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目录)
    第三章我家的身世

    我和中国大多数平民百姓一样,出身于农民家庭。但由于我家居住在蓟县城内,又不同于世代居住在农村的一般农民家庭。

    听长辈人讲,我家的祖籍地是山东省,哪个县说不清了,只听说村名叫大柳村(经查地图得知曲阜市陵城镇果庄小学西北侧有一个大柳村,大柳村北面是孟家林村),属于孟轲的后裔。在清朝咸丰或者同治年间(1851——1874),具体年份长辈们也说不清了,大柳屯的三个姓孟的年轻人,挑着八根绳(指一条扁担,担着两个箩筐,每个箩筐用四根绳子拴住,筐上可以放行李,筐里也可以坐小孩子),携妻带子来到蓟州。据说是当时有个亲戚在蓟州做官,他们是投奔这个州官来谋取分差事才到蓟州来的。这三个人都不是种地的农民,而是是手艺人,有的会画画,裱画,写对联(书法),是画匠;有的做丧事用的纸人纸车马,及裱糊屋子,是糊匠。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哥仨都属于工薪层,可又不是出卖劳动力的“苦力”。到蓟州城里后,三家就在西南隅落户谋生,繁衍后代了。这三户孟氏的家族与原本在蓟县生活的孟氏家族,虽然老祖宗同是孟轲,但从支脉上看远得很,也都无联系。所以,有必要把我家来到蓟县后的情况介绍一下。

    附:本章目录:

    第一节我家远祖来蓟州后的世代传承:

    第二节远祖来蓟后各世代的从业状况

    第三节我家曾祖以下的传承情况

    第四节我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

    第五节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

    第六节我的曾祖母孟贾氏

    第七节曾祖母的终生遗憾

    第八节我的祖母孟绳氏

    第九节我的二爷孟宪增

    第十节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

    第十一节蓟县农村的概况

    本章写于2008年10月——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