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搭伙
    待到两人穿好衣服,才发现,太阳已经照到了窗台上,外面的天气晴朗无云,一片尉蓝。穿好了衣服的两个人倒象没事人似的,打开门迎进麦收和育红。麦收颇为八卦地围着两人转了两圈,象狗似的用鼻子这嗅嗅,那闻闻,说道:“你们俩没什么状况嘛?”育红问大志:“昨夜睡得安稳吧?”

    “安稳!一觉大天亮。”大志说道。

    既然两人都不说什么,麦收也不想找事,便说,“收拾东西,马上吃饭,奔木榍园,上午九点,咱们就坐上回家的汽车啦。”

    大志和小素脸上明显露出激动的神色:“太好了,回家喽!”众人欢呼起来。退了房,带着空背包,走出罗娜旅馆。

    临出门,秀英送到门口说:“麦收,下回还来呀,记住给我捎四百斤毛线。”说吧冲麦收眨一下眼睛。

    “没问题。”望着四个人象四只麻雀似的,蹦出旅馆,秀英看得出这四个人心情非常快乐。是呀有钱赚,比别人多挣好几倍,能不高兴吗?

    当汽车载着小村四个年轻人的梦,终于回到村口时,麦收看到,村口,育红的爸爸,自己的妈妈,还有小素的妈妈,都站在那棵大槐树下张望。车刚停稳,大志一个箭步,就窜下了车,奔向自己的妈妈。

    “我们回来喽!”远处的村民望着这快乐的一小波人,指指点点说:“这批年轻人出去闯荡,不知怎么样?不过看样子,应该混得不错?”

    当育红和麦收跟育红的爸爸商量,要贷点款,跑长途搞批发时,老扣还是心里有点不踏实,如果一个弄不好,赚得钱赔进去不说,弄不好,还不赔得倾家当产?麦收光屁股一个,没什么可怕的,自己这点家底可经不住折腾。看育红爸爸那个样子,麦收知道没指望,便找自己的妈妈商量,然而还没等他去,自己的妈妈孙秀兰,却找上门来了。

    “麦收,你们这一次能赚了多少钱?”麦收一愣便道:“妈妈,大志交给你多少?”“他交了二十一块,可是背着我,又跟别人说赚了三四十呢!”不等麦收说话,又接着说:“这不吃完了饭一推饭碗,便不见影了。刚才我看到二嘎子,二嘎子说他去打鸟了。”

    “打鸟?”麦收一时没明白。

    “找.小.姐去了。麦收,你可得好好管着大志,虽然他是你哥,他得听你的,你不能把他往歪道上领。”

    麦收这才明白,不由笑笑说:“妈,你别担心,没事,大志你还不清楚?他心里有个小九九,出不了事。”

    麦收知道,事不宜迟,得加快脚步了。大志心眼实在,让他说瞎话,没几句话,就被别人套出实话来了。

    麦收哼叽了半天,才说出自己要跑贩毛线搞批发,可是没钱,想要贷点款,希望妈妈能帮着贷点款。孙秀兰看着这个麦地里捡来的养子,心中感溉万千,发现她有点不认识这个孩子了,眼下几件时兴的衣服一穿,精神气质大变样,老人家越看越爱,说道:“妈老了,也帮不了多大忙,不过这贷款的事,我可以给你问问,要多少钱?”“得个大几千吧,我也没个底。”“我先去问问,看能贷多少,利多高,然后我给你个信儿。”

    “谢谢妈妈。”麦收眼红了,还是妈妈好呀,虽然不是亲的,麦收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红包,递到老人手中说:“妈,这是我给你买的营养品,你拿着,等以后我赚了钱,我再给你买更好的孝敬您。”老人打开包,里面是一包红糖,一包果脯,还有一只烧鸡。

    因为光批发给别人就需要四百斤,外加自已要卖的,一个人怎么也带不了五六百斤毛线。麦收便找毛纺厂,看厂里能不能想点办法。又一次走进毛纺厂,麦收熟门熟路,直接找到了供应科。

    供应科长姓于,叫于得水,一见麦收又来了,立即递烟倒茶地打招呼。厂子生产毛线不假,可销路却不好,有麦收带着几个人,上门来要毛线,自然求之不得。麦收也没转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于得水一听,皱着眉头问:“你要多少毛线?”麦收说:“我一个人就要六百斤,加上几个伙计,应该一千来斤。”

    “一千斤太少,值不得派辆车,要是一万斤还可以考虑。”于得水为难地说。麦收说:“帮帮忙呗,我们三天一趟就一千斤,一个月能销一万斤,怎么着也是你们的一个客户。”无论怎么说,对方都不同意,麦收没办法,只好告辞。临出门,于得水说:“我再跟厂长商量一下,如果行,我给你信。”

    麦收转了几家厂子,都不给送货,麦收又想让邮局给邮,邮局说没有大件托运,要托运得跑县城。又转到孙秀兰那问一下贷款的事,也不理想,妈妈说:“咱穷家穷业的,贷不出那么多钱。”唉,真是万事开头难呀。

    这时候却有一个女人找上了门,要和麦收合伙贩毛线。这人是谁呢?就是村长的儿媳妇,翠枝。

    翠枝一进门就说:“麦收,听说你要贷款贩毛线,我想跟你合伙做生意,成吗?”麦收有点怕翠枝,因为他曾经无意中看到翠枝撒尿,看到了不该看到的地方。虽然翠枝心怀敞亮,没追究这件事,但是见到翠枝,麦收总觉得气短。

    所以麦收见进来的是翠枝,心里一惊,着急忙慌地让:“你来了,快坐下吧,有什么事吗?”当翠枝再一次把自己的来意重说一遍后,麦收一时愣了。麦收不想跟村长的儿媳妇搞在一起,怕有了事,自己掰扯不清,人家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到时候吃亏的是自己。都说是亲兄弟明算帐,涉及到钱的事,还是大伙都一样的家底好。

    见麦收迟疑着,好象不太乐意的样子,翠枝说:“你不是要贷款吗,我可以帮你贷,三万五万的。你要车,我也可以想法,实在不行,用我家的拖拉机,我给你拉进四九城去。”

    麦收一听,就有点动心,自己现在就愁没钱,没车,他这几天也盘算了,以前怕毛线卖不掉,不敢多进,可是卖了几次,他发现,毛线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四九城的市场也是很大的。如果一次性进一万斤,自己就可以不用三天两头往家跑了,只是没有这么多钱罢了。有道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如果不担点风险,光靠一趟四十块钱一趟四十块钱的挣,得挣到何年何月才能盖起房,娶上媳妇,发得了家呀!