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章 春狩
    俗语有云,好汉不吃眼前亏。

    想明白对方身份的瞬间,崔元拱手而揖道“原是长安君与公子扶苏,崔元多有失礼了。”

    他的声音温润谦和、不卑不亢,揉碎在清冽春风中,消融进漫野甘泉里。

    扶苏见状,忙随之长揖致歉“扶苏贪玩性劣,多有得罪,还望先生勿怪。”

    话罢,视线悄悄挪向崔元身后那位沉闷不语的少年。气质雅若芝兰,睫毛淡淡垂下,并未因袍服湿透而沾染半分尴尬之态,似乎天生便该是被人捧在手心的美玉明珠。

    瞧出扶苏的好奇探视,崔元贴心引荐道“此乃幼弟张良。”

    张良闻声,乖觉拢袖一揖,算作见礼。

    解决完两位少年的矛盾,崔元方得空去瞧那位即将倒霉的长安君。似有感应一般,崔元抬眸去瞧时,对方正巧侧身来望,两人目光相接,崔元轻易便撞进对方那汪眸光水色之中。

    锦衣高冠、修容如玉,此刻不言不笑,就这般淡淡伫立在原地,倒像是融进了山水画里。

    对方似乎并不着急离开,见崔元投来视线,索性端正身姿,任他看个仔细。隐约察觉出对方的用意,崔元面上生热,忙收回自己唐突的视线,进而便欲躬身作别。

    谁知措辞还未理顺,李信便已快步奔寻而来,“狩猎即将开始,崔兄怎还在此处”

    停步喘息的空档,李信终是发觉崔元与张良跟前多出的两道身影,抬眸环视一遭,待瞧清对方身份后,不由猛地咳出两声,“见过长安君,见过扶苏公子。”

    成蟜抬扇示意其不必多礼,而后便携上扶苏,率先识趣离开,回至众人聚集之所。

    目送扶苏叔侄遥遥远去,崔元方沉思反问道“李兄所言狩猎是为何意”

    李信本欲八卦崔元如何与那“美名”在外的叔侄有此交集,听崔元问及狩猎之事,忙又兴致勃勃回道“据闻此乃王上之意,即以狩猎所得,作烹饪进食之用。”

    所劳即所得崔元不由兴味反问“我并无一官半职,也可参与其中”

    李信直接握住他垂下的手腕,“自是可以,蒙兄早就等候多时。”

    崔元任他在前牵引,张良随在二人身后,待其一行冉冉归队时,周遭已尽是马嘶箭鸣之声。蒙毅终是挑出心仪座驾,直接纵马而至,将早便备好的弯弓箭囊扔进崔元怀中,声音更是难得的恣意欢快“快去选马,待会儿你我兄弟三人定要比试比试。”

    崔元笑应下来,又被李信牵去挑选快马,供人挑选的马匹尽是雄浑神骏之态,崔元逡巡片刻,终是自临时搭建的马厩夹缝中,瞧见一匹白鬃立耳的瘦削黑马。见崔元挑了匹无论如何瞧都不堪宝驾之称的瘦马,李信忍了忍笑意,好心提议道“不若让我来为崔兄挑选一二”

    崔元摇头婉拒,李信也不强求,牵了匹雄骏神武的快马后,便直接翻身而上,示意崔元拍马跟随。崔元亦借力跃上马背,动作流畅自然,只见其侧挎箭囊,反手抽出一只羽箭,箭身似以毛竹制成,箭簇虽不算雪利,但用之射猎倒也足够。

    正当此时,耳边忽而传来一阵密集鼓点。

    待崔元反应过来时,四周诸人早已如离弦之箭,尽数飞涌而出。崔元的箭术虽是狠绝精准,可因了穿越的缘故,他对杀戮之事从无兴趣,只不过经由多年磨砺,他深知乱世艰辛,更清楚自己终究会奔赴沙场的命运,届时定将血流如河、尸骨成山,他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仁慈。

    如此想着,崔元搭弓拉弦,遥遥对准远处隐身于狼尾草后的灵活獐子。

    若能在狩猎中拔得头筹,说不定还能因此得秦王赏识看重,崔元将弓拉满,继而手劲微松,箭簇破空而去,伴着凄厉风声,獐子直接应声倒地。

    崔元正欲搭弓再射,忽闻身后有人抚掌而赞道“崔君箭术了得,在下佩服。”

    崔元回身望去,来人稳坐于雄骏高马之上,仗剑佩环、飒然有风,眉宇间却是一副慵懒任意之态,长弓更是随性挂于缰绳之上,崔元禁不住一阵唏嘘,对方不会连箭囊都不曾佩戴吧

    如此洒脱自在,这便是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快乐吗有一说一,他也不想努力了呢

    心中虽是感慨,崔元仍旧于马背上拱手辞谢道“运气而已,长安君谬赞。”

    对方想来只是客套夸赞几句,见崔元回礼后,也便再次悠悠踱马而去。崔元亦不想再感受打工人与富二代的世界参差,待对方远远离去后,复闷头投入狩猎之中。

    一炷香将将燃尽,鼓声又响,崔元等人纷纷策马回程。

    另有卒吏进入林中清点各色羽翎,而后登记入册,将结果恭敬奉至吕不韦手中。吕不韦将短册翻阅过后,方于百官凝视中稳声询问“赤翎何在”

    众人闻声忙低头查看囊中所余羽箭,李信亦跟着回身翻查,谁知眼角余光竟瞥见崔元空无一物的箭囊,李信忍不住拍上崔元的肩膀“崔兄莫非是将余箭遗失至林中”

    崔元摇头笑笑,继而举起长弓高声回复“禀吕相,小人所用羽箭正是赤翎。”

    此言一出,四下嗡然。

    文武百官谁也不曾料到,狩猎中拔得头筹的竟是眼前那位不知何来的隽秀公子。对方一袭雪色荼衣,仿佛身自烟霞之外,却又被这世俗烟火所吸引,于是甘愿奔赴红尘。

    众人唏嘘感叹之余,已有人互相探寻崔元名讳,不知其又是哪位官吏府上的能人异士。

    崔元仍旧面无波澜,只敛眉恭声道“小人名唤崔元,乃蒙君府中门客。”

    人声鼎沸中,吕不韦终是舍得抬起眸子,上下打量起眼前的隽秀公子,其看似清瘦文弱,箭术竟已这般熟稔,若是继续深探下去,还不知会有多少惊喜。若是能招揽至自己麾下

    思及此处,吕不韦方敞亮笑道“身手了得,不愧为年少英才。”

    话罢正欲招他上前细问,谁知不及开口,人群中便已步出一位宽肩蜂腰的健硕青年。对方眉目周正、肤色黝黑,一看便是常年习武之士,只见其阔步行至吕不韦跟前,继而高声提议道“既是少年英才,吕相何不允我二人比上一比”

    比吕不韦眸中笑意更浓,“王卿欲如何比试”

    王卿崔元闻声微怔,莫非便是秦国名将王贲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之子

    自己虽说剑术犀利独到,可这种技巧,在绝对的肌肉力量面前,就显得过分花里胡哨了一些。正想着如何拒绝才能更显体面一些,王贲便已几步行至崔元跟前“不知崔君可愿比剑”

    箭术射猎时早已比过,对方眼下之意定是比剑无疑了。

    蒙毅本是在人群外佛系围观,得见崔元被王贲单挑后,方焦急挤上前来,自身后扯扯崔元宽大的袖边,示意他莫要逞一时意气。崔元摸了摸怀中伴随已久的短刀,他突然就不想拒绝了,倒不是因为骑虎难下,只是觉得遇强则强,自己若怕输便羞于应战,那今后也再没有提升自己的可能。

    理清心中所想,崔元冲李信二人宽慰笑笑,继而迈步上前,应下王贲的比试之邀。

    周遭众人自动散作圆环状,将崔元与王贲严严包裹进圈层之中,吕不韦端坐于正东位置,正要令侍者取来同等重量的长剑,人群外围却率先传来一阵谒者高呼“秦王至,趋”

    百官闻声,忙按官次由高到低分列于东西两侧。

    崔元亦跟着恭候于行列之中,一时间寂静无声,饶是他心中再过镇定,还是忍不住稍稍抬眸朝远处望去。只见秦王乘辇缓缓而至,帘布垂下,恰巧掩住对方旒珠下的真实面容。

    容貌虽不甚清晰,那股难以名说的气势与威压却汹然扑面而来。

    就如食草动物猛然得遇草原霸主,那种屈膝臣服的欲望就如天生存在一般。

    甚至比起欲望,用恐惧来代替,或许更为合适一些。

    崔元按下心头的片刻慌乱,视线再次投向吕不韦的方位。方才本还言笑自如、声若洪钟的高大男子,如今竟似乖觉驯鹿般,静静垂手而立,俨然一副为人臣子的典范模样。

    及至秦王车辇落定,众人方随着谒者指引,恭然屈身长拜。

    礼罢起身,崔元正思及方才的约战还作不作数,秦王便已微微抬手示意。侍者见状快步行至崔元跟前,躬身见礼的同时,端端奉上手中的半月状锦盒。

    虽不明其意,崔元还是接过锦盒,并亲手打开查看。拨开层层包裹的柔嫩丝绢,锦盒最里层竟好端端躺着一具精钢刺刀,崔元将其握进掌中,还是如当年般沉稳趁手。

    一瞬间,崔元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脑中亦跟着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对方似乎知道这把刺刀本就是自己所有,甚至可以说,对方是故意将这把刺刀当众送回自己面前

    挣扎思索间,侍者恭声提醒道“此乃王上赏赐公子方才狩猎之功。”

    崔元颔首应下,继而趋步上前伏跪叩谢。谁知见他礼数周全,秦王隐于旒珠后的眉峰却几不可见地微微拧起,甚至在对方起身退下之际,忽而短促唤道“且慢。”

    崔元猛然顿在原地,正想着秦王莫不是临阵反悔,想将这刺刀要回收藏

    那位辇驾之中的男子便已沉稳出声道“上前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