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章 第 121 章
    不怪胤祜贪财, 毕竟送钟不好听。



    送钟,送终,别送个好东西给他还换来一顿打。



    太子愣了愣, 随即反应过来就笑开了,送钟是会挨打。



    “是该找他收钱。怀表要不要也来个?”



    詹事府造的怀表外壳是铜的,上边刻了花, 还镶了三颗小宝石, 看起来很漂亮也很有质感。



    胤祜想了想,自己都有了新怀表, 要是漏了康熙,他肯定会对哥哥有意见,这个怀表必须要送。



    “还有怀表吗?”



    “还有。”



    太子又从怀里掏了个新怀表给他,又让屋里其他人退了出去。



    才压低了声音跟弟弟说:“我明年准备搞点大动作,过了年等老三和老四结业, 学堂就可以扩大招生了。”



    胤祜表示赞同。



    三阿哥和四阿哥都长大了, 可以干活了。



    亲哥等了他们几年, 他们自己也在盼着早日结业。



    “缺什么资料就跟我说, 我给你弄来!”



    他们在清朝不缺珍贵木料,车成珠子做成手串去卖钱,胤祜的文玩小店早就开起来了,这么多年也养成了一批忠实客户。



    钱是不缺的。



    账户上还有一大笔钱。



    “工业方面从学堂里挑有天赋的人,我们手里不缺资料,缺的是人手。什么都靠自己也太累了,不如多培养些人才。”



    就不给弟弟增加负担了, 让他专心农业。



    弟弟发展农业已经够辛苦了, 工业人才他这边找人培养。



    顿了下, 太子又说:“之前你还没暴露种田的目的, 我本打算让你跟老四去户部混点资历。现在还不用给你打掩护了,户部也不用去了。你那两个伴读要不要带带他们?”



    胤祜想起两个伴读。



    一起读了六年书,刚开始两个学神不太情愿陪他读书。



    学神嘛,有点傲气也能理解。



    后来的两年也玩不到一起,他是走不爱读书爱玩闹的路线,他们一心想读圣贤书,志不同道不合。



    况且人家读书是要考科举,和他的目的不同。



    直到最后两年,胤祜和他们才熟悉起来,他们被家人叮嘱过,很在意身份差距对他客气得过分,注定当不了好朋友。



    结业快一年了,除了过生日和过节送点礼,并无太多来往。



    他们人还是很好的。



    胤祜道:“他们想考科举,应该要埋头苦读,我觉得他们未必要愿意。要不你派个人问问他们?”



    太子曲起指,在他头上弹了下。



    “你是不是傻?他们考科举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入朝为官?送他们去户部历练,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给他们刷资历的好机会,谁会拒绝?



    看在他们是弟弟伴读的份上,太子才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刷资历,多得是人等他给机会。



    有了户部清账的资历,就是送他们走捷径,等他们高中以后熬资历的时间至少能缩短三分之一。



    “那你派人找他们吧!”胤祜想想也是。



    “不跟你说话了,我去乾清宫卖钟!”



    他挑了个颜色古朴的座钟,剩下那个颜色新一点的让人装回木箱里。



    然后抬着箱子去乾清宫了。



    康熙在南书房忙碌,胤祜没去打扰康熙,直接让人把箱子抬到西暖阁。



    吹了一路寒风,冷得要死。



    胤祜坐在火炉边烤手。



    今年的冬天太冷了,在外面走了一会儿,他的脸就冻红了,手指头还有点疼。



    王小松亲自端茶送水送点心。



    “等皇上忙完了,奴才再说六贝勒来了。”



    “不用特地说,公务重要。”胤祜喝了碗热茶,身上终于暖和了,他把茶碗递给王小松,“我要作画,帮我找工具来。”



    “六贝勒稍等一会。”



    等了没几分钟,王小松就把纸笔和颜料找齐了,还贴心地把宣纸铺在桌上。



    胤祜摇了摇头,“用不了那么大的纸,我自己裁一点点就好。”



    他照着怀表盖子比了个大小,裁好后纸才调颜料,拿最细的笔在纸了画了个q萌的小人,还在额头上写上“好看”。



    想了想,又添了十一个小小的火柴人。



    还在一个个火柴人额头上按顺序写上一、二、三……十二,小火柴人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画完后他很满意地吹了一下。



    “呼”



    王小松:“……”



    就你好看,你其他兄弟全是数字。



    胤祜还回头问他:“怎么样?”



    王小松还能怎样,当然是竖起大拇指夸他。



    “六贝勒画技渐长,奴才见了也为之叹服。这么小的纸上画了十二个人,还画得活灵活现的,又着重突出了每个人的特点,让人眼前一亮,还一眼便能辨认出画上的人谁是谁。”



    在脑门上写了字,再分不清谁是谁,那肯定是瞎了。



    “我也这么觉得。”胤祜对他竖起大拇指,“有眼光!像你这种有眼力见的人,一定会前途敞亮。你保持这份眼力,将来的成就绝不会比你师傅差!”



    他师傅刘太监是御前大太监,和魏珠平起平坐。



    可谓太监里的巅峰人物。



    宫里的太监都以他为榜样,一句话夸进了王小松心里。



    “奴才谢六阿哥吉言!”王小松咧嘴直笑。



    经过一阵商业吹捧,俩人对视一眼,都很高兴。



    直到康熙过来,站在火盆边问:“听说你带了口箱子过来?”



    “皇阿玛,我是来送惊喜的。”胤祜从暖炕上蹦了下去,来到木箱前拍了拍,那小表情别提多得意了。



    “皇阿玛见了一准高兴!”



    “打开看看!”康熙下巴一抬。



    “开箱前先好说,要给银子的。”



    胤祜话音未落,就听康熙语气中满是怀疑:“半年前你赚了那么多钱,没见你花过。还要从皇阿玛手里抠银子?”



    “我缺这点银子吗?这东西白送的寓意不好!!”



    “朕管你什么寓意,儿子给老子送东西,谁见过要老子掏银子的?你少在这里糊弄朕!”



    “皇阿玛别后悔!”



    “呵,你开就是!”



    “我本来打算收个万儿八千两意思一下,既然皇阿玛执意要我开箱,那我就开了。到时候你得给我十万两银子冲喜!”



    先说清楚,不是他套路他,是他自己要送钱的。



    “你就是想从朕私库里掏银子!”康熙偏不信了。



    什么东西寓意坏到要花十万两来冲喜?



    若真是个坏东西,也不可能送到乾清宫来,除非他想挨打!!



    康熙一心想要破财,胤祜也不再劝,本来打算赚个一万两,他非得送个十万两,当然要给他这个面子。



    他直接开箱,箱子放着个座钟。



    全新的座钟上面刻着福字纹,一看便知绝非西洋货。



    康熙第一反应是大清能造出座钟?



    胤祜手里的东西肯定是太子给的,太子确实有点能耐,当年的玻璃也是稀罕货,也让他造出来了。



    短短几年,又把座钟造出来了。



    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胤祜拉回来了。



    “皇阿玛,快给我十万两喜钱!”



    “……”



    钟同终,肯定不能乱送。



    寓意岂止不好?简直是诅咒。



    康熙的脸瞬间就绿:“少不了你的银子!”



    如果不是亲生的,他非得打死这小兔崽子。



    白赚了十万两银子,胤祜嘻笑着说:“皇阿玛阔气!这座钟是咱大清产的,是不是比西洋货好?”



    他勾了勾手指,让王小松跟他一起把座钟抬出来。



    两个人抬免得磕了碰了。



    还把座钟摆在桌上给康熙欣赏。



    “东西不错。”康熙认真地打量过后,才点点头表示肯定,“你哥哥手下能人辈出!”



    “亲哥有眼光,懂得挖掘人才,又善于利用他们的长处。这只是个开始,以后大清会造出更多让人想不到的好东西!”



    胤祜信心满满。



    “朕也等着那天!”康熙道。



    “这个是送给皇阿玛的。”胤祜掏出个新怀表递了过去。



    康熙心里直点头,座钟和怀表都做出来了,太子确实厉害。



    打开盖子一看,盖子下面放了张纸。



    看到纸上的内容,他眉心一跳。



    臭小子,把自己画得可可爱爱的,还穿了件喜庆的小衣裳,小衣裳还有福字纹。



    他的一群兄弟只配有一个圈圈脑袋,和黑线画的四肢,让他们见了恐怕想打他!



    胤祜还在叨叨个不停。



    “皇阿玛,我画技不错吧?改天我重新画一张,把几个姐姐妹妹也画上去。以后你想谁了就看谁,多方便!”



    “你有画技?”康熙疑声问。



    “我当然有!”胤祜回道。



    实岁满了八岁就要学君子六艺,他也是认真学过的,只是天赋点没点在上面,学习时间也短,不如其他兄弟学得好罢了。



    他这自夸的本事,康熙已经没眼看他了。



    从小到大比自信谁都比不过他,除了他自己,谁都丑!



    “魏珠,去拿银票!”



    十万两银票到手,胤祜还没揣热乎,康熙就在嫌弃他了,“赶紧走,别在这里碍眼!”



    ……



    胤祜满载而归。



    过了小年,皇后又搬到了坤宁宫。



    他直奔坤宁宫,阔绰地甩给皇后五万两。



    “这是我和亲哥孝敬的。”



    皇后也不问,直接收了银票。



    “你的小金库肯定比我多。”



    “我闷声发大财。”



    他现在巨富,但好像没人盯上他。



    皇后悄悄地告诉他:“明年大选,最炙手可热的人选是你。很多高质量的秀女都是冲你来的。”



    当然了,盯上其他阿哥和太子侧福晋位置的人也不少。



    但胤祜是最抢手的那个。



    只看康熙去哪都带着他,从上书房结业了还能去乾清宫小住,又是最年轻的贝勒,几乎可以预见他的亲王位子稳了。



    何况太子地位稳固,只要胤祜不谋反,绝对能安稳又富贵地度过一生,说不定还能混个铁帽子亲王来当当。



    多得是人为此心动。



    所以他最热门的人物。



    胤祜一脸害怕。



    “我?可别!可千万别!”



    卧槽!他过了年实岁才十三,虚岁也就十五,他还是个孩子,千万别盯上他!!



    胤祜浑身的细胞写满了拒,还在拼命摇头,“别给我找!别吓我!也别耽误人家姑娘了!我不想娶……”



    皇后岂会不懂他的心思?



    她只是提醒他一下。



    “不会给你找,只是告诉你一声。你皇阿玛可能会问你,你要有心理准备,想好怎么回答。”



    “我会让他打消念头!”



    “这次选秀,四阿哥、五阿哥还有七阿哥和八阿哥都要找福晋。你皇阿玛肯定想给你一起找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们咋地我管不了,别拉我下水就得。我希望二十岁以后再谈。”



    但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往后拖一届还行,先定下人选,再让钦天监给他合个二十岁以后的日子,完美!



    胤祜又问:“你要给他们找媳妇?”



    皇后摇了摇头,“四阿哥和七阿哥有你皇阿玛选。五阿哥有太后把关。八阿哥的生母求到我头上了,我让她自己去看。”



    给人家找媳妇是要担责任的。



    找得好是应该的。



    找得不好人家夫妻不睦就是她的过错,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她不想做。



    “就是这样的。”胤祜给姐姐点了个赞,“千万别沾手,若是结了对怨侣,双方都会埋怨你。”



    参选的秀女名单年底已经报上来了。



    皇后让人抄了两份,给太后和戴佳常在各送去一份,让她们自己看。



    至于她们看好的秀女会不会跟康熙给四阿哥和七阿哥挑好的福晋撞上就不知道了。



    很大概率不会。



    看好了人选,还要跟康熙通气,康熙点头才算。



    ……



    过了年,胤祜本想元宵过后就出宫,但康熙不允许,非得让他过了十三岁生辰再出宫,只能再等一个月。



    三阿哥和四阿哥元宵节后顺利结业。



    日子一天天过,距离胤祜出宫还有半个月,康熙又盯上他了,让王小松去阿哥所把人逮了过去。



    来到乾清宫,康熙在西暖阁等他。



    进门后胤祜先把一身烤暖,才看向康熙。



    “皇阿玛,找我何事?”



    “桌上有几幅卷轴,你自己打开看。这是今年参选的秀女,附了画像,你看看有没有合眼缘的。”



    “我不看!”胤祜赶紧跳了起来。



    连画像都不想看,他起身就往外走。



    还没走出门,就听康熙道:“回来!朕允许你走了?自己看画像挑一个,这几个不论家世还是教养都勉强够格。”



    顿了下,又觉得挑一个不太够,补了句:“挑三个也行,一个正室,再定两个侧福晋。”



    胤祜抹了把脸,可真是亲爹啊!没见过这么坑儿子的,还让他一娶就是三个,一个就够他害怕的了!



    打死他也不娶!!



    他回到康熙面前坐好,却不愿意碰那些卷轴。



    “皇阿玛,您当您家儿子是个天仙啊?那桌上好几幅画卷,才叫勉强够格?您家儿子是天仙,谁都配不上您儿子是吧?”



    “不是你一直自夸吗?”



    胤祜瞬间沉默。



    他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让他这么屈服,他也不愿意。



    “皇阿玛,我还是个孩子,现在给我找福晋也太早了吧?更何况我和十二弟住在一起,也不方便!”



    “你大哥的府邸建好了,秋后出宫开府。到时候让十二搬去乾东头所,不会妨碍到你成婚。”



    话说到这个份上,胤祜知道讲道理是没用的,只能耍赖了。



    好在他没立过乖儿子人设,不然他连闹的机会都没有。



    感谢过去的自己,太英明了!



    也幸好皇后早就提醒过他,他连说辞都准备好了。



    “我就是不愿意!我的地盘,我愿意跟弟弟一起住,不愿意一个外人进我的地盘。还得让她管我的钱财、花我的俸禄!”



    “亲哥给我那么多银子,是让我自己享受生活的,不是让我拿来养别人的!她跟我非亲非故的,凭什么花我银子?”



    “我不娶!别想进我乾西三所的大门,否则我把人丢出去!”



    胤祜直接撂下狠话。



    话说到这个份上,总不能还让他娶吧?



    康熙:“???”



    娶回家的福晋是外人?



    这种话别让其他人听到,谁听了都会笑话他,谁敢把女儿嫁给他?真的是小孩子不懂事,一天到晚瞎咧咧。



    胤祜怕别人花他银子这一点,康熙从来不怀疑。



    小崽子从小就会往自己口袋里扒拉银子,小到每年的压岁钱,大到年底从他这里掏的十万两,变着法子搞钱。



    说实话,儿子总想从他这里扒拉银子,花到儿子身上他很愿意。若让儿子拿去养女人,别说儿子不愿意,他心里也不舒服。



    父子二人在银子一事上勉强达成共识。



    “今年选秀,朕会给老七和老八指婚。两个弟弟赶在你前面成婚,你也不嫌丢脸?”



    “我脸皮厚,随便丢!”



    “……”



    碰上个豁得出脸的,康熙能拿他怎么办?



    用康熙的话说,其实他觉得那些秀女不太配得上自己儿子,但这一届的秀女质量已经很不错了,在他心里也只能算勉强。



    至于其他儿子,他指哪个就是哪个,不能也不敢有意见。



    小崽子实在不愿意,也不能太委屈他了。



    康熙只能好声劝他:“这一届的秀女有好些个家世不错的。再等一届未必有那么出挑的。到时候你另几个弟弟也长大了。”



    “嗐……”胤祜浑不在意。



    “家世不家世的就别谈了。皇阿玛,论家世谁比得上咱们家?若要找个门当户对的,我可能会孤独终老!”



    康熙再次无语。



    他儿子身份贵重,既是中宫嫡子,又是预定的亲王。



    论家世,确实无人配得上他。



    胤祜又道:“下届再看吧。”



    康熙信不过,“下届你还那么多毛病,朕就随便给你指了!”



    这一届是混过去了,胤祜赶紧抢救:“也不能太随便。到时候还是要问问我的意见,免得相看两厌。”



    “你想娶个什么样的?”



    “我暂时没想法。”



    “没想法你跟朕说什么?赶紧滚,一天到晚没个正经!”



    胤祜溜得比兔子还快。



    ……



    正月二十五,太子给三阿哥和四阿哥安排了去处,又把胤祜的两个伴读送到户部刷资历,他四个哈哈珠子也去了当副手。



    哈哈珠子比起伴读只是差在出身上,也是陪着他一起读书,还要担起书童的责任,去户部算账绝对没问题。



    几年下来玻璃的热度大不如前,搂钱速度也不如之前,但还是一笔大数目。



    座钟和怀表是今年的重头戏。



    玻璃并非刚需,座钟和怀表也不是刚需,但比玻璃需求量高,若是能拥有,谁不想随时掌握时间?



    在太子的计划里,座钟和怀表只是众多逼债利器之一,若是不奏效,多得是法宝利器,就看那些欠银官员能不能顶住了。



    太子不想牺牲任何一个兄弟的名声去讨债。



    国库欠银必须让他们自己归还,少一个子都不行。



    在众多法宝利器拿出之前,先把账统一统。



    户部账目众多,国库欠银是其他人最不想沾手的一部分,四阿哥和十几个帮手来到户部,其他人表示欢迎。



    然后领着他们进一间装满账本的屋子。



    据说这些账本里记的全是国库欠银。



    四阿哥等人来时豪情壮志,见到了一屋子账本时,一个个神情麻木,怀疑自己跑错地方了。



    一再确认,这间屋子装的全是欠银账本。



    四阿哥用力地抹了把脸,他还是太年轻,高估了自己。



    总以为来了户部就能大展拳脚,结果看到账本多到积灰了,他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但他很快就接受了现实。



    四阿哥给一群帮手们分配工作,每俩人一组互相配合,一个拨算盘算数,另一个在纸上记数。



    他自己也开始忙碌。



    一时间,屋子里只剩下是拨算盘的声音。



    忙了一天,一个个都忙得晕头转向。



    四阿哥回到宫里,就盯上胤祜了。



    兄弟几人里数胤祜最闲,虽然只剩半个来月,好歹算个帮手。



    于是,第二天胤祜被抓壮丁了。



    拨了一天算盘,他脑子里只剩下拨算盘的噼里啪啦声。



    恨不能买几个计算机来!!



    跟着四阿哥当了一天苦力,回宫后他就抱着太子亲哥哭诉。



    “亲哥啊,你不知道国库欠银的账本有多散乱。谁今天借了二百两写一笔,明天借五百两又写一笔,写着写着一个人同一笔账目还换行?我还得眼观八方?只待了一天就要崩溃了,积了二十年的欠银,有些人早就入土了!”



    “入土的就父债子偿!”太子道。



    “要不跟皇阿玛商量一下?把上书房的弟弟们借出宫,或是把账本带回宫来,让弟弟们一起干活!”



    胤祜更倾向于带进宫里干活。



    他一个人呆在屋里能偷用计算机。



    太子思考了许久,才道:“我写个折子送上去,明天起你们用阿拉伯数字记账,再用大写复核一遍,防止篡改数目。另外,做个记账表格的模版,明天你直接拿去户部教一下他们。”



    折子明天才递上去,他们提前用上,也是为了让人看看效果。



    太子和胤祜知道这是简便的法子,其他人未必信服,拿出成果摆在他们面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当然了,不信也没关系,信的人方便的是自己。



    太子瞅着弟弟蔫哒哒的样子,又跟他说:“水泥有了初步的成果,质量还差了点,下半年应该能拿出成品。冶炼技术进度差得有点远,今年是攻不下来了。”



    技术要发展,还要努力搞钱,才能修堤筑坝防水患。



    他的担子也很重。



    见亲哥眉心紧蹙,胤祜道:“亲哥,咱不急。你才十九岁,还能奋斗个几十年,又有一群弟弟给你当苦力,不用发愁!”



    “也是,我们还年轻。”太子眉头一松,又说:“明天把上书房里的弟弟们全部抓去当苦力!”



    胤祜默默的同情了他们一秒,都是童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