,他也是干劲十足,夜大那边也没放松,依旧是每周去三次。

    一切都有序的进行着,姜英也能喘口气了,等歇下来,她跟家里人宣布了一件事,“哥,刘阿婆,嫂子,我跟顾昌东商量了一下,先去把证给扯了,明年三月再摆酒。”

    姜年庆一口茶叶水喷出来,“你们也太急了。”

    姜英忙说道“扯了证我又不过去住,他舅妈那边,现在小动作不断,你知道顾昌东家里人,不肯自降身份去他舅舅家要那份遗产,拖久了又怕出事,我们俩商量了一下,扯了证把东西要回来,免得夜长梦多,再出什么乱子。”

    这个理由姜年庆倒是能接受,想想姜富海,就那么一栋泰兴楼,脑梗的时候差点要了他一条命,最后把泰兴楼卖了回老家,说起卖泰兴楼,姜年庆还有点遗憾,要不是姜英和顾昌东两个人都突然消失了,那泰兴楼就是顾昌东给买下来。

    不过肖望平一直不错,没有他两边奔走,姜富海指不定还在床上躺着受罪,沈曼如也不会说出当年假怀孕的事,而且顾昌东最后也买下英若对面的门面。

    姜年庆道“行啊,那你们就扯证吧,外头虽然不办酒,咱们自己家人还是要在一起吃一顿的。”

    姜英就给顾昌东打了个电话,“我这边忙的差不多了,你看你哪天请假方便,请个半天假我们去扯证吧。”

    顾昌东心都要跳出来,他成年后户口就从顾正义家的户口本上迁出来,而且那天跟姜英协商好,他就跟顾平津和季玉珍说过,随时会去扯证,季玉珍巴不得呢,叫他扯了证再回家说一声就好。

    顾昌东故作镇定的说道“我现在就去请假,你去我家里拿户口本,一会我回去接你。”

    姜英“那行,我在你家等你。”

    顾昌东放下电话,立刻写了请假条,一头扎到萧虎办公室“萧副局长,我要请假。”

    萧虎气的不行,顾昌东把他所有未休的假期都调到明年三月份的婚假,那家伙说干脆给他放个年假,所以这会,顾昌东所有的请假他都不批。

    “不批。”

    顾昌东一本正经的敬了个礼,“报告,我要请假跟我媳妇扯证。”

    萧虎一看,请假条上的理由就是跟媳妇扯证。

    他又好气又好笑,这还能不批吗,萧虎给他签了字,“动作倒是挺快的,赶快滚吧。”

    才给顾昌东批完假,孙至孝也过来批假条子,说要跟对象扯证去。

    萧虎给他批了,还奇怪道“最近扎堆结婚啊,这都好几对先扯证后办酒的了。”

    孙至孝心想那可不吗,马上就要分房子,结婚的就能排在前头,有对象预备结婚的,肯定会赶这一波。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小周扭扭捏捏的进来,“萧副局长,我今天想请半天假。”

    “你也要跟你对象扯证”

    “啊您未卜先知啊”小周对象家本来没这么急,一听他单位这次分房子,就连小周这样进去一年的,只要是结了婚的都能排上资格,原本还以为要熬上几年才能分,这次机会这样好,反正都打算结婚了,干脆先扯证好了。

    小周当然愿意,他也想早点娶媳妇,还能早点分房,黄历上说今天宜婚嫁是个好日子,就定在今天扯证。

    萧虎给他批了,站到办公室门口吼了一嗓子,心里又为他们高兴,“还有没有要扯证请假的,都给老子进来。”

    顾昌东回来的很快,今天扯证,姜英自己换了身束腰的阔腿裤,上身是一件浅咖啡色的羊毛衫,衣角松松的扎在裤腰里,显得身形修长,顾昌东心跳都快了几拍,以后,这就是他媳妇了。

    姜英把给顾昌东带过来的新衣服拿出来,叫他进房间换上,人靠衣装,顾昌东本来就又高又帅气,换上常服跟他穿警服的气质又不一样,这年结婚证上还没有照片,但民政局门口有照相馆,怎么着都要拍几张照片纪念一下,当然要穿的精神点。

    今天日子好,民政局人还挺多的,姜英跟顾昌东扯完证出来,恰好看到小周和他对象也来扯证。

    几人打了招呼,小周对象是百货大楼的售货员,这年百货大楼的营业员那可是个好工作,小周对象叫江俏,挺可爱的一姑娘,说百货大楼那边都开始展示英若的羽绒服样衣,问姜英有没有别的颜色,她和小周定的腊月结婚,那时候天气冷死了,她想买件大红的羽绒服结婚那天穿,可惜没有。

    姜英转过头跟顾昌东说道“要不小周结婚,我定做两件羽绒服,给他两口子当结婚礼物,你看呢”

    “行啊,挺好的,他们肯定喜欢。”

    顾昌东现在心里高兴的很,有证了,他跟姜英就是合法的,民政局出来的小两口,谁都是手牵着手,顾昌东也牵着姜英的手,十指交握,两人去照相馆拍照去了。

    恰好孙至孝跟连红蕊也在照相馆,他们已经拍完,连红蕊一开始还是很满意自家对象,但是顾昌东一走进来,她心里就气闷的慌,怎么扯证都要赶在一天。

    孙至孝还跟他们打了招呼,他申请了调岗,现在不在顾昌东这个支队,倒也没觉得有多尴尬,客套了两句,就带着连红蕊走了。

    连红蕊出门还问道“对了,我们结婚你请了顾队吗,他和姜英要是去,我心头还不舒服呢,不过他是你领导,你还是请一下吧,不然怕顾队以后给你小鞋穿。”

    “不会的,我调岗了又不在他手下。”孙至孝说道“而且我请了,顾队明说了他不去,不会尴尬的。”

    连红蕊彻底怔住了,她只是随口一说,顾昌东算是孙至孝的上级,上级都不去,全单位都知道孙至孝跟上级有矛盾,她结婚是主角,其实她才不尴尬呢。

    连红蕊扭头看了看,姜英身上那套衣服好看的不行,连红蕊心想,如果姜英没有这身衣服衬托,肯定没这么好看。

    还有她身边的顾昌东,条件多优秀,家世又好,怎么就看上了姜英这个离婚带孩子的女人,看顾昌东侧头看媳妇的笑意,恨不得把命都给她的样子,他真为了姜英一句话,就不参加同事的婚礼。

    连红蕊心里怪不舒服的,顾昌东这个人,也太不大气了

    扯了证,晚上在姜英家吃饭,姜英做了鱼头锅子、羊肉锅子,天冷了吃点热腾腾的,刘阿婆看着姜英拿回来的结婚证,说道“跟我们那会的不一样,这个好看。”

    其实刘阿婆不识字,但是她就觉得红艳艳的印章好看。

    若若现在叫顾昌东“顾爸”,叫的顺口的很,“顾爸,你房子分了没有。”

    “快了,十一月份分房子。”

    刘阿婆说那边太远了,还想住这里,姜年庆也是这意思,姜英估摸着等这一波羽绒服卖掉收回本钱,姜年庆就可以买房了。

    “哥,你们现在可以去看看房子了。”

    “你这么自信羽绒服的分红能给我挣一套房钱出来”姜年庆还有点不敢相信。

    “这五千套的量估计不行。”姜英说道“但是我们原材料备的足,年底前估计还能加急赶几批订单出来,应该差不多吧。”

    正说着呢,钟广荣带着司机直接找到了姜英家,在外头敲门,“小姜,小姜,厂里出大事了,你快去看看”

    姜英连忙丢下碗,开门问道“又怎么了钟叔”

    钟广荣几句话把事情一讲,厂里的业务员把样衣带到北方几个大城市,那边比京市还要冷,几件羽绒服样衣往百货大楼一展示,光展示不卖,说大货还在生产,最快还要半个月。

    但是可以给人试,这一试穿不要紧,又暖和又轻便,没有不喜欢的。

    已经有很多逛百货大楼的客人几次追问什么时候来货能开始卖,有心思灵活的经销商就去找当地的服装厂问能不能生产,羽绒服是几年以后才开始有的,这时候谁会做,就是立刻去准备原材料都来不及,羽绒服又不是一般的制作工艺,那工人不要培训了吗,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

    业务员留了厂里地址,今天一下子来了好几个经销商,看到车间里工人热火朝天的赶制羽绒服,当场就要下订单,一个比一个定的多,订不到货不肯走。

    老钟这会估算不出产能,而且厂里的业务员派出去还没有全部回来呢,他不敢答应人家,马上过来找姜英商量。

    姜英心道吓死她了,以为又出什么纰漏,有经销商来是好事,她马上说道“那我跟你去一趟厂里。”

    顾昌东今天他扯证的大好日子,饭都还没吃完,算了,看媳妇眼里的喜悦,今年这羽绒服的生意会火爆,估计晚上又要谈到很晚,厂子在京郊太远了,他也不放心姜英一个人去,起身说道“媳妇,我陪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