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章 还是肥肥的!自罚红包(轻轻
    “梅朵姐姐,我唱得好听吗”恋恋歪歪头,笑嘻嘻地看着德吉梅朵。

    德吉梅朵有点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们”,在恋恋这儿,都变成“好吃的”了

    为了不扫好朋友的兴,藏族小姑娘额角微微抽搐,尴尬地笑笑“好,好听,就是恋恋,你还会唱别的童谣吗”

    “当然会,梅朵姐姐,我还会唱小兔子之歌,小鸡之歌”

    恋恋还在兴头上,满脑子都是各种好吃的小动物,排着队浮现出来。

    德吉梅朵“”

    “咳,那个,恋恋,先不唱了。”楚森打断了小团子的“恐怖童谣”。

    毕竟好多藏族人家的牛,会养许多牛,并不是为了吃肉,而是为了耕地和产奶。

    他家妹妹一心只想着怎么把人家的“好朋友们”宰了吃,这要是伤害到了民族团结和友情就不大好了。

    “好了好了,已经挤到一百毫升了”楚森低头看了一眼,容器的刻度线,赶快转移自家妹妹的注意力。

    楚森对两个探头过来的小姑娘说“恋恋,德吉梅朵,去告诉村长我们完成任务了,可以吃早餐了,你们是不是都饿了”

    “哇哥哥超棒的。”一说起吃早餐,恋恋早就忘掉了“恐怖童谣”。

    “我去告诉村长叔叔”德吉梅朵也很兴奋,飞奔到“村长”身边,举起手说道“村长叔叔我们够一百毫升了,快来检查一下”

    “这么快”

    严乐愣了一下,别的哥哥和宝贝还在和牛进行“搏斗”。

    牛都没能近身,几个人一滴奶都没挤出来。

    “村长叔叔快来哇”恋恋在不远处,蹦跳着对严乐招手,脸颊红扑扑的。

    “来了来了。”“村长”严乐跟着德吉梅朵来到他们的奶牛旁,看着桶里的奶,确认是到了一百毫升。

    再定睛一看,严乐发现了楚森他们这么快完成任务的小窍门。

    原来,为了防止牦牛到处走动,牛的两条后蹄子,是被一条腰带绑住了。

    “这办法好啊,怪不得你们这么快。”严乐感慨道。

    “这是德吉梅朵想到的办法,小姑娘特能干。”楚森毫不吝啬对德吉梅朵的赞赏。

    “这是我阿奶教我的,牧区的孩子都知道,不是什么难事。”德吉梅朵有点害羞地说。

    恋恋摇摇头,不赞同小姐姐的话“梅朵姐姐就是厉害,唱歌好听,又聪明,还会好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这个办法我们都想不到的。所以,多亏了梅朵姐姐我们才能吃上早饭。”

    德吉梅朵被恋恋的“彩虹屁”一通夸奖,羞涩地笑笑。

    这是她长这么大以来,被人夸奖最多的两天。

    平时,和同龄人在一起,总是有点自卑的小姑娘,这会儿心里暖烘烘的,也更自信了一些。

    “村长”举起“大声公”说道“那我宣布,恋恋和楚森,德吉梅朵这一组第一个完成任务,他们可以先去吃早饭啦,其他的哥哥和宝贝们要努力哦”

    德吉梅朵把绑在牛腿上的腰带拆下来,重新系在腰间。

    其他哥哥和宝贝们一大早就忙出了一头汗。

    他们看着恋恋、德吉梅朵和楚森三人离开牧场去吃早饭的背影,流露出无比羡慕的表情。

    这牛,别说挤奶了,靠近都不让靠近啊

    呜呜呜,牛哞哞就是不听话肿么破

    玩球了,早饭算是没找落了

    恋恋牵着德吉梅朵的手,朝着飘出美味牛肉汤味道的帐篷走了几步。

    忽然间,小团子停住了脚步。

    “梅朵姐姐,我们要不要告诉其他伙伴们,用腰带把小牛后腿绑住这个办法这样大家都能吃上早餐了。”

    恋恋回头看着其他伙伴们忙乱成一团,毫无章法的样子,仰头问德吉梅朵。

    “好哇,我们悄悄告诉他们。”德吉梅朵点点头。

    其他哥哥和宝贝“结对子”的小朋友们,虽然也是藏族小朋友,但因为不是牧区长大的,对怎么挤奶并不熟悉。

    来自浙西塘村的藏族小朋友们,和来自京城的哥哥、崽崽们一样,被不听话的小牦牛弄得焦头烂额。

    几个孩子里,只有德吉梅朵一个人是牧区长大的,对牧区的一切都很熟悉。

    于是,恋恋和德吉梅朵手拉手,又回到牧场。

    两个小姑娘和伙伴们说了几句悄悄话,这才离开。

    因为恋恋和德吉梅朵的“外援”,不一会儿,其他组的哥哥和宝贝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大家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都脱掉了藏袍的两只袖子。

    好家伙,为了一顿早餐,感觉和跑了个马拉松一样累。

    只不过,当大家坐进帐篷里,喝到乳白色热腾腾的牛肉汤时,刚才的疲惫感早就烟消云散。

    清淡美味的牛肉汤,这是藏族老乡怕他们口味吃不习惯,专门特质的牛肉汤。

    这时,他们忽然间听到恋恋奶声奶气的声音“卓玛阿姨,我可以再要一点奶渣和面片吗”

    小团子抱着和自己脸差不多大的碗,跑到掌勺的藏族老乡卓玛面前。

    大家伙儿都愣住了。

    恋恋刚才说汤里加奶渣加面片

    为什么在他们的碗里没有这两样东西难道恋恋和他们吃的,不是一种牛肉汤

    和吃的东西相关,在场的所有人对恋恋都是百分之二百的信任。

    只要小恋恋说好吃,那就没有难吃的可能性

    最贪嘴的大海眼珠子咕溜溜的转转,探着脖子在空气中深呼吸一口。

    接着,小胖墩“鸡贼”地把自己碗里剩下的乳白色牛肉汤和米粉,一股脑的倒进哥哥秦川的碗里。

    “嘿小臭孩,你干嘛去”

    不顾哥哥在身后的唠叨,大海抱着空碗跟在恋恋屁股后面也跑过去。

    “恋恋,你的牛肉汤怎么和我的不一样哇”大海跑到恋恋跟前,好奇地问。

    恋恋的牛肉汤,颜色不是乳白色的,是带着点红色的汤头,还能看到白色的面片。

    闻起来,也和大海还有其他哥哥们喝的白色牛肉汤味道不一样。

    这碗发红的牛肉面片汤,更浓郁,更香,还带着点爆香的洋葱和牛乳奶奶的味道。

    光看着,闻着,大海的口水就在嘴里疯狂分泌。

    这可太香了,比起原汤的味道,这碗红红的牛肉面片汤看着更有食欲。

    “卓玛阿姨说,这是他们当地人习惯吃的面片牛肉汤,里面会加酥油、奶渣、面片,牛肉是用洋葱炒香的,所以有点红褐色。”恋恋耐心地对大海解释。

    “恋恋,我,我也想吃一点,可以吗”大海舔舔嘴唇,眼巴巴地盯着恋恋的碗。

    “可以哇,我的牛肉面片汤分你一半好不好”恋恋大方地说。

    “好”大海眼睛发出“精光”。

    “不用分了,我再给这个小朋友盛一碗就行。”卓玛看两个小朋友可怜兮兮的样子,笑弯了腰。

    两个小娃娃太可爱了,一碗汤还要分着吃,不至于不至于。

    就一大锅牛肉面片汤,本来是节目组出钱,拜托卓玛煮给几个帮忙的藏族老乡吃的。

    原材料还剩下许多,吃完了再煮就是了,也不费事儿。

    卓玛对大海招招手“过来,小朋友,阿姨给你盛一大碗,多给你捞点面片和牛肉。”

    “谢谢卓玛阿姨。”恋恋甜甜地说。

    大海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赶忙说“谢谢卓玛阿姨,我最喜欢吃牛肉了,面片我也要好多好多,还有奶渣,我要和恋恋一样,加好多奶渣。”

    “行。”卓玛被小胖墩逗得不行。

    等两个小崽崽回到座位上,其他几个哥哥和宝贝也按奈不住了。

    要不说,人类的本质就是“学人精”。

    很快,其他几个哥哥和宝贝们,也学着恋恋和大海,跑去添了一碗藏式的牛肉面片汤。

    比起清淡的原汤牛骨汤,这份藏式洋葱牛肉面片汤更有滋味。

    哥哥们又都是北方人,比起略微寡淡的米粉,沁满牛肉和鲜甜熟洋葱味道的面片,吃起来更过瘾。

    喝完红褐色的汤,吃面片和牛肉的时候,再加上醋和辣椒油。

    嘿别提多带劲了

    这一顿早餐吃下来,吃得又过瘾又舒心。

    早饭结束后,几个藏族老乡把哥哥和崽崽们下山的马匹牵过来。

    “村长”照例拿着“大声公”说道“哥哥和宝贝们,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呢”

    恋恋想了想,举手“抢答”道“我们今天没收到任务卡”

    “对了,恋恋发现了,今天,我们没有任务卡。”“村长”神秘地笑笑。

    大家议论纷纷

    “那今天干什么啊”

    “我不信,估计有别陷阱等着咱们。”

    “真的可以自由活动吗那是不是能躺一天我昨天晚上没睡好,总有人打呼噜”

    “不会吧,我觉得是节目组的套路。”

    “村长”严乐再次举起“大声公”说道

    “哥哥们别猜了,今天节目组确实没有给哥哥和宝贝们什么特殊任务,但是我们今天的旅行,也是有主题的。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结对子小朋友的一天。”

    哥哥们面面相觑,不明白“村长”说的啥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这一天,哥哥和宝贝要跟着结对子的藏族小朋友,体验他们的一天。他们做什么,你们就跟着做什么,当个学人精和跟屁虫就行。”

    “村长”解释道,说完,打了个响指,继续说道

    “那哥哥和宝贝们就准备下山,回到浙西塘村,和藏族小朋友们在村里一起度过愉快的一天吧。”

    大家这才明白,原来这一天,是“体验生活”的一天。

    恋恋听到以后,还是挺兴奋的。

    小团子也想知道,新认识的好朋友梅朵姐姐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梅朵姐姐,你要去做什么呢”恋恋牵住德吉梅朵的手,歪头问道。

    “我,我不知道”德吉梅朵从吃早饭的时候开始,就有点心不在焉的。

    匆匆忙忙吃完早餐后,德吉梅朵神色有点焦虑,一直往雪山的方向看。

    “怎么了,有什么事和哥哥说。”楚森察觉到小姑娘情绪的变化,弯下腰拍拍德吉梅朵的肩膀。

    “梅朵姐姐不开心吗”恋恋抱住德吉梅朵的胳膊,晃了晃。

    “不是不开心。”

    德吉梅朵摇摇头,有点为难地说“我不知道这么快就要下山了。从这里骑马一个小时,就可以到我阿爷阿奶的牧区。我本来想,这次来牧区,可以顺路去看看他们还有弟弟妹妹,好久没见他们了。可,可是大家马上要一起回浙西塘村了。”

    楚森这才记起来,德吉梅朵并不是折西塘村的小朋友。

    只是因为浙西塘村有村小学,德吉梅朵才从雪山脚下的牧区到浙西塘村读书,后来在白老师的帮助下住在学校里。

    “梅朵姐姐,你想去哪里都可以,我陪着你。”恋恋听了以后,重重地点点头。

    “对,德吉梅朵想去看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是正常的,不要觉得难为情,我和恋恋陪着你一起去。”楚森说道。

    “可是,大家都要回浙西塘村,我不想麻烦大家,我们还是回去吧。”德吉梅朵怯生生的说道。

    质朴的藏族小姑娘,怕的是,因为自己“任性”的想见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影响节目组的拍摄。

    所以一开始,德吉梅朵就没准备把这件事告诉恋恋和楚森。

    楚森摇摇头,笑着说“德吉梅朵,这么聪明的小姑娘,不会忘了村长刚才说的什么吧”

    德吉梅朵眨眨眼睛,她刚才一直憋着心事,确实没怎么仔细听“村长”说的话。

    “村长叔叔说,今天是梅朵姐姐的一天,我和哥哥就是梅朵姐姐的跟屁虫,梅朵姐姐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们一整天都要陪着你呢。”

    恋恋抱住德吉梅朵,杏眼弯弯。

    楚森直接对“村长”喊话“村长,我们不回浙西塘村了,要去另一个牧区看德吉梅朵的爷爷奶奶。”

    “好嘞”

    “村长”比了个ok的手势,没有提出异议。

    “真的可以吗”德吉梅朵脸上的表情,透着惊喜,也有些许的忐忑不安。

    “当然,这是你的一天,你说了算,自信一点。”楚森拍拍德吉梅朵的头,希望给小姑娘一点信心。

    又反复确认了几次,陪着她去靠近雪山的牧区会不会影响节目组拍摄,得到“不会”的答案后,德吉梅朵这才露出笑脸。

    在骑马出发之前,楚森想了一下,把昨天晚餐没用完的食材拿了一些放到马背上。

    他装了半只丹巴香猪腿,好几大块新鲜的牦牛肉,还有一些面粉和青稞粉,又从节目组后勤那里,“顺”了两大包水果糖和巧克力。

    毕竟是去看望老人和小孩,楚森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告诉他,去别人家没有空手去的道理。

    之后,一行人五六匹马,就朝着海拔更高的牧区出发。

    这一路上,德吉梅朵显得又激动,又忐忑。

    小姑娘自从七岁住校以后,有长一点的假期才能回牧区看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

    浙西塘村里的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但好歹身边也有老人和兄弟姐妹。

    离开家这么久,不能像住在村里的同学们一样,可以天天和兄弟姐妹见面,德吉梅朵住校,身边没有亲人,当然想家。

    一路骑马,翻山越岭。

    德吉梅朵手舞足蹈地给楚森和恋恋介绍牧区的一草一木,甚至连几块大石头都能说出几个神话故事。

    恋恋听得可入迷了,这些太过新鲜的事物,小团子之前从来没接触过。

    牧区和城市完全不一样。

    这里没有车流声,没有任何嘈杂的吵闹声,没有汽车尾气的味道,没有刺耳的鸣笛声。

    有的,只是鸟儿的叫声,马儿的嘶鸣声,马蹄“哒哒”清脆的声音。

    而对楚森来说,这一切似乎都美好得不真实。

    在京城很少能看到这么碧蓝的天,呼吸到毫无污染带着甜味儿的空气,坐在马背上,好似一伸手就能触碰到的雪山洁白的山顶。

    这一个小时的路程,他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乏味。

    就算后面的路途,许是因为思乡情切,德吉梅朵也不再“叽叽喳喳”和恋恋聊天。

    大家一路无言,可没有一个人觉得无聊,观看直播间的观众们,看的也不无聊。

    无论是在现场的楚森、恋恋、节目组的vj大哥和跟拍的工作人员,还是屏幕前的观众们,大家都完全沉浸在藏区牧场宁静的氛围中。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此时此刻,才能感受到短暂的逃离喧嚣过后,内心的那一丝小确幸。

    这时,一声小朋友稚嫩的喊叫声,打破了这份安宁。

    德吉梅朵听到后,几乎从马背上站起来,对着小山坡上的两个小身影挥手,激动地大声喊着着大家听不懂的藏语。

    “那是我弟弟,旺堆,还有我妹妹,央金,他们在放牛呢”

    德吉梅朵回过头,对恋恋和楚森说道,笑得脸上的高原红更红了

    “我们马上就到了,欢迎来到我家。”

    德吉梅朵的弟弟旺堆今年六岁,一笑,脸上也是两坨可爱的高原红。

    因为要放牛,德吉梅朵让四岁半的妹妹央金带着他们回家。

    央金比恋恋大一岁,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团子你看我,我看你,除了拉着小手手看着对方傻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小央金还不会说普通话,小恋恋也不会说藏语,场面看着又温馨又好笑。

    很快,大家来到德吉梅朵从小长大的地方。

    一对藏族老人,惊讶地走出来,抱住德吉梅朵说着大家听不懂的藏语。

    这时候,德吉梅朵可忙坏了,要前前后后跑着帮大家翻译,还要给爷爷奶奶介绍来的人是做什么的。

    爷爷奶奶估计也没听懂,只知道来的人是孙女儿的朋友。

    两个老人热情地招呼大家快进屋,又是煮牛奶,又是打酥油准备点心,好一通忙活。

    楚森和恋恋走进德吉梅朵的家,空气中弥漫着柴火的味道,屋内的装饰很简单,但是充满了藏式风情。

    说实话,如果是按照城市里生活的当代人的审美

    德吉梅朵的家,对于大部分在直播间观看直播的观众来说,毫无疑问,是简陋的,甚至破败的。

    观众们在直播间,在弹幕上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这小木屋,看起来摇摇欲坠的亚子

    虽然景色很美,可是我真的不想住在这种地方。

    德吉梅朵的爷爷奶奶还有弟弟妹妹好可怜啊,呜呜呜,住的环境也太差了。

    真的,景色真的好美好美,可是这条件确实也太差了吧。

    我觉得,小朋友们好可怜,有没有什么捐赠渠道

    我也想给他们捐款捐物,这生活的就像原始人一样。

    真的好可怜,看得我好心酸。

    唉,又心酸又心疼,能理解为什么青壮年都去城里打工了。

    打工赚的钱要养活这么大一家子,不能回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那为什么不把孩子也接到城里呢

    s这问题,简直就是何不食肉糜城里开销多大啊,而且那么多孩子根本管不过来,家长打工一点闲暇时间都没有,根本顾不上啊。

    就是,还不如让孩子在老家,起码有口热乎饭吃,也能上学。

    那留守儿童就无解了吗有的留守儿童家里有老人,还能照顾一下,那没有老人的家庭呢

    关于留守儿童的讨论,也进一步深入。

    楚森和恋恋看不到弹幕,但是在现场,楚森作为成年人,感受到的自然和天真的恋恋不一样。

    “梅朵姐姐,你家”恋恋眼睛亮晶晶的,左看看右看看,兴奋的说“真的好漂亮好漂亮哇”

    接着,小团子又拉着央金的小手,指着墙上挂着彩色的藏族风格毯子,放慢语速又说了一次“好,漂,亮”

    央金一脸迷惑

    从未接触过除了汉语以外语言的恋恋,又重复了一次“超,漂,亮”

    这一举动,直接把楚森都逗笑了。

    他家妹妹好像以为,只要把语速放慢,对方就能听懂普通话了一样。

    真是个傻得可爱的小娃娃。

    直到德吉梅朵翻译给妹妹听,央金才露出灿烂的笑,对着恋恋点点头。

    之后,小央金不顾姐姐德吉梅朵的反对,一手牵着恋恋的手,一手拉着楚森,带他们来到小木屋的一个房间。

    楚森进门一看,这里肯定是小朋友住的房间。

    虽然是肉眼可见的简陋,但是能看出来,房间是被布置过的。

    小木床的床头,挂着粉色的小毯子,还挂着一长串纸做的彩色星星穿成的帘子。

    “好可爱的小星星梅朵姐姐,这是你们的房间吗真好看”恋恋发自内心的说道。

    “嗯,是我们的房间。”德吉梅朵害羞地笑笑。

    “真的好看,这个粉色的挂毯是你爷爷奶奶织的吗”楚森认真地点点头,笑着问德吉梅朵。

    “嗯,是阿奶织的。”德吉梅朵点点头。

    “花纹真美,颜色也特别好看,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挂毯。”楚森称赞道。

    “真的吗”德吉梅朵眸子亮了,脸上露出灿烂的笑。

    “真的,你家,还有你们的房间,都很好,很漂亮。”楚森诚恳的说。

    德吉梅朵笑得更灿烂了。

    一开始,德吉梅朵是不希望妹妹把他们的房间展示给恋恋和楚森的,小姑娘自尊心很强,怕新认识的朋友觉得自己家太简陋,就不愿意和她当朋友了。

    可现在,小姑娘的顾虑被打消了。

    她没想到,新朋友很喜欢自己家,甚至德吉梅朵一直在很仔细的观察,恋恋和楚森真的一点嫌弃的样子都没有。

    “梅朵姐姐奶奶的手,真的好巧哇,可以织出这么漂亮的毯子。”恋恋仰着头,仔细地看着粉色的挂毯。

    “嗯,我阿奶的手可巧了,什么都会做,还会编很好看的辫子。”德吉梅朵说起来,底气更足了,小姑娘脸上洋溢着自豪地表情。

    小央金听不明白姐姐在说什么,着急地拉着德吉梅朵的袖子,叽里咕噜说着藏语让她翻译。

    听完之后,小央金笑得更开心了。

    楚森看着孩子们无比灿烂可爱的笑脸,忽然间感慨万千。

    或许,昨晚一直困惑他的问题,答案自己已经找到了。

    他们这次旅行,到底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呢

    楚森曾经想过,让母亲的公司出资给孩子们更好的教学环境,改善住宿条件,每年固定捐赠衣物,为村小学图书馆增加更多的书籍,设立电脑室等等。

    这些物质上的帮助,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例如,节目组刚来的第一天,和他们小巴一起进村的,还有一辆装满物资的大卡车。

    在给孩子们分发物资的时候,楚森并没有在孩子们的脸上,看到这么灿烂的笑容。

    所以,更加丰富的物质,是否能让孩子们变得更开心,更幸福呢

    答案是否定的。

    楚森忽然间明白,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多优越的物质条件。

    把他们当普通孩子一样对待,不带任何怜悯的眼神和“救世主”的心态,和他们平等的交朋友,真心的夸赞他们,让他们更自信更开朗。

    尊重,陪伴。

    或许才是给予留守儿童,最重要的关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