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章 大别山的女儿
    中国有句古谚语叫“有雨四角亮,无雨顶上光。”,如果要说大别山什么时候的景色最迷人,那就应该是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那一小会儿,那时,人们会感觉天的四角白亮白亮的,很刺眼,不过这光照在大别山起伏的群山上时,却可以让人们欣赏到高清版的静态大别山山峰的美景。远远的望去,整个山体都是葱翠葱翠的,眼力好的几乎都能分辨出山上长的是那种类型的树和那一条条从山底通向山峰的崎岖的狭小的山路,在白光的照射下山上所有的景物都显得格外的清晰,连山体都显得特别的平坦,没有一点高耸的感觉。不过听熟悉山路的人说,那一条条的小道其实是特别的陡峭,在那上面行走一定要格外的小心,不然,一个不留神就会跌下深山的,那些人还特别强调说重则当场身亡,轻则皮开肉裂,反正跌下山总归是没得好的。生活在大别山的人们经常能看到如此的美景,因为山上没有什么安全措施,所以很少有人会跟自己过不去,非得冒着危险去观赏的。



    大别山是红色革命的老区,这也是生活在这的人们一直流传的引以为傲的佳话。这里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与外界沟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里的房子有很多都是建在山上的,一排排的,外面用青砖,里面用土砖合在一起砌成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通常一间房子三到四米高,满五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想法单纯,靠土地为生,听说在某个时期人们是住在山下的,毕竟山下的交通要方便很多的,而且山下不那么潮湿的,可大别山是以山为主的,无奈湖北又是水乡,大别山的山再多,也是有河流的一席之地的,平时,雨水少的时候,河里就那么点齐膝的清澈见底的细水长流着,可一到夏天,洪涝季节,那小河可以在一眨眼的功夫变成大河,如果这大雨连下几天,大河就变成可以和长江媲美了,那水可浑了,还有一股腥臭的味道,难闻死了。最可怜的就是那一地的棉花,淹得都看不见头了,看了都让人心痛,那可是很多个孩子的学费呀!可又能怎么办呢?水上还有谁家没有拴牢的凳子什么的被水给淌走了,受灾的人们都保命去了,东西淌走了,等洪水退了可以再置办的,要是命没了,那可是什么都没有了,时不时的有一些舍不得东西的老人、孩子含泪在那大声的喊叫,那有什么用呢?天灾无情呀!他们都被年轻人给及时的拉住了,尽管大家都只能眼睁睁的、依依不舍的目送那些熟悉的东西被无声的无情的洪水不留痕迹的带走,可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一家人平安的在一起,有些人还在那默默的祈祷,希望有一棵大树或别的什么东西能将那些东西给挡住,等水退了,可以再去捡,可那也只是幻想,平时如此柔弱的水这会却展现了它们凶残,强势的一面,没有什么能是它们的对手,它们面前的障碍物都已臣服了,任由它们摆布了,因为反抗的结果就是最终的连根拔起。



    就这样,在洪灾面前,吓破胆的人们只得采取退让,极不情愿的搬到山上去了,在山上重新建造他们的家园,山上洪水是淹不到,可山上潮呀,每当要下雨时,地上会渗水,墙上也会冒汗,屋子里就显得格外的阴沉潮湿,住在山上的人家都喜欢在自己的堂屋加一个倒楼,倒楼很矮,用梯子上上去,到了那上面不能伸直腰杆,倒楼的作用就是放一些柴草,不过,那上面经常会有一些不请自到的客人,如老鼠、蟑螂,有时还会盘着一条粗粗的家蛇,每当这个时候,准会吓得人出一身冷汗的,通常,人们都会把那条无毒的家蛇放生的,不过,听人说家蛇是通灵性的,是送不走的,除非在送它的时候烧一些冥纸,这样它才会安心的回归大自然,不再回来吓人的。



    其实村民们开始并不是这么做的,主要是做了倒楼,屋子里的光线就会很弱的,那时柴草都堆放在厨房,由于柴草堆积得太多,不仅厨房小,柴草还经常溢到灶口了,有很多的人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引发火灾的,那火势猛得都没人敢靠近的,就这样,好好的一座房子在人们的眼皮底下被烧了一大半。后来,有人在别的地方学到可以在堂屋加一个倒楼,用来放柴草,至于光线的问题,可以在房屋的顶端放几块明瓦就可以了,就这样村民们纷纷采取行动了。自从有了这矮小的倒楼,人们就可以把一大部分的柴草放在那上面,厨房里就放少量的,等用完了再去取,很方便的,而且没了那么多的柴草,厨房也一下子变大了,也变得干净了很多,最主要的是做起饭来放心、安全。



    小山村的夜晚是很漆黑的,连萤火虫那样的微光都看不到,到处都是出奇的安静,静得都能清晰的听到呼吸的节奏,如果谁家的狗晚上不乐意,就那么随意的叫几下,那肯定能传个几十里之外的,这就是生活在这儿的人所熟悉的,不过,在炎炎的夏日那就有另外的一种画面。



    夏日对于住在山上的人来说,也是个特别难熬的季节,白天在外顶着炽热的太阳,辛勤的劳作一天,到晚上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却要跟群群的蚊子作斗争,人只要稍一静下来,那蚊子就不请自来了,真的很烦人,让人休息也没处安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山上的气温潮湿,最适合蚊子繁衍的,而蚊子天生喜欢叮人,这么一闹腾,再加上闷在家里也是很热的,于是,吃过晚饭,洗完澡,大伙纷纷扛着自家的竹床,拿着蒲扇,奔村口的晒谷场去了,那可是大家乘凉的地方,,晒谷场的面积很大,三面都是树,这会儿,知了正在那喊热,一面种的都是栀子花,此时正在茂盛的绽放,在这个季节,燥热的人们连多呼吸一下都觉得热,他们唯一不能抵挡的就是那随风飘来的阵阵淡雅的清香,让这迷人的香味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大伙的心声,尽管此时晒谷场上炙热的温度还没有完全的消退,大伙已经在弥漫着栀子花香气的晒谷场坐的坐下来了,有的白天干活太过劳累的,此时已经躺下了,仿佛进入了梦乡,瞧!那舌头还在嘴巴边添,一定是闻到栀子花的香气,在梦中品尝由栀子花做成的可口的美食吧!晒谷场边上的树都是自生自灭的杂树,没有人管,也不知自个长了多少年了,反正就那么从贫瘠的山石里长了出来,长到现在,一棵棵的都有碗口那么大了,尽管没人理会,可它们还是自我欣赏,每年照样发芽、开花、结果、落叶,没有一样给落下的,着实让人佩服,不过,此时,它们也应该有烦恼的,一来是天气热,它们早已干渴得不行了,二来也是最主要的就是那些个赖皮的客人,飞来了的知了,来了就不走了,还在它们的身上安营扎寨的,整天没事就在那瞎叫,可烦人了,当晚风吹起的时候,它们也开始跳起自编自导的热舞,以此来引起那些无视它们存在的乘凉人的注意。



    晒谷场白天是用来晾晒稻谷、稻草之类的农作物的,晚上,那些晾晒的人家早早的就将那些东西给收起来了,晒谷场也被打扫得很干净的,这会儿,这里可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有的人半开玩笑的说此时可是小偷的黄金时间,可人家当小偷的那也是人呀,也经不起这么热的折腾的,这会来偷,偷什么呢?尽管那么多的人待在一起,会更热,可就冲着半夜的那一阵阵的凉风和没有蚊子的骚扰,人们也愿意这会热一下的,不过此时闻着阵阵栀子花香,人们的心也开始静了下来,再加上有一遭没一遭的闲聊,也就没有白天那么烦躁了,偶尔挥动手里的蒲扇有一搭没一搭的扇扇,慢慢的也开始感觉到凉爽的气息了。



    大人一会儿就静下来了,可孩子们却消停不下来,他们可不在意热呀冷呀的,他们只要有好玩的,就别想他们停下来,这不,几个小孩子在那你追我赶的,没一会儿,就扭抱在一起了,开始是友谊赛,赛到最后就变成了出流氓招,打流氓拳了,这边的大人都自顾自的说着,谁也没有在意,直到听到一声清脆的哭声,大伙才将目光聚到了哭声的方向,只见一个小男孩灰头土脸的倒在地上哭,他的脸上满是汗水泪水还有泥土的混合物的痕迹,特别是鼻子上的污点,让他看起来就像一只可爱的小花猫,他的伙伴也一个个的与他大同小异,都围着他笑,小男孩的父母并没有过来管他,只一会儿的功夫,他就从地上爬起来,又开始和小伙伴们在一起追赶打闹了。



    每年5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份是栀子花开花的季节。栀子花又名黄栀子、金栀子、银栀子。茜草科,四季常绿灌木,木本花卉。高1余米,叶对生成或3叶轮生,有短柄,叶片革质,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顶端渐尖,稍钝头,表面有光泽,仅下面脉腋内簇生短毛,托叶鞘状。栀子花大,白色,芳香,有短梗,单生枝顶。



    除观赏外,栀子花的花、果实、叶子和根都可以入药。栀子花的花、叶子和果实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作用,栀子花的根可以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的作用。栀子花在医学方面的利用价值是很高的,它可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正是因为栀子花浑身是宝,在山上也能种植,故生活在这的人们几乎每家都种有那么一两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