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六章 安平府04
    “公主,你搬这么多书出来,是想要找出办法来改变我们的处境吗?”绿荷一边翻着书看,一边问道。

    “嗯,是的,不然我们被这个元昔公子再这么养下去,可就要出大问题了,”明玉恐吓道,“你想,百姓家里把豕养肥了,接下来要干嘛呢?”

    绿荷瞪大了眼睛,“公主你又吓唬我,元昔公子还能把我们吃了不成。”她想了想又说道,“不过,也许比把我们吃了还要可怕,公主你说过,无功不受禄;还说过,看起来占了便宜的事情,最后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说罢她放下手中的书册,把烛火拨弄得更明亮些,还给明玉倒了一杯温开水放在手边,这才坐回到书案旁抿嘴一笑,“公主你好好想办法吧,绿荷陪着你。”

    在这寒意渐起的寂静的夜晚,明玉看着绿荷亮闪闪的大眼睛,心中一暖,她伸过手去揉了揉绿荷的脑袋,“元昔公子不让我们离开,理由是我们知道了他的身份,怕泄密的意思,我们最好可以打消他的顾虑。”

    “如果谢迁的人还在找我们,那实际上我们是得到了承影阁的庇护的,这个人情最好也一并还了。”

    绿荷皱了皱眉,说道,“这么多问题呀,那要怎么办。”

    “我好像有主意了,等我再梳理一下思路,明天就去找元昔商议。”明玉朝绿荷眨了眨眼睛,得意地笑道。

    “公主,你实在是太厉害了!”绿荷捧着脸,崇拜的小眼神闪闪发亮。

    第二天一早,明玉和绿荷兴冲冲地来到元昔的书房,却很失望地得到消息,卫三公子出门饮宴去了。

    饮宴?明玉立刻自动脑补出一副热闹的景象,美人们在厅堂里轻歌曼舞,案几上摆满珍馐佳肴,人们高谈阔论,觥筹交错。

    明玉哀叹道,“哎呀!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去参加宴会呢?好生气,我们只能窝在这里!”绿荷也眼巴巴地看着她说,“我也好想吃小姐炖的肉,在猎场的时候,小姐炖的肉好香,好肥!”

    “绿荷,中午我们自己下厨吧,我们也做大餐,走!”明玉兴冲冲地拉着绿荷,转身朝厨房奔去。

    这日,正是李府老太爷的寿辰,府中中门大开,地方官吏,当地大族巨富,或是族人亲至,或是遣人送礼,宾客盈门,熙熙攘攘。

    又因为此次并非整寿生日,因此上,奉公勤勉的李相并未告假归家,而是遣了一双儿女李承泽和李敏儿,带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从邯京赶来为祖父祝寿。

    此刻李承泽正和叔父及其他几名族人站在前厅迎接各方来客,只听门房高喊,“临水卫少司为老太爷祝寿!”

    李承泽和叔父对视一眼,西梁的临水卫氏,和镇北王谢氏一脉,同为前朝的顶级世家,论起来,卫家的小辈能来给老太爷祝寿,算得上是一件面上有光的事情。

    他和几位长辈迎出去,拱手见礼,“卫少司远道而来,府上蓬荜生辉啊!”

    卫子惜拱手回礼,一派宾主相宜的模样。李承泽作为同辈人,自是主动为卫子惜引路,一路攀谈,“卫少司不居邯京,一向少见,此次能在安平府聚首,甚是有缘啊。”

    “子惜奉父命巡视府中产业,近日正盘亘府城,正巧遇见贵府老太爷生辰,区区贺礼,不成敬意。”卫子惜一派平易近人,谦谦君子的模样。

    “哪里话,卫氏和镇北王府同为我梁朝中流砥柱,此番上门,我祖父必定开怀啊,快随我入席。”李承泽笑道。

    进了宴厅,众人自是互通名姓,相互寒暄。此等场合,是增进感情拉近关系的好时机,都是混惯场面的人,多方交际自不在话下。

    卫子惜望向场中一名魁梧的中年男子,此男子肤色白净,一张方脸可称儒雅,问道,“此人相貌堂堂,颇有正气,不知承泽公子可否替子惜引荐啊?”

    李承泽顺着卫子惜的目光望去,“噢,这是德信商行的掌事李崇阳,在安平府一带江湖中也颇有名望,李掌事古道热肠,颇有侠义之风。”

    “李掌事,”李承泽走近了李崇阳,介绍说道,“这位是临水卫氏的三公子,卫子惜卫少司。”李崇阳从看见卫子惜走进宴厅的时候,面色就几番变幻,此刻人在面前,反而镇静下来,恭恭敬敬地见礼。

    “李掌事多礼了,听闻李掌事不仅颇有侠义心肠,手段也果敢利落,很有魄力啊!”卫子惜赞道。

    李崇阳低眉顺目,“卫少司夸赞,李某愧不敢当。”

    卫子惜笑容清淡,不欲与他多做攀谈,时辰不早,众人转身落座。

    李老太爷头发雪白,满面红光,坐在主位上笑意连连,接下来是府中晚辈呈上自己准备的礼物,众少年男女身着锦服依次献礼祝寿,皆为彬彬有礼,进退有度。宾客中赞誉不断,李老太爷抚须点头,一副老怀大慰的模样。

    晚辈奉礼之后,就有奏乐响起,身姿玲珑的舞姬们上前献舞,跳跃旋转,折腰甩袖,又有侍婢流水般送上一盘盘佳肴,酒香肉香美人香,好一处人间享乐之地。

    期间李崇阳不停觑向卫子惜的方向,只卫少司恍然无觉,李崇阳心中忐忑。

    承影阁的规矩,并不禁止阁中要员有另一重甚至是两重身份,怎奈李崇阳做贼心虚,但他又自信并没有大的错处把柄被人握住,心中稍安。

    席中李敏儿端坐一旁,彼时对男女大妨看得并没有多重,贵族女子露面人前并不会让人诟病,反而藏头露尾,倒更容易惹人非议。

    李敏儿身为邯京贵女,自是清楚卫氏宗族的分量,此刻得知那上坐的儿郎乃是卫家嫡系的三公子,岂不心生好奇?她几番暗暗打量卫子惜,将之与京中谢世子比较,越是比较越是心惊,卫少司其人,家世外貌和气度,并不比谢世子差,谢世子少年成名,是为武将,可当时天下承平,人们更注重文风,甚至有男子敷粉之风,对于阳刚之气,有的人并不那么推崇。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