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7、引荐
    柳思筝是在家里的花园子里招待姜幼白姐妹俩的。

    这日天气晴好, 白云蓝天,微风吹拂在人脸上十分惬意舒服。

    柳思筝一面打量姜幼白,一面吃点心。若不是她是个女子,眼神又清明, 这个样子真如那好色的登徒子一般无二了。

    姜幼白嗔她一眼, 道“你这丫头, 拿我下饭不成”

    见她不情愿了,柳思筝忙收敛了神情, 讨好的笑道“皎皎, 你这相貌可真是老天爷的亲闺女。”

    姜幼白见了她羡慕的眼神, 有些无奈的与姜令月对视一眼,道“你好歹也是大家出来的,以貌取人也太肤浅了些。”

    “可关键是皎皎你不光容貌姣好,文采也斐然呐”

    “行了。说吧, 你这么捧着我是有什么目的”姜幼白道。

    “我能有什么目的,夸你还不好”柳思筝放下手里的点心, “说起来我还要谢你一谢呢, 上回你给我的那盒面脂,效果实在好, 你瞧我脸上那些痘痘已经好了大半呢。”

    姜幼白仔细一瞧果然她面上皮肤细腻了许多。心里也替她高兴, “有用就好。”

    柳思筝笑道“我这症候之前看了无数大夫都不能好,多亏了皎皎你。你的情我记下了, 日后若有什么为难事就告诉我, 我必全力相帮。”

    姜幼白闻言,心里一动,笑道“也不必日后,我如今就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什么事”

    不止柳思筝好奇, 姜令月也奇怪。

    “我有位闺中好友,原也是书香大家出身,不仅生的风流婉转,而且天生宿慧,通晓百家诗书。可惜运道不好,自小没了母亲,后又连父亲也没了。如今寄居在京里外祖家。她外祖母虽也疼爱她,但无亲生父母到底孤单,天长日久的一个人也容易左了性子。”

    姜幼白说罢,就看着柳思筝道“我想请你做个中人,下回若有交好的姐妹聚会也给她下帖子,请她出来走动走动。”

    柳思筝听姜幼白的描述早对她这位闺中好友心生向往,道“可别说什么相帮的话,你的好友便是我的好友。你将人说得这样好,能与之结交我自然乐意之至。你且说她是哪家的”

    “她便是已故的巡盐御史林大人的独女。”

    “原来是他家”柳思筝惊讶道。

    “阿筝,你知道林大人。”姜幼白诧异。

    柳思筝笑道“说来也巧,我听家父提过,说这位林大人与他是同年,只不过林大人才学渊博当年可是一举得中了探花。林大人逝去,家父还曾派了家仆去吊唁呢。”

    “原来如此。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姜幼白感叹道,“既然有这样的缘法,那林姑娘的事阿筝你可更得尽心了。”

    “这是自然,你放心好了。”柳思筝保证道。

    从柳家出来,姜幼白不由舒了口气。她一直惦记着还林黛玉的人情,但也一直想不到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还。毕竟,如今的黛玉在贾家上有贾母疼爱,下有贾宝玉捧着,吃喝不愁,也没什么需要外人接济的。唯一的隐忧的便是将来贾宝玉另娶她人,她泪尽而亡。

    可这些都不是她一个外人能帮得上的。贾宝玉的亲事是贾家一族走向衰败后的必然选择。别人除非能让贾家起死回生,不然依宝钗和黛玉两人的条件,谁也阻止不了贾母最终选择金玉良缘。

    既然如此,倒不如另辟蹊径。先帮黛玉打开眼界格局再说。

    红楼中林黛玉可以说从未出过贾家半步,少少半生都是在四四方方的贾家内宅度过的。她整日纠缠在贾家那些儿女情长的风月之事里,从不知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所以她虽聪慧机敏,但性子也刻薄敏感,容易悲春伤秋。

    帮她走出贾家的内宅,让她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结交一些大气的朋友,说不得会有意外所得。

    这日,姜幼白跟着梅氏去贾家吃酒。梅氏陪着贾母说话,她便悄悄携了黛玉的手到了花园。

    “妹妹这些日子可好”

    “我一切都好。前儿宝玉病了一回,近来也都好了。如今我也再没什么不好的了。”林黛玉答道。

    姜幼白听了,就笑道“我倒是有一件好事要同你说呢。前儿我与一位好友提起你,她听罢你的为人当即就要下帖子请你呢。不过我还不知道你的意思,倒不好让她冒冒失失得唐突了你。”

    林黛玉听罢,既有惊讶又有些羞涩,“下帖子给我”

    “是啊妹妹放心,我这位好友为人极好,也是爱书之人。”姜幼白解释道。

    林黛玉忙道“我知道,姐姐的好友自然都是好的。只是我怕去了给姐姐丢人。”

    “你这意思就是愿意了”姜幼白显得十分高兴,宽她的心道“你也不必紧张,到时我和我大姐也去,都是咱们闺中女儿相聚,大家谈诗弄词,以文会友。”

    如此说了半会儿,林黛玉才放下心来。

    姜幼白才要与她再说一说柳思筝的情况,就听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好啊,我们找了半天找不见你们。原来是在这里说悄悄话呢。”

    是薛宝钗的声音。

    姜幼白转身去看,只见薛宝钗连带着身后的迎探惜三姐妹都来了。

    “好好的,你们不去吃酒找我们做什么”林黛玉嗔道。

    宝钗就道“往日林姑娘与我们都是我们,怎么今儿姜姑娘来了,就成你们了”

    姜幼白听了这话笑而不语,林黛玉就呸了一声,道“什么我们你们的,还不许人家有个性情相契的人。往日大家都说你宽厚,怎么今儿也学会拈酸吃醋了”

    众人听她这般说,都不由笑起来。独薛宝钗心里嚼着“性情相契”四字怔了怔。等她还要再说什么,姜幼白就道“都已经出来了,倒不如去园子里逛一逛,上回我还没瞧尽兴呢。”

    林黛玉自然说好,其他人也不反对。临走时,又将姜令月唤了出来。

    一行人进来园子,此时正是夏季,园子里鸟语花香,一片生气蓬勃。

    林黛玉一心想请了姜幼白去她那里坐坐,姜幼白自然不会拒绝。便一路跟着她去了潇湘馆,这里泪竹成林,院里屋宇小小巧巧,但十分雅致。

    随着进了屋里,只见书籍满室,书桌上摆满写了字的纸,一旁的砚台也还没干。

    姜幼白缓步过去,随意取了一张细瞧,只见上面写着“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这是王摩诘的诗。”姜幼白喃喃的念道。

    林黛玉就道“让你见笑了。我素来喜欢王摩诘,闲来无事便抄他的诗细品,倒也有另一番滋味。”

    姜幼白放下手里的诗,又去瞧其他的,果然满桌都是王维的诗。

    正这时,有个紫衣丫头带着个小丫头给众人上茶。

    林黛玉就道“紫娟,给姜姐姐上了那暹罗的贡茶来。”

    那唤紫娟的丫头就轻巧应了一声下去了,果然没过一会儿就端了一杯茶来。

    姜幼白留心了一眼手里的定窑白瓷莲花瓣纹茶碗,观其色泽就知是平日里常用的。可见是黛玉把她的杯子给自己用了。

    她端起来抿了一口,不由眼神一亮,道“这茶味倒轻。”

    “可不是。”黛玉笑道,“她们都不爱吃,独我吃着好。姜姐姐既然也喜欢,一会子我便送你些。”

    姜幼白也不扭捏,笑着答应了。又道“正好我前儿得了几两白豪,便礼尚往也送来你尝一尝,顺带着也请几位姑娘品一品。”

    黛玉笑着应了。宝钗就道“白豪银针茶,以其色泽鲜白,闪烁如银得名,茶香甘醇清甜,是皇家贡茶。姜家妹妹倒是大方,一送就送咱们这么些人。”

    姜幼白笑道“不过是些茶叶,也不值什么,拿出来大家吃了才热闹。”

    众人在屋里吃了一会儿茶,就有个穿银红比甲的丫头进来请宝钗回家去。

    听她说话姜幼白才知道,原来这丫头就是莺儿,她道“古董行的陈掌柜给大爷送了好些东西,大爷请姑娘家去吃用呢。”

    “什么好东西这会儿巴巴的来叫”宝钗皱眉道,“可给府里老太太太太奶奶们送去了”

    莺儿就道“我来时,家里太太正打发人去送呢。”

    “宝姐姐,既是家里来唤,你快去瞧瞧吧”探春笑道,“难得宝姐姐的兄长这样惦记着你。”

    宝钗听了,想了想到底起身道辞,又看着姜幼白两姐妹道“我不能陪两位妹妹了,等明儿家里置办了酒席,请两位妹妹来家做客。”

    姜幼白客气的笑笑,与众人一道送了她出去。没过一会儿,又有贾母身边的丫头来叫,“姑太太要家去了,请两位姑娘回去呢。”

    跟着梅氏回去,次日就找了白豪茶准备打发人给黛玉送去,不想柳思筝让人来送信,说是这月十五是她的生辰,请她和姜令月去家里玩,又说本想一道请了林姑娘,但想着两人从前也没见过,贸然相请到底不美,便托她将帖子送去顺便道明原尾。

    如此,姜幼白便禀了梅氏决定亲自去一趟贾府。

    她一早过去,拜见了贾母。贾母听闻她竟是来给黛玉送帖子的,十分高兴。

    “玉儿自来了我们家往日要好的知交也都断了往来,好在有你想着她。请她出去认认人,也能解一解她的心伤。”贾母说罢,就亲自打发鸳鸯送姜幼白去园子。

    作者有话要说  推荐一波预收文女配逆袭指南快穿我靠写作升级,感兴趣的宝子们可以收藏了

    推荐完结文季萦的古代生活清穿之娇里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