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5章 大威天龙? (二合一章)
    长安。

    如今的长安,与五百年前,已全然是两个模样。

    若说五百年前的唐长安,是天下最宏伟的都城之一。

    那如今的长安,便是天下最宏伟的都城,没有之一,甚至还要加上一个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前缀。

    五百年间,三次扩建,较之五百年前,仅占地就扩大十倍有余。

    仅仅是皇城,就比早前的整个长安城都要大。

    城墙高耸五十余丈,内中坊集相连,层层叠叠,街市琳琅。

    皇城之中,有琼楼玉宇,高耸入云,廊桥经天横架,远远望之,如天宫般壮阔。

    在壮阔的皇城中,独有一处地方,清幽古朴,无一丝皇城中的瑰丽宏伟之气。

    这里是大慈恩寺。

    原本并不在皇城之中,只因皇城经历数次扩建,最初的长安城都已改建,尽为皇城所有,百姓慢慢都尽数迁到新城。

    又因人皇坚持,此寺却从未动过,一直安稳如初,钉在了皇城之中。

    后来,朝中文武才渐渐知晓,此寺中有一僧人,人皇尊其为帝师。

    但有所言,无所不从。

    哪怕是现在,四海八荒咸服,无有不尊人皇者。

    当今人皇,仍是时时御驾亲临此寺,求问那僧人。

    满朝文武初时自然不服,但如今也只剩下暗暗的羡慕和嫉妒。

    只因多年以来,渐渐知晓,如今的盛世,离不开那位帝师圣僧。

    文武之中,不乏对其崇敬有加之辈。

    帝师之称,也算是重望所归。

    相较于皇城,相较于帝师之称,这大慈恩寺未免过于简单朴素。

    唯有一座石塔,虽是不改古朴之风,却是高耸入云,也算得宏伟。

    此时,石塔之中,陈亦睁开双眼,透过窗口,朝塔外看了过云。

    一颗斗大星辰闪耀着夺目光芒,带着隐隐紫气,化作流星经天,一瞬即逝。

    看方向,陈亦便有了判断。

    那紫气流星下落之处,似乎正是那苏杭之地。

    “已经五百年了”

    陈亦收回目光,长叹一声。

    “千年等一回啊,也是时候了”

    边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这么耐得住寂寞,往这大慈恩寺中一缩,就是五百年不动。

    看着眼前垂落的灰幕,陈亦才慢慢找回了那些在漫长的岁月中尘封,渐渐变得陌生的记忆。

    就像抹去了积尘,再生光彩,重新熟悉了起来。

    姓名陈亦

    境界声闻

    寿元5327999

    愿力2365

    造化9

    修为99999

    武学阿难破戒刀,丈二金身,八部龙神火,如来神掌佛光普照,阿含武藏,乾坤挪移,六度轮回,大罗佛手

    佛法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地藏经

    神通舌灿莲花,慈航,声闻,罗汉金身,万法心体,

    法咒地藏咒诸恶寂灭,大乘观心法四臂观音

    抽奖次数0

    特殊物品如意明光x,摩尼宝珠,白莲,月刀

    500年中,陈亦其实并没有做多少事。

    大唐如今的发展,不是他一个人在后面出力。

    而是现世的大华,以一国之力参与了进来。

    如今的大唐朝廷中,就有几位身居要职的重臣,是大华官方派遣进来的代表。

    四方征战,也有各方出力。

    除了合两界之力培养起来的各级将士,还有着玩家的参与。

    不过陈亦此前还并不敢大规模地放玩家进入,以免被九天上的那群家伙察觉。

    陈亦自己,反倒是不需要太费心力,时间几乎都耗在了融合自己一身武道上。

    500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

    至少对陈亦来说,只不过是将自己的武道往前推进了一步。

    这一步却至关重要。

    通过数百万玩家,为他穷搜诸界,得见世间万法,尽汇于一身。

    之前那个“如是我闻”的任务,要他解一万个众生之厄,识一万个世间诸法。

    大唐500年,现世只过了十余年。

    靠着任务去驱使玩家为他所用,解厄的进度早已经完满,识法的进度也达到了7千余。

    其实玩家们给他收集到的诸般法门,早已以十万计数。

    只不过其中大多是低级的武学,名目各异,其本质却都是重复,灰幕并不承认。

    越低级的法门,重复率就越高。

    能集齐七千余,已经是难得。

    这个任务完成,可是有着00万愿力,000点造化的奖励。

    陈亦每次想起,都会得意自己这一着妙棋。

    果然,人多力量大。

    要是靠着他自己一个人傻乎乎地忙活,哪年哪月才能有这么庞大的收获

    有玩家的存在,他完全可以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

    之前灭杀神州界九仙灵,就有90万愿力,9点造化进账。

    加上四方星灵座下有二十八个舍神,月灵座下还有十二月神将,都被他一一揪了出来。

    这些都是先天层次的存在,虽然似乎是依靠秘法催生出来的,比之黑山老妖都略有不如,却也给他了40点造化,2万愿力。

    一共2万愿力,49点造化,可说是暴富。

    所以这些年中,玩家给他的创收,陈亦基本一毛没捞,都投入了须弥空间,发展到了如今已经近千万玩家。

    且主流玩家的平均实力已经达到三品,这部分起码占一半以上。

    还有近一成的精英玩家,在四品以上。

    这已经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

    加上大唐的力量,陈亦感觉伐天之战,已经不远。

    现在缺的,只是先天级的高端战力。

    只是先天却不是那么好升的。

    哪怕有着几个世界的资源,还有须弥空间的经验挂,也不是想升就能升。

    就像陈亦现在。

    他花费五百年,才将一身武道梳理清楚,融汇贯通,创出了一部阿含武藏。

    所谓“阿含”,是佛教最原始之经典,是为佛门之基。

    诸阿含经可谓“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

    “阿含”之意,为“法归”,诸法之归处,谓“无比法”,为法之最上者,也有“教”、“传”之意。

    以阿含为名,陈亦的意图已昭然若揭。

    他要创出一部诸法尽归的无上之典,足堪为无上武道之基。

    阿含武藏,便是他五百年的心血。

    如今在小须弥、大唐都广有流传,学武之人必修的一部武藏,便是他放出的一部分根基之法。

    虽是根基,却也足以令人修至先天之境。

    而先天之上,已经被陈亦尽数转化为武道神通,乃是五气朝元、三花聚顶之后,才能修炼的先天武道。

    先天武道,与凡俗武道,可谓泾渭分明,不可同日而语。

    也是陈亦用五百年走出的那一步。

    五百年前,他还只是猜想、试验,五百年后,陈亦已经走出了一条路。

    乾坤挪移、六度轮回、大罗佛手,都是陈亦阿含武藏中推衍出来的三式先天神通。

    乾坤挪移五百年前已经有了雏形,如今更进一步完善。

    天地之间,一界之中,不出先天者,都难逃他掌中乾坤。

    六度轮回,是以六度指与六神诀融合为基础所创的一门神通。

    神通一出,使人如陷轮回,能见众生之相,能见三界之景,可历无间之痛,可历极乐之欢。

    大罗佛手却是融汇陈亦一身技艺之大成。

    融掌法、指法、拳法、擒拿、剑法、刀法等万千武道于一体。

    包罗万有,变幻无穷。

    世间万法万道,俯仰皆可拾。

    所谓大罗,本就为最高、最广大之意。

    在这式神通中,却还有罗天之意。

    神通所至,一手遮天。

    无论是阿含武藏,还是这三式神通,在灰幕中的评价,都是先天品级。

    虽然没有达到上品,却已经难得。

    先天上品,其实已经有一定程度超出了先天的范畴,只是因为有着种种缺陷,而无法达到先天之上。

    像八部龙神火,在杀伤力上,就算是先天之上的神品,也未必就能及。

    只是这部绝学的限制和缺陷都实在太大,还无法达到神品,因此才被灰幕评为“近神之招”。

    陈亦自觉,阿含武藏和八部龙神火这般的先天上品,却已经相差不远。

    只要他能接触更多的法门,这个突破不会太远。

    而且,他之前所学,基本都是依靠灰幕。

    虽然灰幕的“灌顶”,让人身临其境,如同多年苦练所得。

    但陈亦还是做了尝试。

    以他的性子,没有什么受迫害妄想,要真是那些ss想害他,陈亦估计自己会乖乖躺好,随便你祸祸。

    所以根本懒得想什么阴谋论。

    他真的纯粹就是闲的,才试着去做的。

    阿含武藏,就是他试着脱出藩篱的一步。

    一部武藏,陈亦全凭自修,仅仅是“技”的属性上,就通过自修增加了万3千余点。

    如果不是被先天上品的瓶颈给卡着,还止如此。

    自修只是尝试,五百年中最大的进步,还是靠开挂。

    除了靠着自己修出了一部武藏。

    他还花费巨资,将八部龙神火点满,还有停滞许久的阿罗汉功,也进阶到了先天上品的丈二金身,也都已经点满。

    仅这两部绝学,就各自为他增加了36000体和36000气。

    加上陈亦的自修,一举跨越两个层次,直达先天六等极限。

    却卡在了这人瓶口,无法再寸进,哪怕是点属性,也涨不了。

    陈亦思来想去,恐怕问题还是出在“智”和“意”这两个属性上。

    照理说,他是罗汉金身,万法心体,在真正的罗汉境,也就是六品太乙境前,他是不会有瓶颈的。

    现在偏偏就有了。

    最大的可能,还是在“智”上。

    罗汉嘛,智慧无边。

    相比之下,他这600多,简直是制杖

    偏偏这个属性,又是最难增加的。

    目前为止,除了真经,和之前从“唐三藏”那顺来的装备,还有六神诀这样全属性提升的绝学外,陈亦好像还没有见过多少能增加这个属性的东西。

    说来陈亦其实也不急。

    反正一宅五百年的事他都干得出来,慢慢来吧。

    他现在的实力,无论是催动地藏法相,还是四臂观音相,就算对上天帝老货,哪怕赢不了,也必能全身而退。

    现在陈亦没什么好怕,没必要继续苟着了。

    是时候,该去看看那牵动了三界人神妖鬼,千年等一回的宿世姻缘

    在川蜀之地,西南方,有巍峨群山,名峨嵋,山清水秀,自古为仙家胜境。

    峨嵋山下,有一无名小镇。

    今日镇上,似乎是恰逢什么喜日。

    镇上居民,都聚在一处,点燃了篝火。

    许多人围着篝火,转着圈,又唱又跳。

    似在举行某种仪式,或是某种风俗。

    圈中有人舞枪,有人喷火,有人耍戏。

    人人脸上带笑。

    在边上一间房屋屋顶,却有一个白衣和尚静立。

    这和尚长得眉目如画,脸庞轮廓如若斧凿刀削,俊秀之中,透着浓浓的阳刚之气。

    一手执禅杖,一手托金钵,一身雪白袈裟,一双芒鞋。

    周围火光映照,尘土飞扬,他却是一尘不染。

    仿佛比天上的明月都要皎洁。

    顿将镇上那热闹之极的烟火之气,凭空映照得昏暗了下来。

    说来也怪,他就静静站在那里,也没有个遮掩。

    却似乎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

    白衣和尚静立屋顶,单手竖胸,眉目低垂。

    露出一线眸光,映照着底下那跳动的火光,和舞动的人影。

    眸光微动,似露出几分疑惑,朱唇轻启“人”

    明明是一派喜乐的人间烟火之景,却令和尚生起几分无名烦躁。

    又想起不久前,所见的一颗星辰大放光芒,隐透紫气,坠落人间。

    眉头更是皱起,垂目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白影一闪,人已轻飘飘地飞了出去,如一缕轻烟般,转瞬即逝。

    不过短短一数息间,白衣和尚便出现在了相距数十里外的山上。

    双脚站在山上的一片碧潭上,如立平地。

    “钱塘”

    嘴里念出之前所见流星坠落之地,和尚摇了摇头,便闭目不语,似在静心参悟着什么。

    不久,忽有感应,回头看向一方“妖”

    “啷里个郎啷里个啷,艳阳天那么风光好,”

    “红的花是绿的草,我乐乐呵呵向前跑,踏遍青山人未老,”

    “哈哈哈哈”

    一个身穿袈裟,头戴五佛冠,长须长眉尽如霜雪的老和尚,口里唱着不知名的欢快调子,在山间奔跑。

    这老和尚慈眉善目,看起来怕不已有七八十,却是满面红润,漫山奔跑,脚步轻盈。

    更出奇的是,他奔跑之间,双脚不沾地,离地数尺,却如踏平地。

    白衣和尚如轻烟般出现在老和尚旁边,随着他一块踏空奔跑,轻笑一声“老方丈,风清气爽嘛。”

    老和尚哈哈一笑“是啊,多运动运动,对修炼很有好处的。”

    白衣和尚也边跑边笑道“前辈童颜鹤发,健步如飞,却仍气静神闲,修行实已登峰造极,请问前辈修行了多少年啊”

    老和尚捻着手里佛珠“哈哈哈,岁月不留人啊,转眼都两百年了,年轻人,你呢”

    白衣和尚叹道“哎呀,惭愧啊,我才修了二十多年,不如老方丈你,可以偷天换日,鱼目混珠”

    和尚笑眯眯的神色瞬间就变,眉目含威大喝“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

    “啊”

    老和尚神色一变,便想逃跑,白衣和尚早已挡在他身前“大胆妖孽我要你原形毕露”

    “”

    山顶之上,也有一个一身月白物业的和尚在低头看着这一幕,正是刚刚结束死宅生活不久的陈亦。

    陈亦脸色古怪地看着底下那个长相就比他差了一丢丢的和尚,低声道“这么巧的么”

    旋即又冒出一个念头他究竟会不会大威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