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8章 伴读第一日
    这一日,是姜幼白进宫的日子。虽说进宫的时辰是辰时,但姜家离宫门还有不远的距离,姜幼白几乎要提前一个时辰开始梳妆打扮,用早饭。然后趁机在路上再睡一会儿。

    到了宫门口,她的马车是不能进宫的。下了车早有六公主身边的宫女前来接引。

    “奴婢是六公主跟前伺候的魏紫,见过安阳郡主。”这宫女对着姜幼白福了福身,“公主让奴婢来接安阳郡主,郡主请上轿。”

    姜幼白看了一旁的乌油顶宫轿,矜持的问道“这轿子可是我们都有”

    魏紫意外的看了她一眼,才笑着解释道“六公主的伴读都有。我们六公主说贵女们身娇体弱,徒步走过去,只怕身子吃不消。所以特地与圣上请了旨意,许几位伴读在宫里乘轿。”

    姜幼白点头。宫规森严,但凡要乘轿,都是需要一定品级的。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圣上特赦。看来六公主对她们这几个伴读还算周到。

    不过这宫女只说了六公主这边的情况,并未提起七公主如何。也不知是无意还是有意。

    姜幼白心里猜测纷纷,面上却不露声色。与魏紫寒暄了几句,便从容上了轿。至于朝露和茏雾,就只能跟在轿子外面步行了。

    大家都是卡着时辰进宫的,因此在路上姜幼白又遇到与她一样乘轿的其她伴读们。因为大家都在轿子里,不便多说话,只相头致意。

    作为伴读,她们先要去六公主的寝宫,等六公主收拾好了,才一起去上学的地方。

    听侍女说六公主还在梳妆,她们便都去了偏殿。

    “安阳郡主与林姑娘这般相熟,想必之前就认识吧”李子澜好似随意的问道。

    姜幼白点头,解释道“我与黛玉是闺中姐妹。”

    李子澜想起京中的传言,不禁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她,“安阳郡主的能为连圣上都是夸过的,往后咱们都是同窗,可否请郡主指点一番”

    “指点什么”

    李子澜的话音刚落,就听一道清亮的女声传来。是六公主出来了。

    众人忙起身见礼,六公主端庄的坐了,笑着道“咱们往后天长日久的相处,你们不要拘束了。都坐吧”

    几人朗声应了是,才各自按照方才的位次坐下。姜幼白与林黛玉是邻座,对面是李子澜和卫书妍。目前看来有些泾渭分明的意思。

    六公主微扬了扬眉,又提起刚才的问题,“子澜,方才你说让安阳郡主指点,指点什么”

    李子澜含笑道“自然是指点农事桑麻了,满京里谁不知道安阳郡主的志向”她语态随意,笑意亲昵,丝毫不掩饰与六公主的相熟。当她说到“志向”两个字时,仿佛笑意里含着一丝戏弄,但仔细听来又似是十分正经。

    六公主仿佛没有察觉这些异样,朗声笑道“这也简单,等得空了让安阳郡主为咱们好好讲讲农事。安阳郡主觉得呢”

    “这可是好事,咱们若能学到安阳郡主一半的本事,将来传给后辈也是一件益事。”不等姜幼白说话,卫书妍笑着接口道。

    李子澜见半天都是旁人在说,姜幼白并未表态,不免看向她问道“安阳郡主不说话,难道是打着藏私的主意不成”

    姜幼白淡淡的笑了笑,“藏私这话从何说起我所知道的农桑之事皆是习自古人的著书。本是旁人的东西,我不过拿来用,是不敢据为己有的。若李姑娘有心,自也可以看书学习,以李姑娘的资质,想必不出两年就有所成就了。”

    “学自古人”李子澜犹疑道,“我们凤阳候府藏书百万,我怎么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

    姜幼白漫不经心的道“百万藏书,便是囫囵吐枣李姑娘也不可能全部翻看遍吧更何况天下著书何止百万”

    听她这么说,李子澜不由得有些面色发红,“倒是我见识少了。只是听闻安阳郡主有一手神奇的养殖术,只怕这是光看书精进不了的吧”

    “这是自然。除了理论自然还要有实践。”姜幼白说着打量了一眼在坐的李子澜和卫书妍,“只是农事不是吟诗作对,只会卖弄笔杆子可不行。看李姑娘和卫姑娘十指纤细娇嫩,如何侍弄农桑这些事只怕平日听都没听过吧”

    这是自然,无论是凤阳候府还是卫府,女儿都是娇生惯养出来的,这些腌臜的事自然不会说出来污了她们的耳朵。

    只是往日所自得的贵族教养,此时在安阳郡主面前,李子澜却有些羞于承认。

    “好了,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也该过去了。”看着几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异样,六公主突然出声。

    皇子公主们进学的地方叫弘文馆,离后宫大约有一柱香的路程。为表尊师重道,皇子公主们一律不许乘轿上学。

    众人一路走过去,除了六公主和姜幼白,其她人都有些气喘。尤其是林黛玉,看其面色,已经隐隐有些发白。

    “林姑娘没事吧”六公主看到黛玉的面色有些隐忧。她早知道林黛玉的身子弱,但没想到能弱成这样。今日是她的伴读第一次陪侍进学,若是有人因为体弱晕倒,自己还不被老七笑死。

    林黛玉轻喘一声,撑着有些发痛的胸口道“臣女无碍。”

    六公主点头,叮嘱了一句“也罢,若你一会儿觉得不舒服了便说一声下去休息。”

    众人随着六公主进去学舍,各自找了喜欢的位置坐下。姜幼白眼神询问黛玉的情况,见她对自己笑着摇了摇头,又见她此时面色已经恢复过来了,才放下了心。

    此时学舍内已经有人早来了,都是些半大的男孩子。圣上的皇子们都长成了,已经不在这里读书了。除了两位公主,余下的就是宗室的孩子和一些在皇上跟前有体面的功勋子弟。年纪基本都在十岁左右。

    姜幼白坐下后,也没有与人说话的,只拿着新得的尚书翻看。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辰,七公主与几位伴读才姗姗来迟。她们才坐下,授课的先生就到了。

    姜幼白对她这种踩点的本事不禁暗暗咋舌。先生明显很不满意七公主这种行为,但因着人家确实没有迟到,便不能说什么。

    只是授课开始后七公主被频频提问,姜幼白怀疑这先生是为了报刚才七公主踩点到校的仇,不由为他的刚硬暗暗佩服。

    在这个时代,尊师重道是实实在在被践行的,所以哪怕是天潢贵胄,也不敢对自己的老师不尊重。

    七公主明显对先生的点名有些受不住,哪怕每次被罚抄书都有伴读们替着,但在这么多人面前丢丑,她面子上实在过不去。

    好在这先生也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看七公主面色隐隐发苦,也就放过了她。七公主坐下时简直如蒙大赦。

    接下来先生提问的对象就变成了六公主,六公主与七公主明显不同,针对先生的问题不仅能答对偶尔还有些自己的想法。先生满意的频频点头。

    姜幼白心里暗暗一笑,幸好是做了六公主的伴读,若是跟着七公主只怕每日抄书都是个大工程。这么一想,对刚才在偏殿六公主隐隐的打压倒也没有那么排斥了。

    说是一日,其实早晨和下晌加起来每日才上一个半时辰的课罢了。

    大家都是第一日进宫,到下午下了学,便都有些待不住了。

    六公主理解的道“好了,咱们来日方长,日后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你们这就出宫回家吧”

    “多谢公主体恤”几人道谢后便急不可耐的出宫了。

    姜幼白与黛玉一道走,路上两人说话,见她对宫里还算适应,倒也放了心。两人约好明日到宫里的时辰,才分了手。

    晚上梅氏让厨房做了一大桌子菜,众人都在正房吃饭。

    “皎皎,第一回进宫还适应吗”姜令月总担心小妹被人欺负。她这一问,在坐的诸人都将目光落在了姜幼白的身上。

    姜幼白笑着安他们的心,“还好,宫里就是规矩多些,习惯了也就好了。六公主年纪不大,是个天真烂漫的性子,多哄着也就是了。至于其她人,也都行事得体稳重。”

    “那就好”梅氏叮嘱女儿道,“你也要好好与人家相处才是。公主伴读,是多大的体面,万不可轻狂惹公主生气。”

    姜幼白含笑着点头。

    梅氏还想继续说些什么,被姜父打断了,“好了,该如何做,皎皎心里都有数。你叮嘱的多了,孩子心里反而有负担。”

    梅氏这才不说话了。姜令月好奇道“皎皎,你真的与皇子们一起读书吗”

    “自然不是了。”姜幼白轻声解释,“圣上的皇子们早就过了入学的年纪,如今弘文馆只有两位公主,其余的都是宗室勋贵家的子弟。”

    “这样啊我听说公主的伴读无论家世如何,将来都是皇家赐婚。你们和那些宗室世子一起读书,也算是青梅竹马的同窗,若是有情投意合的岂不是也能让宫里赐婚”

    一提起这个,梅氏的眼神立马火热了不少。不止她,连陈娴也有些不淡定。宗室世子,虽说比皇上的皇子差了一截,但到底也是龙子凤孙。

    姜幼白摇头道,“这个就更不可能了,在本朝能在宫里上学的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孩子,最大也不会超过十二岁。一过十二岁,一般就不会送进宫里来了。”不过若是圣上的皇子,那就不一样了。只要不娶妻,基本上要一直在弘文馆读书。所以说只有与皇子才能传出佳话。

    梅氏听着这话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冷静了不少。姜令月吐了吐舌头,对自己轻信那些道听途说的话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