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五章:开店前的准备
    人员零零散散差不多够了,她的小作坊开业。



    冬青给取了个好名字上花院。



    春藤带来的人中有一个叫裕丰的,给她提了一个建议,把冬青画的竹筒用小火精烧,时间不同,竹筒的颜色变化也就不同,只是怎么看都觉得粗糙,用手摸,还脏手。



    “您稍等”裕丰将烧好的竹筒浸水,轻轻擦洗“您再看看,这样行吗?”



    五六个竹筒外表的图案果然有了变化,颜色也不再单调乏味,叶岚在云南旅游看到过,想来就是一类的手艺。



    “好了,就按照裕丰的方法改良”



    “好,那我再多刻画一些”



    几个孩子中,冬青性子最好,做事也细心周全,叶岚不需要说太多,他就知道怎么往下办,有时候她拿不定主意,他也能在旁提点意见,所谓制作酱料的秘方,她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他,原本是想他抄写了发下去,大家好做事,却不想,他用自己的办法,既保全她的手艺,又没影响工人干活的进度,或许也是因为他在,她才没留意别人。



    “裕丰,你来我这儿多久了?”



    “十三天”



    “也有一段时间了,想家吗”



    “多谢姑娘收留,我才能养活家人”



    话少,干活利索,她只想到这两个词。



    只是这样呢人,很难让人亲近。



    “你去忙吧,等这批货送了,我给你放假,就是让你回家看看家人,放心,看完了,你还回来给我干活”



    他没道谢,只是鞠了一躬。



    叶岚觉得有意思,笑了笑,继续到别处转悠。



    刚才的一切都被春藤看在眼里,自己推荐了这么多人,得到了留在她身边的机会,以为会跟虎耳他们一样,却不想连裕丰都比不过,心底别提多难受,管不得别人的喊,一个劲往后山跑。



    “捻姑娘,你最近这生意越做越大了,有没有想过在城里开个属于自己的店铺?如果有打算可以告诉我,长安街的李木匠前日离开了幽州,他那个店现在空着”



    “认识你这么久,你还是第一次跟我说这么长的话”



    “那个铺子位置挺好,要不了多少银钱”



    “我倒不是担心钱……”



    “送菜你可以交给刘老头,他不行,不是还有虎耳他们嘛,酱料生意比你卖菜强,你应该更上心”



    叶岚笑了笑,难得有个人想到了自己前头。



    “我回去好好想想,只是前段时间修了上花院,就是我那小作坊,冬青取的名儿,把我赚的钱花光了,手头有点紧,这个店,怕是近期开不了”



    “刚才不是说不担心钱吗?”



    叶岚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了笑,心里的小算盘怕是被他猜透,可还是愿意赌一赌自己的直觉,好在,他真的掏钱了,还是整整一百两的银票。



    “韩大叔,谢咯”



    她第一次这么喊他,韩石毅有些不适应,但脸色未变。



    就这样,叶岚在幽州的第一家店铺定下来了,她成了有房产的人,高兴的手舞足蹈,活了这么久,在现代都没搞定的事,想不到在古代仅仅几个月就达成了,这种满足感让她高兴到想哭。



    开店,上架的产品必须要完善。



    之前的酱料好吃,可总觉得少了什么,后来在醉评楼吃了一碗鲜虾面,她才恍然大悟,缺了味精。



    味精提鲜,外头买的吃多了不好,老父亲便经常自己做,她看多了,也就记得,每次回去,他也都会往她行李箱里面放一些他做的调味品,想着她在剧组,哪怕一碗面,放一点,也可以有家的味道。



    上次去集市逛了很久,没找到虾米,只好买了虾,洗好的虾皮放入锅中,不要倒油,开小火加热,不断地翻炒,炒至虾皮彻底干燥,关火后再继续翻炒一会,使热量尽快散去,保持干燥状态,她记得老父亲说过,注意不要在虾皮还有温度时堆起来,这样很容易在中间产生潮气,炒好的虾皮彻底晾凉后,放入搅拌机的研磨杯中,搅打成粉状,家庭版味精就成了。



    老问题,没有搅拌机。



    “虎耳用点力,磨细一点,别有颗粒感”



    “什么是颗粒感啊?”



    “就是摸起来跟你的肉一样粗糙,抓紧,用力磨,要磨出来的粉末跟豆腐一样细滑,那就对啦”



    “好嘞,姐姐你等着,我再用力些”



    一天的忙活总算没有白费,她用手蘸了点粉末试吃,味道果然出来了,虽然跟老父亲的没法比,但足够了。



    “姐姐,作何名?”



    叶岚想都没想回了冬青“味精”



    “何为味精?”



    “冬青啊,你这文绉绉的刨根问底不好,姐姐要是答不上会觉得难为情,好了,味精就是味道之精华,另无他意,快,找个竹筒装进去,别撒了”



    一帆风顺的生活,叶岚心情大好。



    只是外头太冷,让她突然想吃火锅,喝啤酒。



    “不早了,让他们都回吧,丫头,把我从城里买的东西给冬青,让他带回去给筝儿试试大小,要合适,我再买”



    “好,筝儿妹妹肯定会喜欢”



    “小丫头这么久不见,肯定又长大了不少”



    “得空我陪姐姐一起去瞧瞧她和婶儿”



    “还是你细心”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