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4、回娘家;闹翻了
    高婆子会不高兴, 高氏早就猜到了。

    但她不想直说这是裴母的意思,毕竟她也要面子,她结结巴巴道“娘,今年家里家里收成不好, 二弟又去从军了, 现在家里赚钱的就大郎一个人。拿回来的东西少了些, 娘别气,等明年我再补上。”

    高婆子把油纸包里的红糖往竹篮里一扔, “你婆家没赚到钱那是你婆家的事儿, 家里人就等着你拿回来的鱼肉做菜呢, 你倒好,空着手回来,让咱们一大家子的人吃什么”

    高氏懵了, “娘,这一条鱼也不值多少银子, 咱们家没买吗”

    高氏的三姐讥讽地笑了一声,“呦,小妹这是在裴家过上了舒坦日子了, 一条鱼都不放眼里了, 还不值多少银子, 那你怎么不拿一条回来呢”

    “ 家里买的鱼, 你弟妹回娘家的时候让她带走了, 你几个姐姐回门了, 就等着你拿回来好东西好做菜。”高婆子数落道“咱们家是什么情况你也知道, 往年你都会带条鱼回来,偏你今年没有。慧儿,你是不是故意的”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 你这是有了婆家就忘了娘家”

    高氏慌忙道“娘,我没有。”

    “我看你就是有”上次没在喻纾和裴母那里讨到好处,高婆子心里的火气还没消,“这几个月都不回娘家看一眼,你眼里还有我这个亲娘吗”

    “娘,我每个月都会回娘家一次,也就是最近忙着去摆摊,才没回来。”高氏觉得委屈,“几个姐姐也没带东西回来,您怎么不说她们啊”

    “你大姐二姐三姐,她们每年回来就拿这么些东西,我有什么好说的”高婆子语气很冲,“你今年就是少拿东西了,这就是不对”

    高氏难以置信地盯着裴母,都是一个娘胎里出生的姐妹,几个姐姐拿回娘家的东西远远没有她多,只有今年她少拿了一条鱼回来,这就成了她的错

    “你们小妹没拿鱼回来,那今天中午的菜就全是素菜。”高婆子对着高氏的几位姐姐道“不是我这个当娘的不给你们做好吃的,都是你们小妹的错,不顾家”

    裴母一走,高氏的几个姐妹轮流嘲讽,“小妹,你也真是的,过年的好日子也不拿条鱼回来。”

    “裴家连条鱼都买不起了,我就说嫁个瘸子不是什么好事儿”

    哪怕是一母同胞,嫁人了,也会有攀比的心理。

    裴家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高氏嫁进去日子还不错,最重要的是,裴渡还是个读书人,是以,高氏的几个姐姐一直有些嫉妒。

    现在倒好,裴渡去了边关,裴家又落魄了,高家几个姐妹赶忙抓住机会嘲讽高氏。

    听着那些嘲讽,高氏呆呆坐在一旁,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昨天,她还因为这件事和裴母顶嘴,今个就因为她少拿了一条鱼回来,她亲娘还有几个姐姐都在笑话她

    这真的是她的错吗

    高氏迷惑了,如果她多买一条鱼回来,她娘是不是就不会数落她了

    一直到用午饭的时候,高氏都提不起精神。

    裴森在院子里帮忙劈柴,吃饭的时候,他看到高氏不怎么动筷子,急忙压低声音问道“怎么了”

    高氏勉强笑了笑,“没事。”

    这时,高婆子放下筷子,“大郎,我听说你和慧儿这几个月在镇上学校门口摆摊卖卷饼”

    裴森道“是,娘,除了卷饼还有饭团。”

    高婆子早有盘算,“我听说你们这摊子不怎么挣钱,一天下来也就是三四十文,那小摊子要不了两个人,你一个大男人整天待在那多浪费时间,不如你还留在家里做木活,让你弟妹过去帮忙。赚到的钱我们也不多要,让你弟妹和慧儿平分,怎么样”

    一天三四十文,高婆子确实看不上眼,但家里的女人,每天除了下地干活洗洗衣裳,就没其他事情了,要是能去摊子上帮忙,多少也能赚些银子。

    裴森和高氏吃了一惊,高婆子的口吻太理所当然了些,不管赚多赚少,这明明是他们辛辛苦苦做的生意,高婆子却想着让高家人来分一半的钱

    高氏忍不住,“娘,生意其实还行。”

    高婆子眼角一挑,“不是一天赚三四十文吗,那是赚了多少”

    高氏刚要说话,她突然想起喻纾的那番话,顿了下,她道“五六十文,也不多。”

    高婆子嫌弃地撇了撇嘴,“确实不多。大郎和你都待在那儿,纯属浪费时间。”

    “客人想要买个卷饼,指不定一看见大郎那瘸腿的样子就不想买了,多赶客啊你和大郎,都是脑子笨嘴又笨的,你们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还是让你弟妹过去帮忙,她人机灵又会招揽客人,生意肯定会比现在好。”

    高氏拿着筷子的手抖了抖,先不说高婆子是不是真心在为她和大郎打算,单高婆子话里话外的嫌弃,就让人难堪极了

    裴森黝黑的脸一红,低下头,看了看自己受伤的那条腿,偷偷往桌子底下藏了藏。

    他的动作很轻,可高氏还是看到了。

    高氏眼眶一热,她嘴唇张了张,最后忍不住道“娘,大郎腿脚是有毛病,可根本没多少客人嫌弃他。我是不聪明脑子又笨,但我们俩也能做好生意就不用让弟妹去帮忙了”

    “你这是翅膀硬了,连我这个亲娘说的话都不听了”高婆子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我好心好意为你们打算,你和大郎却不领情,难怪你们越过越穷,穷一辈子算了”

    这话着实过分了些,高氏攥紧双手,哀求道“娘,这么多人在呢,您不能给大郎和我留点面子吗”

    “你们都不把我这个亲娘放眼里,我还给你们留什么面子大郎一个腿瘸了的人,天天往镇上跑着做生意,这生意能做起来吗客人看着能不嫌弃吗”

    高婆子的每一句话,像一根根又长又细的针,深深扎在高氏的心里,高氏忍不住哭了起来。

    裴森慌忙给她擦泪,握着她的手,“别哭,慧儿,没事的,我我不在意,我就是个瘸子,别为了我和你娘顶嘴。”

    裴森擦去她眼角的泪珠,可高氏哭得更厉害了。

    她男人是瘸子不假,可在她娘为了几袋粮食就要把她嫁给村里的老头子的时候,只有裴森愿意娶她,把她从火坑里拉了上来。

    她永远不会嫌弃她男人。

    “还有脸哭”高婆子拉下脸,“大过年的,你这是哭丧的呢想哭,回你婆家哭去,别到我们高家来,晦气”

    惯是好脾气的裴森,此时忍不住道“娘,慧儿也是您的女儿,您说话别这么难听。”

    高婆子话里的嫌弃毫不遮掩,“觉得难听就回家去。”

    裴森刚要说什么,只见高氏抹了把泪,晃了晃裴森的手,“大郎,走,咱们回家去。”

    她站起身,拉着裴森往外走。

    高婆子愣了愣,直到高氏和裴森出了屋子,她才反应过来。

    她这个小女儿最是听她的话,而裴森是个憨厚老实的,高婆子正是摸准了他们二人的性子,才敢当着他们的面说这些难听的话。

    她笃定高氏没这个胆子离开高家,没想到,高氏直接拉着裴森回去了。

    高婆子脸色铁青,破口大骂起来。

    直到离开高家,那骂声才渐渐从耳边消失。

    高氏走了一路,哭了一路,快到裴家时,她把眼泪擦干。

    喻纾看到他们两人,有些惊讶,“大哥,大嫂,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高氏低着头,抢在裴森前头道“没没事,就是提前回来了。”

    看到高氏红肿的眼皮,喻纾没有挑破,她浅浅笑了下,“大哥大嫂可用过午饭了若是肚子饿的话,娘特意给你们留了点饭菜。”

    高氏和裴森确实肚子饿了,在高家没吃到的东西不说,还吵了一架。

    听到喻纾的话,高氏惊讶地抬起头,“娘怎么还给我们留饭了”

    这时,裴母从屋里出来,接过话,“我这不是怕你们在高家吃不饱饭,想着给你们留些饭菜填肚子。”

    裴母说话的功夫,喻纾去了灶房,把锅里的饭菜端进了屋里。

    摆好竹筷,喻纾道“还热着,你们快吃吧。”

    裴森夹了一口米进嘴里,羞愧地不敢抬头看裴母一眼。

    饭菜都很可口,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为了能分家,把他娘给气倒了,但他娘从来没有怨过他,还特意给他留了饭菜。

    高氏夹了一筷子菜,菜还没到嘴里,她低着头,一滴又一滴的泪珠从眼里落下来。

    她两次三番为了维护高家人而和裴母顶嘴,到头来,惦记她有没有吃饱有没有饿肚子的,不是她亲娘,而是她的婆婆

    裴母没说错,她不拿好东西回去,她娘就不会对她笑脸相迎。

    今个她只是少拿了一条鱼,她娘就不高兴了

    裴母温声道“老大媳妇,怎么了”

    “没没事,娘。”

    高氏心里难过,但这总归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她擦擦泪,不想让裴母和喻纾知道。

    裴母只当没看出高氏的异样,“那就吃饭吧,去你娘家来来回回走了那么远的路,肯定累了,待会回去休息一会儿,不管有什么事,睡一觉都过去了。”

    见状,喻纾也只当不知,过后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

    回去西厢房,高氏抽噎一下,“不许把这件事告诉娘和阿纾,听到没有”

    裴森拿来帕子,应了声好,接着他叹了口气,“当初闹着要分家,是咱们做的太过分了,幸亏娘不和咱们一般计较。”

    提到这个话题,高氏沉默了。

    安静了好大一会儿,她才道“以后能不回高家,就不回了。”

    喻纾让她不要对她娘实话实说,她按照喻纾的话做了,可也看清了她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

    过了春节,就是元宵,上元节赏过花灯,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喻纾继续做绣品,裴家几个小的和喻枝还在学堂读书,高氏和裴森也还在镇上摆摊。

    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

    喻纾把做牙签的器具搬到院子石桌上,融融的春光洒满大地,让人全身暖洋洋的。

    牙签的作用在于记录阅读进度,读书人常把牙签夹在书里,方便查询诗词歌赋。

    喻纾做了一整套牙签,和时下文人墨客常用的牙签不一样,她做的牙签,是用绢布做的,还在上面绣了松竹梅兰的图案。

    傍晚,高氏收了摊,一进院门,喜笑颜开地道“阿纾,多亏你出的主意。”

    喻纾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活动了下身子,在石桌旁坐了一下午,浑身不太舒服。

    她好奇地道“大嫂,你怎么这么高兴”

    “去年摆摊的时候你就说要买一把大的油纸伞,把摊子给遮盖着,那一把油纸伞要三两银子,当时我嫌贵,不想买,还是你劝我买了一把。”

    “现在,我可算是体会到有伞的好处了,一是下雨下雪天不受影响,二是,有了这把伞,那些学子都说我这摊子上的吃食干净,都爱来咱们家的摊子买卷饼和饭团吃。尤其是到了春天,正是杨絮柳絮四处乱飘的时候,我都能看见别家摊子上飘着的脏东西,就咱们摊子干干净净的。

    “这么一来,客人全到咱们这里了,就连常去刘家摊子的那些人,最近也不去她们那里买卷饼了。这个月赚的银子,足足比上一个月多了一两五钱你说我该不该高兴”

    喻纾弯了弯眸子,“是该高兴,这确实是一件喜事,恭喜大嫂啦”

    “多赚了银子,这都是你的功劳,幸亏当时我听了你的话。”高氏感叹道“你想吃什么,大嫂请你吃顿好吃的来答谢你。”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喻纾打趣道“那我要鸡鸭鱼肉全点一遍”

    又过几天,做好全部的牙签,喻纾去了书肆一趟。

    “ 刘掌柜”

    到了书肆,喻纾话还没说完,刘掌柜就接过话,“又是来打听你夫君的消息,我猜对了吧边关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大周和北戎隔几天打一仗,一交手又撤兵。”

    “ 你这么牵挂你夫君,等裴渡回来了,可得让他好好珍惜你这个妻子。”

    喻纾抿唇笑了笑,向刘掌柜打听裴渡和边关的消息,已经成了习惯,一是为了裴母,二来她也希望裴渡能早些回来。

    刘掌柜摇摇头,“夫君不在家,可苦了你们这些小娘子了。”

    喻纾笑着道,“日子该过还是得过,刘掌柜,我新做了一套牙签,你看能卖出什么价钱”

    作者有话要说  牙签就是现在的书签,古代叫牙签。

    还有上一章我第一次更新的时候是4000多字,后来又加了近1000字,想再看一遍的小仙女可以再去看一遍,无需重新订阅,可以直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