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0章 生命通路
    科杰远大私人医院再一次爆出大新闻。

    人们这次的关注点,聚焦到了目前医疗的极限。

    手术机器人,真的可以完成大部分医生都无法完成的手术嘛?那些本来已经求生无望的病人,也许仍存有一线曙光?

    语言都是空虚的,事实已经诠释了一切。

    科杰远大私人医院,手术机器人,这两个词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与希望划上了等号。

    ……

    ……

    科杰远大私人医院爆红,可项路这段时间反而去的少了,他有另外重要的事情要做。

    东方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姜山指着一位病人的手臂,满脸愁容的说道:“动静脉内瘘也闭了,真是伤脑筋啊。”

    项路满脸黑人问号,“所以呢?你叫我来干嘛的?”

    姜山眨了眨眼睛,随即一拍大腿,失笑道:“哎呀,你看我,一遇到问题就只想着找你,都忘记你不是血液净化的专科医生了。”

    可下一秒,他又不死心道:“不然你听听情况,看能不能给点指导意见?”

    项路翻了个白眼,说了句经典的:“来都来了,你说呗。”

    “好嘞。”姜山点点头,转头看向病人手臂上的凸起皮肤后,又陷入了苦恼,解释道:

    “主要这个病人的情况太特殊了,我刚看到的时候也一时间蒙蔽了,所以才会下意识联系你。”

    “这个病人是我们常规的门诊病人,已经透析了有了九个年头了,这段时间由于低血压,导致手臂的内瘘闭了,可糟糕的是,他本身的血管条件也非常差,早几年没有规划的使用血管,导致很多大血管都已经无法使用了。”

    听着姜山的讲解,项路也渐渐明白了这个病人所面对的困境。

    病人,已经没有血管可以用了!

    这可是个棘手的问题,难怪姜山会如此头大,直接就想到给自己打电话,想从自己这里找到点突破口。

    肾衰竭的病人如果不做肾移植,那么就只能依靠透析维持生命。

    而透析的本质,就是引出病人的血液,经过滤器过滤有毒物质,再将血液还给人体,等于一个人工的肾脏,替代了病人已经衰竭的肾脏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血液引出人体,就成了治疗的关键。

    生命通路……姜山这种血液净化专科医生会这么称呼。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眼前的这位病人已经没有了通路,血液无法通过有效通路引出体外,透析治疗也就无从谈起了。

    “他的内瘘完全用不了了吗?”项路检查起病人手臂上的凸起。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好的生命通路方式,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病人的动静脉吻合,从而达到静脉动脉化的效果,使得血管能够承受住透析过程的高流量。

    眼下这个病人已经透析了九年,手臂上的动静脉瘘也使用了五年多,已经出现了动脉瘤的现象,皮肤被增粗的血管撑起,就像是田地里的垅一样。

    姜山无奈的摇摇头:“没法用了,前段时间血压没有控制好,内瘘直接闭了,流量根本走不动。”

    “深静脉呢?临时置个管子,暂时先用着,在慢慢找合适的血管不行吗?”项路接着问道。

    “不行。”姜山显得很头疼,揉了揉太阳穴道:“他刚开始透析的时候,是在乡下医院做的,对于血管保护做的不到位,深静脉基本都有狭窄,不适合临时置管了。”

    真的没有血管可用了吗……项路也头疼了起来,姜山这个家伙,有困难就找自己,可自己也不是血液净化的专科医生,对于这种情况实在是没什么处理经验。

    可自己都已经看到了这件事,又总不能当做没看见,说句不知道怎么办就甩甩手离开。

    当个医生,还真是不容易。

    “另一只做瘘呢?不行吗?”项路开始了曲线救国,又提出了一个想法。

    姜山听到这个提议,顿时就愣住了,“做内瘘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条内瘘做出来,到能够正常使用,至少都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他现在就面临着无法血透的问题,这时候再做瘘,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说完这些,姜山摇摇头,心想项路确实不是血液净化专科医生,竟然连这种最基本的知识点都不知道,自己找他来解决问题,确实有点乱来了。

    “算了,就当我没和你说这事吧,我等会再和主任商量商量,实在不行,就只能让他去京都那边求医了。”

    听到姜山要让自己去京都求医,那位病人立刻激动道:“医生你得帮帮我啊,我家里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去京都医保就报销不了多少了,到时候我……”

    “你得帮帮我。”

    姜山只能好言相劝,但一旦涉及到金钱方面的问题,医生也有点尴尬。

    如果说‘生命才是最重要的,钱财乃身外之物’,这未免也太装哔了,但凡是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都知道这话又虚又空。

    着名小品艺术人不就说过:“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人活着、钱没了。”

    何况,即便散尽家财,还有可能落个‘人没了,钱也没了’的结局。

    姜山说了半天,自己都没把自己劝服,更别说病人了。

    最后还是病人家属出来解了围,和姜山道了歉,拉着病人到一边冷静去了。

    “都是老熟人了,我当初还没来这个科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这边透析了,有些话我也没办法冷冰冰的说出来。”姜山解释道。

    项路点点头,对于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又有个更深的理解,对于自己这种外科医生来说,病人来来往往,关系并不密切,有些话反而可以直接说出来。

    简洁明了。

    但对于血液净化中心这种动辄已经呆了几年、几十年的病人,有些话确实不好说出口。

    但病人的情况又摆着这里,没有合适的血管通路,透析根本无法进行,每拖一天,就是一天的危险。

    踌躇了十几分钟,姜山还是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去劝说那位病人,在他看来,主任估计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生命通路都被截断,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