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2章 192
    家里的老老少少开始逛果园。

    文喜粮看着树上缀满的果实,问外孙女“平时就你跟你爸两人摘啊”

    骆听雨点点头,道“果树种完一茬就得挪出去,再重新换一批。”

    文喜粮满脸心疼地道“早该叫我进来,这么大的果园,就你跟你爸两人收拾,再累着可咋弄”

    说完摸起树底下挂的筐开始摘荔枝。

    骆言不知道从哪儿跑着绕了一圈回来,惊叹道“果园好大,还种着香蕉跟榴莲呢”

    “哪儿的榴莲”邢爱燕抬脚走,道,“咱过去看看,我见过榴莲,还没见过榴莲树呢。”

    “那边”骆言满脸兴奋,又气喘吁吁地道,“还有猕猴桃、山楂、樱桃啥的,两种樱桃,大的小的都有,那边地上还种着菠萝呢”

    文喜粮把筐子放下,乐呵呵地道“诶,这不是有三轮车么咱骑车过去看看。”

    又转头喊他小女婿“常庆,这里头能转吗”

    骆常庆从屋里出来“能啊爹,随便转,你们当成普通果园就行。”

    前世他老丈人跟他丈母娘没少去果园帮着忙活,有几棵树苗还是文喜粮亲手种下的呢。

    摘的时候也经常过来帮着摘、帮着往外拉货啥的。

    文喜粮发动三轮车,拉着廖春华他们转了一圈。

    不光看见果园里种的各种果蔬,还有好几块庄稼。

    小麦、玉米、谷子、大豆

    尽管在城市里过了这么多年,可乍一看见庄稼还是觉得亲切,文喜粮下来倒背着手转悠,再一次念叨“应该早叫我来的,看你爸种的这地,这麦子不能种这么密啊”

    但看着长的还不错。

    骆听雨在旁边道“姥爷,是我撒的种。”

    文喜粮一愣,咧嘴笑“那种的不错”

    骆听雨

    骆言爬到树上摘樱桃,他看见挂在树枝上的小竹筐,勾着竹筐,一边摘一边吃一边往筐里放。

    还弯腰给邢爱燕递了一把,道“姥娘,你尝尝这樱桃,可甜了。”

    “吃过,在外头都吃过。”邢爱燕脸上的笑怎么也掩饰不住,常庆没少往回拿各种稀罕果子,这口感一尝就知道是家里常吃的。

    但在外头吃跟在里头现摘,那感觉又不一样。

    文喜粮看看这棵果树,再看看那棵,不知道该先摘啥好。

    邢爱燕跟廖春华两人瞅着那地上的菠萝,还有旁边种的丝瓜、茄子、洋柿子、西蓝花、菠菜满脸喜意。

    每个地头上都有提篮子和筐,摘完顺手拿起来就能用。

    两人开始摘菜,看着左边、再看看右边,恨不能再多生出来两只手才好。

    “这洋柿子长的真大啊。”邢爱燕跟骆听雨唠叨着,“怪不得你爸每回拿菜回去说有机的,没打农药的,以前我还琢磨,咋能一点农药不打啊那菜一颗比一颗出息,不打农药咋能长这么好这回我信了。”

    她就着掰开一个,递给廖春华一半,两人站那吸溜吸溜啃着。

    骆言在树上吃樱桃,摘了会儿小樱桃就开始摘大樱桃。

    骆听雨看着他的个头,欣慰地道“长那么高,不上树摘果子可惜了。”

    骆言

    大家绕着在里头玩了两个多小时才意犹未尽的回到家里。

    骆言跟他爸还有他姥爷一起,摘了好几筐水果。邢爱燕、廖春华跟文霞他们摘了好几大筐蔬菜。

    骆听雨骑着三轮一趟趟的往屋前头运,整整齐齐的码好。

    出来的时候带了点荔枝,放到了冰箱里。

    出来后邢爱燕他们几个互相督促“这件事就烂在肚子里了,除了咱们几个,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

    廖春华严肃地道“他姥娘说的没错,嘴得缝严实了,谁也不能告诉。”

    她想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就是觉得震撼,而且重新回到家里,都还有种无法相信这是事实的震撼。

    这要是传出去,常庆再让人当成妖怪抓起来。

    当然了,未必有人会信

    这么一想,廖春华就觉得轻松了,真说了也不会有人信,搞不好还以为她老糊涂了呢。

    文喜粮摸出一根香烟闻着解馋,点点头,也道“放心吧,真说漏嘴也不会有人信”他就是惦记着那么大一片果园,啥时候摘完。

    骆言年龄最小,怕他没有定性,是着重叮嘱的对象,他无奈地笑道“你们也说了,这事儿说出去也不一定会有人信,还以为我魔怔了呢。”

    说完发出一声哀嚎“哎呀,我的作业”

    蹭的跳起来窜回了他自己的房间,在主屋这边还能听见他嗷嗷叫唤“我作业写不完了”

    文霞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自是不会往外说,她也依旧恍恍惚惚的感觉着不真实

    念了一晚上感谢老天爷的馈赠。

    骆常庆捏捏她的手,心里叹了口气。

    这是上辈子两人挥洒汗水的地方。

    大热的天,一个苹果一个苹果的往上套袋子。

    到了秋天,苹果熟了,一个一个的摘。

    摘下来并不是结束,愁销路。

    那时候果园门口没有排着队等着进货的人。

    只有少数几个老主顾会卡着时间来要货,剩下的都得主动出去联系销路,文霞总担心卖不完,她等骆常庆出去了,就自己骑上三轮车去赶集,一直卖到过年。

    好的时候年前能卖完,大家可以心无旁骛的过个安稳年。

    遇上不好的时候得卖到来年二三月份,文霞晚上睡觉做梦都在应付跟她还价的人,嘴里嘟囔“没法再便宜了,不能再低了”

    骆常庆脑子里走马观花似的掠过一幅幅场景,他翻身抱住熟睡过去的妻子,心一点点踏实下去。

    骆听雨收到齐元哲发来的电子邮件,帮她整理的国外大学的资料。

    她大学期间虽然兼着家里产业的管理,但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上,在学校里忙成陀螺一样。

    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她拿到了本院的保研资格。

    至于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留学,她还在选择。

    不过出国的意向比较大,想去看看国外的市场。

    家里的服装已经出口了,目前覆盖的国家超过了十个,厂里还接到了岛国的服装订单。

    今年飞跃的发展真如其名飞跃了,销量远远超过了哇咔咔和猎人。

    厂房还得扩建,运动鞋的生产跟不上销量。

    过两天她还得去趟南方,盯一下扩建进度,再看看新款的研究进度。

    文喜粮回了新东老家那边,小女婿又在种植园旁边承包了一块地,打算弄个大樱桃园。那个神秘果园里的樱桃树摘完后就挪了出来,他一把年纪了竟然热血沸腾的啃起了种植类相关的书籍。

    每天带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一点点的啃。

    他知道挪出来的果树肯定长的不如在果园里出息,结的果子口感也不同,但比外头同品种的樱桃树口感要好,文喜粮总觉得自己得学上点知识,他怕哪天让人家问住了。

    当然,果园里的树为什么长的好他解释不出来,但觉得学点专业知识他能多跟人家掰扯掰扯。

    小女婿说了,除了樱桃园,后期还准备再专门弄个猕猴桃园、冬枣园,把这边的采摘业弄大。

    新东齐城这边适合北方气候的水果什么都能种点,比较适合弄大杂烩。

    文喜粮自从小女婿家的产业扩大后,招的专业管理人员越来越多,他反而闲了下来,这回要弄樱桃园,他就自荐,想回来全程弄完果园建设。

    也不是他自己在这儿忙活,雇了工人,他每天也不累,就是看看栽种的果树成长情况,跟旁边雇的果农交流交流经验,不忙的时候拿着放大镜看书,觉得比在首都小院闲着强。

    隔三差五的小女婿带着他穿越一把,直接从齐城跨回小院,吃顿饭,洗个澡,换换衣裳,跟老伴儿说两句,眨个眼的工夫又回来了。

    或者一家人在果园里忙活的时候,外孙女做了好吃的,常庆带他进去,在里头吃火锅,吃完再把他送出来。

    着实省劲

    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

    廖春华跟邢爱燕在果园里种菜摘菜、种庄稼收割庄稼。

    新晒的麦子磨成面,蒸上一锅千层饼,熬上一锅大米粥,炒俩青菜,炖上个排骨,红烧上条鱼,把桌子往竹屋前的空地上一摆,热闹的翻了天也不用担心会影响到邻居。

    吃完收拾完就当活动筋骨似的弄弄菜,弄弄庄稼。

    文霞进来的反而少,她每天都去各个公司转一转,看看报表,需要签字的文件签个字,或者给员工们开开会。

    对神秘果园一事心底非常平静。

    日子以前怎么过,现在还怎么过,工作以前怎么忙,现在还怎么忙。

    骆言也是,最初的新鲜劲儿过去后,还是把精力放到了学习和训练上。

    进了国家队训练任务越来越重,最近有一场集训,他跟队友们住到了一起,除了训练,课业也不能落下,每天忙成狗。

    又是春节,骆听雨从国外打来了越洋电话,给家里的长辈拜年。

    她还是头一次知道出了国,果园的传送受到了限制,她只能在当地小范围传送,根本不能一步跨回来。

    唯一比较方便的是可以经常在果园里聚一聚。

    不过大年三十骆常庆没带着家人进果园吃年夜饭,他需要接的电话太多了。

    就提前跟闺女约好,会把她那份年夜饭放在果园里,她什么时候方便自己进去取。

    打这个电话,是为了装模作样。

    骆常庆听着闺女的吉祥话不要钱似的往耳朵里送,他默了默,问“你跟齐元哲在一起他的学业不是已经结束了,我记得是几年来着”

    齐元哲的声音从电话里传过来“叔叔,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