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章 兖国大商
    天刚擦亮,东边泛着层鱼肚白,墙角草丛里的虫鸣依然叫的欢快,偶尔吹来一阵晨风,吹得游廊上挂着的灯笼东倒西歪,簌簌的摩擦声格外清晰。秋日的清早已有了露气,风一过更是凉意阵阵,明承将衣领拢了拢,寻摸着先往哪儿走。

    昨儿个进府的时候旁边拥了一堆人,别说是看清楚这座府邸的样貌,就连怎么到的墨园都不知道。瞧着门前这条石子铺成的路竟然犯起了难,一切都如此陌生更觉新鲜,也不管那么多,依着习惯顺着左手边的小道儿便走去。

    即使是一条羊肠小道都修建的如此精致,两旁石子引路矮草做衬,明承瞧着恍惚还以为是见到了幻魂草。他这次倒是谨慎,生怕再碰到或是瞧见什么有灵性的东西,他可是对前世的种种不好记忆产生了敬畏。

    倒也不是担心别的,只是生怕想起他更早的前尘往事,什么百年千年的陈谷子烂芝麻,若真想起来不过是徒添烦恼罢了。不过三世草草二十余年的活头,已让他造孽深重,若再来个几世,保不齐是个混世大魔头也不一定。

    明承紧走几步赶紧离开这里,丝丝凉风吹的他更觉瘆人,直到穿过一个花园眼前豁然开朗这才安心。

    “呵!可真气派~”明承自言起来,羡慕的目光游走在各式亭台楼榭上,脚也不听使唤慢慢往前移去。

    这座府邸实在是阔气,砖石阔院,严正开朗,亭台楼阁,错落雅致,回廊环池,精雕华彩。

    一路走去,一路好风光,要说这里是皇家别院也没人反驳,他再次笃定,明府定是兖国数一数二的富人。

    何止是富人家,称之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兖国明家,世代为商,百年基业,成就如今“大商”之尊。

    大商,也并非谁家都能获此称位,而明家能成为商之典范这要从兖国先祖逸王说起。

    当年兖国逸王即位,正赶上天灾干旱,百姓民不聊生对新王更是怨声载道,而那时若非明家出手开仓放粮,恐怕逸王早被推下王位,更没有如今寰王什么事了。

    逸王自是感激,而明家也是极为懂事,半分不敢贪功,将救济天下的善行全然归功于王上,如此这般,逸王更是对明家另眼相待。

    自那时起,但凡是明家涉及的生意都成了皇家御用,短短十年光景,明家店铺走出兖国遍布诸国。

    生意越做越大,“大商”的威名不仅仅只是皇室给予的一个空头衔,也成了明家活字招牌,官府避让三分,百姓敬仰十分。

    大商明家,如今早已无人不知,可他们到底拥有怎样丰厚的财富,却无人能计算而出。

    除了在兖国牧川城的明府大宅外,相传,在西北游牧部落万俟族地界内,明家还拥有一片几千亩的草场,所牧牛羊专供自家享用,而满地散养的骏马更是能组起一支上百人的骑兵团。

    至于散落在州域各国的其他明府别院,那更是数不胜数……有人曾经开玩笑说,明家产业涉及各领域,却从不插手地皮买卖,不过,他们似乎也不需要如此,单单是自家在各地的宅邸房产,足以比肩任何一个地皮商。

    虽比不上王孙贵族身份高贵,可在百姓眼中明家可是要比那些贵胄们还要令人羡慕,明承不以为然,因为至今还没什么事能让他深刻体会到“明大公子”尊崇身份带来的实惠,他也万万不会想到,在前世还是十二岁孩童之时,没能提前了解明家是件多么吃亏的事。

    明承沉浸在美景中不能自拔,目光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旖旎风光,楼亭豪气,视野也自然宽阔了,不觉感慨道,“可真是大,难怪一个卧房堂屋都能容纳下十四人,看来明家的地是不要钱啊。”

    昨晚的事就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头让他无法介怀,就连眼前这座阔绰的宅子他也能联想到种种尴尬,更将错都怪罪在了房间设计上,还真是会推卸责任。

    如此一想,自个儿心里倒是敞亮不少,掩耳盗铃的心态瞬间让他整个人都轻盈了。

    穿过游廊,又顺着小路走了片刻,石阶一侧豁然出现一片池塘,已是入秋的季节,塘中的荷叶也早已没了生气,耷拉着硕大的萎黄枯叶,直戳水面。

    左右各有两座九曲木桥直通池中石亭,木制桥栏上的漆色已在风吹日晒下没了昔日鲜亮,桥面虽打扫得当,不见什么枯草落叶堆砌,可依然无法改变死气萧条之感,显然,这里已鲜少有人再来。不知是因为入秋后亭子不复生气才会失宠,还是因这处景太过古朴简陋本就入不了那些有钱人的眼,总之,在苍然颓败笼罩之下碧水孤亭没有丝毫人烟味。

    “学无涯。”明承隐约瞧到桥梁上刻着的一行字,工整的繁体隶文一眼便能认出,只是时间久了,有些笔画早已是模糊难辨。

    景致虽落魄了,不过,能在此处有闲心给桥起名字,可见这里也曾是风光一时之地。

    明承不觉玩味一笑,“原来这是某位文人的秘密花园啊。”用“学无涯”为桥命名,不是秀才也差不多是个书呆子。

    再紧走两步来到旁侧的另外一座九曲桥边,不管是从建筑材料还是木桥造型都和刚才的那座并无区别,本一座桥便能通往池中亭子,非要建两条,或许真是有钱烧的。

    同样的位置,不一样的字体,刻着另外几个字,“回头是岸”。

    真是有意思!那边“学无涯”,这边“回头是岸”,两方不乏交集的桥竟是在彼此拆台,难道是秀才后悔了?!可这边的字体明明又与之不同,比起隶文,强劲有力的草书笔锋,看着更畅快。

    明承越瞧越是来了兴趣,听说过斗武,斗文,斗鸡,还头一次看到斗桥,也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

    正当他专心研究这两座桥时,不远处走来两个小厮,统一身着对襟麻布短衫,一条深灰布带将头发高束成髻。

    两人看到明承时先是一愣,虽说昨晚管事的已经通告明大公子回府的消息,更是让每个人仔细瞧了公子画像,可真是见到活生生的真人,还是有些紧张。

    那毕竟是大公子,兖国大商明家正统的公子啊,像他们这种在后院扫洒的下等奴才几乎是没有机会得见主子正容。可就是如此幸运,在这个略有微风的清晨,竟然和明大公子偶遇,而且,还是在条僻静萧瑟的池塘石路上。

    不多想,两人快步上前两步,恭敬行礼道:“大公子安好。”

    这下离得更近了,只需余光轻瞟便能清楚看清明承的五官长相,俊朗的翩翩公子是比画像里还要耐看。

    明承面对这两个小厮竟然腼腆起来,侧过身子极力保持着镇定。

    自己可是个冒牌货,有些心虚那也是自然,不过,更让他担心的却是昨晚的“丑闻”。

    “他们为何不敢抬头看我?”明承斜眼瞟了过去,心里泛起嘀咕,“难不成那点儿破事真的被传开了?”

    一时间,只见两个奴才毕恭毕敬的颔首立在原处,明承则迟缓拘谨的侧身而对,两根手指无意的做着小动作摆弄起衣角来。

    谁也不敢看谁,尴尬处境,竟如同空气静止。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