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Part 308
    万慧来单位的美容科终于成立了。

    其实就是从皮肤科分离出来的一个科室。

    万慧来来到了医院美容科,原科室的艳丽也加入了进来。

    目前,主要从事一些医疗整形和医疗美容项目,也进行一些基本的皮肤和身体美容护理。

    医学护肤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护肤概念,人们受皮肤问题困扰不再盲目地去商店买各种化妆品来试,而是由皮肤科医生开出处方,针对性的护肤建议。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高涨和皮肤医学的高速发展,带有更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医学护肤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一股潮流。

    从清洁产品、药或辅助治疗产品到跟随产品,它们又被称为医学护肤产品。

    医学护肤是介于疾病治疗与美容护理之间的独立学科。

    目前,科里主要任务是对一些整形和美容方面的进一步学习,所以出去进修和学习成了科里医生的常态。

    而科里自制的面膜及皮肤用品,目前是万慧来和艳丽的主要工作。

    据,完成护肤美容品这个项目后,身为科主任的万慧来将需要多次到国外进修学习,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学习那些先进的医院美容科的经验。

    据有的医院美容科,已准备学习使用医疗手段来改变人体的某些部位,以达到美容的目的。比如,将有隆胸、私密整形、局部除皱、面部除皱、洗纹身、吸脂、磨骨、削骨、缩等项目的引进和推广。

    有的医院甚至打算建立中韩整形美容基地。

    为未来的韩国、日本、美国顶级整形美容专家定期来基地会诊手术。

    也许,那会产生世界顶级美容专家的手术。

    而艳丽之所以能跟着万慧来走进这个美容科,完全是一次意外的谈话。

    一个下着大雨的下午,艳丽走进了万慧来的办公室。

    “万主任,打扰您了。有件事,想问问您”

    艳丽见室内没有人,便道。

    “什么事”

    万慧来一直就对艳丽不冷也不热的态度。

    “万主任,我才知道一件事,您自己研制的护肤品,原来有人参的成份。”

    艳丽自已挪过一把椅子,坐在万慧来的对面。

    万慧来定睛看了几十秒艳丽,好像在研究,她问这件事的深意。

    艳丽见了,忙摆摆手

    “哦万主作,您别误会我来的意思是这样的”

    原来,万慧来只知道艳丽老家是抚松的,但没有想到没有一点“土星味”的艳丽,竟然是参农的后代。

    她出生的那个边陲镇,就是中国着名的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这是世界最大的人参集散地。

    艳丽的爷爷当年也是参农,从就跟人参打交道。

    每到年中的7月份,艳丽爷爷跟着家中的长辈就开始进山采参。

    进山之前还要祭拜老把头孙良。

    提起孙良,艳丽来了精神,讲了孙良老把头的故事。

    万慧来看着窗外如注的大雨,科里正好没有人,就耐心的听她讲起来。

    提起孙良,艳丽明显的,就有参农弟的影子,讲的头头是道。

    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山东的莱阳人孙良,作为世界上三次人口大迁徙之一的闯关东,就从这里出发北上。

    当时对于东北那里富饶资源的渴慕,使得许多的山东人,离开了故土,大批的融入了逃荒的浪潮。

    而孙良的本意是为给母亲治病,准备冒死前往长白山去挖人参。

    当他满怀着希望,背起行囊,也告别了亲人,便从烟台港上了木帆船。

    他在海上也不知道漂泊了有多久,一深夜,终于才在营口靠了岸。

    孙良他挖参心切,于是,不顾夜深,直接上路。

    他日夜兼程、翻山越岭的走了整整七七四十九,终于来到了长白山下的那片老林子。

    那个年代的长白山,真可谓人迹罕至、古树茂密,草深没腰,野兽出没。

    孙良虽然也是身强力壮的,而且还是在庄稼地里滚大,但见到这样大的山林,真的还是头一回。

    身边没有一个伴,但想到自己的母亲病危,他便壮着胆子,硬着头皮往林子里闯。

    当时,他的家伙什,就是手里拎着根木头棍子。

    他用棍子拨拉着周围的草棵,开始寻找人参。

    当白的时候,孙良就漫山遍野地找棒槌人参。

    到了晚上,他就睡在这林子里。

    不知过了多久了,反正他带的粮食全部都吃光了,经常是一只能弄一顿能充饥的东西,就不错了。

    他的衣服刮碎了,鞋底更是磨穿了。

    孙良在山里转得已是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但他仍旧没有挖到一苗棒槌,可是孙良还是不灰心。

    有一,孙良在林子里,惊喜的遇到了老乡张禄,两人都高兴坏了,相约每一同出去挖人参。

    可是有一,张禄和孙良在密林里走散了。

    孙良一边找张禄,一边寻棒槌。

    几没吃东西的孙良饿极了,拄着棍子来到了蝲蛄河边,再也站不起来了。

    孙良只好沿着河边往前爬,爬到一块大卧牛石旁,已经奄奄一息了。

    此时的孙良心里仍是惦记着张禄。

    于是,孙良咬破手指,写下一首绝命诗

    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过海来挖参。

    路上丢了好兄弟,找不到兄弟不甘心。

    三吃了个蝲蝲蛄,你伤心不伤心。

    家中有人来找我,顺着古河往上寻。

    再有入山迷路者,我当作为引路神。

    最后,为了寻找张禄,善良的孙良找得筋疲力尽,最终饿死在蝲蛄河边。

    从此以后,孙良的故事在关里关外传扬了起来。

    凡到长白山放山挖参的人,走到这里,都会跪到坟前,向孙良叩头祷告,表达敬意,求他保佑进山“快当”,挖到大货人参。

    所有来到长白山放山的人,都把孙良尊为长白山放山的鼻祖,奉为“山神”。

    为了纪念老把头孙良,当地人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日,定为他的生日。

    这一,在山上立庙,摆供品,烧纸绕香,磕头祈祷,以表达对“山神老把头”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