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章 68
    有一男一女正要往旁边的百货大楼里走,听到电子表,觉得新鲜,走过来看。

    “电子表长什么样子啊”那位女同志问。

    江城这边的口音也很重,不过比穗城话好懂,骆常庆忙展示给对方看“正宗特区货,款式新颖,做工精致,液晶显示屏,看时间一目了然。”

    “手表好漂亮。”女同志说着话看向身边的男同志。

    男同志似乎也有点兴趣,就问骆常庆“这个怎么卖的”

    “九十五元,别的地方都卖一百,正经高档货,这次搞的数量不多”就三千支。

    旁边的女同志眼睛瞬间亮了下,忙拽了拽身边的男同志。

    那男同志也有点意动,但还是道“我们先去百货大楼逛逛,一会儿再来看。”

    拉着频频回头的女同志往百货大楼那边走,骆常庆耳尖的听见那女同志小声道“百货大楼也有这个吗”

    “不知道啦,咱先去看看”

    两人小声说着走进了百货大楼。

    骆常庆也没失望,不过倒是打了这两句岔,刚才那种紧张感弱了不少,挺流畅的提高音量招呼着喊“正宗特区电子表,款式新颖,引领佩饰新时尚,送对象、送长辈、送领导的礼品首选,数量不多,卖完为止,今天不买,明天你只能羡慕别人有电子表戴”

    瞬间又围过来几个人,都觉得新鲜。

    不过九十五的价格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想买的也大有人在。

    “电子表,这是用电池的啊”一位青年骑着辆二八大杠在骆常庆前头停下,问道。

    “对,用电池,一块电池能用两年左右,时间走的非常精准,特别稳”骆常庆脑子转的飞快,嘴也快,积极推销。

    “这表只要九十五啊真是特区的东西啊”男青年拿过来看了看,看到了背面印的字。

    他手腕上戴着表,是海牌全钢的,像是现在卖一百二三的那款。

    骆常庆一听怎么着

    他是要低了吗

    “正宗特区电子表,不管送对象还是送给长辈,都能拿的出手。”

    男青年似乎有点兴趣,却也拿捏不准“百货大楼里怎么没见卖这个的”

    “你等百货大楼里上了,这个价就买不到了,搞不好还得要票。”骆常庆是随口就来,笑道,“我这什么票都不用,九十五拿走。”

    旁边一位二十出头的小青年道“同志,我没带那么多钱,你等我半小时左右,我回去拿钱行不行”

    骆常庆很爽快“行,一定给你留一支。”

    那小青年转身跑了。

    基本上围过来看的没有不喜欢的,但买不买还得再做衡量。

    骑在二八大杠的那位青年从前胸口袋里掏出一叠钱,数出九十五递给骆常庆“我来一支。”

    骆常庆让他挑了一块,这人拿到新表就把原本戴的那块摘下来装进口袋里,戴上了新表。

    其他人纷纷伸着脖子看,眼底有毫不掩饰的羡慕。

    “好看呢”

    “比刚才那块好看。”

    “时间很清晰啊,一眼就能看出时间。”

    大家小声议论着。

    其实骆常庆手腕上也戴了一块,可能是他手里拿的太多,没有对比性,所以没咋引起注意。

    那青年看表情似是也挺满意,晃晃手腕,骑车走了。

    围观的人里也有个人终于道“同志,你能也等等我吗我时间可能要久一点,得一个小时。”

    骆常庆笑道“只要不是天荒地老就行。”

    “哈哈哈哈”围观的人笑。

    那人也笑着道“不会啦,最多一小时,我回去取钱。”

    出来逛街的人很少有揣个上百块在身上的,除非本来的打算就是添个大件,特意带着钱出来,不然少不了都得往回跑一趟。

    接下来,过来问价和看的人越来越多,先前进百货大楼的那对男女青年也返了回来,从骆常庆这里买走一块。

    转身走的时候外头有人还拉住他们小声问“这真划算吗我看你们从那里出来的,里头没有吗”

    那男同志小声道“里头没有卖的,我们本来就是要买表,进去逛了一圈我对象还是喜欢这个,就出来买了。”

    他身边的女同志已经戴上了,晃着手腕笑地很开心。

    最早说回去拿钱的小青年也回来了,骑着车子回来的,许是赶的急,蹬出一脸汗。

    后车座上还载了位中年妇女。

    是母子俩。

    两人支好车子过来认真看了会儿,挑了三块。

    接下来过来看的人越来越多,有现场掏钱买走的,也有说回去拿钱的。

    第一块买表的男青年还又回来一趟,还带来了几个朋友,道“就是这里,哟,人这么多了啊”

    除了开头不像卖豆饼卖鞋时那么顺利,可一旦开了张,特意赶过来的人就多了起来。

    回家拿钱的人骆常庆倒是没注意有没有走了就不回来的,但返回来的人有好几个都带了邻居或者家人过来,两个三个的都有。

    骆常庆一边招呼人,一边还得留神注意百货大楼那边会不会出来赶人。

    陆陆续续卖了差不多二十支左右,单看热闹的人才逐渐散去,留下来的都是有购买欲望的,又有好几个回去拿钱。

    下午一两点左右,没怎么有人了,他把帆布包提起来,准备骑车走,从百货大楼那边走过来两三个中年大姐。

    其中一个冲着他喊“同志,是你这儿卖电子表吧”

    骆常庆都跨上车子了,有些警惕的道“是”

    这是想要买表的还是想找麻烦的

    不过看她们的表情倒不像是来赶人或者找麻烦的,骆常庆把脚蹬子转到合适的位置,做好看事不妙骑车就跑的准备,道“大姐想要”

    “能不能拿别的东西换”

    “有外汇券吗”骆常庆故作放松地问她们,他打开包拿了几块电子表放在手上。

    “唉哟,外汇券不好搞。”左边那位烫着卷发的大姐道,“一百七,加一张电视机票,卖我们三支啦。”

    骆常庆一算,电视机票是给他按一百一十五算的,当时他那张买的是一百,不过一百一十五也能卖上去这个价。

    况且他明天还想继续在这边借光呢,而且也赚。

    就爽快的答应了。

    还顺口问了问大楼里有没有彩电冰箱洗衣机之类的大家电,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百货大楼里也缺。

    交易完成,三人就把表戴上了,还互相比对着看。

    卖完这一笔,骆常庆才发觉自己饿的前胸贴后背,赶紧找地方吃饭。

    吃饭的时候时不时看看表,饭店老板就过来瞅他手腕上戴的电子表,瞧着新鲜,就问了“同志,这个从哪买的哇”

    “我这儿就有。”骆常庆拉开帆布包拿出一支给他看“正宗特区电子表,九十五,不要票。”

    “九十五啊”老板不知道是不是说话爱重复还是觉得没听清,又确认一遍,“九十五块啊”

    “对,九十五,高档货,很不好搞啦。”骆常庆道,“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刚才都拿了三块。”

    老板翻来覆去的看着不想撒手,朝后厨喊了一声“老魏”

    老魏就出来了,是老板娘。

    “你看看这个,电子表诶,九十五块,拿不拿啊”老板道,“这个看时间很清晰的。”

    “哦哟,这种表没见过,这好看诶。”老板娘擦着手,瞧着还挺喜欢,也想跟骆常庆还价。

    他还得在这边待好几天呢,可不能自己乱了价,肯定要多少是多少,只能笑道“如果有外汇券可以便宜。”

    “外汇券我们也想弄咧,九十五就九十五吧,给你买一块。”老板道。

    后头那句话是冲老板娘说的。

    “给女儿也要一块啦。”老魏显然是能当家做主的,她嘟嘟囔囔着去拿钱,买了两块电子表。

    骆常庆吃饱喝足,回招待所休息,顺便清点包里剩下的电子表。

    电子表体积小,这种帆布包又特别能装,骆常庆装了六十块还有不少空余。

    这六十块也没卖完,他清点了一下,一共卖了二十九块。

    数量不打眼,可利润却让人疯狂。

    他往包里补了点货,提着出了门。

    先去百货大楼那边打了个逛,就看见有四五个人在他之前摆摊的地方左顾右盼的张望。

    骆常庆腿一抽,车把一转,差点想掉头走,还没转弯,就听见远处有人喊他“来了来了,喂”

    骆常庆从对方呼唤自己的语气里判断,不是找茬的那种,他强装镇定的往前蹬了两圈,果然,对方又道“电子表还有货吗”

    “有”骆常庆镇定自若地应着,还补充一句,“我正好过来给百货大楼的大姐们送货,你们要几支”

    意思是想渲染他的小买卖路子正,货更是没问题,连百货大楼的售货员都要。

    除了来送货是假,人家买过的事却是真的。

    果然,跟那人来的其中一位就道“百货大楼里面的人也找你买电子表啊”

    骆常庆笑道“谁都稀罕新鲜物资。”

    这倒是

    停了停车子,卖出去六块。

    他们除了自己买,还带着帮别人捎。

    等交易完了,骆常庆就跟他们打听,不好直接问黑市在哪儿,只问从哪儿能搞点外汇券。

    几人都是本地人,一听也大致明白骆常庆要打听的地方,就给他指路“你去汇祥街那边转转啦,可也不一定能碰上,看运气啦。”

    跟他说了说路线。

    骆常庆道了谢,骑车装模作样的去百货大楼门前头打了个逛,磨磨蹭蹭的半天也锁不上车,眼角的余光见那几人走远了,推上车子去了他们说的那个地方。

    很平平无奇的一个岔路口,四通八达,有点风吹草动马上就能散的人影不见。

    骆常庆已经有了很丰富的黑市交易经验,放慢速度逐渐停了下来,视线四下里一打量,一个离他最近的人就溜达过来,小声问“新鲜的牛肉要不要最后五十斤了。”

    骆常庆往他刚才待的那个位置扫了一眼,那边有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子,旁边还放着秤和油纸。

    “什么价”

    “不要票一块九一斤。”这人道,“绝对新鲜。”

    “一块九贵了,一块六我全要了。”

    “带票都涨到一块六了,一块九最低价,不带骨头的,那几根牛骨全送你。”那人听说骆常庆能全部吃下,赶紧道,“你看看货就知道,早上才宰的。”

    骆常庆看了看,确实是新鲜的牛肉。

    五十二斤,搭送上好几根牛骨,其实还挺划算,骆常庆全收了,他接着反问“电子表要不要”

    这人看到了骆常庆手腕上戴的电子表,能看出来有些挣扎,却还是摇了摇头,道“不要咯,家里等着用钱。”

    收了钱,把剩下的油纸也给了骆常庆,自己拿上秤骑车走了。

    见他出手大方,又有人凑过来问

    骆常庆在这边转了一圈,买了五十来斤牛肉,一根羊腿,一百斤炭,都能就地烧烤了。

    没兑到外汇券,也没卖出去电子表,只能骑着车走了。

    这边的百货大楼分第一百货、第二百货,还有个第三百货。

    当地人告诉他第三百货才开不到两个月,新鲜劲儿还没过,那边比第一百货人多。

    他上午摆摊的地方是第一百货。

    不过离这边有点远,骑车过去得四十来分钟。

    到了第三百货,骆常庆抹着汗感叹,没白来,这边人确实多。

    门前头有个广场,不少人在这边玩,有坐那儿织毛衣,有凑堆聊天的。

    骆常庆稍微缓了口气,挑了个位置,过去把车子支好,打开帆布包抓出几块电子表摆在手心里,还没等他吆喝,旁边就有注意到他的人过来问“这是卖什么哇”

    “电子表,真宗特区货,不要票,九十五一块”

    周围在这儿玩的就呼啦一下围了过来。

    “电子表长什么样子”

    “什么叫电子表哇”

    “是蛮精致的,这表九十五啊”

    “百货大楼里没见有卖这种的呢”

    骆常庆还是那套说辞“等百货大楼里见着了,就不是这个价啦,搞不好就得要票呢。”

    这个道理在这时候很说得通,有些稀罕东西就得凭票购买。

    而电子表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就是稀罕物件。

    “我没带那么多钱的,同志我回去拿”

    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骆常庆也应付的熟门熟路。

    而他想象中大家热情抢购电子表的盛况终于在这里体验了一把。

    广场上玩的都是在这附近住的人,来回一趟不到二十分钟,回去的人大部分都会再带几个邻居过来。

    骆常庆还是百忙之中问了一句,才知道旁边是面包厂宿舍。

    除了附近的人,这边客流量也多,有刚来准备去逛百货大楼的,也有正从里头出来的,看到这边围着买东西,少不了过来看看。

    也有人觉得出了新鲜东西,百货大楼里肯定也上了,暗搓搓的去比价查看,转一圈还是得回到骆常庆的摊子前头。

    看着他手腕上戴的,款式特别,做工精致,显示的时间一目了然,再有面包厂家属的凑堆,就造成了短暂的抢购盛况。

    人都是这样,要是摆那儿没人抢,估计也勾不起旁人的购买欲望,一旦出现了哄抢势头,就有种不跟着抢会吃亏的想法。

    两个多小时,他装在包里的六十块电子表就还剩了四五块。

    有个大妈还给他建议“小伙子,你去一宿舍问问,那边职工比这边多,厂领导也在那边住着”

    其他人跟着开玩笑,道“对,领导挣的多,都住一宿舍呢。”又道,“厂子也在那边。”

    骆常庆笑着道谢,问了问路,才知道距离还不近,从这儿过去骑车得二十分钟。

    他看了看天色,装模作样的嘟囔一句“唉哟,不知道拿上货再赶过去来不来得及”

    说完就骑上车子走了。

    骆常庆加快速度骑,找到没人的地方把钱收起来,把货补进去,这次多装了点,还拿出一个手电筒塞裤兜里,之后又继续往第一宿舍区赶。

    这个点过去应该能赶上下班。

    骆常庆此时还不知道,他即将在江城这边掀起一股电子表狂潮。

    到了一宿舍门口,缓了会儿气,职工们也陆陆续续下班回来了。

    在这边可以借二宿舍的名头,他在那边卖着货的时候耳尖的听到几个他们彼此间的姓氏、姓名称呼,跟这边的人就说“二宿舍的黄姨一个人就要了三块,说俩闺女一个儿媳妇每人送一块。”

    “桂香姨也买了,她儿子下个月结婚啊”

    “刘大爷说我卖的不贵,他特意回家叫了老伴过来看,说老伴是家里管钱的”

    这样一聊,距离瞬间拉近不少。

    也是一种促销辅助手段。

    反正骆常庆是说的嗓子冒烟,那几个人他翻来覆去的提,这边换一波人他提一回,再换一波再提一回,效果不错。

    有位大姐还顺势跟他说了桂香姨儿子找的哪里

    这边人多,又正好是集体下班的时间,天黑了人还没散,他把手电筒打开用胳膊夹着,麻溜的收钱拿货。

    伸手在包里扒拉的时候还悄咪咪收起来一部分钱。

    骆常庆之前一直担心会碰到懂行的人,他潜意识里的懂行是指对方知道特区那边的卖价。

    而实际上在这边还真出现了一个所谓懂行不能说懂行吧,就是听过一点电子表信息的人,可对方知道的是这东西进口、高档、不好搞。

    就是在家属楼上,有个正在洗菜准备做饭的女同志听回来的邻居说宿舍区门口有人卖电子表,她一脸惊讶地问“电子表真的是电子表吗进口货吗”

    “特区的货,后面印着字呢,九十五一支,好多人都挤不进去,我买了一块,你要不去看看”

    这位女同志三十出头,脸上还带着不可置信,却也赶紧转身回屋“真的九十五啊我拿上钱去看看,这个听说很难弄到货的”

    “诶,你知道这种东西啊这是好东西吧”

    对方似懂非懂的说了一句“咱百货大楼都没有的东西啦,你说好不好”就匆匆朝外走去。

    后头那邻居再看手里的电子表,越看越稀罕。

    一宿舍职工多,骆常庆这次装的货也多,一直到晚上八点摊子才散。

    除了这边宿舍区的职工,还有不少是从二宿舍那边过来的,是才听到消息,知道人来了这边,特意过来买。

    然而,第二天才是小爆发的开始。

    因为有卖货经验了,他先去第一百货附近,隐约猜着应该有过来找的,等他过来的时候还真有好几个人来找电子表。

    骆常庆想着在这边卖一会儿,再去第二百货看看,之后把这边的几个国营单位转一遍,就去周边的市级城市。

    没想到在第一百货这儿一待,一上午都没能挪地方。

    虽然人不像昨天下午那么集中,可陆陆续续一直有人来,购买率还特别高。

    一直待到下午四点才离开,没去第二百货,他去了距离这边骑行半小时左右的钢厂宿舍区

    第三天出来摆摊的时候,包都得塞满了行,不然就会出现昨天晚上货不够卖的情况。

    在第二百货附近待到下午三点半左右,他包里的手表基本上都换成了钱,正准备收摊再找个宿舍区,就觉得有道视线像是扎在他背上似的,猛地转头去看,那道视线又没了。

    但是骆常庆发现不远处有两三个吊儿郎当的小青年,叼着烟,一手插着裤兜,装模作样的说着话。

    旁边支着几辆自行车。

    骆常庆知道,他这是被人盯上了。

    把提包拉链拉好,挂在车把上骑车走人。

    他一动,后头就接二连三的传来了动静。

    骆常庆跨上车子猛蹬,不用回头也能听到后头跟着提速了。

    “呵呵,就当活动筋骨了。”

    他这几个月净练腿劲了。

    骑着车子一路狂奔,骆常庆知道,他得提前去其他地方转转了。

    如果只单单是几个小混混他其实不担心,可谁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来路

    骆常庆硬生生拖了他们一个多小时,把那几个人甩没了影。担心节外生枝,他就没回招待所,直接转个弯去了火车站。

    目的地,买到哪儿是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