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1
    三线建设太苦了,毛主席党中央要求大赶快上,那里讲究‘先生产后生活’。什么都匮乏,一月两月难吃上一回绿叶蔬菜,南瓜冬瓜芋头土豆是主打,油荤经常断档,夜餐早餐全是稀饭馒头下咸菜,人们想多沾点荤腥油大只能上街去半公开化的小镇黑市买,买的卖的都像做贼一样,只能说能吃个大半饱而已。



    开始人们吃的瓜代菜,后来有了食堂里有了一点点荤腥。工作文化生活更不用说,一个星期在大操场看一场露天电影,除了就是听广播。而李艳和王子宇在那里却生活得苦中带乐,还连生了3个丫头,吧户口也迁到了那里。在这个小镇扎下了根。



    年轻的王子宇和李艳住的条件还一般,都是住的统一的职工楼1号楼里的两间屋。这个厂的职工楼有5栋楼全是给结婚的;或者拖家带口的住的;另外还有一栋单身楼,是给单身的男女住的。李艳和子宇分到职工楼一号楼的三楼。这个楼房里可以做饭,但是卫生间是没有的,都是在离楼很远的地方。



    她和子宇一间屋,子羽和子晴一间屋,这又生了子琪,子琪还小就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住。她们的日子虽然苦,但是也充满了欢乐。



    别看子羽才5岁就已经会照看妹妹呢。她最喜欢二妹妹子晴。子晴天生圆圆的脸,胖乎乎的,又喜欢笑,健康地像个活泼的小男孩,每次她一摇晃子晴的床,子晴就对着子羽嘎嘎地乐,子羽那宝石般的眼睛也跟着妹妹笑了起来,十分有默契。



    而子琪似乎天生较弱,吃口奶就喘上半天,每天抽抽嗒嗒地哭个不停。夜里老是盗汗,要不就是发烧,吧爸爸子宇和妈妈李艳折腾的够呛。



    半夜老是往镇上的中心医院跑,一会发烧,一会呼吸不畅,特别是晚上,子琪老是咳嗽。子琪的身体太娇弱了。爸爸对子琪格外注意,十分怕一不小心就失去这个小女儿。



    李艳和王子宇对这个清瘦的女儿格外地疼惜。而子羽和子晴确实天生的好身体,不管吃什么都白白胖胖,小脸像银盘一样闪光。



    当时生产任务特别重,两人白天上班,晚上还要照顾三个孩子,李艳的奶水又不够。爸爸王子宇便向邻居打听哪里有牛奶卖。附近的邻居阿姨告诉了王子宇,有个镇上的门市每天早上在那里卖牛奶,王子宇便每天起一大早,来到还黑漆漆的小镇上打几斤牛奶给孩子们喝。



    那一年国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去世了。



    那一天。李艳和王子宇脸色十分凝重,心情是万分地悲痛。



    厂里也停止了生产,早上播放着哀乐,厂里的人全部聚在了一起,大家都低垂著头,怀念着这位伟人。



    劳动人民对毛主席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毛主席的一生和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近代史紧紧相连,也同中华民族崛起奋斗的光辉历史紧紧相连,他以劳动人民的痛苦为痛苦,以劳动人民的欢乐为欢乐,以劳动人民的愤怒为愤怒,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富强,英勇奋斗了一生,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家对主席的爱,是因为毛主席的一生心中都装着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