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节 我家曾祖以下的传承情况
    第三节我家曾祖以下的传承情况

    我的曾祖父孟昭信(1877——1942)娶妻贾氏(1882——1955),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也就是我的祖父孟宪成,次子孟宪增,三子孟宪奎;长女孟宪晨(1917——2006)嫁到蓟县翠屏山乡西河套村张家(丈夫张秀峰),次女孟宪春(1925——1993)嫁到辽宁省锦县大石桥乡白马石村赵家(丈夫赵运强当时在驻蓟县的警防队当兵,日本投降后所部改编成解放军,解放后转业回原籍工作。)

    我祖父孟宪成(1909——1929)娶妻绳氏(1905——1952)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也就是我父亲孟庆云(1925——1997,北京市离休干部),次子孟庆华(1928——今,蓟县棉纺厂退休工人),女儿孟淑珍(1929——今),嫁到蓟县逯庄子乡仓上屯务农。

    孟宪增(1914——1973,西南隅农民)有两个儿子,娶妻赵氏。长子孟庆余(1933——今,西北隅农民),次子孟庆宇(1938——今,蓟县外贸局退休工人)。

    孟宪奎(1920——?)1937年“七七事变”前就在北京读书,“七七事变”后参加当时的抗日政府军(宋哲元部队),日军进关后随宋哲元的29军转移南下。抗日战争期间与家中失去联系,估计已阵亡。

    孟庆云(1925——1997)有四个儿子,在蓟县城内西南隅与前妻刘凤霞(1924——1977,西北隅农民)生子孟凡生(作者本人),在北京与后妻张素兰(1936——今,北京市退休工人)生子孟凡宏(1955——今,北京市职员)、孟凡祥(1957——1987,北京市工人)、孟凡明(1960——今,北京市工人)、女儿孟凡萍(1962——今,北京市工人)。

    孟庆华(1929——今)妻殷桂荣(1931——2011,1),生有六子二女。长子孟凡荣(1948——今,东北隅农民)、次子孟凡林(1956——今,东北隅农民)、三子孟凡存(1958——1979,东北隅农民)、四子孟凡义(1962——今,蓟县棉纺厂工人)、五子孟凡勇(1964——今,蓟县教育局干部)、六子孟凡军(1970——今,东北隅农民)。长女孟凡茹(1952——今,东北隅农民))、次女孟凡珍(1954——今,蓟县棉纺厂退休工人)。

    孟庆余先后娶妻五人,均未生育。

    孟庆宇(1938——今)有二子二女。前妻穆桂珍生子孟凡民(1962——今,西南隅农民),后妻李桂荣生子孟凡刚(1966——今,蓟县旅游局干部)、长女孟凡涛(1968——今,三河市工商局干部)、次女孟凡月(1970——今,天津海关干部)。

    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小孩过多的。凡字辈十二男中,除孟凡存未婚而亡以外,其余十一人共有子女十七人,最早的1972年出生,最晚的1999年出生。

    其中:

    孟凡生有二子:孟大成、孟蓟成;

    孟繁荣有一子一个女儿:孟祥文、孟祥玉(女);

    孟凡宏有一个女儿:孟娜;

    孟凡林有二女一子:孟祥艳(女)、孟祥惠(女)、孟祥东;

    孟凡祥有一个女儿:孟婷;

    孟凡明有二子:孟祥禄、孟祥鹏;

    孟凡义有一个女儿和一子:孟彬(女)、孟佳;

    孟凡民有二子:孟祥男、孟祥飞;

    孟凡勇有一子:孟祥臣;

    孟凡刚有一子:孟祥泰;

    孟凡军有一子:孟祥帅。

    到2010年,“祥”字辈的十二男中,只有孟大成、孟蓟成、孟祥文、孟祥男四人已结婚并均已生育后代,属于“令”字辈。目前“令”字辈的只有2男2女,最早的2000年出生,最晚的2009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