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4章 174
    骆家到年底最忙,所有产业都忙。

    今天服装依然很红火,各个厂子里的机器大年二十九晚上才停下来。

    由于各产业距离跨度大,集合到一起太不方便,骆常庆就让各个厂里的负责人自己筹备元旦晚会,让大家也热闹热闹。

    晚会上除了表演节目还会选出优秀员工,选出来的优秀员工全部飞到齐城总厂这边开表彰大会。

    优秀员工包括各个服装直营店、万嘉超市,以及首都的万嘉商场等这些店铺里选出来的员工。

    大会全程录像、拍照,照片后期洗出来除了会贴在总厂的荣誉墙上,还会贴在各分厂、店铺的荣誉墙上。

    对大家也是一种激励。

    先不说会有额外的奖金和厂里自制的奖杯拿,就单单去参加表彰大会的员工来回坐飞机,就让不少人羡慕不已。

    骆常庆也在年前挨着转了一圈,先给员工把过年福利和奖金发下去,给大家开了个短暂的会议。

    最后一站是穗城这边的厂子,给员工们开完会骆常庆就去了特区。

    在特区这边买了两套房子,前两天跟家里人商量着,今年春节在这边过,体验一下南方这边的过节气氛。

    提前找人给家里人办了通行证。

    他过来收拾一下卫生,备上点家具用品,顺便去看看股票行情,再买上点。

    现在从特区这边买房可以迁户口,骆常庆为了来回方便,把自己的户口牵了过来。

    文霞的暂时没动,等从海城买了房子,在那边落户。

    齐城这边,邢爱燕其他几个闺女的村里打电话,让帮忙喊人。

    电话接通后挨着通知一遍,说今年去特区那边过年的事。

    大闺女文梅在电话笑道“不得了了啊,我们到现在还没去过南方呢,你们三天两头往那边跑,现在连过年都要跑去那边过了。”

    又道“怎么不去首都过年呢”

    除了南方那边的城市,她爹娘现在也是首都那边的常客了,动不动就过去住几天。

    邢爱燕笑道“首都冷啊,这时候南方那边暖和。”

    跟几个闺女在电话里聊了聊,说好了年后回来的时间,到时候有空就去省城玩玩,没空就不用去,知道大家都挺好就行。

    廖春华没跟她闺女通话,就是跟村里供销社那边说了声,让他们等骆立春去进货时捎带脚说一声。

    她忙着在家里收拾衣裳呢,现在箱子里最不缺的就是新衣裳,不知道穿哪件好。

    石安村那边,骆立春知道骆常庆挪走户口的事,听到他们今年要去特区过年已经没那么惊讶了。

    就是有点羡慕。

    跟供销社里的售货员感叹“那我大哥今年要失望了。”

    售货员也是本村人,知道骆家那点官司事,顺口说上两句“你哥嫂肠子得悔青了吧”

    骆常庆混的越好,骆常胜被村里人提起来的次数就越多。

    他们引以为傲的城市户口,骆常庆也办到了,还一挪就挪去了特区,成了特区人民。

    村里也有几个酸的,嘀咕着骆常庆为啥不把老婆孩子的户口也迁过去,还恶意揣测,两口子户口都不在一处,早晚得出状况。

    明白的都懂,人家不牵肯定有不牵的理由,现在骆常庆这么有本事,老婆孩子的户口还不是想什么时候转就什么时候转

    “悔的恨不能撞墙了,我大哥他那个亲爹就不是个人玩意儿,喝上酒就惹事,见天不够给他擦腚的。”骆立春道,“运输队效益也不好,我大嫂下岗了。”

    听说今年好多单位都破产了,铁饭碗也不是那么有保障,不少人都失业在家。

    有些单位虽然没破产,但也是干一天歇一天,工资还发不下来。

    骆常胜他那个水泥厂的效益今年也不怎么样,三个月不发工资了。

    元旦的时候两口子去了他们家,拐着弯的打听骆常庆开厂子的事。

    不光骆常胜,冯家还有她大姑子家等一些拐着弯的亲戚也快把她烦死了。

    知道骆常庆开了厂子后都想让她帮着搭句话。

    她是能在骆常庆面前说上话的人吗

    别看这两年关系稍稍缓和了,可她看见骆常庆还是怵头,像这类的口根本不敢开。

    而且越了解骆常庆就越知道这种话不能提。

    自家男人说了,他小舅选人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不是看谁谁谁的熟人、亲戚。

    能守住线,能拉的下脸,才是干大事的人,自己别瞎掺和。

    骆立春本来也没想给冯家人介绍工作,她也不是埋怨,就是有点吃味,小声嘟囔“小言他姨介绍的人他小舅都留下了。”

    为啥就不能给她个面子,让她在村里风光一下呢。

    骆大厂长的亲姐姐,连个人都弄不进去,估计不少人在后头笑话她。

    冯亮笑叹“常庆这个人啊,知恩图报。你仔细数数,现在能让他给面子的那几个,哪一个不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过他的”

    “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但也挺记仇。你以前对他那些挤兑,站在亲弟弟的立场上来咂摸咂摸,都是让他寒心的事。”

    “人家不傻,谁真正对他好,谁算计他,心里门清呢。”

    骆立春眼圈一下红了“我也没算计他,我那时候不是糊涂吗”

    “你现在只是比以前稍微不那么糊涂了点,但也没完全明白,还是个拎不清的。”冯亮指指县城的方向,“老大两口子跑来诉苦、哭穷,想让咱帮着说和,缓和一下兄弟关系。你是不是有一丝动容,准备接下那句话如果真要说到骆常庆面前,咱们这几年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骆立春张了张口,到底没反驳回来。

    当时有那么一瞬间她的确首先想到的是到底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但冯亮在旁边一咳嗽,她就又明白过来了。

    她认为的应该这么做,骆常庆未必认。

    等老大家一走,冯亮说了她一顿。

    别说骆常庆,冯亮都不认,还是认为老大充满了算计。

    骆立春就把这念头掐了。

    冯亮说得话,她是嫁出来的闺女,娘家兄弟的事就别掺和了。

    日子怎么过人家骆常庆这个大厂长不比她明白用得着自己给人家操心么

    有那工夫,还是想想家里盖新房子的事吧

    这两年挣了几个,又从村里要了块地皮。

    她可是听说小九那几个姨都翻新房子盖小二层了,她跟冯亮商量了商量,决定也盖个小二层,这处老院子呢就给冯建留着,过个两三年把这边推了,也起个小二层,好给冯建说媳妇。

    不过骆常庆不回来过年,老大两口子想趁着过年上门缓和关系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骆家把齐城这边的事安排好,一家人飞去南方过了个年,在那边待到初八才回来。

    初十这天,骆听雨几个姨和表哥们来了一趟,去吃的火锅,之后在招待所安排着住下,待了两天才回去。

    过完年,骆常庆就一直盯着省城汇万区那边的大工程。

    汇万那边建了个大批发市场,汇万服装城。

    他去转过好几回了,看进度,估摸着四五月份就能完工,一直盯着那边的招商信息。

    等招商信息一出来,骆常庆先带着家里人去排队抢了一排铺子,又辗转联系上这边的负责人,以雨言服装公司总经理的身份他们谈合作,来来回回谈了半个月左右,拿下了服装城门口最显眼的两座小二楼之一。

    小二楼只租不卖。

    骆常庆本来想把左右两边的小二楼都租下来,这边哇咔咔,那边猎人,但服装城这边不让,另一边要留给本省的国营服装厂。

    所以另一边只能卖童装,或者是卖鞋、卖电器之类的。

    商城负责人还问他“我听说骆总买了一排铺子,贵厂的服装在哪间铺子里卖不了啊”

    骆常庆笑道“猎人只要最显眼的位置,规模还要大,如果方经理愿意把入口处的小二层卖给我,我一定让它们成为服装城最亮眼的门店。”

    方经理摆摆手“骆总别难为我,我可做不了主”

    骆常庆只好遗憾的作罢。

    骆听雨也觉得遗憾,她道“省城这边的发展已经初见苗头了,以后会越来越好,汇万服装城也成了省城这边的标志性建筑,往后的十年二十年客流量都保持的非常不错。”

    “它对面的明珠广场后来还是网红打卡地,在短视频上非常火”

    这边的房价、商铺价格更是涨到飞起。

    “早知道把你姨们全带过来一起排队买了。”骆常庆惋惜地道,“现在应该没有空商铺了。”

    爷俩感叹了会儿,骆常庆还有别的业务要忙,他今年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外贸上。

    去年小试牛刀,趟了趟路,收获还不错,今年准备放开手脚干。

    骆听雨则开始准备今年的中考。

    她的成绩没问题,肯定稳过,但也不敢太大意了,又把之前的课本拿出来认认真真梳理了一遍。

    齐梦儿跟张晴晴两人卯上了。

    自从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并且看到成绩提升以后,两人你追我赶,比着努力。

    年后有两次测验,成绩都不错,照这个势头下去,考试的时候只要稳定发挥,考个普通高中没问题。

    骆家从老到小都忙。

    廖春华跟邢爱燕在合计再开一间铺子。

    文霞则是盯着厂里和各个店铺。

    老父亲更是天南海北的跑着找货源,忙着挣钱,骆听雨忙着中考,骆言忙着训练,他钢琴已经不练了,书法还学着,乒乓球是非常热爱。

    等姐姐正式成了高中生的时候,骆言也被选进了省乒乓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