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八章 比赛前夕
    一周的最后部分时间,就在激烈而紧张的备战中过去了。月考也被延迟,待苏墨闲比赛完后再给她特意出一套试卷,作业也停了,就等这次拿个好名次。



    苏墨闲是非常开心的,不过包栾平却不太高兴,在她看来,还是多做作业的孩子才是勤奋刻苦的好孩子。



    不过好不容易解放一次的苏墨闲可不会想苏妈高兴不高兴,她只想在补考过后,快点成立社团,而且拿到不写作业的特权就好了。



    周末也是在张毅老师家里度过了,由于刚工作没多久,张毅老师的房子还是很小的,而且还是单人间,晚上苏墨闲还只能跟张老师一起睡。床也小,苏墨闲感觉要不是自己人也小的话都快睡不下了。



    不过张老师确实特别体贴,虽然苏墨闲是个伪小孩,大学熬惯了夜所以有点晚睡,但张老师还是贴心地用睡前故事哄她,让苏墨闲感动莫名。所以张老师特意安排的那些特训,虽然也很辛苦,苏墨闲还是努力熬过去了。



    想想这一周,好像比有那么多作业时也轻松不了多少。自从上大学以后,苏墨闲好像从来没经历过这么严苛的训练了。也算是有这次训练,把这大半年落下的功课全部补回来了,播音功力也恢复了原来的几层,对付这次比赛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张毅担心苏墨闲自满,还是略有点夸大了这次比赛的参赛者的水准。苏墨闲虽然知道自己必赢无疑,但也有点忐忑,毕竟她既然能够重生,也许别人也能呢?



    随即她又笑笑,既便是重生者,也不会和她同一个省,参加同一个比赛吧。



    不等她再乱想,比赛的那天终于来临了。



    迎香港回归专题演讲比赛,是省里特意为迎接97香港回归举行的一场针对众多小学学校的比赛。政治色彩很浓,省文化局对此次比赛也很重视。所以这场比赛的奖状含金量也是很高的,基本上各大名校都会派来十分强劲的对手前来参赛,如果赢了,可以说是小学生中的演讲省第一也是可以的。



    举办地是在另一所省公立学校,隶属省会的一中之下,在全省也是有名的。虽然说教学器材没有鹿山这家私立学校好,但是师资还是非常优良的。



    由于是星期六举办,所以学校里基本都没有什么人。偌大的学校内,倒也是有花有树有山,环境不比鹿山的差。小学是连着初中的,而由于初中是寄宿的缘故,即使是星期六也有许多人在操场上打篮球。苏墨闲随着张毅进学院的时候,也四处打量了一下,因为说不定,她的初中也会在这里上。



    园林的布局很合理,而且看着也很赏心悦目,像是大师手笔。但比起鹿山来说,还是有些不足,例如这里的山只是假山,不像鹿山很大手笔的就建在鹿山前,而后面的山也完全是被买了下来,平常用作春游野餐和野炊用,不仅能看到真正秀美的自然风光,还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不过相比起一些普通的公立小学,这里的环境算是非常不错了,苏墨闲也知道自己不该拿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比,但是对于母校,她还是有点自豪的。



    穿过教学楼,就到了这次演讲比赛的举办舞台了。和鹿山的舞台不同,甚至比鹿山的舞台还要正式一些。一中的舞台就是一个独栋建筑,呈椭圆形,上面有巨大的顶棚。里面大约能容纳两千多人,平常主要是拿来做开学典礼和文艺晚会之类用的。



    舞台主要是木制的,踩起来有木头独特的响声。虽然人头一次站在上面感觉好像随时都会要掉下去,但其实是很牢固的。灯光采用了十六盏高强度的舞台灯,不过这次比赛只会开八盏,苏墨闲看着觉得有些老旧,估计买了有一阵子了。



    舞台上老早就布置好了横幅,上书“欢迎《迎香港回归杯》演讲比赛在我校召开”,台下可以看到已经摆好的红木桌椅和茶水鲜花,估计是给评委的,只是现在那椅子上还空落落的没坐人。



    苏墨闲随意逛了逛,便被张毅叫去了。先是温习温习了稿子,便排在几人后面依次上台练习试试感觉,熟悉熟悉,这个环节是以免头一次比赛的人被舞台的气氛吓得忘了稿。不过大家都很谨慎,只说一段,以免被别人知道了自己的水平和演讲的内容。



    要知道稿件雷同可是很麻烦的,如果说了全部的稿子,说不定哪个排你前面的就会阴你一番,到时候哭都来不及。不过就算是不知道别人的稿子是什么,也难免有部分雷同的情况,毕竟素材就那么多,如果用了同样的素材,分数减低是免不的了。



    就算是知道,但这次比赛中还是免不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也跟撰稿人的水平有关。但苏墨闲对张毅老师有自信,虽说她的文采不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因为海归的缘故,部分措辞还不是很精致,但论起新意来这次的稿子苏墨闲自信是没有谁能比的。



    舞台苏墨闲已经很熟了,也就随便说了一两句,敷衍了一下就下去了。说多漏多,这样反而是最好的。许多老手也是这样做的,不过以苏墨闲的年纪,这也免不了被人误会。几个排在她后面的演讲者就误会了,纳闷地瞧了她一眼后,咕哝了几句,苏墨闲听到是“不过一个新嫩,还装老……”。



    苏墨闲大囧,其实她是头老牛,装的是新嫩,可没人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