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4章 144
    骆听雨来趟姥娘家收了六七百块钱的红包,她郑重其事的装进了自己带拉链的小口袋里。

    骆言那份他只好奇地看了一眼就被妈妈堂而皇之的抽走了。

    瞥见妈妈带着示意性的目光看过来,她赶紧背过身去,只留个后脑勺。

    文霞又好气又好笑。

    许是今年他家东西太丰富了,几个姨家苦恼给她和弟弟的东西,索性都包了个大红包,每个姨跟姨夫都是六十。

    赵为国还给了她一个红包,里头是五张大团结。

    姥娘和姥爷给了她和弟弟一人一百。

    奶奶给她包的也是一百,连同爸妈那份一起被老妈抽走了。

    抽空找老父亲补回来,再弄个存钱罐。

    守住压岁钱这事得让老父亲替她谈。

    所以回到家的骆常庆就按照闺女的指示替她跟文霞申请“让孩子学着自己存钱”

    文霞惊讶,小声道“好几百呢,让九九拿着啊”

    “咳,我给她买个存钱罐,让她自己存起来,锁抽屉里,反正她也没有花钱的地方,愿意自己留着就留着呗。”

    文霞还是不赞同“这太多了,给她换堆成分的让她存着玩”

    骆常庆提醒媳妇儿“你闺女认钱,她知道一分和十块的区别。糊弄小言行,糊弄小九糊弄不了。”

    文霞

    骆常庆又劝她“咱自己平时都一袋子一袋子的在衣柜里放着,这几百让小九拿着吧,丢了就当破财免灾了。”

    “再说了,她现在多能叨叨,不够她念叨你的。”

    文霞也笑,道“哎呀,行吧行吧,你也够叨叨的。”她也看出来了,这是受闺女指使来的,斜睨着丈夫,“你倒是挺听你闺女的”

    闺女让干啥就干啥,真是。

    骆常庆摸着鼻子笑。

    年初三一家人就回了省城。

    今年邢爱燕老两个也不在家过元宵节了,一并去省城过。

    廖春华更是,凑着人多热闹,也是初三跟着上的火车。

    趁着不忙,赶紧把店该扩的扩,该收拾的收拾好。

    杂志带来的影响在齐城没有多大水花。

    这边的杂志类电影刊物卖的很火,时装类相对少一些。

    但也没关系,厚着脸皮主动展示,这就是一个推销噱头啊。

    在文霞本人和店员的共同努力下,不少老顾客都知道了雨言服装店老板和老板娘上杂志的事了,都惊叹“小文,你们两口子行啊,都能上这种服装杂志,厉害了啊”

    刚开始自卖自夸的时候文霞还有点不好意思,现在已经很淡然了,笑着继续自夸“杂志记者看中的是牛仔服款式”

    有会说话的顾客,笑道“哎呀,也是你们两口子郎才女貌长的好看,不然人家肯定就拿衣裳找明星拍了。”

    顾客当然也认店里的牛仔服,现在知道人家杂志记者都因为觉得好看给他们登到了杂志上,那更是越看越觉得好看了。

    文霞这回没拿自己当模特,她让丁丽莲穿了一身,教小姑娘化了个淡妆,往那儿一站,看着有种说不上来的潇洒劲儿。

    不光丁丽莲,还从男店员中选了两个用骆常庆的话说长相带少年感的男店员,给他们配了身牛仔服,稍微搭理一下发型,骑上自行车去齐城大学、当地的高中转了一圈。

    女店员里也选出两位身材高挑的,去逛百货大楼和客流量较大的公园。

    带薪逛街。

    店里的牛仔类的服装销售量瞬间涨了不少。

    杂志对齐城的影响小,但是却在海市、杭城等地掀起了一波水花。

    别说这是去年的款式,这时候的衣服款式更迭没有后来那么快,加上通讯运输类的不发达,骆常庆弄出来的这个牛仔系列,对偌大的服装市场来说,都没听见个响儿。

    有那机敏的看到杂志后在本地寻了一圈没找着货,就跑去穗城找,成大发又一次给骆常庆发电报,让他来穗城,除了盘账分钱,再就是商量加产的事。

    雨言服装店分店可以考虑提上日程了。

    年后先扩建的是酸辣粉,跟塑料厂那边商量了下,挨着酸辣粉店的那间往里挪了三米,北边加了一间,把火烧炉挪进去,原来的火烧房改成开放式制作间,店里原本的窗户也做了整改,增加了桌椅数量。

    又多雇了一个服务员。

    酸辣粉的口味增加了肥肠、腊肉和菌类三种。

    面食除了火烧,增加了葱油饼。

    整改完重新开业后生意异常火爆。

    分店的铺面找的也很顺利,在长乌区,虽然不是独栋楼房,但是面积也很大,能分成两个区域。

    合同签完,又找了以前的装修队按照小二层的装修风格开始动工。

    所以在接到成大发的电报后把这边的事安排好,就买上票直奔穗城,弄完货的事,再去买几盏吊灯捎回来。

    一派喜意而去,谁知到了那里就看见成大发满脸憔悴,双眼通红,整个一霜打的茄子。

    骆常庆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货款出啥问题了吧

    “咋了这是”骆常庆给他递了根烟,“别慌,先跟我说说出什么事了”

    成大发狠狠吸了一大口烟才道“我对不起你”

    看来真是货款出问题了。

    骆常庆快速算了下,年前成大发给他汇了一笔款,如今账面上还没结算完的那部分连本带利估摸着也就二十万出头。

    这点钱他赔得起。

    但是不知道成大发赔了多少。

    还有就是,怎么出的问题,是被抢还是被偷或者是被骗了,他得问个清楚。

    “别急,先说说到底怎么个情况。”骆常庆吸了口烟,“真是货款”

    成大发这才一愣,他慌忙摇头“不不不,款子没事,是货。”

    “货不是不多了么”

    牛仔服还没加产,别的服装也没再下订单,货能出什么问题

    成大发满脸愧疚地道“那牛仔服我记得是你拿来的设计图,那是你的东西,我昨天才知道,我老表照着咱那版接了一批牛仔服订单,三万套。”

    骆常庆手里的烟都忘了抽了,有震惊,有气愤,但最多的还是无奈。

    因为体验过跑大厂求货源的艰难,所以跟这边的服装厂搭上关系后他对合同的要求没那么苛刻,没加版权问题。

    随着合作进行,双方都很愉快,他越发把这个问题忽略掉了。

    所以,这也是他的疏忽。

    “没事,厂里也得赚钱嘛。”骆常庆笑容很淡,道,“先盘账吧”

    不过这件事倒是给他敲了一警钟。

    成大发有些惊愕骆常庆的平静,语气激动地道“你不生气喔我都快气死啦去年厂里指着你的单子吃肥了,结果却做这种背信弃义的事”

    他不光快气死了,昨天还跑到他老表家里吵了一架。

    “也不能算背信弃义,当初签合同的时候没在合同里注明不允许拿我的版给别人供货。”骆常庆弹了弹烟灰,“这次就当个教训好了。”

    “再说了,生气管什么用能为此就不做服装生意了吗”

    生气,当然生气。

    那么,红裙子将会是他下在飞燕服装厂的最后一笔订单。

    没办法,裙子的事年前就在准备了,这会儿不要,有的是挤着去进货的,不能白忙活一场。

    所以,先把气压下去,琢磨琢磨牛仔服的事怎么弄。

    他不确定成大发的态度是在做给他看,还是真情实感被家里亲戚气着了。

    不过跟成大发的合作也要再谨慎些,后期多观望观望。

    至于别的,飞燕服装厂这件事让人心里膈应,可骆常庆也得承认他们厂的货不光款式好,价格还低,如果让他选,短时间内还会从成大发这里拿货。

    至于订单么,他又不是只跟飞燕合作过。

    还有生产鸭绒服的梦羽服装厂呢。

    年前冬季又从这边定了几万件鸭绒服,他现在在梦羽这边也是大客户了。

    倒是有了牛仔服的例子在那儿,再合作的时候,得更严谨一些才行。

    这事儿骆常庆回去后没跟家里其他人提,怕他们跟着担心生气,倒是跟闺女聊了聊。

    骆听雨鼓着腮帮子,道“爸,咱们注册个品牌吧”

    开厂子的事先不考虑,父女俩两世都没有做工厂的经验,眼下是有点被动,但也不能被这一件事就刺激冒失了。

    可以先做品牌,找厂子代加工,牛仔主打,别的看情况。

    至于店里的平价产品还是先以拿货为主。

    “代加工也不能完全保证款式流不出去,除非有自己人在厂里盯着。”骆常庆思忖道,“我把郭大旺带出来。”

    郭大旺正好需要疗伤,其实也没有太重的伤需要疗。

    就是过年回家本来想跟之前介绍的对象商量婚事来着,结果女方家知道他工作的地方福利待遇好,趁机提要求,让他把小舅子介绍过来,工作稳定住了再谈结婚的事。

    他那个对象也认可父母的说法,还觉得理所应当。

    郭大旺愿意在自己的工作中被安排指使,但在这件事上,他从心底十分排斥。

    这事就这么吹了,带着他跑跑,店里这边再招点新人。

    况且,开新店也得招人。

    不过么,倒是需要了解点开厂子的事了。

    厂子早晚要开,尤其今年政策比去年又松了不少,更多的私营业主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街上多了好几家服装店。

    私人饭店也比去年多了。

    很多镇上也有了私人厂房,不过大部分都挂靠在其他单位名下。

    当然,骆常庆如果开的话,他不打算挂靠。

    厂子开起来就得自己说了算才行,费劲巴拉弄起来万一再让别人摘了果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行,就这么办,我出趟发,再去扫一圈货。回来开始弄品牌的事,再抽空多跟人请教了解下服装厂的相关,你也别闲着,抽空多画点图,还得准备准备上学的事。”

    “等新店开了业走上正轨,咱去少年宫转转,给你报个书法班、钢琴班,别的乐器还有想学的也一块报了。对了,还想学唱戏吗也不知道少年宫有没有戏曲班”

    骆听雨赶紧道“书法班可以,戏曲不学了,我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钢琴也不学,太大件了”

    “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哨子小,那学吹哨子吧。”

    骆听雨

    她爹还是出差比较好。

    她爹如她所愿,出差了,文霞则忙着培训招来的新员工。

    新店那边还需要一个店长,郑国强意愿很大,店长工资高,他今年准备结婚,也得为自己的小日子多努努力了,崔静也支持他,就把郑国强提成了店长。

    崔静暂时留在老店。

    三月下旬,第二家雨言店开业。

    不知道是不是叫飞燕那边刺激着了,这回骆常庆花了点钱,在本地报纸上连着打了三天广告。

    开业大酬宾,全场九五折,限时三天。

    雨言店开到长乌区,很多从这边坐车去良陈店买过衣服的老顾客高兴了。

    进店来还问万嘉啥时候开过来。

    服装店都过来了,商店还远吗

    先稳扎着把这边的市场铺好了再考虑商店的事。

    广告效果很不错,新店三天的营业额爆了。

    连续三天都破了五万。

    服装全是春季新款,牛仔服也有。

    飞燕那边给别人加工完,知道牛仔服肯定还有市场,又生产了一批,他们自主生产,没敢弄太多,只有一万多套。骆常庆让成大发提出来,全给他发了过来。

    当然得进,干嘛不进啊杂志都上了能不卖么如果不进来挣钱,那不是白帮着别人打广告了

    年后他还没跟飞燕那边对上,表现的不甚在意。

    当然,确实也忙。

    为新店做准备,还把郭大旺送进了穗城的梦羽服装厂。

    品牌注册好了,骆常庆想着就叫雨言,但骆听雨赶脚这名字不怎么朗朗上口,品牌不一定非得用孩子名。

    她觉得最好起个能在一众品牌名称中最瞩目,看一眼就能印象深刻的更合适。

    最终定下,叫猎人。

    骆听雨这段时间没事就画画,把大致的样式弄出来,骆常庆再跟服装厂那边商定细节,改动上大差不差就行。

    目前上衣、裤子一共设计了七个版,先打版,看看样品再说。

    这回跟梦羽签合同,骆常庆就托人介绍了个律师,这方面还是人家专业,能帮着看看合同有没有漏洞。

    而且带着律师过去,梦羽那边也会更重视。

    郭大旺要负责的就是严防死守,盯着厂里那边,不能他们还没大量生产,同款先出去了。

    选布料和花色上面,去年骆常庆跑下来的纺织厂的关系就派上用场了。

    他现在再去那些大厂,不光能拿到最新的货,还能提前看到人家未来一两个月要生产的新款,更做到了心中有数。

    忙完新店开业,他接到了飞燕那边发来的电报,问牛仔服加不加量的事。

    不加,即使手里牛仔产品不多了也没再加,倒是问了问裙子的生产情况。

    飞燕还是有实力的,四月中旬,第一批红裙子就给他发了过来。

    店里正好准备铺夏装,这款裙子不出他所料,成了爆款。

    才四月中旬啊,人们还没把春装换下来,红裙子到货第一天就卖了一百五十件。

    妥妥的大爆款。

    与此同时,猎人的样品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