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
    李艳和王子宇开好了介绍信领欢欢喜喜地领好了结婚证。



    那时候的婚礼都是简单而又朴素的,那时候的条件都是艰苦而又朴素,新娘子没什么要求,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了,在物质上没有要求。



    而现在的婚姻都是出于利字。男的图女的年轻漂亮,女的图男的条件好,女的为了丰富的物质而嫁的,很多了。很少为了爱而嫁的,真让人唏嘘。难道现在的女子不能自己独立么?不是,就是欲望太多了。



    子宇和李艳的婚礼就在他们那个十几平方的小屋里举行。厂里的领导来了几个,厂子里的年轻人满满地挤了一屋子。



    屋子里正中间用线栓了一个苹果和一块糖。



    厂里的领导李伟宣布了婚礼的开始,他说;“王子宇同志英俊潇洒,又是厂子里的青年才俊;李艳同志是厂子里的厂花,他们的结合是郎才女貌,珠联璧合啊。我们愿他们两以后互敬互爱,举案齐眉,在以后的生活中越过越美。”



    大家啪啪地鼓掌,笑成一堆。



    大家送上了自己的小礼物;茶瓶、茶杯、被套、水壶。。。。。。。



    随后让子宇和李艳咬用线栓着的那块糖和苹果,预示着他两以后的生活平平安安、甜甜美美。



    李艳羞红了脸,王子宇哈哈大笑。



    客人散去后,王子宇深情地凝望着李艳;“艳子,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李艳则依偎在子宇的怀里;“我会一辈子跟着你的。”



    李艳和王子宇就这样幸福地结合了。



    结婚以后,王子宇和李艳继续忙于工作,并怀了一个小宝宝。



    过了两年,子宇和李艳的厂子里接到了通知,要搬到西南地区的一个荒凉小镇上去。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以及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军事冲突,逐步实现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遵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最高指示,沿海许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企业乃至科研单位纷纷向被称为祖国大三线的川、黔、甘肃等省迁移。



    这次的“内迁大移民”并不亚于当时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更比现今的三峡移民工程更加壮观,而且时间紧、任务重,速度还要快。当时中央决策:“逐步建立西南的机床、汽车、仪表和直接为国防服务的动力机械工业”,提出以西南为中心,迁建、新建200多个项目。计划从上海地区迁入122个,从广州、南京等城市迁入20余个……。



    其中。李艳和王子宇位于北方的厂也属于要搬迁的企业。



    三线建设遵从“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倡导了一种“好人好马进山来”的精神,从东部沿海及北部工业城市,调动大批人力、物力往西部偏僻深山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